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蒼穹筆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楊睿的劇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二章楊睿的劇本

第四十二章楊睿的劇本

楊睿是S市醫科大學的應屆生。現在在醫科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實習。

這個實習的機會可是家裡花了不少錢才為楊睿爭取到的。

S市醫科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是S市最好的醫院,在全國也是能排在前列的高水平綜合醫院。

大醫院水平高,患者多,醫護人員的工資待遇也好,楊睿的父母希望楊睿在實習期結束之後,能夠留在S市醫科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上班。

可是到了醫院學習後楊睿才知道,實習僅僅是個開始。

想要在實習結束後留在醫院還得花更多的錢。

這時楊睿才發現,自己家花錢讓自己來醫大一院實習是個錯誤的決定。

因為自己家花錢供自己實習,已經是家庭財力的極限了,根本拼不過其它的實習生。

至於說利用實習的機會學本事,楊睿只能呵呵一笑,行內的人都明白,行外的人說了你也不懂。

不管怎麼說,S市醫科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不僅在S市,在全國也是能排得上號的知名醫院。每天從全國各地來這裡的患者絡繹不絕。想忽悠病人,到這裡來是肯定沒錯的。

楊睿接到深淵客服的警告,風一般從家裡跑回醫院。

一路上楊睿的大腦都在高速的運轉,思考著如何才能完成深淵系統給出的第一個任務。

這時楊睿再也不羨慕小說中的主角了。

七天啊!如果不能在七天內完成任務,就要被吸走靈魂。

那就是要死了啊!

對於周平來說,楊睿完成任務,他能得到虔誠信徒,完不成任務,他能一次性得到大量信仰力,反正怎麼都不吃虧。

所以周平是無所謂的,可是對楊睿來說,就是關乎自身小命的生死大事,深淵系統就象是催命的利劍,時刻懸在楊睿的頭上。

這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多,醫院的門診馬上就要關門了。楊睿特意從候診大廳轉了一圈,看看有沒有合適的病人。

在醫院裡是最能看到人間百態的地方。

有些人病好了心情高興,有些人病重了心情沉重。有些人因為迎接新的生命而欣喜,而些人因為逝去了摯愛親友而悲傷。

楊睿管不了這些酸甜苦辣,為了自己的小命,楊睿需要在人群中尋找能夠下手的物件。

醫院裡滿眼都是病人,楊睿需要找的目標是能夠產生虔誠信仰的病人。

現在能不能賺錢都不重要,先忽悠一個信徒,弄到一點深淵幣,把小命保住再說。

功夫不負苦心人,楊睿在候診大廳轉了一圈,終於發現了一個滿意的目標。

醫院候診大廳中,一個老奶奶和一個中年男子坐在候診室椅子上神情低落。楊睿發現男子戴著一個觀音墜。老奶奶手上拿著一串佛珠.

中年男子低聲的和老奶奶說了些什麼,老奶奶悲傷的直掉眼淚,楊睿觀察到,老奶奶即使在哭泣的時候,也不忘捻動手上的佛珠。

看來老奶奶應該是個信佛的人,有信仰基礎就好,這樣才好下手忽悠。

楊睿從深淵面板中得知,可以使用任何信仰兌換深淵系統幣,但是信徒分為假信徒和真信徒兩種。只有發展了虔誠的真信徒才會得到深淵幣。

時間緊迫楊睿沒時間詳細選擇,就決定將眼前這個老奶奶做為下手的目標。

上年紀的人好騙,日常生活中佛珠不離手,應該是很迷信的人,容易忽悠成虔誠信徒,就是她了。

楊睿沒有馬上就去和老奶奶兩個人搭話,而是先回到辦公室,翻出前幾天同事去西藏旅遊帶回來的紀念品,一串佛珠手鍊。

這是必須的道具,沒有深淵系統開光過的物品,就算是虔誠如聖母馬力亞,信仰也不會被深淵吸收,楊睿自然是得不到深淵幣獎勵了。

辦公室裡正好沒人,楊睿將佛珠拿在眼前,腦中凝神,深淵面板立刻顯出形狀。

這深淵面板的呼叫看似簡單,但是沒有一定專注力的人還真不容易做到。楊睿一試就成功,都得益於他高達萬點的靈魂強度。

靈魂之力凡人雖然不會使用,但在作用於超凡事物上就能看出功效來了。

楊睿將意識點在祝福術的圖示上,一道隱密的光在楊睿手中的佛珠上一閃而逝。這個原本普通的手工藝品,就被打上了通往命運魔方的信仰導標。

準備好收集信仰的佛珠後,楊睿又將自己實習的白大衣穿上,實習生和正式醫生的白大衣都是同樣的款式,在醫院裡穿著白大衣還是很能唬人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睿想了想又把辦公桌上面科主任的巡視夾拿在手上,對著鏡子整理一下跑亂的頭髮,這才走出辦公室。

候診大廳那位老奶奶還在。

楊睿放慢腳步走過去,走到近處的時候聽到男子對老太太說道:“媽,我決定了。放棄治療。沒必要為了治不好的病弄的傾家蕩產。你看我現在走路、說話都不利落了。再手術一次,我怕就算能下來手術檯,也會變得象痴呆一樣。”

老太太哭的更歷害了,一邊哭一邊說道:“媽怎麼忍心看著你等死啊。就是有一點希望,我還是希望能治好你。”

這個時候醫院裡的人已經少了很多,不象上午那樣人擠人的,連站腳的地方都沒有。

楊睿慢慢的走到兩人身邊說道:“打擾一下,我可以看看病例嗎?”

