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終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09章 條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09章 條件

長安。

一輛小驢車出了城門,沿著朱雀大街往南走了兩三裡路,在薦福寺附近停下。

韓祈安下了驢車,抬頭便能看到一座白土粉飾的高塔,長街上則是絡驛不絕的行人,叫賣不絕於耳,此地雖是城外,卻比一般城池內還要繁華。

他叫車伕自去吃些東西,往東拐過安仁坊的小巷,在一家小食館前停下了腳步。

往裡瞧去,此時並不是飯點,館中還坐了三桌食客,其中店門店尾處各有三個大漢在飲酒,另有一男一女坐在角落裡。

韓祈安進了小食館,往角落裡那一男一女走去,店門處一名大漢抬頭看著他,似想起身,卻被另一人按了按。

坐在角落裡那年輕男子回過頭看了一眼,笑道:“離開長安有陣子了,唸叨著這家的羊羹,難得來吃一遭,倒讓你找著了。”

韓祈安欠了欠身,應道:“郎君放心,沒有甚要緊事。就是見著郎君人了,我能心安些。”

“坐吧……店家,再要碗羊羹、兩個饃。”

“好咧。”

“這家羊羹我喝過幾次,確是鮮,半點羶味沒有。過去在臨安時身子弱,到了關中這些年,每日被這饃填得實實在在,身子倒是康健得很,說是救命恩人也不為過。”

韓祈安一邊坐下,一邊絮絮叨叨,又道:“他家生意也好,這一帶也熱鬧。眼看著天下太平,長安城池怕是太小了?”

“知道韓公想問什麼,肯定不會遷都開封。這次之所以準備帶百官過去待一陣子,為督南征事宜、為穩中原人心,再加上為勘黃河水利,獨獨沒有為遷都做準備之意。”

“郎君快兩年沒在長安,好不容易回來安撫眾人,沒幾天又要到開封去。眾人猜測是否嫌宮城太小,沒有大國氣象,說往後若要擴建宮城,或可在龍首原大明宮那塊地……”

說到這裡,店家端著托盤上來,湊趣道:“幾位客官也在談擴建宮城的事?是小,要放五百年前,額這鋪面還是長安城裡的正中央哩。”

韓祈安笑道:“這般說來,若真擴了城,你這鋪面可值錢。”

“嘿,天子腳下嘛。再說了,總不能回頭等滅了宋國,獻俘的時候叫那宋國國主看了笑話。”

說著,店家端上來吃食,招呼韓祈安慢用,又交代了羊羹可以再添方才退下去。

他卻沒想到當今天子就坐在他這小館裡。

李瑕回頭看了一眼,道:“擴建就沒必要了,與韓公說個想法,別傳出去……哦,我還未與別人說過,往後若傳出去了只當是你說的。”

“莫不是看上了北平城?”

“忽必烈既建得差不多了,省得再勞民傷財,未來我們的疆域絕不僅這個範圍。當然,緩幾年再談,眼下最主要的事還是南征。”

韓祈安微低著頭仔細聽著,手裡拿著饃撕成小塊往羊羹裡放,應道:“南征之事未了,我便跑來說這些,是因為大家都不太想去開封,未雨綢繆。至於北平就更遠了,到時難免有人抱怨北方苦寒。”

“知道。”李瑕笑了一下,道:“因為干係的利益太大,他們才擔心得都來不及等宋國滅了以後再討論這件事。往後若遷都,別的不說,長安的地價不值錢了首先損害最多的就是元從功臣的利益。相當於一次小小的權力洗牌,越大的功臣越不願接受。”

“不至於。”韓祈安從容喝了一口羊羹,放下碗才道:“真說起來又能有多少損失?在長安是住、在北平也是住。勳臣們的田產、宅院、商鋪是要貶上一些,經營的人脈也得再來過,或許有些人還丟了個發橫財的機會。可若是連這點損失也承受不起,那未免也墮落得太快了。”

“就是這個意思。”李瑕道:“天子不好當,本是為了收服北方考慮,一不小心便要損了哪方的利益。”

“豈還擔憂這些?以郎君之威望,凡下了決心,籲謨定命,風行雷動,幾人敢忤逆?”

“不過是有些感慨,方才我還在與明月討論,只不過是想去開封一趟,方便及時處置滅宋事宜,便能引出這許多猜想與不安,幸而今日我是開國之君,否則,若承的是趙宋的基業,只消流露出遷都開封或北平的意思,想必南征與北伐便要不了了之了吧?”

“牽一髮而動全身,趙宋享國三百一十年,更是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牽不動了。”韓承緒道:“故而,南征之勝敗已無需顧慮。”

“值得顧慮的是積弊清得徹不徹底?”

