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影綜之大成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

“嘶。”倒吸了一口冷氣,陳靜儀一個按捺不住的直接就發起了聲討。“你這話也太不負責任了吧。你知道你教會人家的東西到底有多離譜嗎?”

離譜,這是陳靜儀唯一能想到的形容。作為一個後世人,她可太明白曹瑋那番建議的威力了。

而曹瑋對此倒很是自得,他表示。

“要的就是這麼個效果。如果沒有這個效果,那我還怎麼語不驚人死不休,怎麼讓人家陳總舵主去扭轉乾坤?”

以扭轉乾坤這個大命題為目的,曹瑋分別提出了內外三步走戰略。

首先於內第一步是控制天地會發展,由城市轉入鄉村。

在封建統治力量薄弱的鄉村地區積攢有生力量。而於外,則是固守琉球。依託琉球向南洋地區擴散。開墾荒地,發展艦隊,進而尋找機會壟斷東西方海上貿易。

前者是為了減少天地會在清廷眼中的顯眼程度,為天地會的壯大提供條件。畢竟講道理,原來天地會替天行道的那一套根本無濟於反清復明四個大字,成天只知道琢磨刺殺什麼貪官汙吏的草莽們嚴格來說在變相維護著滿清政府的統治。

也就是清政府底下的官僚沒有一個是屁股乾淨的,不然指不定會有人提出來給這些江湖俠客立個牌坊、發個錦旗什麼的。

這可是來自於人民大眾的義務勞動,不求名、不求利,給個錦旗不過分吧。

陳靜儀現在還記得當時陳近南聽到曹瑋這個說法時臉上那副陰沉的表情。一副恨不得想要殺人的模樣,只不過這個要殺的人是他自己罷了。

這是前者的目的,而後者,則主要還是為了積攢根基。

陳近南到底是鄭氏家臣。可鄭氏已經證明了,就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而已。固守琉球一隅之地能有多大出路,等清廷騰出了手,大軍壓上,還不是個雞飛蛋打的結局。

所以,想要進行長久而且可持續的鬥爭。就必須要擴大這個基本盤。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如今大航海時代的優勢,讓整個南洋成為他們的第二基地。

關鍵只在於兩方面,一是金錢,二是艦隊。

有了金錢就可以招攬流民、擴大生產、組織艦隊。而有了艦隊,就有了這個時代的地區海上霸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陸地上他們現在不是清廷的對手,可要是有一隻足夠先進的艦隊在手,你讓滿清的軍隊下海試試?

在這方面,曹瑋提出了很多讓陳靜儀震驚的計劃。

比方說他覺得鄭氏還是有些家底的,畢竟當年國姓爺家裡是海盜出身,而且又經營琉球這麼多年。

所以他直接提出了一個君主立憲制,把鄭氏往上一架,直接可以學曹孟德來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

就琉球那個小朝廷,以陳近南的手段,其實不難掌控。問題只在於他想或者不想。

這就要看他自己了,畢竟曹孟德也不是一開始就想當魏王的。

在曹瑋的嘴裡,這是一個必要步驟。因為海上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後方的穩定。總不能說你這邊帶著艦隊出征,那邊一下子把你後勤給斷了。那可就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所以,除非陳近南不打算讓反清復明這個大業成功,否則,他還真就必須要下這個決斷才行。

而只要他下了這個決斷,那麼後面就好說了。

這年頭,清廷也是剛入住中原不久,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可不算是遠。人心思漢之下,有的是無辜百姓願意為了保留漢家衣冠背井離鄉。往日裡只是沒有這個條件,而現在陳近南則完全可以創造這個條件。

這些流民就是大生產和發展的根基。以漢家兒郎驅使南洋本地的土著,再加上南洋地區豐富的物產和資源,只要艦隊在手,這就是一個穩定的大後方。潛心發展十年,不難攢出一波爭天下的資本。

糧食、武器、人口,這才是爭天下的資本。天地會、鄭氏還有雲南沐王府的那一套簡直就是開玩笑。

把話說到這個地步的時候,陳靜儀記得當時陳近南的臉色已經很難看了。似乎是胸中有口鬱氣待發,恨不得就是要破口大罵,但卻兀自強忍了下來。

她雖然看不太懂曹瑋的這一番建議,也不明白他的這番話對於陳近南這種古人來說是多大的衝擊。但她知道,陳近南當時是猶豫了。

而猶豫就意味著某種程度上的心動,這對於一個只負責高談闊論的演說家來說絕對是足夠的了。

曹瑋也是這個意思,所以他也是緊接著提出了內外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

於內,在發展壯大天地會農村勢力的同時,也要清除那些不安分分子,同時搞搞天地會的老本行,刺殺。

當然,不是刺殺那些無關緊要的貪官汙吏。而是把矛頭直接對準清廷內部的權力矛盾。

說起這個的時候,曹瑋當時很是不客氣的嘲諷了陳近南一番。說他們天地會簡直就像是康熙小皇帝的打手,真是什麼對康熙有威脅他們就想辦法幹掉哪個,尤其是準備刺殺鰲拜的這個想法,簡直比康熙的奶孃還貼心。

拜託,你是反賊,終極目的是推翻這個異族政府,而不是幫著人家穩定人家的權利統治。你去刺殺鰲拜有什麼用,幫著康熙小皇帝執掌大權嗎?