張洋母子聽見楊睿的聲音抬起頭來。只見是一個年輕醫生。

楊睿身上穿著有屬附第一人民醫院標誌的白大衣,手中拿著的醫院巡視夾,讓看到他的人都下意識的認為楊睿是一位醫院的正式醫生。

張洋母子果然也是因為看到楊睿身上這套行頭放下了戒心,將兜子中厚厚的病例還有檢查報告交給楊睿。

楊睿接過病例後什麼也沒有說,就坐在兩人身邊一頁頁的看起來。

楊睿來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實習之後,雖然實際醫術沒學到多少,但是如何做一名醫生,代學生的導師還是教導過的。

醫生的工作不是和患者交朋友,醫生的工作是治病救人的。身為一名醫生要有沉穩的氣度,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病情,都要喜怒不顯於色。這樣才能讓患者尊重,信服。

楊睿現在就是這樣,即看不出輕鬆,又看不出為難,只是表情嚴肅的一頁頁看病例。

患者張洋,今年33歲,是個赴日本留學生。

張洋回國後,在一家大型日資集團的中國分部上班,工作很好,工資高,算是個高階白領。

可是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剛剛結婚張洋就被查出患上了膠質神經瘤,也就是腦癌。(這裡作者插一句,日本那個地方真心去不得啊。)

檢查出腦癌後,張洋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了手術治療。

張洋在手術之後愈後一般。開顱手術後,由於顱壓的變化,張洋的頭一天比一天痛,就好象一個暈船的人,無休無止的漂盪在大海上一樣。那種痛苦的感覺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並且由於手術,張洋語言上出現了輕微的障礙。

因為不適合工作張洋被辭退回家,加上為了養病,張洋就沒有再找工作,前幾年賺的錢這三年幾乎都交給醫院了。

這還不算什麼,更遭糕的是,大腦裡的膠質瘤難以完全切除,對放療化療不甚敏感,非常容易復發,離張洋上次手術才過了三年,腦中的腫瘤又再次復發。

考慮到手術的後遺症,術後的痛苦,還有高額的治療費用,張洋決定要放棄治療。

楊睿對神經膠質瘤並不瞭解,他是學臨床醫學的。

S市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的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通科醫學高階專業人才。

說白了就是這個專業出來的畢業生,什麼都知道一點,但沒有一科是精通的。

神經膠質瘤楊睿知道,但也只是知道醫學上有這麼個病症,要是問他應該怎麼治療,楊睿就一竊不通了。

楊睿此時慢慢的一頁頁翻著病例,實際上是在心中想詞呢。想著怎麼能夠讓張洋母子按照自己的劇本來走。

張洋認真的翻看病例的樣子感染了張洋母子。雖然眼前這個小醫生年輕的過份。可他畢竟是醫大醫院的醫生,也許從他嘴裡會聽到什麼奇蹟呢。

再厚的病例也有看完的時候,楊睿翻過病例的最後一頁,合上病例深沉的說道:“嗯,是浸潤性的星母細胞膠質瘤。已經復發過一次了。”

楊睿說完這句話又陷入了深默。

張母見狀心急的問道:“醫生,你看我兒子這病還能不能手術。”

S市醫科大學屬附第一人民醫院的患者很多,正式醫生每天都忙的四腳朝天。

面對患者,醫生們為了節省時間,總是用最快速、最簡潔的話語來交待。醫生們對患者說的最多的就是去檢查,去開藥,去交錢。多一句也不願意多說。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醫生沒有服務意識。第一人民醫院的患者實再是太多了,就算醫生願意向患者詳細解說,後面還有一大堆排著隊的患者在等著呢,也沒有時間細說。

張洋母親現在抓到一個願意和他們詳細解說的醫生當然要問個仔細。

“這個病手術愈後不好,容易留下後遺症。而且你已經復發過一次了,手術會變得更加複雜,危險性更大。”楊睿開始按照自己的劇本說詞說道。

當然楊睿也沒有騙張洋母子,張洋這個病真的已經沒有手術的價值了。

當然醫生是不會說沒有手術價值的,只會說危險性很大,做不做你自己決定。此時的楊睿妥妥的就是一個正式醫師的坐派。

楊睿的表演讓張洋母子完全相信他的身份。當然他們也分不清正式醫師和實習醫生的區別。

聽到楊睿的話,兩個人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哪怕是張洋已經決定了放棄治療,聽到楊睿的話還是難免的失望。

“不過……”就在張洋母子失望的時候楊睿一個“不過”又將話拉了回來,之後才是他的劇本正式表演的時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