“是啊。”

這就是更複雜的話題了,韓祈安嘆息了一聲,眼看李瑕面前的一盤羊肉已經快吃完了,沒再就著大宋的積弊深談下去。

回想著方才的對話,卻覺得有些好笑。

“在長安,我們在說著遷都,是為開疆擴土、千秋萬代;在臨安,趙禥許是也在說著遷都,卻是因貪生怕死,苟且偷安。”

“那邊大部分人產業在臨安,寧肯降了也不會遷都,還有主戰的也會反對。即使到了兵臨城下這一步,趙禥想遷都尚且比我還難。”

“若說比,他連比的資格都沒有。雄才大略的聖天子,臨安一雛雞豈配相提並論?”

聊到這裡,有大漢趕進小館,低聲道:“襄陽的戰報到了。”

~~

長安皇宮確實小,所謂的大殿就是府衙大堂的大小,殿內大部分地方還被一個大沙盤佔據了。

如今在宋廷君臣眼裡,形勢最危急的地方是淮西、是順長江而下的唐軍水師。但若是看到長安城中這個沙盤,便會知道李瑕真正關注的戰略核心只有一個。

既非廬州、也非鄂州,而是襄陽。

王蕘、陸鳳台策反夏富也好,姜才強攻賈似道也罷,都是同一個目的——隔絕宋廷與呂文煥。

襄陽是唐軍需要拿下的第一個戰略重鎮。哪怕能順長江直取臨安,李瑕也不可能任襄陽梗在那,像根魚刺梗在喉嚨裡。

而呂文煥駐守襄陽多年,經驗豐富、城防完備,強攻並不容易。

如今南征的主帥是高長壽,從吐蕃回師之後便被調到漢中休整,既是為防宋軍偷襲漢水,也是在為伐宋做準備。

及至李瑕擊敗忽必烈,立即便傳書漢中,高長壽當時便準備取襄陽,廬州、江陵之事,俱出自其謀劃。

然而現在其它路進展順利,高長壽自己卻還被堵在襄陽城下,個中焦慮,李瑕近來已能從他字裡行間感受到。

這日來的又是高長壽的信使,將一封厚厚的信遞給李瑕。

自然不是高長壽有許多話要說,裡面是呂文煥投降的條件。

李瑕看過,微微皺眉,將信遞給了韓祈安後起身踱步到沙盤邊,看著那一杆杆插在“襄陽”邊的小旗。

而韓祈安看過信,轉向信使,問道:“依高元帥之意,是想答應呂文煥?”

“是。”

“攻下襄陽,很難嗎?”

“大帥說,並非攻不下襄陽,而是衡量得失,招降是更好的辦法。建統元年與呂文德之戰雖勝,船隻損失卻多,今攻襄陽火器足然而船隻缺,而且擅操舟之船工皆已被調往長江……”

“老夫明白了。”韓祈安點點頭,道:“想必呂文煥應戰也不含湖。”

“是,襄陽守軍著實是我軍伐宋以來最頑抗之部。”

韓祈安撫須,奇道:“呂文煥比李庭芝尚且能戰?”

“軍閥嘛。”李瑕道,“他自己的呂家軍,城堅糧足,又不用聽宋廷命令。”

“這般說來,呂文煥的條件不算過份。”

“憑心而論,不過份。”

信上所言,呂文煥並不願辜負大宋皇恩而叛降,然而考慮到李唐復興、一統在即,他希望天下早日太平,因此提出了幾個條件,首先便是唐軍不得傷襄陽百姓一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餘也很簡單,無非是優待呂氏子弟與部將,對他們過往抵抗王師之罪過不予追究,繼續原職任用為大唐將官。

另一方面,為表忠誠,呂文煥願為先鋒,征討趙宋,安撫沿江軍民。

今日若換作旁的君王,想必已然答應了他的要求。

而李瑕盯著沙盤看了良久之後,開口則道:“不過份,但朕不答應,條件該由朕來給。”

韓祈安便走到一側的小桉前,提筆沾了墨。

“呂文煥歸順之後,需交出兵權,獻出呂氏之財富、產業,呂家子弟部將須由朝廷考校才幹人口,方得酌情任用……”

李瑕說過,又道:“呂文煥若答應,自可任一清廉高官,若不答應,便讓高長壽攻破襄陽。高長壽若攻不破,便讓姜才率兵北上。”

韓祈安奮筆疾書,沒有多勸李瑕妥協。

他瞭解李瑕的性格,且那沙盤就擺在那,一個個小旗插著,代表著大軍壓境,襄陽已經成了一座孤城,豈還需要妥協?

“再告訴南征的將領們,好飯不怕晚,朕不擔心他們攻宋攻得慢,只擔心他們狼吞虎嚥、吞得太急了,把那些爛肉、腐肉一併吞了……”

~~

快馬沿武關南下,很快將李瑕的旨意遞到了高長壽手裡。

於是,停歇了數日的攻城戰事再次開始。

呂文煥聽得炮響便吃了一驚,訝異於李瑕竟能嚴苛至此。

再一想,他才發現自己並不瞭解李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