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席捲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38章 丁毅才是聖賢明君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38章 丁毅才是聖賢明君啊

濟爾哈朗點點頭:“那就先搶補給,然後先透過播磨國。”

兩人同時點頭,正要下令。

“報”身後遠處有哨騎跑了過來。

跟在祖大壽身邊的是原漢軍八旗甲喇額真劉之源,他上前接過詆報,看了眼後,趕緊遞給祖大壽:“明朝來的。”

這是越洋的信件,外面用牛皮封密封,應該是丁毅派人從明朝送過來的。

負責送信的,正是島原起義的天草四郎部下,也是祖大壽他們唯一的盟軍。

祖大壽接過信,拿出小刀小心翼翼的切開,然後和濟爾哈朗一起觀看。

兩人看過之後,先對視一眼。

祖大壽突然轉身向中國方向跪下:“臣遵旨,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濟爾哈朗沒辦法,也跟著跪下,但嘴裡沒說什麼。

其餘諸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沒動作。

祖大壽站起來後,向四周道:“聖上已經建立新朝,叫大乾。”

滿漢諸將表情怪異,靜靜的聽著。

“聖上命咱們,有機會的話,就直取江戶,盡量少和其他蕃國兵馬打,爭取一戰滅了幕府軍隊。”

“不過聖上也說了,將在外君令有所不授,讓咱們根據目前的形勢,自己判斷該怎麼打?”

祖大壽說完,心裡感覺挺舒服的,以前崇禎就喜歡亂指揮,松錦大戰要不是崇禎硬逼著洪承疇進攻,明軍哪裡會輸,他祖大壽哪裡會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因為做錯了一件事,變成了降將,他才會被發配到日本。

丁毅果然才是聖賢的明君啊。

圖賴沉聲道:“這邊咱們不熟,哪這麼容易直取江戶,而且幕府各蕃都有軍隊阻擊,怕不是這麼容易。”

祖大壽也知道不容易,日本國內諸侯太多了,從播磨國到江戶,中間最少要經過二十幾個蕃國。

他們就是走直線,不是一個個打過去,也要經過十四五個才能到江戶。

關鍵是他們對日本不熟,全靠丁毅前期派人在日本畫的地圖,自己摸索。

“先去找洪督堂吧。”祖大壽只好道:“洪督堂也在附近。”

當下諸將上馬,調轉馬頭,帶著萬餘兵馬往北,進入播磨國地盤。

大軍進入後,發現當地堅壁清野,百姓們也知道清兵殘暴,全都搬走了,家裡更沒留一粒糧食。

祖大壽得到報告後,和濟爾哈朗對視一眼,相互都有不好的預感。

如果日本舉國這樣,他們的前進會非常困難,得不到補給,就很難再戰鬥下去。

好在他們還有友軍。

大概半個時辰左右,來到播磨國的西北邊。

遠遠的,看到一片營地,駐紮著大量的兵馬。

這是天草四郎的軍隊,洪承疇也正在這邊。

雙方很快合軍。

天草四郎和洪承疇與祖大壽等見面。

天草四郎已經在島根和天草兩地站穩了腳跟,他手上一共有五萬多兵馬,這次派出來兩萬,跟著洪承疇。

他的打算也是和祖大壽一樣,爭取大量的殺傷幕府主力。

“我聽到訊息,幕府正發動全國動員,要集合十萬人以上的兵馬,與我們決戰。”天草四郎道:“真是令人激動啊,這將又是一次關原之戰。”

日本戰國時的關原之戰,號稱應仁之亂以來最大的內戰,雙方動員超過了十萬兵馬。

而這次的德川幕府,打算打一場越過關原之戰的大戰,一舉滅了入侵的清兵。

“知道在哪打嗎?”祖大壽忙問。

“當然不知道。”天草四郎奇怪道,我要知道幕府想與我們決戰的地方,豈不是等於是幕府的人?

“把地圖拿來。”洪承疇和濟爾哈朗同時道。

祖大壽拿出丁毅給的地圖,徐徐鋪開。

天草四郎的神色變的更奇怪。

他身為日本人,手上都沒有丁毅這樣精確的地圖。

丁毅讓情報司在日本多年滲透,收集和完善日本地圖,可以說,經過十年的努力,丁毅這地圖,比他們日本國內任何一個蕃主的地圖都要準確和值錢。

這張圖,我應該拿到手上,天草四郎暗暗的想著。

“十萬以上的規模,一般的地形可不好展開。”洪承疇看著地圖,目露精光。

丁毅這地圖上面標的很清楚,什麼地方是平原,什麼地方是山谷和河流。

從地圖上看,播磨這邊是平原居多,但過去之後就是山谷加河川,然後一直過幾個蕃國後,就正式進入京都盆地。

這邊有一大片平原所在,也是後世日本最發達的地方,以前也是日本的政\治中心,也不知道為什麼,幕府居然沒有佔據,而去了江戶。

“應該會在京都附近與我們決戰?”

