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抽到了一顆星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四章 追溯歷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四章 追溯歷史

白冷陽說道:“我其實也不清楚追朔者具體有什麼能力,追朔者太少見了,因為我們白家一直封閉在內,很久沒有像我這樣可以出來的,而且追朔者存在知見障,很多知識內部也是封鎖的。”

“但我知道追朔者一個標誌性的能力。”

陳景輝問:“什麼能力?”

“遨遊歷史。”白冷陽道:“追朔者可以在夢中回到過去,字面意義上的回到過去真實的歷史,去觀察,去記錄。”

陳景輝一怔。

“你怎麼了?”白冷陽問。

“不……沒什麼……”陳景輝搖了搖頭:“那你們宙修,更高階的,比如極境,或者神靈境界,有沒有能讓時間倒轉的能力?”

“比如說,自己死了,時間倒轉到幾個小時之前,讓自己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白冷陽道:“應該是有吧,不過就算有,也肯定是神靈境界的能力了,極境也有類似的能力,不過不是倒轉時間,而是預測較短時間內未來的一種可能性。宙修的宙……含義是古往今來的時間。”

“那宙修可以改變過去,影響現在嗎?”陳景輝問:“比如說遨遊歷史時,將自己的外祖母殺死,會發生什麼?”

白冷陽奇怪地看著陳景輝:“怎麼會有這種怪問題!”

“我不知道!應該是不能改變過去影響現在吧,只能作為觀察者旁觀歷史,不然我們蓮心島也不會這麼衰敗了,早就是世界第一宗門。”

陳景輝點點頭,白冷陽說的也有道理,要是宙之氣真的這麼恐怖,那白家也不至於淪落到現在的程度。

就在剛才,當白冷陽說出追朔者的能力是遨遊歷史時,陳景輝突然感到了一陣莫名的恐懼,隨即,他的靈力再度增加,相當於完成了一道靈氣的朔源。

這就好像懵懂中被人點醒了一樣,陳景輝忽然意識到,自己早就能朔源宙之氣了!

他想起了自己的怪夢,那些夢到以基因原體為主角,經歷過的事,那些都是真實的事件?

並且,陳景輝還猜到了朔源宙之氣的辦法,那就是調整自己的心緒,狀態,讓自己和歷史中某一時刻的基因原體處在相近的思想狀態下。

在明境之後,陳景輝再也沒有做過類似的怪夢,是因為陳景輝明境後的思想狀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確立了和原體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說截然相反的本心。

唯一一次見到“原體”,也不是代入他體驗歷史,而是在道修製造的心靈幻境裡,得到了他的警告與提醒。

原體還說過令陳景輝非常在意的話,他說他不是陳景輝的朋友,他和陳景輝的關係,可以類比到白冷陽身上。

陳景輝打量著白冷陽,心想,媽的,自己的原體怎麼是個謎語人。

白冷陽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身體,摸了摸臉:“怎麼了,我那裡有不對嗎?”

“沒事。”陳景輝說:“走吧,我下午還有個會,要去千風大學。”

“什麼會議?”白冷陽問。

“編寫教材。”陳景輝道:“尤其是小孩子的啟蒙教材,現在,我們的孩子們大都可以上學了,但教育參差不齊,我們還招募了許多私塾老師,他們教的辦法也各都不一樣,還有很多人還在教一些什麼君君臣臣的老舊思想,我們需要規整我們的教育,出教學大綱,整編一個全國使用的教材。”

白冷陽問:“為什麼你不喜歡君君臣臣的思想,讓別人從小就忠誠於你不好嗎?”

陳景輝說道:“這就是我要規整教育的原因,我需要改變人們的思想,改變思想,自然要從小孩子開始。”

“你也一起來,歷史教材方面,我需要你的一些協助,我對歷史其實不怎麼瞭解。”

……

千風大學,一座會議室裡,高朋滿座。

許多文人,墨客,老學究,文學家都匯聚在了這裡,他們之中不乏那些氣境的言修。

這些人很多是第一次和陳景輝面對面見面,都感嘆他的年輕。

陳景輝也在看著他們。

其實星月的圖書館裡,已經有許多版本的小學課本,教材,但它們都不適合這個世界,因為那些小學教材包含了太多地球時代的知識,不可能直接拿出來用,需要做出本地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景輝說道:“我們現在已經能夠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齡兒童上學,這個數字還不讓我滿意,但也代表我們的教育事業需要做出改革了,以往的教育,是私塾老師用自己的知識教授少數人,或乾脆是私人老師一對一輔導,教育效果基本由老師決定,教的書也都是些四書,五經之類的,讓人考試做官的書。”

“我們要推出標準化的教學大綱,幫助一些教育能力比較差的老師提高水平,編寫新的教材,這個教材不是為了讓孩子當大官,而是為了讓他們有完全的人格,有肆意發展天賦的基礎。”

在陳景輝說出,已經有百分之八十的學齡兒童可以上學時,臺下掌聲不斷,瘋狂鼓掌,人們為這個偉大的成就興奮,但陳景輝說道後面,掌聲停息了,人們不解的看著他。

一位老學究說道:“這……教四書五經,有甚不好,四書五經是谷洲先賢所著,記載了為人濟世的大道理,一位官員只要熟讀半部論語,就可以當治理天下的宰相。”

陳景輝笑了:“請問這位先生,千年之前,人們用戰車和長戈戰鬥,擊鼓來進軍,鳴金來收兵,如今我們若是以此整編軍隊,請問打得過誰?”

老學究道:“器與術在變化,道卻永恆不變,先賢書籍所傳得,正是永恆不變的道。”

陳景輝問道:“請問先賢是生而知之,直接明悟宇宙間永恆不變的道,還是他敏而好求,從周圍世界裡人們的行為,觀察總結出的道呢?”

老學究道:“自然是後者,先賢也說過,他非生而知之者。”

“那先賢的時代,有工廠,有輪船,有蒸汽機,有火車,有火槍嗎?”陳景輝問:“時代在變化,先賢在古代總結出的思想,是依據他對那個時代的觀察而出的,不一定適用於我們的時代,他得出的道,適用於他那個時代的器與術,其中或許有些思想我們現在也可以用,但不代表他的道是永恆不變的正確答桉。”

若是說這話的是其他人,老學究肯定開噴了,直接罵他詆譭先賢,但說話的是陳景輝,是劍朝的希望,他的身份自然帶來了一種權威,讓老學究有些猶豫。

他好像是找不到陳景輝邏輯裡的漏洞。

最終,他說道:“陳將軍洞察世事,老朽歎服。”

陳景輝道:“接下來,我們就要討論,什麼是適合我們這個世代器與術的道,我不覺得這是今天就能得出的答桉,大家可以廣泛討論,不止是在座的各位,全社會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討論。”

會議上,熱烈的討論開始了,會議之外,陳景輝也讓報紙,廣播,開始發力,讓這場討論傳播地越來越廣。

在外部面對蘭朝,雲瀾,李姣等威脅時,陳景輝在內部以教育為引子,發起了一場新文化運動,要變革思想,發起進步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