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港綜之我是警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四章、艦載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六十四章、艦載機

面對二毛籍貫軍官的抗議,大毛籍貫的軍官寸步不讓!

沒辦法!

房子太緊缺了!

錯過今天這個,下一個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在房子推向徹底商業化之前,毛熊房子一直不夠用。

幾十年前,玉米大叔為什麼要在毛熊各地興建了一大批5層樓高的小戶型簡易住宅樓,又稱玉米大叔樓,就是為了解決居民的生活居住問題。

雖然到了九十年代,被玉米大叔驕傲的象徵的住房,成了低收入困難戶的象徵以及低端簡陋、粗製濫造的代名詞。

但不可否認,在五六十年代,他解決無數老百姓住房問題。

因為在玉米大叔之前的慈父時代,雖然興建了很多裝飾繁複、空間寬敞的高階住房,但那是給政府高官、知識分子提供的。

普通百姓只能住在公共廚房和公共衛生間的筒子樓裡。

但就是條件一般、生活不便的筒子樓,也不是想住就住的。

在當時,即使是首都莫斯科也出現了大量棚戶區,就和內地很多城市一樣,無數人只能幾代人擠住在“老破小”的房屋中。

據說,玉米大叔剛剛上臺的時候,經常出現高層領導幹部因爭奪住宅大打出手的情況,住房的貴乏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因為傳統的住房建設成本高昂,對於剛剛打完二戰百廢待興的毛熊來說,大量建設是不可能的,其建設速度根本趕不上城市人口的暴增速度。

於是未了解決住房短缺問題。

玉米大叔提議向法國學習,興建一種低成本、易建造的板式住宅樓,這一住宅樓方案大量採用鋼筋混凝土預製部件,預制件均在工廠流水線中生產,然後在工地現場像搭積木一樣裝配拼接。

是的,你沒有看錯。

玉米大叔提出的住宅樓就是21世紀國內很多專家吹噓的高科技,採用搭積木方式建設的新型住宅,早在幾十年前毛子就已經玩過了。

一開始,這種裝配式建造工藝問題不斷,預制板間常有縫隙、容易滲漏、隔音也極差。

不過,經過幾年實驗性建造後,1954年,裝配式房屋建築的主要技術問題已經基本解決。

於是!

在54年的全蘇建築工作者會議上,剛剛上臺的玉米大叔要求著手進行大規模住宅建設,並要求建築師開發一種可迅速複製的建築模板,使其成為“全世界的典範”。

很快,一場住宅設計競賽就在全蘇聯展開了。

很快全新設計的設計的K-7樓型簡易樓問世了。

為了控制成本,K-7樓型建築形體為簡易的火柴盒方盒子,沒有多餘的裝飾;高度控制在五層(蘇聯建築規範要求5層以上的住宅需安裝電梯),不設垃圾通道,不安裝電梯。

於慈父時期的筒子樓不同。

玉米大叔的K-7樓型也成為玉米大叔樓,每戶都有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

共有三種戶型,分別為30平方米的一居室、43平方米的兩居室,以及54平方米的三居室,其中廚房大約6平米,衛生間4平米,室內淨高2.6米。

其建築模式簡單,裝配部件從流水線上生產後,直接運到工地用起重裝置組裝,由於都是標準件拼接,施工幾乎不需要圖紙,所以建造效率十分驚人,一棟樓一般兩週即可完工。

有時候為了趕生產指標,甚至會動用空軍直升機來支援建設,比如當時在列寧格勒就曾創下了5天完工的記錄。

此外,由於同一社群中的住宅基本都用同一套圖紙,各棟樓的規格一致,就像復制粘貼出來的一樣。

為了使連綿不絕的火柴盒大樓不致太過壓抑,還在樓棟之間裝點上了綠地、人造山丘和池塘。

很快這種多快好省的玉米大叔樓被復制到了毛熊的各個角落,

雖然玉米大叔的住宅政策也遭到了不少反對,其中有不少建築師的反對,因為這是一種“不需要建築師”,只靠標準圖集就能迅速“繁殖”的住宅,建築師們也大都不屑於接觸這一型別的專案。

