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旗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三十六章:艦炮很落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三十六章:艦炮很落後

駱斌的確有些急,沒辦法實在是如今中國在艦炮領域實在是有些上不得檯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儘管這幾年也有幾款新型艦炮問世,可絕大部分都是在蘇聯五十年代產品上修修補補的老東西,無論是彈道效能還是射速、射高,都無法跟當下先進的艦炮相比。

特別是在小口徑速射炮方面,中國自產的76系列37mm雙聯裝速射炮無論在射速、精度還是彈藥配置上,都無法跟美國的“密集陣”和蘇聯ak630這類火力密度強大的速射艦炮相比。

因此中國主力戰艦最後的防控屏障根本難以抵擋當下已然普及的反艦導彈。

尤其是幾年前的馬島海戰,阿根廷的一發“飛魚”導彈,更是將這一命題推向高~~潮,如何讓艦艇形成有效的防空攔截自然是重中之重,而最後的末端防禦便是這重中之重當中最重要的一環。

所以當聽說巴基斯坦的通用護衛艇上將裝備荷蘭“守門員”末端防禦系統後,駱斌就坐不住了。

這位76系列小口徑艦炮和79系列中口徑艦炮的專案負責人,儘管在報告上將76艦炮說得是天花亂墜,可他心裡很清楚76艦炮的射速極限才800發\分鐘,根本沒法跟國外動不動就4500發\分鐘以上的近防系統相媲美。

因為人家的那才叫真正的彈幕,有很大機率攔住來襲的反艦導彈,而76式那稀稀拉拉的炮彈數量卻恰恰相反,除了給艦艇官兵一些安慰外,也就只有嚇嚇外行了。

可這話駱斌也只是心裡想想,卻不敢明著說出來,沒辦法實在是北方兵器廠受蘇聯影響太大,特別是當年蘇聯宣揚的“雙重並舉”思想,知道如今都是北方兵器廠眾多艦炮領域專家的至高標準。

何為“雙重並舉”思想?就是艦炮本身既要具備良好的對海、對陸攻擊能力,同時也要擁有很好的對空打擊能力。

總的來說,這個思想本身並沒錯,縱觀艦炮發展史不難發現,自二戰後航空武器方興未艾,艦炮便從以往的對艦為主,慢慢發展為對艦、對空並重,即所謂的高、平兩用。

即便到了後世,這種思想依舊不過時,新晉下水的055導彈驅逐艦上的130mm艦炮便是該思想衍生出的高、平兩用炮。

可問題是思想可以用,但卻不能當成“聖經”,成為衡量一切的尺度。

就比如說承擔艦艇最後屏障的速射炮,美國早就將其當做專用防空炮,根本就沒指望“密集陣”去攻擊什麼水面艦艇;蘇聯反應倒是慢了半拍兒,可作為“導彈飽和式”攻擊的倡導者,自然是知道防空的重要,所以ak630很快也出現在蘇聯的主力戰艦上。

只有中國,覺得這種作為副炮的速射炮還有打擊水面艦艇的功效,於是倔強的保留著五十年代的標準,唯一不同的就是把以往人工操作變成了全自動,但基本理論卻絲毫沒變。

若僅僅於此駱斌倒也無所謂,畢竟他是北方兵器長的總工程師,廠裡的專家再怎麼古板,他費點功夫也能擺平,關鍵是軍方的態度。

根本就不待見類似“密集陣”的速射炮,至於為什麼,很簡單,射速太高,彈藥消耗太大,實在太過浪費。

這理由放在後世估計會引人發笑,可在當時卻是個很硬氣的理由,因為類似“密集陣”這類的速射武器消耗真的不是個小數。

為了應對來襲的反艦導彈,這類速射炮所配備的彈藥都是特殊材質製成的專用彈藥,就拿“密集陣”所使用20mm炮彈來說,彈頭用的是類似脫殼穿甲彈的結構,旨在撞擊來襲導彈時能一鼓作氣破開導彈蒙皮,從而將其擊毀。

因此這類彈藥單價就要50美元以上,要知道密集陣可是輕鬆能達到六千發的極限噴火機。

也就是說密集陣不動則已,只要開火幾十萬美元就沒了。

而後世是的中國730炮更是說明這一點,僅僅開火三秒鐘,就是五十萬人民幣的成本。

從這點不難看出,為什麼海軍金貴,光是普通的艦炮開火,都是以幾十萬來計算的,如今的海軍正是勒緊褲腰帶的時候,要是打個導彈,你說我消耗了幾十萬軍費,還有的話說,畢竟那東西都知道貴。

可你打了幾分鐘艦炮,就耗掉幾十、上百萬的,懂行的到也罷了,那些不明就裡了還不得炸毛?十幾噸的榴彈炮才多少錢?不比你那腳指頭粗的小東西有威力?

本來海軍就是個吞金獸,還敢這麼玩兒,分分鐘教你怎麼艱苦樸素。

所以海軍的人就算知道“密集陣”、“守門員”好,也不能急著要,沒辦法這就是所謂政治正確。

在如此內有掣肘,外有壓力的情況下,駱斌別說立項速射炮,就是提都不敢提。

但不提不等於什麼都不做,明知道這是海軍未來裝備的必然趨勢,還裝著無動於衷,駱斌只覺得自己的良心很疼。

可沒辦法立項,又無法預研,怎麼辦?

駱斌也沒招,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總而言之,只要能為後來人鋪墊出一個基礎,他駱斌就算問心無愧了。

正因為如此,駱斌可謂是時不我待,就是想趁著艦炮樣品抵達中國的節骨眼兒,好好研究研究,然後作些逆向測繪,這在他的職責範圍內是很容易辦成的,至於還能走多遠,那就不得而知了,可不管怎麼樣,一個樣品經驗是有了。

看著駱斌那一臉線上等,很著急的模樣,蒙建業真是有些牙疼,心說又不是娶媳婦入洞房,有必要急成這樣?

再說了,你算駱斌不來,他難道就不把這些巴基斯坦辛辛苦苦淘來的好東西拿出來供相關單位研究?

可話又說回來,蒙建業也理解駱斌的心情,有些東西涉及的層面兒的確是有些敏感,不管不顧的公然搞的話,的確會遭到非議,所以想讓駱斌如姜懷民那般泰然自若,就差甩著膀子告訴全世界我要拆新到貨的mk46魚雷,那是不可能的。

但要是如此,似乎也很不妥,於是蒙建業皺了皺眉,便隨意的開口問道:“駱工,想不想把速射艦炮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