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席捲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30章 讀書人的不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30章 讀書人的不滿

“還要分筆試和實踐操作?”

“考畜牧局的人,還得給朝廷養只豬不成?”

“哈哈哈。”現場一片譁然大笑。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前古未聞,讀書人的恥辱。”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讓我堂堂舉人和一個農夫在一起辦公?荒堂,不考也罷。”

“商人都能當官,母豬都能上樹了。”

圍觀的人越看越氣憤,應天府加八百,近兩百多官員職位,能考的沒幾個,一大批商人,農民,工匠反可以報名,他們都氣瘋。

關鍵這次科舉和明朝的不一樣,考中四品就是四品,考中三品就是三品。

但朝廷也公示了,因為是開國第一次取士,才是如此,以後多數只會招錄最低層的官員,大部分中高層官員,都只能靠晉升。

所以這次的機會是最好的,誰不想一步登天,考個三品四品官?

此時圍觀的人群中,有一隊人比較特殊,這些人裡有的年紀比較大,有的比較年輕。

其中最年輕的一個,叫侯方域,出生於1618年,父親曾是明朝戶部尚書侯恂,之前說過,這個侯恂當戶部尚書時,曾經:“拮据兵餉,不事加派,而轉運不乏。”當時幹的挺好,後來被溫體仁唆使宋之普等奏劾侯恂靡餉誤國。侯恂被削職,不久入獄,長達七年。

丁毅進京重組內閣後,侯恂調任農業部為左侍郎,官小了點,但表現不錯,在囤田方面很有經驗。

侯方域十六就已中了秀才,也娶了親。

崇禎七年,他代父草擬屯田奏議,計分官屯、軍屯、兵屯、民屯、商屯,腹屯、邊屯、墾種、考課、信任等十目,洋洋萬言,條暢練達,期於可行。

但此時大局已成鼎沸魚爛之勢,民間有“田”字詩,所謂“昔為富之基,今成累字頭”,有田者寧願流離道途,乞討為生,不願回鄉耕種,藉以逃避“加派”。在這種情況下談屯墾,無異紙上談兵。此奏上否不可知,即上亦不能行,可為斷言。

李自成圍開封時,他隨父親避難到應天。

他在這裡與冒襄、陳貞慧、方以智等人交往過密,人稱四公子,還加入了復社,復社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為核心的政治、文學團體,有“小東林”““嗣東林”之稱,巔峰期有三千多成員,包括京師的周鍾都是復社的成員。

復社的主要任務固然在於揣摩八股,切磋學問,砥礪品行,但又帶有濃烈的政治色彩,以東林後繼自任,主張“蠲逋租,舉廢籍,撤中使,止內操”,反映著“吳江大姓”等江南地主、商人的利益,又與這一帶市民階層的鬥爭相呼應,因而具有相當廣泛的基礎。

簡單來說,復社的人注重反映社會現實,揭露權奸宦官,同情民生疾苦,但同樣維護地主和商人的利益,因為他們本身大部分都是地主和官二代,或者是屢試不中,自認為懷才不遇的,很想當官的人。

他們的作品反映社會現實,揭露權奸宦官,同情民生疾苦,是因為他們覺的自己沒當上官,一旦讓自己當上官了,必然可以做的比那些官員好。

而好多復社的人最後登弟當官之後,也未必真心會為百姓做多少事情。

比如現在丁毅的科舉改革,這在他們以前的是夢寐以求的事情。

冒襄六次來應天鄉試,六次落弟,連舉人都沒弄到,深感懷才不遇,現在突然看到可以一步登天,考中就當三四品官員,本身挺高興的。

按復社成員的思想,這種改革,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好事,可是,很多農民、工匠也能考官,這讓他們無法接受。

農民和工匠是疾苦的,收入也不高,地位更不高,可是,也不能一下子就捧到可以做官的地步吧?

復社成員同情農民,同情工匠,但是卻不願意讓他們和自己平起平坐。

此時侯方域和冒襄、陳貞慧、方以智等都在圍觀,不時低頭議論著什麼。

周圍人群鼎沸,很多人都在怒罵,讀書人非常不服,又以復社的人為多。

“朝宗,你考不考?”就在這時,邊上有人過來道:“這種科舉簡直是有辱聖賢,我是不會參加的。”

侯方候等回頭看,原來是錢謙益。

老錢在崇禎時幹過禮部侍郎,後來被罷官,一直在應天等機會,可惜,丁毅知道他是有名的投降派,自然沒給他機會,到現在還沒官位。

他是對朝廷相當不滿的反對派之一。

侯方域還沒說話,冒襄皺眉道:“就算想考,能考的官位也少,競爭必定很大。”