但不可否認的是,玉米大叔樓解決了住房緊缺問題,大量普通市民從地下室、工棚、危房和過度擁擠的合住房中喬遷了新居。

截止到1964年,毛熊有5400萬人住進了玉米大叔樓,佔據整個毛熊人的四分之一,除去住在農村的人,榆木大叔樓基本完成了有房住的需求。

因為是免費發放,這對於不管是還在恢復生機的歐洲還是大洋彼岸的美國,甚至還處於建設的內地,當時都還沒有大規模普及這種公寓樓,

因此玉米大叔樓的存在無疑是人類史上的一種壯舉,也成為毛熊對外宣傳國民福利水平的視窗。

甚至還催生了一部百老匯式的歌舞片《切廖姆什基》,由肖斯塔科維奇作曲,記錄了工人階級歡天喜地搬進新家園的盛況。

至於說在90年代出現的玉米大叔樓與人們對舒適生活理解的矛盾與衝突的問題,這鍋玉米大叔不能背。

因為玉米大叔樓在建設的時候,其使用壽命只有25年,其目的只是權宜之計,將來會有更好的房屋取而代之。

這種想法應該說很對。

25年時間,足夠毛熊經濟再上一個臺階,有錢興建更多更好的住宅。

但是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玉米大叔只執政十年多一點就下臺了,他的繼承者把目標放在了世界爭霸上面。

大量資金被用在高層享樂以及軍隊上面。

導致在房產上投資一直不足,沒有想著解決普通市民的住房問題不說,連玉米大叔樓都因為面積小美觀不好等問題停止了。

從而導致很多住在玉米大叔樓的家庭一住就是50年以上,歷經風霜數十載,這些住宅樓日漸破敗,有些甚至成了危房。

從而讓房子問題又一次成為毛熊老大難,也是壓垮毛熊問題之一。

要不然,一棟簡單的宿舍樓,也不會讓二毛和大毛的軍官劍拔弩張,甚至開始了兵戎相向,打了起來。

也幸虧大家還有顧及,只是用拳頭沒有用槍,要不然即使是赫羅諾普洛將軍也沒法壓了下去。

雖然說毛熊已經解體,赫羅諾普洛將軍成為空頭司令,但畢竟做了老大好多年,在他的斡旋下,大毛和二毛的軍官各退一步,好不容易把房子問題解決了。

只不過解決是解決了,造成的影響很是嚴重,他標誌著黑海艦隊已經不像以前那樣一家親,二毛、大毛等不同國家軍人之間的矛盾在不斷加深甚至公開化。

以後在後來又發生了很多事。

比如敖德薩走私船事件等等,讓赫羅諾普洛將軍疲於奔命,要不然也不會想著離開這麼漩渦了。

但是沒想到,今天又出事了。

“是因為物資的事情。”塔亞娜小聲解釋道。

因為物資短缺,不僅軍隊吃喝短缺連帶著軍官的家屬過得也很不好,好多家庭大半年都沒有吃到肉了。

以前還好,大家都窮的吃不上飯也就沒有多少怨言。

現在不行了!

東方集團送來的物資,一半被赫羅諾普洛將軍存放到倉庫以作不時之需,另一半一部分出售換取金錢給艦隊士兵發薪水。

另一部分則作為福利發給艦隊的士兵和軍官。

至於怎麼發!

當然是以大毛籍貫以及關係相近軍人了,至於二毛籍貫的,除了一些和大毛關係密切的,大部分士兵或者軍官連根毛都沒有撈到。

這下矛盾出來了。

以前大家都窮吃不上飯,也就無所謂!

現在!

