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從鴻蒙系統開始升級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173 實測人形骨骼機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3 實測人形骨骼機械

2025年3月5日,在顧凡的工作室裡,一臺帶有行動穩定機構的人形骨骼機械,出現在吳皓面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顧凡在一套高階版沉浸式虛擬3D模擬器裡,透過5G網路控制人形骨骼機械做各種動作,跑、跳、蹲、跨等等,全部試了一次,人形骨骼機械的動作,看起來與人的動作已經有了幾分神似。

整個測試過程,人形骨骼機械動作流暢,雖然摔倒了兩次,卻都是在肢體做大幅度運動時,出現的問題,正常人在這種劇烈運動的狀態下,也會很容易摔倒。

測試完畢,顧凡脫去裝備,走下模擬器。

“感覺怎麼樣?...還滿意吧?”看到吳皓在現場,顧凡問了一句。

吳皓笑著說道:“就行動能力來說,我覺得已經可以實用化,畢竟很多場合並不需要劇烈運動,能四平八穩把事做了,就可以去執行任務。”

顯然,這款人形骨骼機械,讓他覺得滿意。

“接下來該製造一些具體的使用場景,進行有針對性的測試,完善各種專用機械臂,然後看準時機再推向市場。”顧凡說出準備要做的事情,也是在詢問吳皓,這樣安排是否合理。

吳皓思索片刻,問道:“現在開發了多少種機械臂?”

“6種,鉗工手臂、焊工手臂、鑽工手臂、噴槍手臂、智慧多功能手臂、機械握合手臂,都是根據實際用途設計的,下一步打算請專業的老師傅,進行實機測試,找出不足的地方進行改進。”

“我能不能試一下智慧多功能手臂?”吳皓想體驗一下。

“可以,這智慧多功能手臂是華偉授權的專利產品,成熟度高,缺點就是主控電腦配置需求高,現在使用了主控雲端化技術,才算是真正實用化。”顧凡說出研發背後的一些小故事。

顧凡讓人把人形骨骼機械的左右兩邊手臂,換成智慧多功能手臂,準備就緒後,吳皓登上了模擬器,開始體驗這款高階智慧手臂。

在模擬器裡,吳皓透過人形骨骼頭部的兩個攝像頭,可以觀察到周圍的情況,視場範圍跟正常人差不多。

他先張開手掌,然後逐個彎曲手指,再縮成一個拳頭,揮舞了幾下,然後用手臂抓起附近的杯子,拖動椅子,甚至還蹲下,撿花盆裡的小石子,整個過程智慧多功能機械手臂,響應及時,動作流暢精準,感覺就像人的手臂一樣。

“華偉的這款智慧多功能手臂,使用起來非常流暢,值得點贊,花大價錢獲得這項技術的授權,還是很有價值的。”

人形骨骼機械在頭部安裝有揚聲器和聲音採集系統,吳皓可以透過這些裝置與顧凡溝通。

“他們已經把這款產品應用到許多專業領域中,現在很多縣級醫院都配備了這種機械手,可以讓大醫院裡的醫生透過遠端操作,完成精密的手術,這是一項了不起技術!”顧凡讚歎道。

“這雙手臂的成本要多少錢?”吳皓關心以後的推廣難度,如果價格貴,能用得起的人就會很有限。

“200萬一對,已經是最優惠價了,這還是去掉了主控的價格。”顧凡答道。

“......”

這個價格普通人用不起,只能用於有高價值的特殊領域。

“普通版的機械握合手臂成本是多少?”

“大概10萬,如果量產後出貨量能增大,應該能降下來,不過這個版本的手臂,只能完成簡單的抓握功能,手感比較差。”

“你幫我換上普通的機械握合手臂試試。”吳皓想體檢簡單版本。

兩邊的智慧多功能手臂被卸下,換上了機械握合手臂,這種手臂結構簡單,功能單一。

吳皓嘗試了張開手、握拳、豎指頭,發現操控起來略顯遲鈍,他嘗試用這條機械臂握一把錘子,第一次就成功,還抓得很穩,然後在去握桌面上的紙杯,結果直接把杯子捏成了紙團。

“這款手臂體驗感確實差一些,不過用來幹些苦活,應該也勉強夠用。”吳皓給出了試用評價。

“要看應用的場景,在一些環境很惡劣的地方,很多操作其實也不需要做到非常精密,起碼這款手臂很便宜,容易推廣出去”顧凡也是這麼認為的。

吳皓又做了一些動作,甚至模仿打籃球投籃,結果機體落地稍稍不穩,差點摔了一跤。

“靈活性已經可以了,穩定性還差了一些,需要繼續努力才行。”吳皓略顯失望,但是短時間內能達到這個水準,已經大大超出他的預期。

“確實需要做更多測試,而且完成了實驗室的測試後,我們還需要把這套人形骨骼機械拿到戶外去試用,離量產還遠著呢。”顧凡覺得此時下定論還太早。

體驗完畢,吳皓脫下裝備,從模擬器出來,圍著人形骨骼機械轉了幾圈,問道:“顧凡,使用機械握合手臂,整套裝置的成本是多少?”

“將近50萬,量產後的成本就要看批次的大小,最終成本控制在40萬左右,應該是有可能的。”顧凡給出了自己的預估。

“是史密斯估計的十分之一,算是非常成功了!”吳皓感慨道,他原來以為會更貴的。

“按照現在的匯率來計算,準確來講應該是十五分之一。”顧凡彙報了準確資料。

“好吧,反正我們做出了一款非常便宜的,可操縱人形機械骨骼,最關鍵的是,它使用了雲主控技術,升級和維護都方便,以後在合適的時機,它一定能制霸市場。”吳皓信心十足。

“我很好奇,你的自信從那裡,人體比它靈活,使用成本也不一定高到哪裡去,讓它去替代普通人幹活明顯不現實,它也不具備任何智慧自控能力,更像是一副傀儡,必須依靠5G網路才能使用的傀儡。”顧凡卻心存疑惑。

“顧凡,給點耐心,有些東西需要時間去證明它的價值,你現在研發的這個人形機械骨骼就是這樣一款產品,我只能說它的時代還沒有來臨,但是已經不遠了。”

吳皓擁有未來的記憶,他知道在未來某個時間節點,這種人形機械骨骼將會大行其道,此時他們要做的,只是提前把東西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