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月之影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 同溫層徘徊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二章 同溫層徘徊者

晚上在周慧家裡,王一男收到了來自東方紅股份公司的郵件,上面詳細列出了新一代轉發器的技術指標。

王一男還是有足夠的警惕性,他在用手機收郵件的時候,從來都沒有直接連線周慧家裡的Wi-Fi,也沒有直接使用運營商的4G網路,而是使用專用的VPN裝置,點對點連線到哥德爾系統,再透過哥德爾系統訪問通常意義上的網際網路。

這樣即使有心人有辦法監控王一男的手機,除了無法解開的加密資料外,他們也會一無所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東方紅股份公司發來的轉發器技術指標有些出乎王一男的預料,頻寬倒還是不錯,執行在最新的Ka波段,每一路的頻寬達到了100Gbps以上,但是重量有點出乎王一男的預料,一路裝置的重量接近500公斤。

“太重了”,看著刺眼的500Kg字樣,王一男皺緊了眉頭,

“怎麼啦,現在就嫌棄我重了是不是?”,周慧坐到王一男懷裡,揪著他的耳朵,“你老實交代,誰的身材比較好一些”,

“哪能說你,我在說這個裝置呢”,王一男連忙解釋,

周慧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好像最近肥肉是多了一點”,說完跳了下去,拿出一個瑜伽墊子,開啟客廳的電視機,你知道,現在新款的電視機都有各種各樣的健身App。

周慧很熟練的開啟一款,呼哧呼哧的練了起來。

王一男走到臥室,撥通了李大校的電話,接通電話,李大校首先問到,“王教授啊,郵件收到沒有”,

“收到了,但是有一個問題,現在電子設備這麼發達,咱們的轉發器為什麼還這麼重”,王一男問到,

“這個具體技術問題我就不清楚了,這樣吧,我讓給你發郵件的技術人員給你打電話,你有什麼問題直接問他好了”,李大校說,

“行”,說完王一男跑到客廳裡面,跟周慧倆人一起練習了瑜伽動作,練著練著,倆人眼瞅著又要擦槍走火,王一男的電話響了,

“王教授嗎,我是東方紅股份的張工程師,您叫我小張就行了,資料是我整理的,有什麼問題您直接問我”,果然是來自東方紅的電話,

“這樣的,我看到你們轉發器的資料,頻寬不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了,但是每一路要接近500公斤,是不是太重了”,王一男問,

