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席捲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3章 定安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03章 定安南

趙大山輕輕拍了拍桌子,考慮了下:“兄弟們都還習慣這邊的天氣?”

“王爺軍中好多軍醫,又有各種草藥配備,還有各種防護物資,裝備齊全,都沒什麼問題,最早來的兵馬,已經在這裡訓練了一個多月。”馬濤驕傲道。

丁毅的兵馬,為了應付各種險惡的環境、惡劣天氣,平時都有準備隨行醫士和各種草藥,這是以前各路兵馬無法想像的。

祖進忠他們就曾很震驚,一營三千人馬中,醫生和所謂的護士將近二十多人,雖然和後世沒法比,但比他們以前可強多了。

“這邊天氣如何?”趙大山又問。

“雲南九月份開始雨水變少,變成秋高氣爽的天氣,這時候最適合發兵,有利咱們銃兵。”吳朝忠在這邊做了一年多副將,很瞭解雲南和貴州的天氣。

趙大山心想,但是沙定洲還沒反呀。

現在衝進去搶沐家的財富,吃相有點太難看,沒啥理由,那和李自成一樣。

丁毅搶宗室的沒問題,大明所有文武官員,都看不慣宗室的。

但是你搶沐天波的,就有點難看。

而且來之前丁毅也和他說了,不要做的太難看,好說丁毅現在也是要當皇帝的人。

“咱們兵馬鐵甲太多,現在這天氣,穿著還有點熱悶,再等等,正好讓各軍在這裡熟悉下氣候。”趙大山馬上決定,再等等。

眾將不置可否。

丁毅八月份在打建奴,天氣更熱,不是一樣穿鐵甲。

當下這邊兵馬就在貴州境內訓練,等待。

趙大山自己也在熟悉雲南的地圖,土司情況,官軍數量。

散會後,艾能奇興沖沖的跑到王尚禮、狄三品、王會、張光翠四人面前。

大夥以前都是大西軍的軍將。

他們四人也挺高興的:“艾副將”

“艾副將。”

四人也以為李定國他們死了,沒想到都還活著。

眾人講了幾一會,艾能哥笑道:“晚上一起,大夥喝個酒。”

王尚禮一愣,看看狄三品等人,四人面面相覷,表情怪詭。

艾能奇心中有點鬱悶,以前大夥都是好兄弟,沒想到跟著丁毅一年多了,對面四人明顯沒以前那麼熱情了。

看來在丁毅的軍中,都過的不錯。

“我在叫上趙將軍,馬總兵,祖總兵他們。”艾能奇趕緊道。

“哈哈哈,可以可以,不醉不休。”王尚禮他們馬上哈哈大笑。

開什麼玩笑,現在四人都為參將,好不容易從匪兵變成官軍,而且待遇很不錯,部下又都是精兵,誰還願意有別的心思,剛剛還以為艾能奇想拉攏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崇禎十八年(1645年)九月,安南。

五月李定國到廣東,然後以劉宗周和光時亨死在安南為假口,突然發兵。

其實當時後黎的鄭祚已經知道明軍在廣東集合兵馬,但當時與明軍相鄰的是莫朝和隆平。

他們後黎的勢力還在後面。

只是沒想到,明軍不但沒走陸路,沒攻莫朝和隆平,而且直接從海路出發,然後從太平洋北部灣直接進入河內分支流,沿著紅河殺進安南腹地,紅河平原。

當大量的明軍戰船像螞蟻似的進去之後,安南人都驚呆了。

後黎朝曾經請荷蘭人的炮船幫他們打過仗,萬萬沒想等於為明軍的戰船指引了道路。

明軍戰船長軀直入,隨行的大員明將洪應寶,番軍統領小米薩,蒙滿軍統領碩託,都覺的三級戰列艦都能開進去。

但為了保護三級戰列艦,最終還是沒有進入,其餘的船隻紛紛進入。

六月,明軍到文林縣西,找了個紅河水道登陸。

此時距離升龍城,只有四十裡路。

這次李定國共帶了三萬戰兵,五千囤兵。

其中大員出動了兩萬五千人,由洪應寶的一萬漢軍,小米薩一萬番軍,碩託五千蒙滿聯軍,還有福建五千漢軍,五千囤兵。

李定國先派五千漢軍佔了紅河東面二十裡的文林縣,然後把大量的糧草和輜重,囤集到文林縣,文林縣有當地百姓一萬多人,洪應寶提議,把所有百姓驅逐出城,組織他們在城外構建軍事。

