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布衣監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6章 春秋戰史(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6章 春秋戰史(五)

也不知該不該形容為荒唐,帝雲寰竟真的躍下馬來,示意蕭芙蓉乘上。秦王身後跟隨的軍士大驚失色,紛紛表示大王萬金之軀,豈能步行?本來秦王每每騎馬出行,大臣們都已經非常反對了,覺得有失君主威儀,但那些大臣漸漸熟悉他們的君主後,也就不再說這些掃興的話,畢竟,他們的君主不是凡人,以凡人之君主所謂的威儀來要求他,未免太過使珠玉蒙塵。

帝雲寰當然不會答應那些士卒。

就這樣,帝雲寰跟在蕭芙蓉的馬後一直步行了上百里路,期間,蕭芙蓉曾故意縱馬而馳,帝雲寰則跟著奔跑起來,也未曾落下半步,這讓蕭無極深深的以為,大王如此腳力,又何必乘坐寶馬?如此神人,已非凡人所能力敵了。

蕭芙蓉終於不忍看這身份尊貴,心性卻彷彿無比單純的青年繼續受累,於是大大方方的讓帝雲寰上馬來坐在自己身後。看到這一幕,蕭無極感到,他們二人或許真的是兩情相悅了。

這段路漫長得很,期間不停地有文官模樣的人懷抱一堆文書過來。帝雲寰便以美人的後背為案牘批閱。不久之後,原本只有士卒們在瑣碎的閒談中,傳開的大王有了心上人的訊息,便被文官們知道了。

一天午後,兩個人面色不渝地乘馬追來。其中一人身形乾瘦,面容猥瑣,留著一綹又黑又卷的山羊鬍,另一人則生得虎背熊腰,相貌威武。兩人才到,那面容猥瑣的便直言道:“大王,臣有一諫,或逆耳而唯願君悉聞之:夫王,下帝也,皇天上帝以一神託人形而治下人,故自古君王皆以上帝之神而自命,彰威嚴而不顯凡心。自古及今,止有二異:一異者虞僖宗,以多情自命而終困於山林,虞之失鼎,三罪在之;二異者虞德宗,以仁慈自命,立公主廢太子,終至牝雞司晨而亂邦。虞之失鼎,七罪在之。僖宗多才而敏,德宗多仁且法,俱非庸才,而耽凡心二字,至於國破家亡,吾主亙古未有之英雄,豈不戒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虞僖宗:《國史通義》【晉北王白墨著】載雲:十七年,文宗崩,立僖宗。五年,僖宗摯愛浣衣女陶遙氏,因退位,立憲宗。時人歌之:“有女青紗,汗下淋淋。浣衣未幾,得幸兮君。有女紅顏,掩面羞芬。浣衣未及,得幸兮郎。女兮有情,君兮有意,浣衣未幾,樂之兮夭夭。女兮有情,郎兮有意,浣衣已矣,隱在青山矣。”)

(虞德宗及柯方公主:《國史通義》載雲:德宗耄耋而立,施政以仁德,慈而厚恩,諸侯賓服。有女柯方公主,才思無限,大造天衍四十九城,合兩儀三百六十爻象,述曰《易》。七年,德宗欲儲之。太子啟為中虢公,怨德宗偏私女子,遂謀干戈。九月,會齊王、燕公、衛公、晉公於汴,舉兵伐虞。德宗以柯方公主為大將軍,五戰定之,囚太子啟。

天寶九年,德宗崩,立柯方公主,是為英宗。英宗克謹天戒,開元天吾。因重用儒生,治內仁孝大興,民樂眾愁寡,謂大治。英宗有夫趙氏、種妃百人。

五十年,英宗崩,七子爭位。此七子皆英宗所生,不知親父,以趙氏為正夫,父趙氏。次子廩辛剮其兄弟,得位。秦王哂之曰:“弒親之王,百父之子。”廩辛怒而伐之,北,為秦王所擒。秦王割廩辛手足,豢以養之。後領兵入太阿宮,奪九鼎。秦王不稱皇帝,而從帝姓。九年,廩辛死,秦王追之為虞哀王。

秦滅虞而奪九鼎,諸侯無主,各稱王、帝,天下大亂。白子殊曰:“廢啟立柯方,虞亂乃肇始;虞失九鼎,諸侯錯序;國將大劫,乾坤傾覆;爭之或生,避之必死。”)

