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月之影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材料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材料學

“正好咱們新的總部也開始建設了,最先就位的肯定是地下的機房和附屬設施”,王一男說,

“新的晶片正好用在那裡,另外,你們的研究所到時候也搬遷過去吧”,

“等到你們這裡的工藝稍微成熟一點,估計很快就會變成某些國家的眼中釘肉中刺,那個島上保密工作比較好做,附近還有空軍和特種部隊”,王一男把孫偉叫到一邊,開始叮囑他。

“那我們這邊這麼多人怎麼辦?很多人可能不一定願意到漢江去工作”,孫偉撓撓頭,有點發愁,

“你自己呢,願意搬到漢江去嗎?”,王一男問,

“我是革命一塊磚,老闆讓我去那我就去哪”,孫偉笑著說,“何況帝都的交通,最近兩年有點崩潰的意思,任何時候在地圖上看主要環路都是嚴重擁堵,我也是受夠了”,

“明智的選擇,這也是我不願意在帝都安家的原因,居住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何況那個房價簡直嚇死人,買一套小公寓的錢都可以在漢江買一套臨湖的大別墅了”,王一男對孫偉的選擇表示讚許。

搞定了超導晶片,接下來王一男就剩下最後一筆欠賬要還了,那就是身為帝都大學物理系,對了還有化學系的正牌教授,博士生導師的欠賬了。

本來王一男沒有化學系教授的頭銜,問題是人家諾貝爾獎委員會都給了物理和化學雙料獎項,居然王一男還不是化學系的教授,帝都大學的各位老大們想了想,好像自己的臉還沒那麼大,於是沒辦法,只好捏著鼻子擠了個化學系教授的頭銜給王一男,當然附帶著,李文靜也拿了一個物理學教授的頭銜。這都是要拿津貼的。

至於為什麼會捏著鼻子,這也很簡單,一個蘿卜一個坑,這裡給出了兩個教授頭銜,整個學校的指標就少了兩個,評職稱的時候,剩下的一幫排隊的副教授,不打起來就奇怪了。

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軟,既然身為帝都大學的教授,給學校掙面子的職責盡到了,但是傳道受業解惑,作為老師的基本職責,還是必須完成的。

王一男這個學期除了面向普通學生的《物理學導論》以外,還新開了一門專業課,叫做《晶格頻率》,算是固體物理,準確來說,晶體物理的一門新課程。

晶格頻率,是王一男和李文靜提出來的新理論,是一種新的晶格本徵屬性,是高溫超導理論的基礎,但是其作用也不僅僅侷限於高溫超導材料的預言和研究。

本質上,任何晶體結構都可以抽象出晶格頻率,而在量子化的晶格頻率(所謂的量子化在物理學上最早是由愛因斯坦提出來的,他在光量子假說中,認為光不是一種連續的能量,而是一份一份的,有明顯間隔的能量脈衝,人們由此以後,就把本質上不連續的事物抽象,稱為量子化),

量子化,而不是連續性才是這個世界本來的樣子,比如說著名的芝諾悖論,一隻兔子永遠追不上先出發的烏龜,因為每當兔子追趕了一半的距離之後,烏龜又前進了一小段,於是一半又一半,週而復始,兔子永遠趕不上烏龜。

但是在一個量子化的世界中,芝諾悖論是不成立的,因為到了一定的尺度,距離就會量子化了,沒有一半距離,或者在此,或者在彼,不存在兩者之間這種狀態,正如不存在兩個光量子中間的能量一樣。

在王一男和李文靜的理論中,晶格頻率是量子化的,也就是晶格頻率必須符合 A* Pai * h之類的公式,這個公式裡面,一定有圓周率 Pai,一定有普朗克常數 h,其他的調料再加一點,差不多就齊活了。

當然了,如果僅僅量子化,這個理論也沒那麼難了,所以在計算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奇點,也就是無窮大,怎麼去掉無窮大是一個數學問題,但是本質上還是一個物理問題。

歷史上物理學的無窮大,比如說著名的黑體輻射問題,最後引發的,都是從最基礎物理學概念出發的革命,至於量子力學中的無窮大,從數學上倒是有重整化方法可以解決了,但是物理學概念上的革命目前暫時還沒有到來,或者永遠也無法到來。

因為這超越了人類的想象,是我們卑微的智慧,所無法理解的世界的本質。

王一男在帝都大學所開設的這門《晶格頻率》,除了帝都大學的研究生以外,還吸引了大量的學者前來旁聽,甚至還有來自歐羅巴和大米國的資深教授,他們拿著小本子,就像專心致志的小學生一樣,坐在前排,生怕自己錯過了王一男所說的一個字。

