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席捲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56章 開啟民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56章 開啟民智

八月的皇宮看不到丁毅。

張慎言走後,內閣首輔選定為呂大器,呂大器指定黃宗羲接替司法部尚書。

按大乾法典,從現在開始內閣首輔相當於首相,權力大增,丁毅反而輕鬆了很多。

丁毅把朝廷大事交給內閣,藉口避暑逃離皇宮。

經過仁德元年和二年的運轉,大乾的內閣已經完全能處理國內大小事務。

雖然三品以上官員和重量級開支都要丁毅批示。

但最近可沒三品以上官員的運作,有也可以等著丁毅回來再說。

朝廷的重要開支則由丁毅完全交給內閣處理。

涉及十萬兩白銀以下,財政部自己處理,十萬以上,百萬以下,報首輔和次輔,若兩人中有一人反對,則留給丁毅回來處理。

百萬兩白銀以上,留丁毅處理。

事實上大乾最重要的開支就是投入到教育和醫療,還有基建,這三樣年前就已經批示過,所以下半年基本沒什麼重要開支。

丁毅直接藉口避暑,一走了之。

自從他登基之後,丁毅最看重的是科技,然後是教育。

科技用來提升國力,教育是為了開啟民智。

無論什麼樣的改革,都必須要開啟民智。

沒有廣泛的民眾支援,什麼改革都會失敗。

所以丁毅在眼裡,教育是重中之重。

上午十一點左右,丁毅和洪安書,鍾顯等人騎馬來到宛平小學。

小學佔地一百多畝,東邊是教室,西邊是老師宿舍和學校食堂,北面還在建造,為學校推建準備著。

門口有兩個學校的小吏,看到他們錦衣華服的騎馬過來,也是一愣:“你們找誰?”

洪安書還沒說完,丁毅用眼光示意鍾顯,鍾顯上前,遞了個一塊的金幣:“我家老爺,想看看兒子。”

左邊的小吏看到金幣眼睛一亮,但馬上好像想到大乾法典的事,頓時大怒:“你別害我,你想死別連累我。”

另一邊的小吏眼珠一轉,伸手就想拿。

先拿了再舉報,豈不是要發大財?

官吏舉報賄賂者,也是要發財的。

左邊的小吏叭的一把抓住他的手:“你幹嘛?不想活了?”

“先拿了,再舉報他。”右邊的小吏低聲道。

“別做這種缺德事。”左邊的小吏沉聲,萬一被他先舉報了呢?人家有馬。

兩人面面相覷,右邊的趕緊收回手。

“馬留在外面,你們進去不要亂跑,惹事。看過大乾法典沒,在學校惹事,要是被判刑的。”

“多謝官爺,多謝官爺。”丁毅連忙笑道。

鍾顯也收起金幣。

丁毅心裡樂滋滋的,這相互舉報真是妙,沒人敢輕易的收東西。

幾人順利進入學校,迎面就是一個操場。

操場上有三十個學生,正分成三隊在走佇列。

這種佇列老師都是老兵退役後回來的。

“向左轉,齊聲--走。”老師大聲叫起,學生們也走的有模有樣。

丁毅看了會,覺的這批小學生走的還挺好的。

“小學有幾節這樣的課?”丁毅問洪安書。

“每週一節佇列課,一節馬術課,一節射箭課。”

中學時會有一節射擊課,一般在中四,十二歲左右開始。

他們沿著操場往東走,另一邊有跑道,同樣有三十個學生在練馬。

這時丁毅才知道,這邊一個班是三十人。

教馬術的也是退役軍士,不然丁毅的老師根本不夠用。

馬用的都是蒙古短腿馬,小學一年都是騎在馬上,適應性的走動。

小學二年才開始慢跑。

畢業考試是騎著馬十五息(秒)內跑過一百米。

這個要求非常低,稍微帶點速度就過去了。

中學的畢業考試就有點難了,還要完成簡單的騎射,在二十秒內跑過一百米的中間,向人形大小的靶子射五箭,至少中一箭才能合格。

因為大乾已經開始全面裝備火銃,丁毅都曾考慮放棄練箭,但想了想後,目前在附近還是弓箭主流,多學一項技能不是壞事,所以學校還保持著簡單的騎射訓練。

學生的中學和大學簡單學習,並不能成為一個精銳的射手,但丁毅至少讓所有人都學會射箭和騎馬,如果將來有外敵入侵,人人都可以有用。

丁毅在宛平小學轉了一圈,發現女生特別少,這兩個班六十人裡,才兩個女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且看這兩女生穿的衣服不錯,應該是官吏或有錢人的子女。

