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家後院是唐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強烈反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五章 強烈反響!

殿下,這管思興望著李愔,嘴張了張,想說什麼又說不出的樣子。

李愔溫和地笑道:你是想說你的年紀太輕,沒有實踐經驗吧

正是,殿下。管思興點了點頭,他是個心中有分寸的人,自信但不自傲。

這沒有關係,我和上官儀說過了,上任益州刺史以後,有什麼問題的話你就向他請教,他會悉心教導你的,凡事總不能等到準備妥當的時候才開始,那時候花都謝了。

管思興聞言臉上露出明朗的笑容,李愔身上有一種讓人親和的魔力,他突然不再緊張,而是鄭重道:殿下如此看重我,我再推辭就是不知分寸了,我一定會努力當好這個益州刺史的。

李愔點了點頭,行,那就這樣,你去把上官儀幾人叫進來。

是,殿下管思興起身出去。

不一會兒,上官儀走了進來。

上官儀道:管思興這麼高興,莫非殿下給了他益州刺史的職位。

是人才就要從年輕開始培養,何況古來也有一些既年輕又有才華的人物,比如這西漢時期的霍去病,管思興是個人才,可堪大用,該用就用嘛,不過你們幾個也要監督一下他,年輕闖勁大,但也容易衝動。

王銀龍道:這個殿下放心,他畢竟在我們眼皮子底下,出了差錯我們會及時糾正的。

李愔已經面試了管思興,接著道:接下來就是面試了,你們準備一下,本王陪著你們一起,爭取這回能多選拔出一些人才,以後的政務考試和面試就交給你們了,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一手參與了。

三人躬身答是。

接下來的幾天,李愔和三人共同參與了面試。整個面試過程刷掉了三百多人,最後透過的只有一千多人,因為政務系統缺乏人才,這一千人很快被安排進了各個部門中,而按照李愔的意思,這回被錄用的官員名單在盛唐商報上被刊登了出來,而這在整個巴蜀掀起了一場風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思興他爹,恭喜,恭喜

今晚一起喝酒。

思興他爹,我是你二叔的大舅的三弟。去年我們還見過的呢

管思興大綜合第一名,任職益州刺史的訊息在盛唐商報刊登出來以後,一份報紙被小王村的一個讀書人帶回了村子,一時間管思興成為了村子裡的名人,管思興父親在村子裡的地位也是節節攀升,這個曾經的外來戶一直被人村子裡的人看不起,現在終於揚眉吐氣了。

管思興在村裡走過,到處傳來恭喜的聲音,那些平日給他白眼的人也都是笑臉相迎。這讓他心中感慨莫名,讓兒子讀書的決定恐怕是他一生中做過最明智的決定了,雖然這些人以前對他不是那麼和善,但管思興的父親還是還了禮數。因為他回來的時候,管思興和他了說不要在村子裡張揚,就和平時過日子一樣,不能看不起村子裡的百姓。當官是為了百姓服務,不能自認為高百姓一等。

管思興父親周到的禮數讓村子裡不少人羞愧不已,一個婦人道:讀書人就是不一樣。娃他爹,今天無論如何也要送孩子去讀書。

你不說我也會把娃送去讀書,現在殿下給了貧苦百姓出路,不抓住怎麼行。

益州城,百花潭,這個文人墨客最常去的遊玩之所,士子們都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口中討論都是這回的政務考試。

想當年這個劉遠山根本就不如我,現在居然做了市易司的管事,真是土雞變鳳凰。一個身著華貴羅衫的年輕公子說。

他的周圍站著的都是穿著打扮華貴的士子,這些人都是出身本地的大族,一向瞧不起政務學院的那些士子,一度嘲笑政務學院是田舍奴的集中地,根本不屑去政務學院求學。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何止是劉遠山,不少曾經讀書不如我們的人都是進入了政務系統,現在益州變了,不能再端著身份了,反正我是打算在政務學院下次招生的時候去報名。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就是,這是明擺著的事情,政務學院裡學的東西是殿下需要的,這些四書五經過時了,讀讀就行了,不能當飯吃了。又一個人附和。

越來越多的人附和,年輕公子臉忽的紅了起來,他剛才一番話只是嫉妒之言,沒想到被群起而攻之,這益州看來真的變天了。

他這樣想著的時候,一幫穿著粗陋的士子從他們面前經過,一個雄赳赳,氣昂昂的樣子,以前的時候,他們總是低著頭從他們身前快速經過,年輕公子只能不甘地望著他們遠去,不敢和以前一樣上前挑釁,因為不遠處就是兩個穿著飛魚服,帶著繡春刀的武侯,這些人的腰間還別著一根黑色的棍子,據說叫什麼橡膠棍,他可不想再挨一頓打。

