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悠閒桃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1章 鬥粑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1章 鬥粑粑

估計程小麥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再簡單不過的一串省略號,讓商界十大佬差一點子把腦細胞都熬幹了。

此時此刻,徐景清掃過影片中的那些大佬,呵呵一笑,說道:“各位同仁,最近我一直在關注著程員外,同時,我在他的身上,我發現了幾大讓人驚詫的奇異之事!”

“啊,徐總,是哪幾大奇異之事?”有人好奇地問道。

徐景清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又清了清嗓子,說道:“對於程員外身邊的七隻黃精,大家都親眼見過了。”

“可據我所查的資料中,這才獲知,這黃精原本是上古之精靈之物,在一般的情況下,根本不會輕易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另外,我又查出程員外後來所收的花梨鷹,可不是一般的遊隼,按資料中介紹,有可能是鯤鵬的化身。”

“鯤鵬亦是上古精靈之鳥,身形能隨風而變,或大或小,可負載巨物遨遊天空,來去自如。”

“大家也都知道,黑皮亦不是凡犬,其本領也算是神物一類!”

“各位諸君,大家靜下心來想一下,程員外明明在四海集團身居高管,可他為什麼突然間辭職要回鄉種田?”

“為什麼上古的精靈會重現人世,而且都聚集在了程員外的身邊?”

“在這裡面到底隱藏了一個什麼樣的秘密?”

“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人來說,是不敢探測這其中的神秘的。”

“但有一點,我們都有幸參加了上次由程員外發起的活動,又由此與程員外有了最親近的接觸!”

“儘管程員外一直未答應做我們共同的老大,但從他接受下我們孩子的事情上,可以看得出來,他已經預設我們是他的麾下了!”

他的話音剛落,另幾位大佬都不由得眼睛一亮。

看他們的表情,簡直激動得不要不要的了。

“在透過上次參加活動的時候,我就感覺出程員外不是普通的人了,現在經徐總這麼一分析,我簡直是如醐灌頂啊!”

“對哦,連上古精靈都依附到程員外的身邊,可見程員外是有多麼大的魅力了!”

“在程員外面前,我們哪裡能夠談得上什麼驕傲,簡直形同螻蟻!”

聽了他們的談論,徐景清微微一笑,說道,“以後,也不管在任何時候,老實說,我感覺能夠為程員外效力的話,那是我們的驕傲!”

“畢竟,能與程員外多多親近,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

“徐老大,你說的太到位了!”

曲商羽在影片中豎起大拇指說道,“以後有你領頭,只要我們能夠為程員外做一點什麼,將全力以赴!”

有了他的開頭,後面的人都爭先恐後地亮明了自己的態度。

“對,能夠為程員外效力,那絕對是我們的榮幸啊!”

“程員外要做的事情,也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徐老大,你給大家說說看吧,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能為板橋村貢獻一點什麼力量呢?”

徐景清略一沉吟,笑著說道:“我們要做的事情多著呢。”

“大家從板橋村的網站上的圖片新聞中,可以看到那裡的景點開發,已經正式動工了。”

“誰都知道,深山景點中一些硬性裝置是少不了的。”

“比喻空中索道、瀏覽車、玻璃橋,也包括其中很多的安全實施等,而在我們十大公司集團中,都有生產這方面材料的。”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在他們景點開工到哪裡,需要什麼裝置,我們就及時地將這些物件,無償地空運到那裡。”

“而且,我們還可以配備技術人員,配合板橋村的工程隊,一道建設!”

“據我估算,整個板橋村景點想要全部完工的話,至少沒有三年的時間都拿不下來的。”

他說到這裡,微微一笑,說道:“只要我們配合得好,緊緊跟進,應該在一年半之內,就能全部完工!”

“好啊,徐總,這一切都聽你的!”李銘奇拍著桌子大聲呼應道。

其他的人,也都紛紛表示一切都聽從徐景清的。

這時,只聽得鹿玉舟說道:“明天是農曆八月中秋節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向板橋村表示一點什麼?”

他話剛落,林歸雁笑道:“正好我的一家分公司,是主打糕餅的,板橋村的月餅我包下來了!”

徐景清聞言,搖了搖頭,笑道:“水陽就有自己的糕點作坊,他們生產出來的傳統月餅,是很有名的。”

“至於美食糕點,我們就不要拿出來獻醜了。”

大家一聽,全啞了口。

的確,拿美食到水陽去獻寶,如同魯班門前玩斧子,只會丟人現眼啊。

……

這天上午,幾個大男人從程小麥的後院子裡,抬出兩扇特別大的磨盤,搭在了那棵老桂花樹下的磨架上。

這個磨架至少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全架子是用紅檀木製作出來的,看上去油光鋥亮,好像鍍上了一層厚厚的包漿。

搭在上面的兩層磨子,是用麻石做成的,比普通的石磨要大上幾倍。

兩扇磨子上的旋環形齒輪,都十分的清晰。

從桂花樹上搭下兩根粗繩索,系在了推磨棍的橫槓上。

這種石磨和它的磨架一樣,都有幾百年了。

早先年時,村裡要聯合辦什麼大事時,就把這種大磨子抬出來了,磨豆腐,磨水粉,都靠它了。

明天就是八月中秋節了。

每年中秋節,家家都要做粑粑,慶團圓,這是多年不變的傳統習俗。

在板橋村女人當中,還流行一個習俗,那就是:鬥粑粑。

做粑粑的主要原料就是糯米,這要看哪家女人的手巧,心思靈慧,做出來的粑粑花樣多,配料巧妙,不僅外觀好看,而且特別的好吃。

女人們將粑粑做出來後,一個村子裡都相互贈送,這不吃不知道,一吃就比出來了,優劣立現。

這當口,拿得當年粑粑女狀元的,立即就會眉開眼笑地把自己做粑粑的秘訣,傳授給其他的女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種鬥粑粑的風俗,在板橋村一直歷久不衰,在那些媽媽娘子當中,也成了每年中秋節津津樂道的話題。

今年如往日不同,不再是各家各戶做各自的粑粑了。

而是每一家農戶拿出糯米,還有各種配料,放在了一起,要合夥在一起做一次粑粑。

這場面看上去自然有一些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