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幕府將軍本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零九章 最後準備(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零九章 最後準備(四)

而當全掌武藏之後,北條綱成沒有任何猶豫一邊與笠原康勝率領大軍繼續向北,一面命成田,大石等北條家臣帶領軍勢直撲下野,下總兩國。

在北條綱成在領內掃蕩的同時,北條氏政也沒閒著,當大軍一離開小田原,他便立刻下達了擴充軍勢的命令,並任命北條氏照與北條氏規總覽這兩支軍勢。

而在上野國,真田昌幸在接到北條家的情報之後,不由眉頭一皺,他實在沒想到北條氏政怎麼突然變得如此有魄力,當初主公命自己前來鎮守的時候,雖然早已經預料到北條家會出軍來奪,可最多也就是一備加一些家臣麾下軍勢,可主公與自己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北條氏政若是先集中兵力消滅領內豪族,而後在北上,那麼便可以派出更多的軍勢,這一點需要的不是才智,而是魄力,高山家上下也正是因為知道北條氏政魄力不足,所以根本沒有往這方面去考慮。可誰知對方竟然變了個樣,這實在打了高山家一個措手不及。

如今上野雖然落入高山家手中,但由於高山家兵力不足,所以只派來田中勝介的八千長槍足輕隊,這支軍勢雖然裝備與北條精銳相當,但是在戰力上還是略有不如的,尤其是和北條綱成麾下的黃備相比,更是有不小的差距。人家黃備那絕對算的上是百戰精銳,縱橫關東數十年,從未有過敵手,就算當年面對武田赤備,以步卒對騎兵都不落任何下風,這樣的戰力與當年高山軍未擴軍之前都有的一拼,而再看上野的高山軍,田中勝介麾下八千長槍足輕,雖然訓練十分嚴格,但戰鬥意志並不十分強大,畢竟這支軍勢在之前之參加過兩次合戰,並且戰績還都不怎麼光彩,第一次大敗,第二次雖然是勝了,但一直只是圍城,根本沒有什麼像樣的戰鬥,讓這樣的軍勢面對北條家最精銳的軍勢,真田昌幸心裡還真是一點底都沒有。至於小幡信貞的上野軍團?就更不用提了,這支軍勢目前光是有個空架子,連足輕都沒有開始進行招募,根本就指望不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現在北條精銳只是在武藏不斷的掃蕩豪族,但真田昌幸卻看得出來,這只不過是對方順手而為而已,他們真正的目的就是上野。所以現在自己最應該做的就是立刻佈置防禦,一刻都不能耽誤。

想到這裡,真田昌幸立刻召集麾下家臣與田中勝介等人商議。

真田家雖然在歸順高山之後,已經分家,其兄信輝獲得了戶石城,但作為家中最有前途的真田昌幸,還是獲得了真田家臣團們的擁戴,所以跟隨真田昌幸的家臣並不在少數,這其中便有鐮原重春,鈴木重則,池田重安,大熊朝友等人,而除了這些重臣之外,還有一些後起之秀。這些人成為了上野真田家最堅實的基礎。

此刻他們與田中勝介等人分坐評定室兩側,而真田昌幸則是坐在主位之上,待眾人行禮之後,只聽他開口說道:“諸位,如今本人已經接到訊息,北條家黃,白兩備正在對武藏的豪族進行掃蕩,而我以為這並不是其真正的目的,從對方出軍的人數來看,對方的目標一定是上野,所以今日將諸位召集而來,為的就是在對方攻來之前,做出決斷。不知諸位有何想法,不妨直言。”

當真田昌幸說完之後,在場所有人都沒有感到任何驚慌,對方兩備不過一萬六千人而已,雖然如今上野己方只有不到一萬,但如果立刻向大殿求援的話,那麼只要援軍一到,北條家又能有何建樹,。

當想到這裡之後,只聽真田家家老鈴木重則開口說道:“主公,此事簡單,本家只需緊守城池,並派人前往甲斐向大殿請求援軍,只要援軍一到,北條軍必然退去,如此一來,本家家業,上野一國可保。”