不分貴賤的政務考試在巴蜀引起這麼強烈的反響是李愔根本想不到的,整個巴蜀百姓求學的激情瞬間被點燃,以前冷冷落落的私塾瞬間爆滿,把一些教書的先生大門牙都笑掉了兩顆。

而順應著這股風潮,李愔正式推出全民教育,公塾在巴蜀大地四處開花,家裡的有孩子的,都搶著把孩子送往學校。

百姓素質的提高才能適應的新的政治體制,所以,提高百姓知識思想水平很有必要,這樣百姓才能適應新的體制。說話的是一個四十歲上下的中年人,他同樣是從政務考試中脫穎而出的,名字叫蔡倫,主修的是教育學,在分配的官職中,他被任命為新部門教育廳的廳長,主管巴蜀的教育系統。

蔡倫是這屆中年齡算是最大的,也最成熟穩重,教育的推行就需要這樣的穩紮穩打的人,於是商議過後,蔡倫被推選了出來。

李愔已經和蔡倫聊了很長時間,用以確定蔡倫的教育理念,畢竟教育這塊不能胡來,教偏了可就出大事了,嗯,說的不錯,還有教書的先生要選最優秀的人,不要讀了書的就拉來當先生,為人師表,自身不正只會教壞了學生,我給你最大的資金支援,不要怕花錢,記住,一定要選最優秀的人來當先生,而且這些先生們的月俸標準是政務系統中最高的,你可不要辜負了本王對你的期望。

蔡倫冷汗都下來了,他深感責任重大,他也沒想到李愔會對教育如此重視,高興的同時又感到一種巨大的壓力。

是,蔡倫謹記殿下教誨。

李愔站起來伸了個懶腰,大批官員進入政務系統以後他事情少了不少,真正的管理是下屬忙著具體事務,什麼都自己來,那才是不合格的管理,要懂得放權,只需監管屬下,平衡下屬關係,任用賢能或者清除不合格的官員就行了。

還有會來一批先生,這些人教的是科學知識,也就是你在政務大學書中見到的東西,你負責調配吧。

蔡倫一愣,蜀王這是打破只讀四書五經的模式,這益州的教育真是要大變了。

和蔡倫談完教育的問題,李愔去了桃園,益州想要得到巨大的發展,前提是提高生產力,讓物質富餘,這樣百姓才會有精神上的追求,而生產力的提高就需要先進的技術支持,讓一個人利用這種技術可以完成以前十個人,甚至是一百個人的工作量。

到了桃園之前,李愔首先去了山谷外的炮兵訓練基地,自從火炮量產以後,炮兵這個兵種運應而生,李愔組建了專門的炮兵團,這些炮兵除了在陸軍服役,大部分將在船上服役,充當戰船的炮手。

殿下李愔來到的時候,一個校尉小跑過來向李愔行了個禮。

現在士兵們對火炮的射擊技術掌握的怎麼樣了李愔記得這個校尉,他是軍事學院炮兵專業的學員,叫董浩。

回殿下,已經基本掌握了射擊的遙領,隨時可以上戰場。董浩回答的聲音很洪亮,話語中含著巨大的自信。

李愔點了點頭,會給你們機會的,既然你這麼自信,本王就抽幾個士兵試試。

殿下,請隨便抽選。董浩依舊很自信。

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李愔也想親眼看看,於是道:你們過來試射一下。

被點了名的士兵走了過來,熟悉的裝彈,發射,炮彈發發都打在靶子上,李愔滿意地點了點頭,又讓艦炮的炮手射擊,效果也是不錯。

口頭褒揚了炮兵的官兵,李愔進了桃園,政務和軍隊系統建立起來,他想著把重心放回科研上,畢竟先進的技術是益州強大的根本,尤其是採礦鍊金技術,這個世界上這麼多礦藏都未曾開發,這等於都是李愔的囊中之物啊,放著這些金礦,銀礦,鑽石之類的東西不用豈不是太浪費了,李愔以前看新聞的時候一聽說m國是世界最大黃金儲備國就不爽,m的還不是從別的國家搶的,他也要建立自己的黃金儲備,控制世界經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