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旗艦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九章:好好上一課(第四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九章:好好上一課(第四更)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第三十二工程處的船塢建造方案的確符合奮進廠的實際需求,因為他們根據奮進廠土質,海況以及潮汐等因素制定了一個名為“輕型”重力式塢室結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具體的的特徵就是採用各種形式的錨鏈措施來承受部分作用在船塢建築物上的浮託力,從而可以減少建築物本身的自重。

介於奮進廠幹船塢的尺寸,第三十二工程處採取的方法就是在堅硬的泥灰岩的黏土和砂土層上,鋪設一層底板,然後利用間距為3.5*3.5m的錨碇固定。錨索下端固定在混凝土塊體內。

而混凝土塊體則位於泥灰岩層中,錨索上端用專門的拉緊裝置固定在船塢的底板內,直接位於底板下的鑽孔上部以塑性材料填充,從而使錨索只承受拉力。

錨索由十六跟直徑為5mm的鋼絲組成,錨索下端的混凝土塊則是對底板下的土壤用套管法進行鑽孔,鑽到標高為負22米處。

透過套管把工人放到鑽孔底部,利用手錘把堅硬的泥灰岩鑿出個直徑為1.5m,高度為2m的空洞,然後透過套管放入錨索,錨索下端做成錨爪形狀,再把空洞用混凝土澆築密實即可。

如此船塢的工程量較之傳統的施工方法減少了15%,耗材減少22%,唯一的難點就是空洞的開挖,不過這對常年與各種涵洞、隧道打交道的第三十二工程處來說簡直就是小兒科。

至於之後的工程就簡單多了,無非就是混凝土澆築,相關裝置的安裝與除錯,總而言之,當第三十二工程處摸到內中的套路後,進度自然而然的就快起來。

等蒙建業把前期工作跑得差不多,再次返回廠子時三千噸級的幹船塢已然竣工,該船塢長202.5米,寬29.6米,內設立式離心泵兩個,本別由兩個泵站控制;30噸的門式起重機兩座,再加上塢門等裝置,整體已經達到八十年代初期的技術水平。

可即便如此,蒙建業卻怎麼看怎麼覺的什麼地方卻了點兒什麼,最後終於想起來,這船塢少了龍門吊。

這倒不是船塢設計者的疏漏,實在是國內配套的船舶工業裝置還很落後,其中龍門吊便是最典型的一個,既然國內無法提供,就得尋求進口,可這種大型特種設備不但價格昂貴,而且大噸位的龍門吊人家還當成戰略物資,多少錢都不賣給你。

所以無奈之下,國內的很多廠子,都跟奮進廠一樣,在船塢兩側安裝幾臺門座式起重機了事。

“想發展造船業,依舊任重道遠呀!”

蒙建業心裡慨嘆,只能無奈的先放下,因為隨著幹船塢的建成,兩千五百噸的散裝貨輪也就正式上馬了,設計、繪圖、放樣一個個工序下來,剛剛煥然一新的奮進廠再次忙碌起來……

……

“哦?你說什麼?是中國的廠家,而不是德國或者美國的企業?”

三縣株式會社內,山下林三郎拿著剛剛提交上來的調查結果,一臉的難以置信,而站在他對面的小磯洋尾卻是一臉的鄭重:“是的,社長先生,您沒看錯,就是中國的一個廠家把我們原本的份額擠佔了大半。”

“是嗎?”

在短暫的額然後,山下林三郎不禁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中國是要推進配套裝置自主化了嗎?”

說著,他頓了一下,旋即臉上浮現出一抹難以名狀的譏笑:“只可惜太晚了。”

話音未落又看了看手上的調查結果,抬眼問道:“這個奮進廠你們查沒查?結果怎麼樣?”

“我以得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就派人去調查了,他們距離我們出售電視機生產線的那家卓越廠並不遠,以前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水泥廠,而這兩年業績突然變得出奇的好,甚至有趕超卓越廠的勢頭。

據瞭解奮進廠內部的人說,奮進廠上面可能有大領導幫襯,要不然奮進廠一個芝麻點兒的小廠怎麼可能成為發展勢頭良好的新星?哦,對了,焊接機的事也不是奮進廠親自去跑的,而是在去年的船舶總公司的年度總結大會上,由船舶總公司的一把手親自攤派下去的,所以這也是奮進廠上面有大領導幫襯的佐證。”

“難怪中國的焊機訂單突然就不翼而飛了,原來根子是在這兒!”

聽完小磯洋尾的彙報後,山下林三郎依舊摩挲著下巴,輕薄的嘴唇低聲呢喃著。

從幾個月前中國方面頻繁出現的焊機退單現象就讓山下林三郎覺得有些不對勁,作為中國船舶工業裝置配套供應商,山下林三郎對中國國內工業發展的狀況比自己本國還要瞭解。

所以中國各船廠無緣無故的退單,必然是有競爭對手在背後捅他三縣株式會社的刀子。

不過那時他並沒有把目光投向中國,而是盯向德國和美國,因為在他看來只有德國和美國這樣解些製造發達的國家才有資格跟他競爭,至於中國……還是洗洗睡吧。

可哪成想,人家德國和美國根本就沒涉足三縣株式會社的經營範圍,反倒是中國那邊跳出個不怕死,把他山下林三郎眼中的好白菜全都拱了。

這讓山下林三郎在佩服中國想要裝置自主化決心的同時,也不禁有些深深的鄙夷,想要發展配套產業就好好發展,搞個有大人物照顧的小廠來擔此大任,中國人的腦子是不是壞掉了。

可話又說回來,這對山下林三郎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既然是中國人的企業……那就好辦了,一個靠著大領導看護發展起來的企業,有點兒意思,只是不知道他們的大領導能不能照顧到咱們日本的頭上?”

山下林三郎神色平和,但語氣就極度的譏諷,一旁的小磯洋尾自然是連連點頭,類似奮進廠這樣的企業他們還真見到不少,往往在中國國內靠著大領導的影響力可以各種的通吃。

可一拿到國際市場就一個個跟草包是的,毫無競爭力可言。

所以當小磯洋尾看到山下林三郎譏諷的笑容時,就知道他的社長已經有了應對的辦法,果然下一刻山下便衝著小磯洋尾吩咐道:“既然中國出了個不怕死的企業,那麼小磯君,你這就回去收拾一下,去趟中國,給他們年輕的掌舵人好好上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