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我做古籍修復得天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5章 詩詞路上撒歡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5章 詩詞路上撒歡跑

皇城的姬懷贏冥思苦想,皇城外的教坊司內徹底燃了起來。

已經有姑娘調絃琢磨著如何將這一句唱出來。

“李相白悵然的神情也真是絕了!”有教坊司的才女說了一句,引起眾人的一致贊同。

能不絕!李相白可是有梨園術。

書院內外有感受不到意境的,自然也有聽出弦外之音的。

有疑惑聲就從絃歌臺下方的太嶽書院兵家教書先生口中響起。

“一句‘只留清氣滿乾坤’讓人情緒激越,可你這一句‘昨夜西風凋碧樹’又將這個意境拉胯,這論的是什麼境?”

“就是,就是!”有人出頭就有人附和,雜七雜八的聲音從現場文人墨客口中響起。

臺上的李相白一樂。

得,來挑場子的了。

神情閒淡,李相白緩緩開口。

“人間詞話,人有三境,第一境叫‘立’”

法家亞聖嶽寒山瞬間認真了起來。

臺上的李相白已經侃侃而談。

“登樓所見,這是一種勢?什麼樣的勢?西風落葉,廣遠寂寥,路漫漫其修遠。小則喻修行之路的艱難險阻,大則可表國之局勢。勢如西風凋碧葉,所以要獨上高樓,排除干擾,看天涯望海角,不為眼前一時局勢所迷惑,認清方向,篤定思想。”

嵩山書院的司馬望嶽神情激越。高聲說道:“不就是這個意思。老夫在大儒境十年未曾突破,心生障礙,就是因為看不破這個勢,一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卻輕而易舉破了心障,這叫什麼來著?”

身側白髮先生燕文鸞開口:“這叫匹夫有志。”

臺上李相白笑了笑:“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一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和觀滄海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完全的合境。

司馬望嶽如今是儒門亞聖呀。瞬間就體會到了自奮自勵,自我揭破的妙處。

司馬望嶽越是琢磨越是合著自己道,滿面紅光,浩然正氣破體而出。

正氣竟然亮如罡虹,帶著活力和壯闊。

“司馬院長又破小境了!”白髮先生燕文鸞比司馬望嶽還要激動。

李相白儒門修為遠低於司馬望嶽,但對於自己師長的小境突破卻相當的瞭然。

從破大境開始,司馬望嶽了卻心障,嵩陽書院學風煥然一新,崛起在望,此番到京城就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心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自己拜師,雙喜臨門,千裡之志的司馬望嶽破小境還不是水到渠成。

絃歌臺上李相白說了一個“立”,皇城內緊盯著周園上空虛影的姬懷贏讚歎一聲:“果真如姐所說,這首詞看似婉約,確實如李相白所言,突出一個立。”

姬西樓更是有感,詩詞說的國勢不就是大周如今的局勢。

雖內憂外患,但自己要認清勢,有所為有所不為。

耳際便聽到姬懷贏開口:“李相白說人生有三境,第一個是立,第二個自然就是破,只是不知道如何破?”

如何破?

皇城內姬懷贏猜測到的絃歌臺下大儒大賢們更能推敲出來,都在想著同一個問題,第一境是“立”,第二境必定是“破”,但以詩詞如論這個“破”。

“李同堂,‘立’了便是‘破’。如何破?”有西京書院儒門學生問。

赫連城開口:“如何破,自然是‘莫等閒’的破。”

回答很巧妙,利用了李相白振武詞《滿江紅》中的句子,字裡行間表達的意思就是“莫等閒,發憤圖強的破。”

太樂丞秦朝夕笑了笑,開口:“讀書需趁少年時,光陰一寸難在晨。”

“好一個破志詩”赫連城誇讚。

本就好相貌,口出佳句,人便彰顯的更加精神,看著玉樹臨風。

秦朝夕以浩然正氣吟詩,聲音被回音壁傳了出去。

都聽的清晰。

李相白內心也讚歎,好詩!

龐太師、左丞相等人讚不絕口。

公主看太樂丞秦朝夕的眼神有點小崇拜。

皇城內太后中肯的說了一句:“秦朝夕此詩一改往日談情說愛的風格,確實不錯。還是應了一句話,遇強則強,沒有李相白,秦朝夕出不了這樣的詩句。就是不知道李相白如何出詩。”

姬西樓點頭:“勵志鼓舞,太樂丞此詩句確實是佳作。”

姬懷贏說道:“‘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是不遜色太樂丞詩句的,可已經被赫連城說而來出來,李相白再要引用《滿江紅》的句子便少了氣勢。”

姬西樓笑了笑:“有眼力!”

女帝也好奇,李相白如何說這個“破!”

西京書院絃歌臺上的李相白感慨。

自己是站在巨人肩上,要沒有這些學識的積累,真鎮不住場子,絕對會順著臺下如何“破”的提問開始費勁腦汁想怎樣回答。

可如今學院學生也好,文淵閣的大學士也罷,更或者太樂丞秦朝夕,都跑偏了。

自己前世當中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的王聖人不是這樣說的。

都挑場子了,自己便順著前世大師的哲學思想撒歡的跑。

李相白多鎮定。

視線環顧,一字一句說道,第二境是“守!”“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守!”

滿場譁然!

琅琊書院的農家女弟子神情陶醉,文人墨客手中摺扇拍打著掌心,滿腦子都是將此句贈送佳人時心上人被攻略的一幕。

教坊司內空氣幾乎凝滯。

太樂丞目露不可思議的神情。

藍小蝶也震驚呀,悄聲對的江白衣說了一句:“此句一出,大周再無婉約詞。”

洞穿雲霄的聲音就從太嶽書院一名兵家教書先生口中響起。

“妙呀,真妙!”

“妙在何處?”身側太嶽書院墨家先生不解的問。

“這不就合了兵家‘兵者詭道’的精髓,我們兵家主張奇正結合,正可勢如破竹,犁庭掃穴。奇則劍走偏鋒,一擊致命。李相白以詩詞論境,第一境說了一個“立”,都認為立而後破,這就犯了兵家大忌。”

身材魁梧,湛然若神的兵家先生此話一處,瞬間就將四周目光吸引了過來。

李相白也是洗耳聆聽,兵家知識真不懂,自己從前世掌握的聲東擊西、指南打北、暗度陳倉這些都不算,沒有實際應運過。

所以補書匠聆聽的格外認真,內心還有點讚歎。對方竟然能從詩詞之境關聯到戰場之勢。

太嶽書院的先生聲音洪亮,一字一句說道:“西風凋碧樹,此句形容戰場局勢就是敵眾我寡,所以領軍將官要查清局勢,順勢而出,制定正確的應敵方案,這叫立。何為破,破就是破軍,但從戰場動態分析,此時卻絕非破勢的最好機會。因為有西風凋碧樹,敵軍士氣旺盛,所以兵家之道中還應有一個敵我士氣此消彼長的過程。兩軍對壘,忌諱將官對整體局勢的判斷不明,士氣動搖,而一旦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目的,將官、士兵就能目標一致,不以對方任何計謀為動搖,消耗對方士氣。對手攻而不得,退而不能,勢必心浮氣躁,這不就意味著有了破軍的機會。所以這個‘守’說的妙,我還斷定李相白詩詞第三境適才是破。”

“秀呀!”李相白內心讚歎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