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仙門走出的男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夜話風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 夜話風俗

張敏妙目一轉,道:“上樑是建新屋中要舉行的五大儀式之一。這五大儀式是:一,屋場地\"安符師\"儀式;二,\"放水\"(正屋正堂埋地下排水溝)儀式;三、安大門儀式;四,上樑儀式;五,\"落(搬進)新屋\"儀式。為了使\"上樑\"儀式更隆重,更壯觀,家境富裕的,往往把\"上樑\"與\"落新屋\"儀式合併舉行”。

“別耍話頭,你說的這些是儀式,我是問你們上樑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三叔,你急什麼啊!”

張敏視線投向另外一處,朝著坐在一邊的秦宇使了一個眼色,才笑嘻嘻地對三叔道:“這個還是叫咱們家的大才子來回答吧!”

張敏對這些儀式瞭解,也是因為自家當初建新房的時候經歷過,可真要她說出個所以然來卻是難為她了。

“呃,那我就說說吧,要是不對的地方,小舅你可別嘲笑我啊。”秦宇瞧見表姐的目光,只得接腔開口說道。

“小宇,你就說說,不對的地方小舅給你補充!”張遠橋鼓勵道。

“其實上樑的習俗自古有之,俗語說:‘房頂有梁,家中有糧,房頂無樑,六畜不旺’人們認為梁安得正、安得穩、安得鬧,才能興旺家業。而且古時候對於梁木也是有著嚴格的選擇的,必須是圓直的梁木,不能歪斜,這樣的梁木才能用做上樑……”

秦宇凱凱而談,在大學期間他就對這些民間習俗很感興趣,也進行過一些瞭解和調查。

“不錯,上樑的寓意你說對了,那你知道上樑都有哪些程式不?”

張遠橋是一個教書先生,沒能難住秦宇,習慣性的就要詢問到底。

“嘿嘿,小舅,這個我還真瞭解過。各地上樑的習俗都不同,就咱們這個地區來講,上樑得選一個吉日,然後在前一天晚上,由木匠和砌匠師傅把彩梁抬放在新砌房屋廳堂的桌子上,蔸頭放東邊(即朝左),尾頭放在西邊(即朝右),接著主人家擺好瓜子水果,陪著師傅們守梁,防止一絲汙穢,陰邪之物接近彩梁。

守梁的時候,首先是木工師傅要作出陪梁儀式。他先在茶盤抓上一抓米,往廳堂四面一撒,向梁樹作揖後說道:

“此梁此梁,很不平常,棟樑上屋,穩穩當當,紅星高照,金碧輝煌。閤家吉慶,人丁興旺,老者長壽,壽比山崗;少者添喜,蘭桂騰芳。仕者榮升,鵬鳥高翔;學者榮發,青雲直上。萬事如意,大吉大昌。”

木工師傅稱述了賀梁詞後,就是得按規矩出煞了,要找主人討一杯淨水,喝入口中,往梁樹上一噴後說道:

“眼看一邊,天地開闢,日吉時良,皇帝子孫,砌造華堂,安居適宜,凶神退位,惡煞潛匿。此間陪梁,永遠吉昌。一聲槌響透天上,萬聖千賢陪大梁,天煞快歸天上雲,地煞順水下洛陽。”

秦宇的聲音抑揚頓挫,隨著嗞嗞作響的炭火聲,傳入眾人耳中,眾人腦海都能浮現出木工師傅吟詞的生動場景。

“很好,沒想到小宇你對上樑的習俗這麼瞭解,繼續說下去,也給他們長長知識,這些老傳統現在的年輕人是沒幾個人懂了。”

張遠橋很滿意秦宇的表現,不過正如他所說的,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傳統的瞭解實在是太少了,這些東西恐怕再過個幾十年,等老一輩的人去世後,就要徹底消失了。

“我以前只知道上樑的儀式挺複雜的,沒想到還有這麼多講究。”這是秦宇的另外一位表哥出聲感嘆。

秦宇點了點頭,對於小舅說的話他也認可,現在的青年追求的目標不同,快節奏的生活讓這些古老的繁瑣習俗沒有幾個人去用心瞭解了。

“出煞以後,來客和主人一起坐在廳堂陪梁,到半夜後,就備辦酒餚招待陪梁的人宵夜喝酒,主人對木工、砌匠師傅更要厚禮款待,往往是燉肘子感謝他們的辛勤勞作,新屋主人得陪木工、砌匠師傅慢酌慢飲,夜宵結束後,時間也臨近五更。

這時,木匠師傅把塗成紅色的斧頭、墨斗、曲尺拿來放在桌子上,三尺斜靠桌子左前方。砌匠師傅也把瓦刀、掛尺拿來放在桌子的右前方。一切準備好後,樑上放上一隻大紅公雞,這時,掌墨斗的木工師傅走到桌子前說:“魯班來得早,此刻上樑好。”接著木工師傅用五穀和筆墨紙張之類物品放在梁木正中,再用紅布封梁——緊緊地把梁腰包好,並用紅線將包梁紅布縫好,便吟唱拴梁詞道:

