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旗艦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七章:解決大問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七章:解決大問題

焦大林不止是火燒眉毛了,全身都快燒著了。

沒辦法,他們奮進廠的老底還是被人家g市給拆穿了,對此焦大林既感到悲哀,又覺得無奈。

要是奮進廠的裝置進再先進點兒,第一時間提供給g市存檔,也不至於讓g市產生懷疑後,又派人到奮進廠去瞭解情況。

結果奮進廠就跟上了照妖鏡一樣,一下子就原形畢露了。

萬幸的是g市有一位海軍轉業的領導,焦大林發動還在海軍的關係,跟這位領導取得了聯絡,再加上前去瞭解情況的g市工作人員也彙報了關於奮進廠承接海軍清淤船的修造情況。

在這兩項利好的作用下,焦大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是保住繼續與g市商討的機會,但也僅此而已,畢竟g市內部取消與奮進廠合作的呼聲是越來越高,所以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奮進廠的所謂的機會是越來越渺茫了。

與之相比,帶著焦大林等人返回g市的唐琛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奮進廠的情況被捅出來,唐琛瞬間就被扣上玩忽職守的帽子,直接就被從黨辦副主任的位置上擼下來,降為某幹休所的副所長。

得知這個訊息的焦大林說不愧疚那是不可能的,於是當天晚上帶著賀城買了禮品去唐琛家探望,結果門還沒進就被唐琛的老婆給捻了出來,連帶著那些禮品也一併扔到路上。

無奈之下,焦大林只能順著唐琛家的門縫塞了兩百塊錢和二十斤全國糧票,算是聊表慰問,便帶著賀城返回招待所。

直到劉浩發來了關於準備接手卓越廠淘汰裝置的電報,事情才有所轉機,不過這一次焦大林卻沒有心急,因為他很清楚,g市的耐心已經快被他耗光了,僅靠一封電報說明不了什麼問題,除非把實錘砸上去,否則根本得不到g市的贊同。

所以焦大林便就安下心來等實錘,結果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星期,也沒見到實錘的影子。

這下焦大林也不淡定了,因為就在幾天前那位海軍轉業的g市領導已經明確告訴他,已經承受不住市裡的壓力了,如果下週還拿不出能說服其他領導的東西,就建議焦大林他們哪兒來的回哪兒去。

一聽這話,焦大林當時就急了,一方面懇請哪位領導在拖延幾天,另一方面跑到電報局向奮進廠連發三封急電,與此同時命令賀城死守電報局,一旦有奮進廠的來電、來信立即拿回來。

就這樣又過了三天,眼看那位海軍轉業的g市領導給的“最後通牒”就到到期,焦大林也坐不住了,也跑到電報局跟賀城一起守著。

不過守著歸守著,可他也做好了最壞的準備,所以昨天晚上他就跟賀城把行李收拾好了,實在不行回去就回去吧,全當這次是個教訓了。

想著有的沒的,焦大林不知不覺把手裡的煙抽完了,準備在拿一根接著抽,卻不成想早上帶出來的那包煙已經被他抽完了,於是便想著去旁邊的供銷社買兩包煙,可還沒等他邁步過去,賀城便從郵電局裡急匆匆奔出來,邊跑還邊叫:“來了,來了,廠長,信來了!”

一聽信來了,焦大林的煙癮登時就不知道跑哪兒去了,趕緊轉身從賀城手裡拿來封厚厚的信,拆開一看,裡面各式裝置的照片和附帶的詳細說明,以及後面的情況說明材料,焦大林立即哈哈大笑:“真是及時雨,及時雨,解決了大問題呀!”

……

“你們的材料我們看了,也跟我們派到臨海的幹部確認了,情況的確屬實,不過我們市委還有些疑慮,你也知道接待外賓的船,每一個細節都要嚴格要求……”

兩天後,那位海軍轉業的g市領導再次把焦大林叫到他那裡去,剛一落座,就一通官腔,把事情說得很嚴重。

這要是一般人,早就被市領導的威嚴和話語給嚇破膽了,慌張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可焦大林是什麼人,在海軍時就是成了精的老狐狸,g市領導的這幾句官腔哪裡能唬得住他?

於是耐著性子把話聽完後,焦大林連忙誠懇的點點頭:“領導說得對,***都教導過我們,細節決定成敗,船舶看似鋼筋鐵骨,可要是不注重細節,也是要吃大虧的,所以我們廠大到整體部件,小到一塊鋼板都要嚴格把關。

所以這兩天我接連考察省裡的柳風鋼鐵廠,明晨柴油機廠還有東林儀表廠,覺得他們的產品無論是質量還是效能都非常好,於是立即跟廠裡商量一下,覺得兩艘遊船的鋼板、柴油機、儀表等裝置就由這幾個廠提供。”

說著焦大林開啟自己的“上海”牌的黑色公文包,拿出一份由他親自起草的貨物求購意向書,遞給辦公桌後的g市領導。

結果檔案的g市領導隨手翻了翻,原本一絲不苟的冷臉,終於露出幾分真誠的笑意,旋即把檔案放到桌上:“這沒想到,我們省的幾個重點企業都在你們的採購名單上,看來省裡這幾年狠抓工業的政策很有效呀,連你們這種專門生產軍品的船廠都能看上它們的產品,就是很好的說明呀。”

焦大林真的很想說,不訂你們省的工業原材料,你們g市的船還能在我們廠造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然而這話焦大林只敢心裡想想,卻不敢說出來。

沒辦法這年頭地方保護主義實在太強,g市把奮進廠的老底都捅穿為什麼還要給機會?不是g市不想找其他船廠,問題是其他船廠除了覺得g市定的指標高不划算,更重要的是g市的船必須要用所在省出產的工業原材料。

各地船廠那個船廠在本地沒有幾個上下游的固定供貨單位,合在一起都是當地的香餑餑,外地廠根本插不進來。

g市所在省想藉著g市建造遊船之際,拉動省內工業經濟的意願自然是遭到外地傳統船舶供應廠的抵制。

結果挑來挑去,也只有奮進廠這個毫無供應廠的小船廠還有達成省裡的意願可能,所以這事兒才可能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