那乾瘦之人所言,皆精警,僖宗、德宗等舊事,黔首與奴隸皆知之。蕭無極在內心極為認可他所說的話——可這一席話的矛頭,直接指向了自己的妹妹,這卻讓蕭無極起了殺心。況且,秦王狷狂,世人皆知,如此直諫,蕭無極暗想:這乾瘦之人恐怕凶多吉少。

乾瘦之人說罷,那相貌雄偉的武官,卻猛地堆起一臉媚笑,兩人的表現,皆與蕭無極對這兩人的第一印象相去甚遠。那武官道:“大王,您先別生氣,李慈這人吶就是嘴臭,大王如紅太陽一般,已如神也,只是凡人膚淺,未必能明白大王那顆神人之心,所以姓李的說的話,某家覺得大王還是該聽聽。不是大王哪兒不對,只是大王的確該體諒體諒凡人的愚昧無知啊!”

哼,馬屁精。

蕭無極至此對這人觀感大壞,對那乾瘦的,好像叫李慈的人,反倒生起許多好感。

帝雲寰並沒有如蕭無極料想的那般惱羞成怒——蕭無極想道,或許自己真的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凡人,神人的心思,不能理解。

帝雲寰笑道:“李慈,你好大膽子。”這話瞧著像生氣,聽著可一點生氣的感覺都沒有,反而覺得和曦得很。

李慈身軀微躬,臭不要臉的承認了:“臣素來大膽。”

那相貌雄偉者,則只知在一旁傻笑。

蕭芙蓉已非當年那不諳世事的少女,心思玲瓏得很,當然知道李慈雖然沒有一個字提到自己,可字字說得都是斥自己為禍水的話。但也正因為她心思玲瓏,所以這個時候一個字也沒插嘴。

帝雲寰揮了揮袖子:“李慈,你小子也別太得意,孤不想追究你,只是因為無知者無罪,你呀,還是太小看孤了。”

“大王,雖神人亦有力所不逮、心所難主之事,還望三思。”

“那你覺得,孤當如何?”

李慈道:“大王應乘駕回宮,莫於人眼前耽於情事。太阿宮中,殿宇何止於三千,大王果欲避臣,臣必無從尋得,既無從尋得,也無從曉得,既無從曉得……”

“別廢話了,說重點。”

那相貌雄偉的又說話了,臉上依舊帶著諂媚的笑容:“大王,姓李的是想說啊,‘既無從曉得,也無從罵得’。他不知道,也就說不著了。大王做得隱秘些,我們這些人也省點力氣。防人之口,甚於防川吶!”

帝雲寰搖了搖頭,對蕭芙蓉輕聲囑咐了幾句,便向中軍行去。他的御輦,已經空了許多天了。

只是這兩位大臣卻沒有隨行而去。

他們不約而同的開始打量蕭芙蓉,復又打量起蕭衍。

“你們倆,到底什麼來頭?”武官摸了摸自己的絡腮鬍子。

不料李慈卻猛然嘆道:“王幾,你我之謀,註定要未遂了。”

“怎麼回事?”

李慈指著蕭芙蓉道:“此人便應是五年前入於楚宮的女子了。天下以美貌著稱者,吾但此人未曾見過,所料必然不差。”

“你別指著我!”

蕭芙蓉怒氣衝衝的撇過臉。

李慈十分勉強的笑了笑:“一語中的,然乎哉?”

蕭芙蓉哼道:“然乎哉汝母兮!”

“哈哈哈哈!”

這回李慈和王幾一起笑了。

蕭無極猛然想起了兩人的名字,之前他只覺得似曾耳聞,但想不起來具體的。看這兩人一唱一和,尤其王幾的名字出現,蕭無極終於想起來了。

李慈,便是大秦丞相!

王幾,則是大將軍!

秦王雖超世之才,但朝中如果沒有這一文一武雙劍合璧,恐怕也無法驟然間崛起到如今這個地步。曾經的秦國,雖也是一等大國,與隔壁的晉國終究是旗鼓相當的,現在在縱橫家們的算盤裡,一個秦國應該能頂上三個晉國了。

最讓人失望的是……原先在蕭無極的想象裡,李慈就算不是那種風度翩翩的俊秀才子,也該是個沉穩雅氣的學究,不料見到此人……言談夠雅氣,氣質卻如市井的竊賊一般,賣相還沒江湖術士好呢。這大概就是人不可貌相了。

“美人啊,你的確美,簡直太特麼美了,可是呢,咱們大王,是要成為全天下的王的,不止是中原的天下,而是真正意義的天下。如果你耽誤了他,我王幾到時候可就不認什麼王后了。”

