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妖僧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9章 以史為鑑7:王莽是個理想主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9章 以史為鑑7:王莽是個理想主義

“現在,咱們來討論一下秦亡的原因,剛才我已經說了一個了。”

王承恩道,“賈誼《過秦論》裡說是攻守之勢易矣,老奴深以為然。”

劉慧明問崇禎道,“陛下,你是如何認為的?”

崇禎想了想,“秦國嬴氏子弟沒有掌權,朝中出了內亂,沒有宗室子弟站出來,也是一個原因。”

劉慧明點點頭,“臣還有一個見解,臣以為秦末的戰爭是秦國與六國爭霸戰爭的延續,最終大家兩敗俱傷,被劉邦撿了個便宜,陛下以為有沒有道理?”

崇禎想了想,道,“也可以這麼理解。”

王承恩道,“老奴以為劉大人說得有理,秦雖滅了六國,但六國還有很多餘孽沒有消除,他們一直在等待機會,正巧遇上陳涉吳廣作亂,而朝中又有趙高專權,才導致秦國滅亡。”

劉慧明笑道,“王公公這一次回答得非常好,把我想要說的話都說了。”

王承恩嘻嘻笑道,“咱家這三大才子的稱號也並非浪得虛名。”

劉慧明和崇禎都哈哈大笑。

笑完之後,劉慧明又接著道,“秦末的戰爭其實很有意思,參加這些戰爭的有項羽、張耳、陳愚這樣的七國的貴族,也有韓信、陳平這樣的士子,還有劉邦、英布這種平民百姓,但是最終劉邦勝出,七國的貴族全軍覆沒,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以劉邦為代表的平民勢力崛起,最終形成了兩漢和魏晉時期的士族。”

崇禎吃了一驚,“原來秦末戰爭還有這一層意思在裡面,朕的書也白讀了。”

劉慧明道,“戰爭可以從多個角度去解讀,儒家是一種解讀法,臣是另一種解讀法,也說不上誰對誰錯,就看立場了,陛下覺得臣的解讀能為陛下所用,就會認為臣的觀點是對,認為儒家的解讀能為陛下所用,那他們就是對的。”

崇禎點頭道,“劉先生,請繼續說下去。”

劉慧明道,“由於西漢沿用的秦法,特別是軍功授田制,給了平民一個翻身改名的通道。因此到了西漢,參與分配資源的就便成了劉姓宗室、士族和平民百姓,經過七國之亂和漢武帝的推恩令,宗室基本上被消滅了,只剩下士族和百姓了。然而百姓力量太薄弱,最後社會資源幾乎全被集中在了士族手裡,百姓民不聊生。當時出了一個大人物,他看到了問題的所在,提出了很多改革方案,可惜最後失敗了,這人是誰,陛下,您知道嗎?”

崇禎想了很久,搖搖頭,

“朕想不起是誰。”

“王公公呢?”劉慧明問王承恩道,“你覺得這人是誰?”

王承恩將信將疑地道,“莫非是王莽?”

劉慧明一拍手,“對,就是王莽!”

“不可能,不可能!”崇禎連說了兩個不可能,“王莽篡漢,乃是大奸大惡之人。”

劉慧明笑著對王承恩道,“王老公,你把王莽實行的一些國策說給陛下聽聽。”

王承恩想了想,開口道,“王莽的新朝實行‘王田制’、禁止買賣奴婢,實行‘五均六管’,主要就這三條。”

崇禎道,“朕知道這三條。”

劉慧明道,“咱們不妨把這三條國策拆開來看。”

王承恩道,“‘王田制’就是把土地收歸國有,並按照井田制重新分配給百姓。”

劉慧明對崇禎道,“陛下,這一條可以理解為打擊土地兼併,是不是為老百姓謀利益的,而且直接把矛頭指向了士族?”

