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全民秘境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5章 名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5章 名號

時光荏苒,等到九月初。

一艘足有三層的高大樓船緩緩地行駛在梓河上。

此為九黎船,是李子木從內帑裡掏錢購買的。

內帑也被稱為皇帑,是指皇帝、皇室的私財、私產。

隨著九黎城貨幣政策的推行,各項制度也開始進一步完善。

細分下來,總共分為三項,既皇產、官產和私產。

皇產只是民間的戲稱,特指那些被李子木“霸佔”的產業。

主要包含了貨幣鑄造工坊、醫學院、裝備學院、船舶學院、百草園以及整整一萬畝的“皇田”,當初用內帑購買,實際上就是走個賬,相當於左右手來回倒騰。

而官產則是以各種生活、生產類的打造工坊為主,比如紡織機、琉璃燈、浣洗機、七輪扇、瓷器、漆器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整整一千平方公裡的官田。

至於最後的私產,那就更加五花八門了。

小到吃的糧食,大到房子、土地,應有盡有。

在這種情況底下,李子木也在一個月前,頒佈了物權法。

物權法明確了私有財產的神聖性,任何人不得無故剝奪。

此法的建立,也從一定意義上增強了民眾的歸屬感。

縱觀整個蜀地,可以如此保障現代人私產的,僅此一家。

再加上九黎城不忌言論,允許你討論政事,只要你不作死故意辱罵,犯了大不敬,一般也不會治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算是直呼大名,也沒有什麼了不得的,這與古代動不動就避其名諱可要寬鬆太多了。

當然,這也與他的身份有關。

如今的李子木雖然統一了兩縣之地,治下之民也超過了二百六十萬,但還沒有正式地定下名號。

這幾日,包括賈詡、段韶在內的眾人已經多次提醒。

就算是劉衛華,也隱約地提了兩句。

當今這個世界,沒有所謂的正統,大多是以實力為尊。

這段時間以來,已有數十個勢力公開定了名號,最高的也僅僅是國公,至於稱王稱帝,還沒有人這麼著急。

比如朱元璋,在正式統一了江南省之後,便自稱吳國公。

北湖省的劉秀,則是佔據了半省之地,劉表幾乎沒有抵抗,便直接降了,唯有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還在抵擋著。

即便實力很強,劉秀也僅僅是領了個南陽郡公,比朱元璋要低了一個等級。

這還是周邊實力較強的勢力,如果把目光放在蜀地,品階就更小了。

自號將軍的一大堆,比如劉備的徵西將軍,孫堅的定遠將軍等等。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才會如此糾結。

名號一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說,這東西並不能帶來實力上的增加,僅僅是意淫。

往大了說,這卻是一個勢力的符號和標誌。

九黎城脫胎於蚩尤,在其後,又逐步吸納了鎮國神獸白虎。

武和兵這兩個字總是脫不開關係的,就算想要定名號,也應該從這上面著手。

樓船裡。

幾道迴廊,花間裡擺放著圓桌、木椅。

在前面的戲臺上,陳圓圓一邊彈著琴,一邊唱著詞,琴聲與清唱,彷彿穿透了髮膚、毛孔,讓人滿身的舒服。

至於李子木,則是慵懶地躺在長椅上。

這一段時間以來,算是他最為悠閒的時光了。

自從聽了賈詡的建議,李子木幾乎做起了甩手掌櫃,除了關注一下情報體系的建立,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在百草園亦或是樓船上待著。

就在昨天,有關九黎宮的修建計劃也獲得了透過。

這座佔地面積足有一百五十萬平方米的宏偉宮殿,一經釋出,便引起了巨大的討論,隨之而來的,還有抑制不住的豔羨。

大小是紫禁城的兩倍,建築面積更是達到了三倍之多。

每一個樓宇、亭臺,都是經過反覆的推敲,雖然少了些肅穆之感,但卻更加宏偉大氣。

整個九黎宮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既外朝和內廷。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舉行國家大典禮的地方。

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其他的,還有數十個妃子所居住的殿宇。

從一開始設計的時候,這座宮殿就是以皇宮的標準在做。

所使用的材料全部都是頂級的,琉璃瓦、孔雀石、檀木、金絲楠木,基本上將所有能想到的珍貴材料全部塞了進去。

而在看到了寒鐵石、銀星石近乎完美的色澤之後,對於某些裝飾品的打造材料,也多了一個選擇。

但如此宏偉的宮殿,想要真正建成,可謂極難。

據史料記載,當初的朱棣為了建造紫禁城,可是派遣了大量的人員前往全國各地,為的只是尋找名貴的木材和石料。

從下令修建(1406年),再到完全建成(1620年),中間經歷了十五年!

即便九黎宮“一切從簡”,但五六年的時間總是要的。

對於這一點,李子木倒也不著急,如果不是因為人手足夠,他甚至都打算暫緩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