“這個重量主要是天線和冷卻系統,要到達地面0.5米天線能接收到足夠的信號強度,發射功率小了肯定不行,畢竟是離地面三萬多公裡的同步軌道”,小張說,

“如果使用超導材料改進天線和收發器呢,會不會降低重量”,王一男說,

“這方面我們倒是沒有研究,理論上應該可行吧,但是整個系統肯定需要全部重新設計了”,小張回答,

“如果不考慮面覆蓋,或者距離近一些的話,重量可以降低很多”,小張補充到,

“距離”,王一男差點又抽了自己一個嘴巴,“我怎麼這麼笨呢”,看來人跟人之間是會相互影響的,最近跟周慧呆的時間有點久了,貌似智商有點被平均的味道。

“如果僅僅幾公裡的距離,而且要求覆蓋的物件不是一個面,而是面上的幾個點呢”,王一男問,

“那太簡單了,我估計幾公斤重量就足夠了,畢竟訊號的衰減隨著距離的增加,會越來越嚴重的”,小張回答到,

“我明白啦,謝謝你的資料和解答,回頭我們可能有新型號的研製要求,會透過科工委下達給你們的”,王一男說完,結束通話了電話。

王一男把電話設定成靜音,扔到沙發上,周慧正在練著一個難度挺高的瑜伽動作呢,王一男湊了過去,“這個動作你練的不對”,

“哪裡不對了,你看看電視上面,就是這麼練的”,

“那是單人動作,正確的姿勢應該是雙人動作”,王一男說著說著,手就伸了過去,(以下省略五千字)。

第二天一早,王一男神清氣爽的登上飛往蜀都的航班,時間緊急,雖然膽子小,他還是壯著膽上了飛機。

中午的時候,楊總師已經在辦公室叫好了午餐等著王一男了,大家都是忙的不行,就省掉了請客吃飯的程式。

“說吧,有什麼大買賣要找我”,楊總師說,

“先說好,我們是航空研究所,不是航天研究所,最多到臨近空間就頂天了,打衛星上天這種事情,咱們所可沒這麼大本事”。

估計錢老提前跟他透露了點啥,楊總師上來先撇清,真要玩衛星還是你自己一個人瘋吧,116所跟著瘋,那就太越界了。

“咋可能嘛,一枚火箭多少錢,我這點家底,折騰不起”,王一男搖搖頭,開玩笑啊,雖然火箭是要搞的,但肯定不是現在啊。

“我先考考你,藍星的大氣層大概是什麼樣的結構”,王一男問到,

“這太簡單了,對流層、平流層、臭氧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楊總師張嘴就來,

“那一般飛行器飛行在哪一層,高度是多少”,王一男接著問,

“一般都在對流層,民用飛機一般在一萬五千米以下,軍用飛機在兩萬米以下吧,當然極少的軍用飛機,可以飛到三萬米的高空”,楊總師說,

“一般來說,兩萬米以下是對流層,兩萬米以上就可以認為是平流層了,絕大多數氣象活動都在對流層,平流層基本上就沒有空氣對流”,楊總師接著說,

“在兩萬米和三萬米之間,溫度基本都穩定在零下五十五度,所以把平流層最下面這部分,又叫做同溫層”,

“大米國著名的B-5,就是因為主要巡航在這個高度,被叫做同溫層堡壘”。

“真是聽君一席話,如讀十年書啊”,王一男啪啪的鼓起掌來,

“滾粗,別告訴我這些你不知道,我是說給讀者聽的”,楊總師一把拍掉他的手,“說吧,你到底打的是什麼主意”,

“我聽說你們有一款隱形無人機,叫做風影的,是不是實用升限差不多也有三萬米?”,王一男問到,

“訊息挺靈通的啊”,楊總師說,

“廢話,你們的氣動外形哪次不送到咱們那裡去計算,瞞誰也瞞不過我啊”,王一男得意地說,

“我靠,差點忘了,這麼說告訴你也不算洩密”,楊總師點點頭,

“剛試飛沒多久,表現很不錯,我們把它叫做隱形戰鬥機的眼睛”,楊總師說到,

“有效載荷多少,續航時間呢”,王一男問,

“有效載荷0.8噸吧,續航時間1小時以上,用的活塞發動機”,楊總師回答,

“不考慮飛行速度的要求,把發動機換成超導電動機驅動的螺旋槳,油箱換成電池,機身上部沒有隱身要求,換成最新的太陽能電池板”,王一男說,

“你估計續航時間會到多少?”,

“以現有的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每天接近一半的時間,是有非常充足的陽光照射,而且超導電機的能量轉化效率非常高,這樣在白天的時候,充電的同時還可以驅動電動機”,楊總師開始自言自語,

“晚上使用鋰電池裡面的電能驅動電動機”,

“這樣的話,只要有效載荷在一定範圍之內,再加上無人機對強度的要求沒有載人飛機那麼高,可以大量使用複合材料”,

“說到複合材料,那個何震波,小何博士,還真不錯,不但在耐高溫材料上取得不少進展,連複合材料這一塊也弄出不少好東西,風影就因此減重了400公斤,如果在你設想的整個無人機上更大範圍的使用複合材料的話,飛機重量還會更輕”,

最後,楊總師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有效載荷不超過800公斤的話,這飛機不用著陸,要一直到鋰電池的充放電壽命限制,電池容量下降到60%的時候,才無法維持巡航飛行”。

王一男點點頭,“跟我估計的差不多,但是一晝夜一次完全的充放電,五年差不多1800次吧”,

“大不了五年飛下來一次,換換電池,順便升級一下硬體啦”,王一男說,

“這東西設計製造起來倒是不困難,根據你的需求,再利用哥鯤鵬進行針對性的氣動和飛控系統優化,我估計性能指標還能再好一些”,楊總師說,

“而且除了超導電動機以外,都是比較成熟的技術,所以成本也不會太高,我還是不明白,你弄這個東西整天在天上飛來飛去的幹什麼,不累啊”,

王一男得意的笑了,要不怎麼說哥是天才呢,

“我問你”,

“要是在華國大地上,三萬米的高空,弄上幾百架這樣的飛機,每一架都在高空轉圈”,

“再在每架飛機上,裝上轉發器,這個我已經問過了,使用衛星轉發器,降低功率的版本就可以”,

“轉發器按照人工智慧演算法,臨近組網,也就是跟地面的終端建立鏈路,同時再透過臨近的飛機多次轉發”,

“還可以根據負載的情況實時選擇最佳路徑,整個是典型的路由選擇問題,有成熟的演算法”,

“每架飛機裝個十個八個轉發器,每個轉發器大概100Gbps的頻寬吧,技術落後點也沒啥,大不了有新的改進版本之後,飛下來換一下就行了”,

“那些人煙稠密的地方也就罷了,咱們沒啥優勢,南海啊,西疆啊,這種茫茫大海,或者荒無人煙的地方,每隔幾百公裡見方部署一架”,

“整個華國上空就算佈滿了,不會超過一千架吧”,王一男說,

“對了,你估計一架的成本是多少?”,

“兩百萬軟妹幣吧”,楊總師下意識的回答,

“加上轉發裝置,地面維護等等,我們翻一倍,四百萬軟妹幣”,

“一千架,就是四十億軟妹幣”,王一男說,

“你說說,用四十億軟妹幣,建立一個覆蓋整個華國所有角落,兩點之間數據傳輸時間接近物理極限的完全自洽通訊網路,很貴嗎?”,

“而且,這個網路每個節點都是隱身的,別人看不見”,

“而且,即使打掉其中一半的節點,整個網路仍然能正常工作”,

“而且,咱們隨時可以分分鐘再送幾百架飛機上去,導彈都比咱飛機貴了,讓他打估計都捨不得”,

“你覺得,我這個同溫層徘徊者計劃咋樣”,王一男問,

連久經考驗的楊總師,都已經嚇傻了,

這樣,也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