崇禎無奈的點點頭。

王承恩接著道,“第二條是廢除奴婢制,禁止買賣奴婢……”

“這個朕也知道,就是因為這一條國策,導致很多奴隸無家可歸,雖說是一條利民之策,反而害死無數人。”

劉慧明點點頭,“只能說明這一條不適合那個時代,要是放到現在,效果可能會好一些吧。”

崇禎默默地思考了一會兒,微微地點了點頭,算是預設了。

“這‘五均六管’內容可多了”,王承恩頓了頓,“主要有五條,一是政府控制萬物價格。徵收各種稅負。漁獵、大夫、織布、客棧、工匠、攤販等都要按十稅一的比率交稅。三是實行鹽酒鐵專營;四是只能朝廷鑄錢,其他豪紳均不得鑄錢。 五是規定所有礦藏都歸朝廷所有。六是朝廷給窮人借錢,利息是一成……”

劉慧明不禁對王承恩刮目相看,誰說太監沒文化了,大明的太監不僅有文化,而且學識淵博,放到現在至少博士生水平啊。

劉慧明不禁由衷地贊道,“王公公說得好。這些東西我看一遍就忘了,王公公居然能背出來,水土都不服就服你啊!”

崇禎就劉慧明說了一句莫名其妙地話,想了想不僅噗嗤一笑,“德華真詼諧!”

王承恩也笑了,“咱家多謝劉大人誇獎,大概就這麼多,咱家也記不全了,唉,年紀大了。”

劉慧明道,“陛下,是不是覺得王莽這些措施很誘人啊,特別是徵稅,要是大明也能這樣徵稅,何

愁國庫無銀啊!還有朝廷鑄錢一策,都是大明急需的。另外,礦稅制不正是神宗皇帝實行的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崇禎默然無語,其實王承恩還沒背完,他就反應過來了。

劉慧明道,“咱們來討論一下,為何商鞅變法能成功,而王莽卻失敗了呢?最後還落了個竊國賊的罵名,到現在都沒有洗脫罪民。”

崇禎首先道,“錯就錯在王莽篡漢,他要不行篡逆之舉,就算變法失敗了也是一個名臣。”

“對!”劉慧明附和了一聲,隨即又道,“不過,就算王莽不篡漢,他的變法也不會成功。”

王承恩道,“陛下,老奴以為,王莽操之過急,一些國策表面上為了百姓,實際上是害了百姓。”

劉慧明點頭,“臣以為,王莽有兩個失誤,一是時機不對,有些東西過於超前了,根本就是空想。比如強制廢除奴婢制度,奴婢長期服侍人,根本不會種田,要靠著主人才能活,而一旦離開主人卻連生計都無著落,因此,雖然此項國策是好的,但卻不能實行。還有徵稅制度,所有人都要徵稅,這得要多少人去徵稅啊,如此龐大的官僚機構,朝廷如何養得起?還有一些其他國策,聽起來雖然很好,但實際上不能實行的,就是空想。”

崇禎點頭稱是,“朕也是這麼認為的。”

劉慧明接著道,“第二個失誤是王莽徹底得罪了士族,自己不僅沒有徵取到百姓的支援,反而讓百姓的日子更難過了,結果導致王莽兩頭不是人,真正地成了孤家寡人,老鼠鑽風箱,兩頭受氣!”

王承恩道,“如此,王莽豈能不敗?”

劉慧明笑了笑,道,“其實王莽這人不錯,是個一心為百姓著想的人,只是太理想化了。”

崇禎點頭,嘆道,“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劉慧明笑著問,“其實王莽這樣的人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本朝就有一位,陛下可知是誰?”

崇禎想了想,道,“先生說的莫非是方孝孺?”

“不錯!”劉慧明點頭道,“我仔細研讀過建文四年的施政方略,發現他們的很多想法和王莽都差不多。幸好成祖皇帝當機立斷撥亂反正,否則大明的江山真有可能在他們手裡斷送了。”

王承恩諂笑道,“劉侍郎說得有理,方孝孺就是一書呆子,這種人如何能輔佐君王。”

心中卻想,好個劉慧明,你這拍馬功夫咱家真是拍馬也追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