應天城裡數千學子,還有以前南直隸小朝廷被裁解的人,個個都想當官,哪有這麼多官位。

方以智這時道:“我倒想考個教育官。”

這個方以智是明末少有的科學家之一,和湯若望還是好朋友,他家學淵源,博採眾長,主張中西合璧,儒、釋、道三教歸一。一生著述400餘萬言,內容所及文、史、哲、地、醫藥、物理。

他博學多才,精通各科學問,所以應天府教育司的好多官位都能考。

錢謙益大怒:“密之,這事,可由不得你,咱們得共進退。”

“這次科舉要成了,天下讀書人,就再也抬起頭了?”

眾人面面相覷。

錢謙益突然壓低聲音:“走,咱們換個地方細說。”

與此同時,應天城很多讀書人被人鼓動,有人要求他們不要參加這次科舉,以對抗朝廷的不公。

因為應天能讓讀書人考的官位不多,大量的讀書人決定支援這次的活動。

復社在歷史上有幾次重要的大會,分別吳江尹山大會(1629),應天金陵大會(1630)和蘇州虎丘大會(1633)。

這次他們決定在應天再舉起一次大會,大會將在考試的那天,即二十五日舉行,要求所有讀書人堵住科舉現場應天教育宣傳司署門。

應天教育宣傳司署是以前魏國公徐文爵的一處莊園,魏國公被抄家後,很多家產都被改成新官衙。

仁德元年的第一場科舉,整個應天的就在應天教育宣傳司署舉行。

這邊的考生有應天府(應天)及所屬八縣參加。(江寧、上元、句容、溧水、溧陽、高淳、江浦、六合),應對的職位也是應天和八縣的官位。

整個江南省是四個考場,同時舉行。

另有常州府、揚州府、鎮江府、松江府、蘇州府五府考場,統一設定在蘇州,也是六月二十五日考。

太平府、寧國府、微州府、池州府、安慶府五府加廣德州、和州、除州三州的考場,統一設定在寧國,同樣是六月二十五日考。

廬州府、鳳陽府、淮安府、加徐州的考場,統一設在鳳陽。

復社成員從六月二日報名之日起開始連竄全省讀書人,要求在六月二十五日考試那天堵各府署衙。

他們把在應天的叫‘滅楚(鼠)大會’。

因為當年建奴叫丁毅丁老鼠,不知道是誰傳到了江南。

他們不敢稱老鼠,便稱楚。

擺明了就是對抗朝廷和反對丁毅。

六月中旬時,應天府知府吳偉業多次召集復社成員,苦口婆心的勸他們。

吳偉業也是復社成員,這些天他已經明顯感覺到應天城山雨欲來的痕跡,但大夥對他很不滿。

之前吳偉業被崇禎免職,丁毅上臺後,立馬起用他為應天知府。

吳偉業當初是支援讓勳貴們出錢對抗農民軍的,所以丁毅查抄應天勳貴,他也是雙手支援的。

現在大夥私底下已經把他踢出復社,根本不想鳥他。

吳偉業連續召見,不見效果,只能明言道:“秀才造反,十年無用,你們這是何苦?”

“更何況,當今聖上賢明,百姓安居樂業,你們這是要幹嘛?”

他已經說的很清楚,你們這些人沒用的,丁毅手上有刀。

老百姓現在好不容易過點安穩日子,你們還站出來跳什麼跳?

錢謙益痛斥他:“君王當與士大夫共天下,仁德皇帝他想幹什麼?他現在要和農民工匠商人共天下嗎?他要敢用刀?他還敢稱仁?敢稱德?”

很多復社成員,與吳偉業紛紛決裂。

六月二十日,報名時間到,應天城裡人流如織,到處都是八縣來的讀書人,但是,吏部應天司官員局收到的報名表,不到五百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中大部分都是丁毅以前的人,真正的原來應天的讀書人和原官員不到一百人。

因為應天一府八縣這次招兩百多人,按說這比例是相當不錯,放後世就是二選一,後世考公要是這樣,估計大夥都要笑咧了嘴。

二十日下午。

應天錦衣衛某千戶所。

路超在五月底就到了應天,一直在暗中調查帶頭人。

此刻下面正有人向他彙報最新的結果。

“以前明猩成伯趙之龍,應天府同知李秋豪、前禮部侍郎錢謙益為首,到處鼓動讀書人,對抗朝廷---從目前得到的訊息來看,他們的計劃是----”

趙之龍家裡原本有七萬多畝上好的水田,丁毅廢除奴隸制後,他因為分田給奴僕,只餘下兩萬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