刺殺是個解決問題的手段沒錯,但也不是這麼用的啊。真要是想透過這種方式來破壞清廷的穩定統治,那就應該直接一點,把目標放在那些所謂的八旗貴人上。

像是索額圖這樣積極靠攏康熙的才是最應該刺殺的物件。相反的,那些積極靠攏鰲拜的旗人反而應該是被放過的那一類群。

這叫做制造矛盾。即便說有人能猜出來這種手段,在此消彼長,鰲拜權勢日益濃重,皇權日益動盪的情況下,他們也不會有什麼握手言和的可能。

小皇帝擔心重現當年多爾袞的情況,鰲拜也會怕步上多爾袞的後塵,所以他們只會說越發的猜忌對方。

而這就導致了,他們的絕大多數精力都會用在這個方面。自然的,對於地方的掌控力度就要開始下降。

而這就是擴大天地會影響和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機會。

此外,這還要結合第二步對外戰略。

在第二步對外戰略上,曹瑋提出的是借南洋為根基,聯合已經日漸頹廢的西班牙、荷蘭,同已經開始彰顯霸主資質的不列顛相抗衡。

首先是鞭長莫及,這個年代的不列顛的確已經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成為了大海上的霸主。但要說它的海上優勢,還遠沒有到後期日不落帝國的那個時候,自然就不要提對東亞有什麼影響力。

而趁著這個機會,陳近南完全可以和現在勢頭還在的荷蘭、西班牙乃至高盧合作。相信這些昂撒人的老對手也願意遏制一下此刻不列顛的瘋狂擴張。

這樣,以南洋地區的資源換技術、換知識,完全可以迎來一波海上力量的瘋狂發展。而只要再把觸手伸到印度。不提佔據整個印度,只要能把整個南印度掌握在手中。那麼整個印度洋就相當於成了自家的澡盆子,鐵桶一塊之下,已然可以算是利於了不敗之地。

這個時候,再回到內部戰略。

以整個印度洋的資源供給天地會,一邊招兵買馬,一邊輸入此時已經領先於東方的西方科技。結合華夏傳統思想,以及曹瑋告訴陳近南的那一套有思想、有文化、有紀律、有組織的理論體系,完全可以打造出一支戰鬥力強大的新軍隊伍。

這個時候,蓄勢待發。就只等第三步戰略可以實施的那個時機的到來了。

而第三部對內戰略,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擊一切需要打擊的對手。看準時機,一波定鼎天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須知,戰略進行到這一步,清廷內部的矛盾理當已經是無可附加了才對。不管最後勝出的是康熙也好,鰲拜也罷。傷得都只會是整個清廷的元氣。而更不要說還要耿精忠、尚可喜、吳三桂之流。

是與這三個漢奸虛與委蛇也好,還是趁著他們和清廷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波發作,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大戰略作星火燎原之勢也罷。總之就是,這個時候已經不可能再有什麼力量能阻止這種厚積薄發的爆發。

打土豪,分田地。以越發犀利的火槍去對陣所謂滿萬不可敵的八旗騎兵,這都不會是什麼難事。

能靠著運氣撿到一波江山,不代表能靠著這股運氣抵擋住科學工業大潮的滔滔洪流。慈禧做不到,康熙同樣也做不到。而吳三桂那樣的漢奸之流,自然更是擋不住這滾滾向前的時代潮流。

恢復中原至此已經算是勢不可擋。而這種內部戰略的成功成果也完全可以轉嫁到外部戰略上。

內據中原,外有南洋、印度,只需要繼續擴大海上艦隊力量,發展工業水平。說不準就可以在不列顛之前先一步的達成工業革命。而到時,東取扶桑,南下澳洲,西接歐羅巴,天下半壁都在掌握之中。更甚一步,便是插一腳到此時的美洲上去也不是什麼難事。

英國人和法國人去得,我漢人難道就去不得嗎?

介時,打造一個漢人的日不落江山指日可待。唯一的問題大概也就是制度問題。

是繼續君主立憲還是民主共和,亦或者是來一波紅色主義。曹瑋都給陳近南說過大概,而他相信,不管是哪一個,都足以維繫漢人於世界的霸權。

漢人從不弱於這世上任何一個民族,我們差的只是這三百年來的運氣。只要時來運轉,東山再起便是理所應當。

這一點,陳近南也是深以為然,他表示,與君共勉之。

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麼一番詳聊,時間早已經是耗盡。陳近南回到三百年前,繼續他的大業。

而陳靜儀則是越想越感覺害怕,擔心世界線會因為這一番堪稱瘋狂的對話而發生改變。

之前是溫嘉文適時醒來,她不好直說。可眼下只有他們兩個人,她當然不會再有什麼顧忌。

“你簡直就是個瘋子,我不明白,你為什麼要那麼幫一個古人?這對你又沒有什麼好處?”

“我樂意。”搖了搖頭,曹瑋的臉上也是露出了一個落寂的神色,他表示。

“陳警官,你不懂。空負一身屠龍術而不得施展是一種很憋屈的事情。眼下既然有這個機會了,我自然不想錯過。反正也不用我負責不是嗎?”

“屠龍術?你還學過屠龍術?”

“我們那邊只要認真上過學的都該會一點。中國歷史和高中政治...怎麼,你沒聽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