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悠閒桃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7章 煉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7章 煉砂

就在程小麥開車離開養賢圩的時候,兩個放牛娃打蹦蹦子跑回到了各自的家裡。

進了家門,娃子就叫喊:“爸哎媽也,今天我看到一個奇怪的叔叔,他在河邊上把手一揮,堆在河連上的好多大鐵桶,就不見了!”

大人哪裡會相信這種事:“青天白日的,你一個小孩子造什麼白影子,哪有這種事情啊!”

小孩子急的要哭了:“我說的是真的,那個叔叔真的很神奇哎!”

大人把眼一瞪:“別亂說了,下午給我在家裡好好的寫作業,明朝是星期一了,要上課了!”

小孩子在強勢的大人面前,只能很無語。

這兩個小孩子下午在寫作文的時候,所擬的題目都是一樣的:《這個叔叔好神奇》

他們寫的內容也大致一樣:

今天上午,我和村裡一個小夥伴,在河灘上放牛。

牛埋頭在河灘上吃草,我就和小夥伴蹲在地上,玩鬥草遊戲,比賽看誰摘的節節草最牢固,誰的被扯斷了,就算失敗了。

玩了一會子,我們又改了花樣,開始玩鬥花草,比喻狗尾巴草鬥雞冠花,蝴蝶花鬥蜂巢草等等。

玩著,玩著,我們都感覺累了,抬起頭來。

這時,我們看到一個神奇的叔叔,站在河邊,面對旁邊堆起來的大桶,唰地一下子,把手一揮。

啊,那些鐵桶都突然不見了。

那些桶都到哪裡去了?

我們好吃驚。

難道這個叔叔是玩魔術的?

這時,我們發現那個神奇的叔叔,朝著天古怪地笑了一下。

然後他就大踏步跑到了河堤上,鑽進了一輛車子裡,開著車子一溜煙地就走了。

我和小夥伴跑到河邊上,發現那裡有好多被大鐵桶所壓的痕跡。

小夥伴問我:“明明,你說這是怎麼一回事啊?”

我搖了搖頭,若有所思地說道:“我們回家問問爸媽吧,也許他們能夠回答我們的!”

讓我感到痛苦的是,當我回家把這事告訴爸媽後,他們都以為在胡說。

為什麼我說的都是親眼所見,大人們都不相信呢?

我很想下次能夠見到那位神奇的叔叔,讓他當面告訴我的爸媽:“你們的孩子所說的都是真的。”

“他所見到的那個神奇的叔叔,就是我!”

……

程小麥當然不知道自己的這一舉動,已經被兩個小孩子給寫進作文裡了。

更不知道兩個孩子的作文,一下子引起了學校老師足夠的重視,誤以為孩子學習壓力過重,造成孩子們連放牛都產生了幻覺。

為了減輕孩子的壓力,更多的接近大自然,有一個老師提出,說水陽板橋村新了一條老街,其中有一個“兒童競技館”非常不錯,最近就要開業。

建議到時可以與板橋村老街的負責人聯絡一下,帶孩子到兒童競技館去學習幾天。

這位老師的提議,也得到了校長的認可。

此是後話,暫時不提。

卻說程小麥當天從養賢圩回來後,又趕到了環山梯田的石屋裡。

他把那些木榨菜籽油從空間裡移出來後,放在了一邊。

這十桶油一千斤,有一半就夠用了。

另一半預留著醃製下一批香菜用。

程小麥想在收穫了這一批大白菜後,趕在冬天來臨之際,再種上一批大白菜下去。

看看已經是中午了,程小麥就地取材,炒了兩盤白菜,煮了一鍋飯,和黑皮、黃精們把午餐給打發了。

花梨鷹最好對付了,更多的時候是它自己尋找野餐。

下午的時候,程小麥拖出幾麻袋花生米。

光這些花生米,夠炒一下午了。

這也只是程小麥能幹下來,如果是一般普通人的話,沒個三、四天是幹不了這個活的。

程小麥將其中一口大灶生了火,等鍋底開始發紅時,他取出一壺桐籽油,倒進了鍋裡。

等到桐籽油冒出濃煙時,他從空間裡取出一隻大罐子,把一罐子河砂也同時倒進了兩口鍋裡。

這時,程小麥取出一根長長的木棰,左右手各握一根,在那口大鍋裡推翻起河砂。

這叫“煉砂”,也是為炒花生米在做準備。

在水陽金寶圩一帶,每到臘月快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製作炒米糖、花生酥和歡團等。

說來也是有趣,在水陽金寶圩裡,幾乎每一個自然村裡,都會出現一個炒貨做糖的師傅。

這炒貨做糖師傅,明顯地具備了兩樣本事:一是會炒貨,二是會做米糖、花生酥,炒豆糖等。

炒貨是硬本事,既能下得力氣,又能會取巧。

一般炒貨做糖師傅出門時,除了帶足了各種用具,最顯特色的是用一根長木棰扛在肩上,後面掛了一隻罐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這罐裡裝的都是事先煉製好的砂子。

這砂子,一般都是河裡退了水後,從上游山區裡衝下來堆積在河灘上的,黃燦燦的,細細的,不粘一點汙泥。

從河灘上取了這些河砂回來後,還要再清洗一遍,攤開晾乾。

一般煉砂,在水陽金寶圩一帶傳統的做法,都是用桐籽油,據說,用這種油煉製出來的河砂,特別香,容易發黑,受熱也快。

一直把砂煉得發黑後,這才能夠熄火。

等到要炒臘米、花生或豆類時,在灶膛裡生好火,把煉好的砂放進鍋裡,炒得砂子快要發紅時,再把要炒的食物放進鍋裡。

這裡,用長木棰在鍋裡不停推翻,食物混和在砂中,由於受熱面積均勻,不用一分鐘,食物就暴香了。

再用一隻大鍋抄子,貼著鍋底連砂帶食物抄了起來,放進篩子裡,把砂子重新篩進鍋裡,食物留在篩面子。

這種用砂子炒出來的貨,既節省時間,炒出來的食物熟的快,吃起來也特別的香。

……

程小麥趁著鍋底火旺的時候,不停地用木棰在鍋裡推滾著那些河砂。

眼看得桐籽油已經收盡,河砂變得烏黑發亮,他這才滅掉了灶膛下的火,把砂子攤開來晾著,任其自然冷卻。

煉砂,也有一個收油的過程。

也就是讓桐籽油完全吃進到砂子裡面。

這也炒出來的食物才沒有桐籽油味。

另外,把砂子煉黑也有一樣好處,在炒貨的時候,如果發現有砂子粘在食物上的時候,一眼能夠看得出來。

這樣用木棰輕輕敲打一下,就能把砂子敲打下來。

如果砂子是黃白色的話,粘在食物上根本看不出來。

這要讓人吃進嘴裡,很容易硌壞牙齒的。

別小看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所創造的砂子炒貨方式,其實在這裡面累積了很多生活的經驗。

等砂子晾得有些差不多了,程小麥重新在灶下升火,把砂子重新回到了大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