“屬下贊同鈴木大人之言,屬下不才,願意前往甲斐。”原武田家家臣,後投靠真田昌幸的大熊朝友開口說道。

當他倆說完之後,其他家臣與高山家武士也紛紛表示贊同。

不過他們的想法和真田昌幸完全相反,從一開始得到情報之後,真田昌幸便沒有向主公求援的打算,這完全是因為,上一次聯軍與上杉家大戰,自己大敗而歸,這已經讓他在家中的威信有些動搖了,尤其是之後本多正信大獲成功之後,他現在必須要證明,自己不必對方差,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高山家的地位得到穩固,而如果請求援軍的話,那麼雖然能夠保證打退來犯之敵,但如果這樣做,就能加證明自己能力不足了。

所以當眾人說完之後,真田昌幸直接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只聽他開口說道:“這一次,我是不會向主公申請援軍的,並且我希望你等也立刻摒棄這一想法,此戰是我真田家向世人證明的最好機會,所以援軍一事,你等都不必再提了。”

“這。。。”真田家的家臣們上一次也是跟隨主公出陣越後的,所以當真田昌幸說完,他們立刻明白了主公的心思,雖然對於主公摒棄請求援軍的想法感覺有些不妥,但卻還是默默的接受了。畢竟他們也知道,如果不能洗刷上一次的恥辱的話,那麼自己在他人面前也將抬不起頭來。

而不請求援軍的話,那麼就只剩下兩條路可走了,除了野戰就只有籠城,他們作為家臣,對主公的性格那是極為瞭解的,野戰是肯定不可能了,主公謹慎的性格先放在一邊,光是軍勢上的差距,就無法與敵人進行野戰。

想到這裡,只聽鐮原重春說道:“既然主公不準備向大殿申請援軍,那麼屬下以為,此戰只有籠城才能保住家業與上野,如今已經到了九月,只需堅守三個月,一旦冬天到來,北條家的物資便不會像現在這樣順暢,到時北條軍必然退卻。此乃屬下之見,還請主公定奪。”

他的想法,得到了其他家臣的一致認同,尤其是本家居城廄橋城絕對算的上是堅城一座,就算和箕輪城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尤其此城所在之地離邊界不遠,對方若是無法將這裡攻陷的話,那麼根本不可能繞到去攻上野其他地方,畢竟一旦他們真這麼做了,就等於將後背讓了出來,還不止這樣,己軍勢有近萬之眾,這些軍勢如果破壞對方糧道了。所以一旦決定籠城,那麼只要此城不被攻破,敵人就沒有侵入上野的可能。

見家臣們的意見已經統一了,真田昌幸不由微微一笑,籠城?是的,想要在處在弱勢的情況下守住上野,除了籠城外還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不過如果只是籠城的話,又如何顯示出自己的能力來?所以這一次,必須要在籠城的同時,體現出自己的能力,至於方法他已經想到了。

想到這裡,只聽真田昌幸說道:“我自出仕一來,世人皆知我謹慎,從不冒險,這一點北條家上下也是清楚不過,所以我相信北條綱成早就已經料到本家這一次會籠城拒守,如此一來,一旦本家主動出擊,對方必不防備,所以這一次我決定冒一次險。”

“軍師,在下覺得如今我方軍勢處在劣勢,實在不易與敵人進行野戰,還請大人三思。”原本一直沒有開口的田中勝介在聽完之後,不由連忙勸說道。開玩笑,對方軍勢是自己一倍有餘,並且比自己麾下這些軍勢還要精銳的多,如果真要與敵人野戰的話,可能開始的時候能打北條軍一個措手不及,但他相信,對方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緩過神來,到那是己方又該如何面對。到時候就算用計恐怕也沒什麼用處,畢竟雙方的差距實在是太明顯了點。

