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抽到了一顆星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無冕的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 無冕的王

陳景輝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對。

這些追隨他的人,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勐烈反對過他,列出各種各樣,有的沒的的理由,尤其是餘積薪,反對最為強烈。

詩韻沒說話,他好像被陳景輝給震住了,一句話說不出來。

會議室裡,唯一表示支援陳景輝的,是向碧霄。

“對嘛,當國王日理萬機有什麼好,局勢平穩後功成身退,可以專心修行,天地之大隨意暢遊,不是更好?”

餘積薪狠狠地瞪了一眼向碧霄,向碧霄沒有退縮,她仗著自己是極境強者,修為壓餘積薪一頭,面無表情瞪了回去。

“我意已決。”陳景輝說:“不用再勸,我不會戴上冠冕,坐上王位,劍朝之後也不再會有王。”

餘積薪等人還是苦口婆心的再勸,可陳景輝堅如鐵石,明境本心無法撼動。

最終,與會者們選擇擱置這一話題,開始討論其他事。

他們還有很多人並不是明境,看不出陳景輝真心實意不想當新王,以為陳景輝在效彷過去的劍朝王者,要搞什麼三辭三讓,鼓動地很賣力。

餘積薪勉為其難說道:“既然您不願意封禪登基,那還有一件事必須要做。”

“自從神災之後,劍朝陷入四分五裂,軍閥內鬥的時間已經太久了,人民民不聊生,急迫的需要一位英明的君王……”餘積薪在“君王”上略微咬牙,用了更大的力氣:“……結束兄弟同胞之間的自相殘殺,重新走向團結與和平。”

“如今劍朝各個勢力,東南世家已是冢中枯骨,不足為慮,我們剛擊殺道宗的代理人常遇春,天朝此時也沒有理由出兵登陸東南支援,原本逆匪常遇春奴役的區域內,大部分軍隊要麼向我們起義,要麼被我們和王將軍的起義軍包圍分割,李言正在向我軍投降,常遇春的奴役區內已經沒有可以抵擋我方王師的戰力,只剩下些維持統治的士兵。”

“東北方向的傭兵同盟也已向您遞交言辭謙卑的電文,願意讓劍朝重歸,事到如今,您必須決定如何處理劍朝範圍內其他的軍閥勢力——草原大盟,外海群島,還有……”餘積薪頓了頓:“智械王。”

陳景輝說道:“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嚴燭想了想,說道:“三大勢力都有極境坐鎮,雖然不如我軍強盛。但我們不該使用武力征服他們,則會徒增傷亡,製造新的敵人,殿下何不派遣使者,與他們開啟談判程序,讓他們在新劍朝內獲得屬於極境強者本應有的地位,獲取他們的效忠。”

“名不正則言不順,要這樣做,前提是殿下得有正統,現在揮師北進,劍閣封禪,是最好的時機,向全劍朝人宣告您的正統性。”

餘積薪提出了反對意見:“封禪稱王是應該的,但對待三大勢力,我認為不該一視同仁,智械王背叛了我們的盟約,讓您陷入危險的境地,他必須受到懲罰,對待他,應該施以威壓而非仁慈。草原大盟和外海群島並未正式加入戰爭,在一旁觀戰等待勝負,對待他們可以許以利誘。”

王嶽松沒有說話,他雖然被邀請到了會議裡,還是有些放不開,倒是其他境界低的修行者和官員們也提出了一系列意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陳景輝彙總了一下,總體上,贊成停止戰爭,使用和平方式收回劍朝其他領土的人很多,他們認為,陳景輝已經展現了足夠強大的實力,還擊敗了常遇春,成為劍朝共主已經是大勢所趨,剩餘的,可以交給外交官員,由他們與三大勢力商談。

陳景輝能理解他們的想法,劍朝已經淪陷在戰亂中太久了,人們疲憊不堪,不願意繼續內耗。

討論到外交官員,有人就開始建議,認為臨時政府是時候成立一個正式的外交部門了,不能像以前那樣,對外喊話全靠報紙,那顯得太不正式了,關於外交大臣的人選也有人提出,是多位己方的言修。

陳景輝記錄了一下名單,有接近一半的人贊同讓邱玲來擔任外交大臣,佔比最多,她比起其他言修,最大的優勢是資歷老,跟隨陳景輝最久,忠誠經得起考驗,反對的聲音也有很多,認為邱玲雖然天賦和資歷足夠,但出身太差,一位青樓出身,出賣過身體的外交大臣,會引起元洲其他王朝的恥笑。

還有人提議,可以把外交大臣的職位作為談判的籌碼,比如可以答應統領外海群島的鄭師師,如果她迴歸劍朝,這一職位就是她的,但這番話也令很多人搖頭,他們認為區區大臣的名額對極境構不成什麼吸引力。

陳景輝也覺得邱玲有些不合適,主要是她現在負責了許多情報和宣傳工作,再讓她兼任外交——一方面是權力太大,不太合適,另一方面是她精力也有限,做太多工不可能都做好。

而鄭師師……陳景輝對她沒什麼瞭解,她也沒有加入己方,現在就任命有點怪。

他想了想,想到了一個在場無人提及的人選。

“你們說。”陳景輝問:“李言如何?”

會議室安靜了下來,有人低聲問旁邊的人:“他說的李言……是某個同名的官員嗎?”

陳景輝看著大家都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他說道:“很不適合嗎?李言外交能力我覺得挺強啊,你們看,他代表常遇春出使千風城,兵不血刃拿下千風城,後來我們在南江和常遇春打到最激烈的時候,也是李言主動與智械王接觸,說服智械王退出戰鬥,差點力挽狂瀾,扭轉局勢。”

王嶽松目瞪口呆地看著陳景輝。

話是這麼說沒錯,李言確實善於外交,就連常遇春都說過,他比起戰修更像一位言修,可李言是投降的降將,他甚至不是王嶽松這樣在戰局未定時宣佈起義的人,陳景輝對他居然一點芥蒂都沒有,為他安排重要職位?

“不,也不能說沒有芥蒂。”王嶽松想:“這樣一來,李言負責外交,就無法執掌兵權,這對戰修來說是實打實的削弱……不過這個處理,確實雙方都能接受,李言可以發揮自身的天賦,也不必擔心執掌軍隊惹人猜忌。”

王嶽松內心贊同了想法,但他卻沒說出來,畢竟他之前和李言都屬於常遇春那邊的,現在站出來說,顯得他們倆在拉幫結派,很不好。

又想了想,王嶽松說:“殿下,我強烈反對,李言是常遇春的徒弟,也是常遇春收養的孤兒,和常遇春關係密切,貿然讓他擔任如此重要的職位,不太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