因為六月份,安南當地雨季,後繼可能連續下雨,如果攻勢不利,需要防守,城中不要有這麼多百姓。

李定國記著丁毅的話,仔細傾聽大夥的意見,研究了後,同意了這麼幹。

洪應寶讓碩託選一千蒙滿聯軍監視百姓幹活,百姓們意見很大,反抗意識也很強。

畢竟以前永樂時期大明攻進來後,向來以天朝上邦自居,善待當地百姓,所以很多百姓都想反抗,不聽指揮。

不料滿蒙聯軍可不慣著他們,不聽話的直接揮刀就砍,砍了一批之後,所有人都老老實實,幫著明軍認真幹活。

安南六月雨季有點長,李定國到了之後,有十幾天沒動,全軍休整。

後黎朝的鄭祚藉此機會,趕緊派人找其他人幫忙,說明軍打進來了。

但莫朝不理他們,因為覺的明軍是幫他們的。

占城距離遠,也覺的明軍沒惹他們,只是因為明使死在後黎才找後黎晦氣,所以也不理鄭祚。

只有阮氏和隆平,一個是後黎分裂出來的,一個地盤和後黎在一起,這三個勢力馬上調動兵馬,於七月份時,集中了八萬大軍,號稱二十萬,來攻明軍。

李定國在文林縣進行了一場防守戰,上百門火炮轟的安南聯軍四散而逃。

七月中旬,李定國決定一個個剿滅。

先北上攻打勢力較小的隆平,六天就滅了隆平。

當地投降的官員和軍將,全部被斬,降兵都將被大員用船安排到大澳省挖礦,隆平所有財富,皆被掠奪一空。

正如丁毅對李定國所說,打仗一定要賺錢,特別在敵國,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李定國接著又打後黎,於九月中旬,攻破升龍城。

在明軍的拋石機下,這個時代沒什麼城池能守住。

鄭祚犯了一個大錯誤,當時他召集全國兵馬守升龍,又在升龍囤結了大量的糧草,他以為明軍會拿他沒辦法,可以堅持到明軍撤退。

而且阮氏也說會來支援他們。

結果阮氏還沒到,升龍城就被攻破。

李定國攻破升龍城後,把後黎皇室和所有勳貴、官員、軍將俱斬,家產查抄,然後所有降兵一半送到海外去挖礦,一半在紅河附近挖礦。

因為紅河沿岸西北就是後世較大的鐵礦區。

安南這邊鐵礦很多,南部沿海地區還有石油和天然氣。

後面李定國基本都是按這種模式,官員和勳貴統統被斬,精壯兵丁拉去挖礦。

不服從的一律砍掉。

九月滅後黎,十月滅莫朝,十一月滅佔平。

李定國五月出兵,六月開打,半年左右,就滅了安南境內五大勢力,安南官員勳貴幾乎被斬殺一空。

斬殺安南兵馬五萬多,活捉十二萬。

掠奪安南國內財富達五千多萬兩白銀。

此時大員方面一邊開始往這邊移民,回程帶走大量安南的中上層士族、富豪、讀書人,大明朝在宣宗時期丟掉的安南又回到漢人手中。

丁毅改名為‘安南承宣布政使司,設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餘縣。

按山東模式,每縣三百,每州府五百吏員全是漢人。

所有官員全是漢人。

並從當年開始,從大員和廣東不停的移民過來,回程時,不停的移走當地人。

李定國為暫時為安南總督,駐地在西貢港(後世的胡志\明市)領兩萬兵馬(其中會有水師一萬),洪應寶為升龍總兵,領兵兩萬駐守升龍,劉文秀為沱灢(後世峴港)總兵,領兩萬兵馬駐守峴港。(其中水師為一萬。)

李定國帶進安南的兵馬才三萬五千,打完後餘下三萬多點。

駐兵六萬戰兵,加囤兵兩萬,需要八萬人,所缺的兵馬,皆由廣西吳三桂練的兵裡抽過來。

並讓數萬戰兵,帶領家人一起來到安南。

這樣等於一次性移民十萬漢人進入安南,極大的增加了丁毅在當地的統治。

也就在李定國佔領安南之後,大員的大量船匠,工匠趕赴西貢港和峴港,這兩地方將建船廠和港口,為將來攻略東南亞做準備。

此次大明的兵鋒震懾了整個東南亞,特別是聽到大明兵士在安南摧枯拉朽,毫不留情的殘酷手段,安南附近各國膽顫心驚,紛紛遺使,前往大明京城。

---------

九月下旬,丁毅帶著浩浩蕩蕩的兵馬回到京城。

此時京城上下都已經知道,丁毅攻破建奴盛京後,十幾萬將士以死相逼,逼迫丁毅登基為帝。

當天很多百姓‘自發’到城外迎接丁毅歸來,丁毅進京的那刻,上萬百姓跪下齊呼萬歲,前來迎接的百官們都看到了民心所向。

當天‘天下事’報紙頭版頭條,還有配圖,都說丁毅順應民心,得百姓愛戴,當之無愧的登上皇位。

丁毅回來沒多久,先娶坤興公主朱媺娖、曾柔為妻。

京師其他人開始準備登基大典,丁毅把時間定在十月一日。

雖然時間有點緊,但紫禁城內還是只用了三天就替丁毅量身打造了新的皇帝袞服。

九月二十九日晚上,大概七點多鍾。

剛成親沒幾天的朱媺娖在壽寧宮平陽殿,心事重重的正和一個美豔的婦人下五子棋。

這婦人,正是前朝貴妃範慧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