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月之影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超導還是量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 超導還是量子

黑西裝帶著王一男走進會議室,顯然,主持人是認識王一男的,他拍了拍手,打破了會議室裡面令人窒息的沉悶。

“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帝都大學的王一男教授,阿貝爾獎獲得者”,

會議室裡面響起了掌聲,王一男左右看了一圈,除了李文靜坐在靠窗的位置以外,其他的人他都不認識,

“王一男教授和李文靜教授在人工智慧方面也頗有研究,所以我們也邀請他們來參加今天的討論”,主持人是錢中華的老闆,有關部門的負責人,他來親自主持,說明今天的會議級別那是非常高。

當然,哥德爾系統的存在是機密中的機密,所以錢中華的老闆也只是提到王一男和李文靜是人工智慧的專家,並沒有細說他們獲得的成果。

“這位是科技大學的潘教授,他在量子計算機方面是權威”,主持人給王一男介紹幾個主要的大拿,

“幸會,幸會”,潘教授站起來跟王一男握手,他在會議室裡面,算是年輕的,當然,跟王一男和李文靜比起來,那就是老人了,40多歲的樣子,不過已經有些謝頂了。

這位是量子計算機方面的紅人,王一男經常在新聞報道中看見他的身影,在王一男和李文靜橫空出世之前,有意無意的被新聞媒體當成華國青年科學家的典範,所以,在他身上王一男感到一陣陣隱約的敵意也就不足為奇了。

“潘教授的大名我是久仰了,以後有關量子計算機的問題還需要跟您多請教”,王一男的姿態擺得很低,輕易樹敵的事情,我可不會幹,看起來王一男還是挺上路的,這位潘教授的臉色立刻好了很多。

“這位是防衛科技大學的李教授,他們研究和製造的大湖之光,是目前整個藍星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

又是一位經常上電視的大拿,王一男很是謙虛的跟李教授握了握手,“我看過關於你們的報道,能擊敗太陽國還有大米國拿到藍星超算第一,很不容易啊”。

“這位是華國科學院計算所的孫院士,他們的團隊目前正在基於阿爾法架構,設計新一代的自主晶片,在華國自產的0奈米工藝下,達到上一代牙膏廠86晶片的同等效能”,

“原來就是傳說中的華芯啊,久仰久仰”,王一男說,

“這位是帝都大學計算機系的劉院士,他在平行計算的軟硬件架構理論上頗有研究,是目前國內這方面的權威”,

“哎呀,說起來咱們還是同事呢”,到底是自己人,劉院士主動過來跟王一男握手。

也難為錢中華的老闆了,這麼多技術大拿的身份和這麼專業的研究領域,能夠記得清清楚楚。

花了幾分鐘,把主要的幾位大拿介紹了一遍,主持人嚴肅的說,“這次會議對華國科技的未來至關重要,會議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到高層政策的制定和資源的傾斜,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摒棄一切成見,開誠佈公的把利弊討論清楚”,

“通知王教授的時候,應該已經大概提及了會議的內容,我這裡再簡單重複一下”,主持人說,

“大家都知道,摩爾定律已經接近失效,現在CPU的工藝和時鐘頻率已經接近了極限,目前量產的CPU或者GPU,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達到5-7奈米應該是極限了”,

“那麼,未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是在現有的矽基、光刻體系上繼續改進,還是選擇一些全新的技術方向,比如說生物計算機、超導計算機、或者量子計算機,對於整個華國的戰略選擇來說,就顯得至關重要”,

“這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也是一次巨大的機會,我們在傳統的光刻工藝上持續落後,短期內看不到迎頭趕上的機會,但是如果在下一代計算機技術上,我們選對了方向,進行舉國投入的話,是很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的”,

“但是,國家的資源和實力有限,所以只能選擇其中的一個方向進行重點投入,以求突破,這次會議就是想請各位專家提供一個傾向性的意見給最高層,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方向進行突破”,

“責任重大啊,同志們,某種意義上,未來二十年華國能不能站在計算機技術的世界之巔,就看咱們今天能不能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了”,

“經過前一天和今天上午的討論,目前的意見主要集中在超導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兩個方向,但是兩種意見的分歧比較大,下面請主張超導計算機的代表帝都大學的劉院士,和主張量子計算機的代表科技大學的潘教授,分別系統闡述一下自己的理由吧”,

“正好王一男教授剛來,可以全面的聽一聽”。

首先介紹的是帝都大學的劉院士,

“我建議的主攻方向是超導計算機”,劉院士說,

“眾所周知,制約計算機效能提升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功耗和發熱,這方面超導技術是有著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的”,

