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月之影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二章 承上啟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二章 承上啟下

可憐的王一男,還沒顧得上好好地拍拍丈母孃的馬屁呢,就被灰溜溜的趕走了。

回帝都之前,王一男還去了一趟金陵,畢竟靈谷寺的老和尚幫了他不少忙,要不是他的提醒,王一男也不會想到對神經網絡進行編譯,這樣的超級大殺器,還不知道啥時候才能面世呢。

王一男再次來到靈谷寺的時候,怎麼也找不到那名老和尚了,其實王一男自己也知道,這種神棍都是一個套路,說一堆永遠正確的廢話,反正你要是有心聯想的話,左想右想總能跟自己的事情沾上一點邊。

而當時缺少的就是一個契機,就算給點再不靠譜的提示,估計自己也能想到問題關鍵的,只不過華國人講究的是知恩圖報,王一男這次專門去寺廟裡面燒了好幾炷香,也算是還願了吧。

這次再來到金陵的主要目的,當然不是還願,王一男首先去了開發區的微型電機製造廠,現在那裡可是一隻會下蛋的金雞啊,作為大老闆,王一男在工廠裡面很是給大家灌了些雞湯,光說不練絕對是不行的,每人一個大紅包,那也是跑不掉的。

沈衛帶著王一男視察完電機製造廠,就一起來到N大,在N大的實驗室裡面,王一男跟沈衛還有幾名工程師一起,討論了航空電動機的改進方案,116所那裡暴露的太陽能電池板功率不足的問題,換個角度,也可以認為是電動機的耗電量太大,王一男也想看看從電動機這個環節能不能想點辦法。

但是因為這款電動機的能量轉換效率已經太高了,再往上提升變得非常困難,從50%提升到60%是一回事,從95%提升到96%又是另一回事了。

“能不能進一步提升扭矩呢”,王一男問,

“這樣就可以驅動更大的螺旋槳了”,

“理論上是可行的,不過那麼大的螺旋槳,阻力還有地面的高度會不會太高啊”,

王一男一拍腦袋,“是我想的太簡單了,116所的那架祥龍無人機,螺旋槳差不多夠到地面了,要是再大整個飛機的設計估計就得大改了”。

在陸續製造出來幾臺電動機之後,實驗室的各項檢測裝置也統統鳥槍換炮,換成了目前藍星上最現金的貨色,王一男現在可以在電腦上檢視電動機完整的功率、扭矩、轉速和電流的曲線了。

仔細的檢視了電動機的完整測試數據,特別是功率的輸出曲線,王一男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轉速的上升和耗電量的上升並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王一男問沈衛,

“這個測試數據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沈衛回答說,“我也覺得這個曲線挺奇怪的,所以專門核實過好幾次都沒問題,我懷疑跟超導材料的抗磁特性有一點關係吧”,

王一男也懶得去管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隱藏的理論或者竅門了,對於普通學者來說,這樣的往往會預示著一系列的發現,運氣好的話,弄出一個XYZ效應都有可能。

但是對王一男來說,這點小小的異常就不夠看了,“以後交給手下的小博士研究研究吧”,王一男想。

“但是這個曲線完美的解釋了祥龍無人機耗電量過高的問題”,王一男自言自語,

“因為高空高轉速,造成電動機的耗電量遠遠超出普通的低空或者中空”,

“那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呢,降低轉速,從而更大幅度的降低電動機的耗電量”,王一男喃喃自語,降低轉速的前提下,要給無人機提供同樣的推力,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是提升扭矩,增加螺旋槳的大小,這個已經證明不可行了,那就剩下另外一個辦法了,

將單臺發動機的方案,換成雙發的方案,也就是說,回到116所最早的左右機翼各安裝一臺電動機驅動螺旋槳的方案。

王一男心想,應該值得一試吧,至於到底行不行的通,不是有專家把關嘛,他撥通了116所楊總師的電話,“楊總師啊,我是王一男,關於那個電動機耗電量過大的問題,我有個想法”,

“什麼,換成雙發?”,

“我靠,我也是這個方案,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王一男樂呵呵的掛掉電話,有牛X隊友就是好,啥事都不用自己太操心。

下午的時候,王一男來到電子部某所,“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能成為華國乃至整個藍星最牛X的相控陣雷達研製廠商,靠的可不是僥倖。

在電子部金陵某所的微波實驗室,全然沒有過年的冷清模樣,祥龍無人機配套機上轉發器的研製,早就已經如火如荼的進行起來。

王一男跟著馬所長在實驗室轉了一圈,這裡的進度也遠遠超過王一男的想象,原來以為年後能拿出一個靠譜的方案就不錯了,但是看起來,他們已經開始組裝原型機了。

“什麼時候原型機開始測試”,王一男問,

“下個月吧,主要是電磁兼容性設計和測試非常耗費時間,不然的話,這個月就能搞定”,李工說,

“這方面你們是行家,我就不多廢話了,等到產品上天的時候,我專門來陪大家喝酒慶賀!”,王一男很是豪爽的說。

忙完金陵的一堆事情,還沒過正月十五,在華國人的觀念裡面,沒過正月十五都還算過年,王一男來到N大,給學校裡面的老師拜了個早年,雖然說李文靜的父親在N大鬱郁不得志,不過系裡面的幾個老教授,對王一男還是挺不錯的。