甚至還有教授帶上了自己來自華國的研究生,唯一的要求,就是要翻譯一下王教授說的中文。

晶格頻率屬於晶格一項新的本徵屬性,除了能夠預言WL電子對的存在,從而計算出超導體的臨界溫度以外,還能夠用來計算熔點,屈伸度,甚至晶體的硬度。

更重要的是,這種理論不僅僅是計算而已,透過主動改進現有結構的晶格構型,甚至可以期望新的構型呈現某種預料之中的變化,比如說更高的臨界溫度或者更高的熔點,更高的強度等等。

也就是所,《晶格頻率》就是材料科學新的聖經。

一開始還侷限在學術界,然而,當工業界認識到《晶格頻率》對新材料研發的重要性時候,各大公司的科學家們像瘋了來到帝都,一份王一男教授教課的筆記,居然能賣到五十萬美刀的天價,當然這個時候,王一男的授課也進行到尾聲,雖然沒有禁止其他國家學者的旁聽,但王一男主要的授課物件還是華國的學生和科學家們,課後的輔導和一些討論,嗯,那還是非華國人不得入內的。

雖然王一男的本意,是提升華國在晶體和材料學上學術水平,當然還有工業水平,要知道,在116所的材料實驗室,那裡對他理論的掌握和使用,比這堂課上講的,可要高深好多,不過客觀上,這些公開的課程對整個藍星的材料學還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以至於材料學被分為晶格頻率之前的傳統材料學,和採用晶格頻率理論之後的新材料學,而王一男,被認為是新材料學的教父。

就在王一男在課堂上侃侃而談,進行著新材料學佈道的時候,在遙遠的歐羅巴,藍星上最強大的圍棋選手,不對,這哥們現在已經不下圍棋了,利用跟米歌狗狗的對抗,讓自己跟神經網絡充分融合之後,程潛就不屑於參加接下來的比賽了,害的狐狸圍棋網的《藍星最強棋士決定戰》無疾而終,一幫頭頭腦腦在那裡罵娘呢。

程潛新的目標,是王一男和李文靜關於銅系氧化物超導材料的一系列數學和物理論文,在程潛之前,亞瑟們用神經網絡分析的結論是,這些論文不太像是人類的成果,但也僅此而已了,畢竟一個完美的鑽石放在眼前,再去質疑鑽石從哪裡來,怎麼切割出來,就顯得太Lo了。

程潛開始從頭開始研讀王一男和李文靜的論文,當然最開始是那兩篇數學論文,數學是程潛的弱項,雖然學物理的數學都差不到哪裡去,不過比起李文靜,還有經過邱先生、陶教授,以及格羅滕迪克培訓過後的王一男,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當然,那是在沒有跟神經網絡融合之前的程潛,跟神經網絡融合之後,程潛發現自己的數學理解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好像在大腦裡面,增加了一個開掛的系統似的,直覺有了讓人驚懼的加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要知道,所有的數學天賦裡面,直覺是最有價值,也是最難獲得的,所謂的數學直覺,就是那種一眼在紛繁的表象中能夠看出本質的能力,也是那種從毫不相關的一大堆數字裡面,看出內在聯系的能力。

比如說,看到,4,5這組數字,你能想到什麼?

這是連續的三個自然數,這也是最小的直角三角形的三個邊的長度,勾三股四玄五,這也是勾股定理的由來。

然而,即使有了前所未有,強悍的數學直覺,程潛還是看不懂王一男和李文靜的那兩篇數學論文,沒辦法,數學就是這樣,每一篇文章都是建立在一整套知識體系基礎之上的,要想看懂那兩篇文章,拓撲學,解析幾何,拓撲幾何乃至拓撲分析的基礎,至少要達到數學系相關專業博士生以上水平才行。

說到這裡,又想起了號稱預言引力波的民科,叫做郭什麼森來著,好像還參加了一個《非我莫屬》的節目,號稱自己提出了加速系+引力波+物質波的概念,據說實際發現引力波的訊息出來之後,一堆自媒體人集體高潮了,號稱應該給這位郭先生一個道歉。

好吧,沒有任何推導過程的理論都是耍流氓,連理論都沒有的一堆名詞,那更是流氓中的流氓了。如果要給郭先生一個道歉的話,嗯,過了幾十年,我敢打賭,一定會有我書中的一些理論被提出來,那時候讀者同志們,你們一定要為我主持公道,幫我拿回自己應得的榮譽啊。

扯遠了,話說程潛同學重新拿起了艱深的數學文獻,開始用心的學習起來。亞瑟更是大方,專門從歐羅巴最有名氣的大學,找來了拓撲學和拓撲分析,拓撲幾何方向的頂尖數學家,專門給程潛一對一的授課。

他也很想知道,人類,甚至不能完全算是人類的程潛,在學習能力上,相對於普通人,甚至相對於人類中的天才來說,能有多大的提高。(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