這是赤裸裸的威脅。

蕭無極當下便道:“你不認識,我可認識。”

一瞬之間,無聲的煞氣自王幾眸中陡然爆發。蕭無極方才意識到,這畢竟是萬千怨鬼纏身的王大將軍。那種獨屬於軍人的煞氣,與蕭無極這種獨行俠客身上帶有的殺氣,是迥然不同的。前者更霸道恐怖,後者更凌厲懾人。

“小子,某家知道你大概身手不凡,也算是個少年豪傑,不過,某家手裡的戰刀不止一柄。”

李慈對王幾揮了揮手。

王幾立即閉了嘴。

這天下,除了大王之外,只有李慈能降得住這人了。

“女郎,王幾言談粗魯,亦世人皆知。其方才所言雖有唐突處,誠誠言也,望女郎非入之以耳,而入之以心。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我等這便告辭。”

李慈拱了拱手。

王幾則冷笑了一聲,二人這邊離去了。

回去的路上,王幾忽然問道:“之前你說,咱們的謀劃恐怕要未遂了,這是何意?”

“原來你沒懂?”

“你說那些什麼之乎者也兮夫哉的,某家能聽懂才是怪事!說點人話,好不好?”

李慈搖頭笑道:“善……好。我的意思是,那個女子如果真是那位美人,大王恐怕要重然諾了。大王當時曾說,交出此女,則不吞楚。現在既然此女就在大王身邊,這楚,還吞得了吞不了了?”

王幾想都沒想直接道:“定然是吞不了了!大王……唉,大王真是太君子了。如此人物,本該是儒生們喜歡的,可儒生反而天天罵他。”

“還不是因為屠滅虞宗室的事情,在那幫儒生眼裡,虞正統也,我蠻夷也。他們不生氣,不跳腳罵娘,才真個有鬼了。”

“我大秦當年也是虞朝先帝所封的諸侯,怎麼就成蠻夷了?”

“還不是因為公羊家那些我注六經、六經注我的人。孔夫子那句‘入中國則中國、入夷狄則夷狄’,需要引蠻夷歸化時,便說從了我中原之語言文字、風俗禮儀,便是中國之一。而他們想要汙衊人是夷狄,便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到了夷狄的地盤就是夷狄了,誰管你語言文字、風俗習慣?”

“還是你們這些天天之乎者也兮夫哉的人自己給自己找事兒!《論語》要是白話寫的,哪兒還有那麼多事啊!”

“君豈知《論語》非白話?時移世易罷了。”

“那你們這些文人,到底在堅持什麼呢?”

李慈嘆道:“是啊,到底在堅持什麼呢?”

“你都不知道?”

“我怎麼可能什麼都知道?其實,在文人眼裡,我李慈算不得文人。你問我如何治理大秦,我可以跟你侃侃而談三個晚上,你問我這種問題,我只能說我不知道了。”

“那吞楚的事兒到底咋辦啊!這該是治理大秦的事兒了吧。”

李慈道:“還能怎麼辦?你剛才答話的時候,就知道沒辦法了。”

……

“妹妹,你……”

蕭無極話還沒說完,蕭芙蓉嘿嘿笑道:“大哥,你是想問我,是不是喜歡他了吧?”

蕭無極鄭重地點了點頭。

蕭芙蓉也鄭重地道:“我也不知道啊。就覺得這人挺不錯,很有意思的。跟我想象的、曾見過的,一點都不一樣。我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人,他又讓我覺得親切,所以,我到底喜歡了沒呢?”

“他剛才跟你說了什麼?”

“他說啊,他要寫首詩給我,我跟他說:不要。我同點文墨,但遠沒到喜歡文墨的地步。然後他又說啊,要把天下給我,問我要不要——”

“你怎麼回答的?”

“我說啊,你先有了它,再來問我,我呢,也到時候再想。這天下啊,的確風光秀麗,多有動人處,可要不要完全的得到它,我也不知道啊。”

“妹妹,我之前還覺得你變聰明了,咋今天又一問三不知了……”

“聰明,跟知不知道,有關係嗎?”

“那你知不知道,到了王宮,你就沒得選了。”

“到了再說吧。沒得選便沒得選。大哥,就算我到時候不願意了,你也不用來救我。就算我不願意了,這個人,至少應能保我兄妹二人一生無虞,這一點,我還是相信他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