這兩女生也不合群,基本兩人在一邊,不和男生們交流。

在訓練馬術的時候,老師也不敢碰她們,只是拉著馬,儘量的提醒她們。

“用腿夾夾馬肚,稍微用力,不要太用力,馬知道這是要他們跑起來,好,好,穩住,上半身可以稍微彎點腰,保持穩定--”

看了一圈後,丁毅和洪安書去找學校校長。

校長居然是個五十多歲的老書生。

洪安書自稱京師教育部來的,問其為什麼學校這麼少女生?

校長喃喃道:“男女授受不親,家長們都不願意讓女生來上學啊?”

丁毅成立學校之初,要求小學中學男女生分班,但因為女生太少,分不了班,現在都是在一起。

像他們學校,全校女生就兩個,自然只能和男生在一起,總不能兩人開一個班吧。

丁毅擾頭了,宛平縣有七八百的官吏,有好多是旅順出來的,他們子女都不上學嗎?

後來才知道,旅順出來的子女們都大了,一部份在中學,一部份和丁毅的兒子一樣,都在大學,只有少數還在上小學。

就這個班上的兩個女生,還都是丁毅旅順出來的人家裡的。

丁毅不動聲色,中午還看了看學校的伙食,基本是按照朝廷的要求來的,按這個時代的標準,還算不錯。

想想看,後世某些地方,都未必比現在好。

幾人中午到宛平縣一個酒樓點了幾個菜。

丁毅赫然看到有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在酒樓裡收錢,一問才知道是掌櫃的兒子。

洪安書叫來掌櫃,為何不讓兒子上學?

掌櫃笑著,我家裡請了老師,兒子學了好幾年,讀書識字樣樣精通。

等明年,參加科舉,找個合適的職位,考個官或吏就好,上什麼學啊。

又說,我兒子會算帳,我今年就看過,有好幾個會算帳的官位,不過距離京城太遠,沒讓我兒子考。

明年看看,有好職位不,反正還小,也不急。

丁毅心想,果然天天坐在皇宮裡的龍椅上是沒有用的,還是要出來跑跑才知道。

吃過午飯,他們又馬不停蹄趕緊往鄉下。

這次他們跑的更遠,到盧溝橋對面,當年他們與闖軍大戰的南邊去。

這邊屬於良鄉縣,有個村叫黃村,當年丁毅的兵馬就駐紮在這裡。

進村後發現,村裡好多小孩都沒上學,當然,距離縣城遠是一回事,百姓生們願不願送去上學是另一回事。

現在八月份,田裡的水稻長勢也不錯,很多年輕男孩子都在田裡幹農活。

丁毅騎在馬上,看到前面有塊田地圍了很多人,駕,他馬上帶諸人過去。

只見前面有塊農田,農田邊上有一家子百姓,家主是個三十多歲的成年精壯,帶著兩個少年,大概十三四歲的樣子,正在挖溝渠。

朝廷對興修水利很看重,要求所有糧田都有合格的溝渠,農戶要是自己不挖,到時要罰稅糧的。

所以老百姓們都自己開挖,整理出良好的溝渠。

而溝渠挖好後,當年能免兩鬥米的稅。

原本老百姓很多溝渠都是馬馬虎虎的弄弄,有水就行,有的甚至不弄,寧願跑遠點去挑水。

現在朝廷嚴令都要挖,還要檢查合不合格,合格了還能免稅,百姓們自然樂意幹。

這樣的措施下,糧田整體形勢就好了很多,田間縱橫交錯,到處都是溝渠,水源很豐富,也容易得到。

實在難挖和缺水的地方,縣裡會組織幫忙,修建水車,甚至水井。

丁毅他們趕去時,那邊有十幾個人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