十年前的田中勝介只能算的上是一員猛將,丹絕對算不上是文武雙全,但經過這十年歷練,並且成為統領多年,早就學會了思考,如果是之前,他絕對會想都不想的便答應下來,可現在他認為軍師是因為上次大敗之後,急於挽回自己的名聲,所以才會有此決定,根本就沒有去考慮可行性,一旦自己支援,那麼這一次恐怕還是會以大敗告終,這樣的話,恐怕軍師以後都很難從這個陰影中走出來了,所以這一次不管是為了高山家,還是為了軍師,他都必須要拒絕。

當然他也有拒絕的權利,雖然主公讓軍師全權負責上野一國軍政,但自己麾下這八千軍勢,乃是高山家直轄之軍,並非上野序列,所以要說起來,自己就算拒絕,也不算抗命。

“野戰?不,不,田中大人誤會了,我說的主動出擊是在籠城的基礎上。”說到這裡,真田昌幸立刻變得嚴肅起來,在掃視一圈之後,覺得在場之人皆沒有洩密的可能後,只聽他才繼續說道:“諸位,本人的想法是,先以籠城迷惑敵人,敵人見我方籠城,必然會安營紮寨,對此城進行圍困,而我等就在此時突然從城中衝殺出去。。。”

五日之後,北條綱成與笠原康勝已經將武藏豪族掃滅一空,而後與北條家家臣的聯軍分道揚鑣直奔上野而來,大軍未到,北條綱成便接到從前方傳來的報告,果然如他所想,真田昌幸果然在廄橋城佈置防禦,將大量石塊,滾木搬入城中,這些足以證明對方是想要籠城了。這對他來說,算是絕對算的上是好消息。

廄橋城雖然城池堅固,但卻是平城,無險可依,而守城軍勢雖然是高山軍,但在戰力上卻比以前下降很多,這樣的軍勢,根本不需攻擊,只需憑藉大軍進行圍困,不出兩個月,城內士氣便會瓦解,而後再行攻城,便能一鼓作氣將廄橋城拿下,只要能將這座城中的敵人擊潰,那麼上野一國中,便再也沒有能夠阻擋自己的軍勢了,如此一來,再用十日時間掃蕩全境,上野一國便可重回北條家懷抱。

對此,北條綱成還是十分有信心的,尤其是這一次高山氏宗只是派來了八千長槍足輕,並沒有最善於防禦的弓足輕與鐵炮足輕,那自己更是有必勝的把握,可以說這一次能夠重新為北條家奪回上野,高山氏宗的功勞是最大的。都說那高山氏宗極為英明,但如果從這次的調兵遣將來看,也就那麼回事。

不過北條綱成哪裡知道,高山氏宗這一次不派鐵炮和弓足輕隊前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練兵,一支精銳是怎麼形成的?那是透過無數次惡戰才歷練出來的,這一次氏宗的確可派出更多的軍勢,甚至在軍勢的數量上,完全可以超過北條軍,但這樣一來,便完全達不到練兵的目的了,次次都是順風仗,雖然能夠讓足輕們心中充滿了信心,但一旦陷入逆境,便會不知所措。

而北條家便是如此,北條軍最大的問題是,他們如果在軍勢上站在絕對的上風,那麼必然會爆發出驚人的戰力,畢竟他們已經習慣了用優勢兵力碾壓敵人,但一旦處在劣勢,那麼往往戰力只能達到一半的水準。

而高山家軍勢就不同了,從成軍之後,基本每一戰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雖然在開始的時候,給麾下足輕心裡帶來的壓力武藝是巨大的,但只有這樣,才能提升他們戰鬥的意志,這也是高山軍強大的原因之一,一旦有了堅韌的意志,那麼不管是逆風仗還是順風仗,都會發揮出正常的戰力,這也是高山軍能夠在任何時候都保持狀態的原因,但隨著高山家大肆擴軍,氏宗敏銳的發現,麾下軍勢的戰鬥意志已經越來越淡薄了,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恐怕用不了多久,高山軍那種戰鬥意志將會不復存在,到那時,高山軍除了裝備上的優勢外,與其他勢力麾下軍勢相比,再沒有任何優勢,裝備好也得看穿在誰的身上,一旦穿在了窩囊廢的身上,也只有被奪的份,所以對氏宗來說,軍勢的氣勢,意志無疑要比裝備重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