“另外,使用超導約瑟夫森效應製作的開關器件,響應速度比目前常用的矽基半導體器件,要提高兩個數量級”,

。。。

“綜上所述,我覺得超導計算機方向值得嘗試”,劉院士結束了自己的闡述。

王一男暗地搖了搖頭,除了一些常識性的大路貨以外,劉院士沒有提出有價值的具體想法,技術路線是什麼,最終達到的目標是什麼都沒有,這樣的闡述,除了給對手提供攻擊的靶子以外,沒有其他作用。

果然,劉院士說完之後,就遭到了對手的猛烈攻擊,

“據我所知,目前整個藍星上,超導計算機的研究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華國科學院計算所的孫院士首先發難,

“IBN公司曾經投資過一個研究小組,但是剛剛研究到超導的基本邏輯元件就放棄了,從報道來看,他們應該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困難”,

“在之後就是毛熊,毛熊的團隊也是做出了一堆超導閘電路,後來毛熊解體,這幫人去了大米國,據說拿到投資繼續研究,但是最近幾年也無疾而終”,

孫院士顯然是做了充分的功課,招招都打在七寸上。

眼看劉院士吃癟,防衛科技大學的的李教授趕緊出來救場,“沒有人能夠取得進展,就證明這件事不能做嗎,我看你們是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李教授說,

“功耗的降低是必然的,超導約瑟夫森效應也是公認的高速邏輯電路”,

“至於會遇到的問題,那正是需要我們投入力量去解決的啊”,

王一男仔細的聽了半天,心裡明鏡似的,劉院士為什麼會支援超導計算機,因為超導計算機基本上還是基於傳統的馮諾伊曼架構,他的專長,平行計算的軟硬件都是基於傳統架構的,所以還有發揮空間。

同樣,李教授為什麼也會支援劉院士,因為大湖之光也是基於傳統架構的,真要是弄個全新的架構出來,那李教授還玩不玩了,手下幾百號人還玩不玩了?

果然,接下來發言的潘教授沒留半點情面,“恕我直言,超導計算機不過是對傳統計算機的很有限改進而已,而且,能不能改進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全力投入到量子計算機的研究上”,

“大家知道,在量子力學的層面,粒子是處於疊加態的,這種疊加態本身是可以按照符合波動方程的方式進行變換,或者說,運算”,

“這就是天然的,量子層面的平行計算”,

“大米國學者Shor提出的分解質因數演算法,可以在瞬間解決傳統演算法需要上萬年才能完成的任務”,

“還有西森教授,他在米歌建造的量子退火計算機,成功的用幾個數量級的優勢,完成了人工智慧領域的一個基本問題的求解,那就是獲得全域性最優解”,

“這些成功的例子證明,量子計算機是可行的,在我的實驗室裡面,我們已經實現了1個量子位的計算,這在整個藍星也是處於領先水平的”,

“只要繼續加大投入,我們就很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在新一代的量子計算機的競賽中,獲得領先”。

不得不說,潘教授的闡述更詳細,也更有說服力,當然,王一男也不是好忽悠的,潘教授在闡述中,有意迴避了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也是量子計算機的致命缺陷。

首先是演算法問題,目前成熟的量子演算法有三個,分別是質因數分解,搜尋和退火演算法,遠遠達不到傳統馮諾伊曼機器所擁有的表達能力,也就是說,量子計算機不是圖靈機,無法完成傳統計算機的所有任務,嚴格來說,只能完成非常受限的任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二個問題是輸入輸出問題,量子態是非常微觀的狀態,也是非常不穩定的狀態,所以為了實現資訊的穩定表達,人們需要用量子容錯編碼來表示資訊,而要將任何資訊表示為微觀粒子的疊加態,光想一想,王一男就不寒而慄。

而同樣,要從疊加的量子態中,透過一次次的測量獲取每個正交域資訊,也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任務。

劉院士對潘教授的闡述也提出了質疑,但是他對物理學研究不深,質疑都沒有在點上,劉院士眼看形勢不利,求援的目光投向王一男,“咱們是一個學校的,你可不能見死不救啊”。

好吧,作為一個戰壕的同事,總是要拉一把的,更何況,王一男不覺得量子計算機這兩個致命的問題,短時間內有解決的可能,這樣的話,不能作為通用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在王一男看來,只能作為通用計算機的補充,應用範圍是受到很大限制的。

就好像潘教授進行的量子通訊實驗,號稱量子影片通話,聽起來挺唬人的,但實際上,所有通話過程,全是基於傳統的H64,或者H65視頻壓縮協議,DES或者RC系列,或者大米國的AES對稱加密協議而已。

涉及到量子糾纏,也就是在交換金鑰的那一瞬間,唯一的作用,就是這種交換金鑰的過程,一旦被竊聽,就會破壞交換本身,所以,是不可竊聽的。

至於通訊本身,跟所謂的量子計算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

當然,王一男還沒有笨到去挑戰這種大眾喜聞樂見的新聞事件,

“我有兩個問題”,王一男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