京都是日本皇室地位的象徵,天\皇也在京都。

關鍵是京都除了南邊外,三面環山,中間是一個巨大的類似平原的盆地,可以容納十幾萬兵馬的大決戰。

天草四郎果然也道:“如果把咱們引進京都,堵住南面的出口,其餘三面都是山,就能把咱們困在當中,圍而殲滅。”

“誰滅誰可不一定。”祖大壽冷笑。

洪承疇重重拍了拍地圖:“就去京都,一戰定勝負。”

當下天草四郎兩萬兵馬加洪承疇兩萬兵馬,共四萬兵馬,浩浩蕩蕩的越過播磨國,直接往京都方向去。

果然,路上這次幾乎沒什麼藩國兵馬來阻擊,只是到處堅壁清野。

這讓他們的補給變的困難起來。

但他們在大明和蒙古都很有經驗,你堅壁清野再厲害,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全國都這樣。

所以濟爾哈朗很快和天草四郎集合了五千騎兵,又帶了一千匹空馬,由圖賴帶領,直接往南,找平原較多的地方,一天之內快馬出去兩百多裡,果然進入沒有堅壁清野的藩國。

他們這時發現丁毅這地圖真是好。

幕府各藩國的勢力分佈,主要的兵力囤集,人口密集的地方,甚至有些囤糧的地方,和重要的囤糧城市都有標記。

丁毅佔領石見銀山十幾年,情報司就在日本幹了十幾年,這下是為他們做了重大貢獻。

圖賴帶兵打破一座城池,搶遍全城每一粒糧食,所有的錢財一分不拿,全帶糧食走。

日本的城池很好打,大部分都是低短的泥牆,甚至還有木欄做的牆,清兵沒有火炮一樣能攻城。

遇到有火炮防守的城池,他們還是老法子用盾車,屢試不爽。

除了丁毅的兵馬,清兵是真沒把明軍和幕府軍放在眼裡。

等三天後洪承疇率領主力達到京都附近時,圖賴也帶著大量搶奪到的糧草來到京都匯合。

他還押來三千日本百姓,推了很多大車,裝滿了搶來的食物。

京都城南面是個盆地入口,進去之後三面是山,是一個極好的防守要地,天\皇就住在京都。

歷史上京都防守外敵,都會派兵守住盆地入口,其餘三面環山,敵軍就無法進攻。

但為了一舉消滅洪承疇和天草四郎的聯軍,幕府兵馬,放棄了盆地入口的防守,把清兵放進京都盆地。

此時的京都城北處,無數的營帳連綿十幾裡,近十萬幕府聯軍已經在四天前,就已經雲集在此。

沒錯,他們被清兵猜中了,就想在京都和清兵,一決死戰。

京都成為日本首都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

奈良時代末期,桓武天\皇為了擺脫奈良佛教寺院勢力的影響,於公元784年將首都從平城京(今奈良市)遷移到長岡京(今長岡京市)。

然而僅過了不到10年,桓武天\皇在和氣清麻呂的建議下,於公元794年將首都又遷到位於山城國的平安京(也就是京都市),自此開啟了平安時代,也開始了京都作為日本首都的歷史。

這座千年古都的最初設計是模彷中國隋唐時代的長安和洛陽,整個建築群呈長方形排列,以貫通南北的朱雀路為軸,分為東西二京,東京彷照洛陽,西京模彷長安城,中間為皇宮。宮城之外為皇城,皇城之外為都城。城內街道呈棋盤形,東西、南北縱橫有秩,佈局整齊劃一,明確劃分皇宮、官府、居民區和商業區。

平安京的選址參考了風水思想,並且效彷中國唐代的京師長安,是一座傳統的市坊制都市。平安京南北長約5.2公里,東西長約4.5公里,面積相當於中國唐代京師長安城的五分之一。天\皇居住的大內裡位於平安京的正北,以朱雀大路為中心,城市分為右京(又稱“長安”)和左京(又稱“洛陽”)兩個對稱的部分。平安京堪稱是一座規模宏大且規劃嚴謹的東亞傳統。

在平安時代中期以後,貴族的住宅大多集中在左京北部,並且開始跨過鴨川向平安京以外的範圍延伸。

1338年,隨著室町幕府的成立,日本進入室町時代,京都也再次成為日本政治的中心。在這一時期,京都的都市空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市區按南北分為上京和下京兩個部分,東西方向的二條大路取代朱雀大路成為京都最重要的街道。上京集中了包括天\皇的居住處裡內裡等眾多貴族的宅邸,而下京則是京都主要的工商業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