在回帝都的高鐵上,王一男大概盤算了一下,不知不覺金陵已經成為容與公司的一個重要研發和生產基地了,微型超導電機、航空超導電機,還有無人機專用微波轉發器都是在金陵研發生產的。

“還是太分散了啊”,王一男想,

“金陵、帝都、蜀都還有德市都有攤子鋪著,很不利於保密和安全,回去要跟錢中華聊聊,要找一個相對長久的中心基地了”。

忙完金陵的事情,王一男剛回到帝都,就紅紅火火的搞了好幾個小小的開工儀式,首先是容與公司的主場,也是最核心的班底的開工儀式。長期呆在總部這邊沒有太多人,主要就是哥德爾系統主機的日常執行和維護,還有超導材料的生產安排在這裡,也就是容與公司最核心的機密所在。

孫偉作為最早的容與公司成員,現在是哥德爾系統的直接負責人了,同時他還肩負著跟華國科學院孫院士合作開發超導計算機的任務,聯合課題組設在華科院計算中心,王一男還沒來得及去看看呢。

在容與公司老班底團年的時候,王一男順便跟孫偉聊了一下超導計算機的情況,總的來說,進展還是不錯的,聯合課題組已經在實驗室環境製造出等價於0奈米工藝的ARM晶片,效能相當於中為公司上一代旗艦產品,功耗大概只有中為公司晶片的十分之一。

但是中為公司的產品要依靠寶島的工廠代工,嚴格意義上是自主設計的產品,而不能說是自主製造的產品。

不過這個實驗室產品,離大規模生產還有不小的距離,因為光刻工藝只能蝕刻出基本的超導線路,而線路上的元器件,都需要用分子編織機一層層的編織出來,耗時非常長,產品的良品率也很低。

當然,目前的進展已經足夠讓人興奮了,上代旗艦的效能和十分之一的功耗,如果這個是商業化產品的話,妥妥吊打一切手機芯片廠商啊,無數手機企業聞風而動,紛紛要求投資,只為了一個承諾,商業化的時候,晶片優先供應咱們就行。

王一男讓孫偉先悠著點,畢竟分子編織技術還是獨門秘籍,用什麼方式去完成工業化生產,在提高速度和良品率的同時,還能保留一些商業機密,還是需要仔細考慮的事情。

在容與公司總部,還有兩個專案在進行中,炒股的哥百萬就不說了,王一男也不敢投入更多的力量,能隨著哥德爾系統的改進進行升級,同時提供穩定的收益就行,可千萬不敢動靜太大。

而哥大夫作為一個輔助工具,還是在持續不斷的接入系統中,一些三甲醫院,已經用來作為中醫諮詢的後臺使用了,當然王一男是絕對不敢讓它獨立行醫的,那樣太嚇人了。

在老班底的開工儀式上,張琪、錢中華都被拉過來,王一男跟他們還有李文靜暢想了公司的未來,一個現代化的總部,一個網際網路時代的殺手應用,成為新的一年主要戰略目標。

新的公司總部,就交給錢中華和張琪去張羅了,好在現在交通發達,選址的事情也容易了很多。

而殺手應用,依靠神經網絡的編譯技術,王一男已經看到天邊的曙光了。

作為帝都大學的中堅教授,對了,王一男和李文靜的博導也批下來了,現在是新科博士生導師,當然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帝都大學添磚加瓦也是應盡的義務。

首先是帝都大學容與公司超導聯合實驗室,秦凱不愧是從歐羅巴學成回來的超級大海龜,在王一男的指導下弄出自冷卻複合超導材料之後,進一步的改善理論,相關領域的論文刷的不亦樂乎。

王一男在秦凱的陪同下慰問了實驗室的同事,這裡面還有一些大三、大四的本科生,王一男準備空閒一點下來,就在裡面找兩個好苗子帶帶,畢竟,博導博導,沒有兩個博士生馬仔,也說不過去是吧。

帝都大學分子機器實驗室相對超導實驗室來說,就要暗淡一些了,沒有秦凱這樣的明星學者,朱平和周玉貴的表現都不怎麼讓王一男滿意,兩人在完成任務上做的還不錯,但是主觀能動性就差遠了,整個分子機器聯合實驗室,除了查遺補缺以外,還真沒有做出什麼成績來。

王一男雖然也跟他倆一起慰問了實驗室的同事,但心裡面已經在準備找人把這倆哥們替換掉了。

除了這兩個實驗室以外,王一男既然升任了博士生導師,就打定主意要儘可能進到一個老師的職責。

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校安排的課程更多,傳道受業解惑,既然王一男的牛皮吹出去了,就應該好好實踐,儘可能做到才行。

王一男精心準備講義,開了一門面向全校的基礎大課,《物理學基礎》,這門課對全校師生開放,包含了王一男這麼多年對物理學的一些感悟,也算是為物理學的普及做貢獻吧。

最後,就是最讓人頭疼的大衛小組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