二毛籍貫軍官的家屬看到大毛籍貫軍官家屬,吃香的喝辣的,不僅有麵粉、食用油這些主食還有雞鴨魚肉這些副食,餐後還能吃過蘋果、菠蘿、橘子等水果罐頭。

還有很多新衣服,水壺、電熨斗等家庭用品,自然不滿意了。

他們不在乎艦隊內部對立問題,只知道這樣分配不公。

同樣都是黑海艦隊的軍人,為什麼大毛籍貫軍人發這麼多福利,二毛籍貫軍人則設麼都沒有,當即就鬧了起來。

鬧得比上次分房嚴重多了。

要不是赫羅諾普洛將軍吃一塹長一智,讓憲兵隨時關注,一有不好情況立馬上前攔住,針對大毛籍貫軍人家屬的打砸搶就要發生了。

“混蛋,這群混蛋!”聽到二毛籍貫軍人因為物資分配的事要暴動,赫羅諾普洛將軍氣就不打一處來。

這些物資可都是自己辛辛苦苦弄來的,既然你們這些人都不認自己這個司令,時刻想著背叛,還不是一個國家的軍人,為什麼要分給你們。

“諸位,塔亞娜的話你們都聽到了,你們說,我們還有退路嗎?”赫羅諾普洛將軍看著會議室的軍官,表情嚴肅的問道。

“沒有了,已經沒有退路了!”在場的軍官同時點頭。

“很好,現在大家就回去做準備,對軍艦進行出發前的保養,下個月十號,我們統一行動,打著前往海參崴同太平洋艦隊交流軍事業務的旗號,和瓦良格號航母一起。

穿越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了地中海。

蘇尹士運河就不去了。

很容易被人從中攔截。

安全起見,我們從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順著非洲大陸南下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然後透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太平洋,一路北上到達目的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將軍,既然把瓦良號帶走,那麼要不要一不做二不休,把停放在機場的那幾架蘇-27K一起帶走,要知道航母能不能有戰鬥力關鍵看戰鬥機。

據我所知內地沒有相應的飛機,我們如果把蘇33帶過去,其價值說不定比軍艦價值還高。”一軍官站起來開口道。

“蘇-27K,我們艦隊進入這飛機,我怎麼不知道?”赫羅諾普洛將軍疑惑道。

“是實驗用的原型機,庫茲涅左夫號航空母艦離開前留在基地的。”

庫茲涅左夫號是瓦良號的姐妹艦,1989年開始進行試驗,同年秋天開始進行艦載機的綜合試驗

實驗的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蘇27的艦載型號蘇33,只不過當時還不叫蘇33,叫蘇-27K。

由蘇霍尹設計局的著名試飛員維克多爾·普加喬夫,駕駛在庫茲涅左夫號上完成起降實驗。

當然!

作為毛熊第一艘重型航母,其在黑海進行海試的時候,不僅蘇-27K在上面進行起降,米高揚設計局的米格-29K戰鬥機,蘇-25UTG教練機、卡-27直升機、卡-29直升機及卡-31預警直升機都在上面進行的起降。

至於說,為什麼黑海艦隊會有蘇33。

原因很簡單!

在1989年10月27日,維克多·普加喬夫駕駛蘇-27K庫茲涅左夫號上完成起降實驗後。

共青城飛機製造廠就開始根據要求批量生產蘇-27K,同年還開始設計用於訓練飛行員的艦載型教練機蘇-27KU。

在毛熊解體前,總共生產了24架,這些飛機被派往庫茲涅左夫號上進行服役。

因為設計經驗不足,作為重型航母的庫茲涅左夫號搭載的艦載機不多,最多搭載42-52架。

初期載機方案為:重型艦載機架蘇-33戰鬥機12架、輕型艦載機米格-29K戰鬥機12架,搭配十幾卡-27直升機和4架4架蘇-25UTG教練機。

這就導致飛過來的22架蘇-27K只能上艦一半,其餘就停在黑海艦隊的岸上的機場進行維護,隨時進行替換。

1991年,毛熊解體,正在黑海進行艦載機起降訓練的庫茲涅左夫號,緊急調往北方艦隊,因為走的匆忙,只帶走了十幾架蘇-27K,有6架停在岸上機場的倉庫裡,被人遺忘了。

現在提到瓦良號,負責機場的軍官立馬想到這些艦載機,就想著既然航母都賣了,艦載機能不能一起出售。

“德米特裡,讓你的人馬上把這些飛機控制在手裡,等我們接到瓦良號後,立馬放飛過去。”聽到有艦載機,還是最先進的蘇-27K,赫羅諾普洛將軍笑了,這能多賣很多錢。

“將軍,艦隊飛行員雖然多,但能上艦的很少,大家都是在岸上起降,貿然上艦很可能出問題。”德米特裡有些為難的說道。

雖然黑海艦隊有飛機150餘架,直升機85架,飛行員數百人,只可惜都沒有在航母上起降過,當年在庫茲涅左夫號進行起降訓練的飛行員,全都去北海艦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