手拿主家一片綾,一丈三尺還有零,

左拴三下增富貴,右拴三下點翰林。

主家人財兩興旺,榮華富貴滿門庭。

吟罷,木工和砌匠師傅各舉一杯供酒,往頭上一舉,再往梁樹上灑酒三下,同聲念道:

手端主家一杯酒,贊個天長與地久;

手端主家二杯酒,榮華富貴代代有;

手端主家三杯酒,子子孫孫封王侯。

木工、砌匠舉酒祭梁後,木工匠就要拿公雞放在梁樹站著。首先拿著雞讚道:

手拿主家一隻雞,生得頭高尾又低;

頭戴金冠霞佩錦,身穿五彩羽毛衣。

此雞不是非凡之雞,東家老闆祭梁之雞!

說罷將雞放在梁樹上,叫做活龍站梁,意寓家業興旺。祭梁儀式後就到了上樑吉日良辰。木工師傅和砌匠師傅在樹兩頭用纏上紅紙的繩子,各自拿著安梁工具爬上正柱頂端,提著繩子,兩頭保持平衡,慢慢地往上拉,並邊拉邊吟讚詞道:

主家今日屋上樑,喜逢黃道降吉祥,

福星高照生光彩,金玉滿堂百事昌。

吟罷,陪梁的賓客、主人和來撿拋梁饅頭的合村男女老少都應聲大喊道:“好的!”那應和聲響徹雲霄,合著鳴放的鞭炮聲,把上樑的氣氛喧染得喜氣洋洋,熱鬧極了。

這時砌工師傅又吟道:

“此梁此梁,很不平常,長在山上,今日作梁。今日上樑,喜逢黃道,谷昌吉旦,紫微高照。棟宇增輝,物華天寶。長者益壽,歲獻瑤桃。少者進喜,月圓花好,讀者進學,龍門高跳,官者加祿,步步升高,耕者豐產,谷滿倉廒。家業興旺,永進財寶。”

木、砌工師傅邊吟唱邊把梁樹拉上正柱頂端放穩,又將繩子放下,把饅頭、花生、糖果、硬幣拉上樑去,為討彩話,故意問道:“下面好多的人呵,斧子不要亂丟!”接著便大聲喊道:“梁樹安好,招財進寶。一天早,百代好。拜請師傅,快快把上樑饅頭拋吧!”於是木工師傅和砌工師傅坐在梁樹穿方上,一邊拋饅頭,一邊吟唱上樑喝彩詞……

秦宇的話語終於說完,眾人還在回味當中,良久有人發出一些感嘆:

“沒想到要當一個好的木匠師傅不但要會做活,還得懂這些啊!”

“其實在以前,學徒們跟著木工師傅學活,什麼時候能出師,就是看師傅會不會教他這些東西了,學會了這些,才能算正確出師。”

小舅適當的接了話,秦宇也是點頭認可,古時候的匠師們都很嚴格的,想要出師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咦!不對,小宇,你這說的這些雖然很不錯,可是和我們這裡的習俗有些地方不同,就你說的陪梁儀式好像就沒有,而且也沒有出煞儀式啊!”張華回味了一會,卻是發現了一些不同的地方。

“笨蛋,你也不想想,現在是什麼年代了,都鋼筋水泥房了,哪來的梁,小宇講的是以前的習俗!”張遠橋對自己的這個兒子是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當初揹著他輟學去外面闖蕩,差點把他氣出病來。

秦宇朝表哥張華投去一個節哀的眼神,小舅只要一有機會就會毫不留情的打擊表哥,這已經是眾人悉數見慣的事情了。

張華眸子對他眨了眨,示意秦宇幫他解圍,不然就自家老頭能抓住機會數落他半天。

“其實雖然現在房屋都不需要用到梁了,但是這些儀式還是有的,只是換了一個方式,就拿出煞儀式來說,現在木匠師傅會抓一隻公雞繞著整棟房屋各處遊走,每個門口角落都會放上一些竹條,公雞走過之處,都要有人拿起竹條拍打牆壁,這叫驅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秦宇對於表哥投來的求助,自然不會見死不救,只好替他解釋:

“在民間公雞本身就有破煞喚陽的本領,這公雞所到之處,陰煞汙穢東西自然不敢呆著,聽到竹條的拍打聲,就會躲進竹條之內,然後等木匠師傅走完整棟房子後,人們就要收全竹條由一個人拿柱子捆著鞭炮在前面開路,有竹條的人就要跟著跑出去,這叫送煞!”

“嗯,這書沒白讀,這些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傳統可不能丟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