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回到過去當釣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0章 老吳也是個妙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90章 老吳也是個妙人

車子在靠近山頂的一處寬闊的小廣場停了下來,隔著老遠,張揚就看到靠近小廣場北側的位置,有一排小木屋風格的平房。

一瞬間,張揚有點恍忽,這地方的造型似曾相識,跟以前葉大哥帶著去過的跑山豬養殖基地內部的水庫有那麼點神似。

老吳從駕駛室下來,衝著後面兩臺車揮揮手,大家很快把車子停穩,然後下了車。

“進屋,先去乾飯!吃飽喝足了,帶你們去水庫!”老吳就跟到了自己家似的,直接推開門就把大家往屋裡帶。

“額,水庫主人呢?咱們就這麼堂而皇之的進去,不太好吧?”張揚略帶遲疑。

老吳撩了下自己的帥氣頭髮,說道:“我二叔待會才過來,山上就我二嬸兒在這給咱們做飯!

跟我進來就行了,到了這裡,就當到了自家一樣!給你們嚐嚐我二嬸兒的手藝!”

很快,張揚眾人就見到了老吳嘴裡的二嬸兒,一個看起來五十歲左右的普通婦女,眉眼間很和善,面對老吳帶來的朋友,也非常和氣,熱情的把大家帶進屋,聽到老吳說餓了之後,立馬張羅著開飯。

說起來,早飯也並不算複雜,海鮮疙瘩湯,加上自己醃的小鹹菜,外加不知道用啥法子炸出來的口感極為綿密鬆軟的油條,味道極為鮮美。

看到張揚眾人一副餓死鬼託生的模樣,老吳非常滿意。

“咋樣?我嬸子這手藝可以吧?”

張揚笑著道:“比街上的早點鋪可強多了,好吃!”

“哈哈,這才是開胃菜,等中午讓我嬸給大家做大餐!

大家抓緊吃飯,吃飽喝足了,帶你們去水庫下杆!早上應該能趕一陣兒早口!”

“妥了!”

滿滿的一盆疙瘩湯,被一幫大肚漢給全部消滅,吃飽喝足的眾人打了個招呼從屋裡出來,跟在老吳後面,直奔山上水庫。

扯到這,還有個小插曲,再往前走車子就開不過去了,只有一條簡單修整的羊腸小路。

就在張揚他們卸下釣箱裝備啥的準備背過去的時候,老吳擺擺手,把大家帶到了一間雜物室門口。

打開門一看,三輛獨輪小推車車。

“臥槽!

山上還有這裝置!

看到這一幕,張揚眼睛睜得大大的,瞬間感覺視覺受到了衝擊。

張揚從小村裡孩子出身,對這種獨輪車還是不陌生的,這種農具小時候在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輛,平常幹點農活推點東西啥的很方便。

但是隨著新農村改革合村並鎮的興起,住平房的村民都搬上了樓房,這些種地用的農具啥的也都很難見到了。

沒想到在山上,還見到了這神器,一次還是三輛。

老吳掏出玉溪散了一圈,自顧自的點燃叼著煙說道:“昨天從山下拉過來的!你看看輪胎都有氣沒?沒問題的話,一人一輛,一趟就把裝備搞過去了!”

“有了它,可輕鬆多了!”張揚也連連點頭。

很快,眾人把釣魚的裝備都搬上了小推車,等大家都捯飭利索了,張揚突然想起什麼,抬頭問道:“你的裝備呢?不一起搞上去啊?車上還有點空,勻一下一趟就運過去了!”

老吳一邊開啟車門一邊搖搖頭:“我裝備少,臺釣的裝備就不帶了,打路亞,一根杆子,一個工具包,帶個控魚器就夠用!”

說話的同時,車門開啟了,五菱小麵包後座的場景,再次讓張揚瞪大了雙眼。

好傢伙,麵包車後座全部拆掉了,車頂上裝了固定魚竿的固定架,架子上一排至少十多根不同尺寸調性的杆子,張揚甚至還看到幾根獨節杆。

頂棚下面分門別類放著不同的釣魚裝備,路亞餌、各種工具、臺釣釣箱,臺釣竿、餌料、窩料、最後面一排甚至還有野外宿營用的鍋碗瓢盆套裝。

這麼說吧,從外面看這個麵包車不顯山不露水,撐死也就車牌號扎眼一點。

但是開啟車門以後,這麵包車簡直是個釣魚人的夢幻神車呀,移動軍火庫。

“臥槽!小易,把裝置開啟,拍下老吳的麵包車!這尼瑪你自己改裝的啊?”

張揚實在沒忍住,很沒見過世面似的大呼小叫起來。

經過這麼一提醒,其他幾人也湊了過來,就連小薇跟YOYO倆妹子,都被老吳的釣魚戰車軍火庫給徹底折服了。

“嘿嘿嘿,我瞎弄著玩的!”

見張揚等人被自己的軍火庫戰車給震撼到了,老吳笑著撓撓頭,語氣謙虛,但是表情表現的非常得瑟。

他這一招屬於絕對的扮豬吃老虎,幾萬塊麵包車跟車上價值十多萬釣具裝備放在一起,主打的就是一個強反差裝逼,簡直是扮豬吃老虎的典範了。

之前老吳遇到新釣友的時候,這一招可謂是無往不利,現在放在張揚這裡,依然是裝逼效果拉滿。

“我擦,人民群眾當中有土豪呀!都是進口的路亞杆子,這特麼一支都三四千打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揚掃了一眼魚竿的品牌logo,腦袋裡浮現出一個初步的估價範圍來。

“嘿嘿,小錢,都是小錢兒!

老吳擺擺手,嘴上說著小錢,但是臉上表情已經徹底出賣了自己的內心,這傢伙絕對有扮豬吃老虎的惡趣味。

顏值高,身材好,待人接物也非常得體,關鍵是還有個有趣的靈魂,這個老吳也是個妙人呀,這不是傳說中自帶男主角光環的男人嘛。

僅僅透過認識老吳這事兒,又給張揚上了一課,世界之大,臥虎藏龍呀。

眼看張揚還想研究下自己的裝備,老吳取下一支杆子跟腰包等裝備,隨後擺擺手拉下了車門:“行了,別研究了!都是些流通貨色,沒啥太值錢的寶貝。

你真想研究裝備,回頭介紹你個朋友,他是個裝備控,收藏了好多限量稀有的型號!那才是真的玩家,我充其量就是個葉公好龍的弟弟!”

“行吧!回頭再說!”張揚點點頭,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

就這樣,一行人收拾好了裝備,隨後老吳帶著大家繼續往山上走,推著小推車穿越了至少幾百米的羊腸小道之後,張揚總算看到了水庫的全貌。

好傢伙,在腳下山頭跟對面山頭中間的區域,一條東西走向的巨大山體水庫橫亙其中。

大清早太陽還沒升高的階段,放眼望去庫區水面之上就好像爬上泰山迎著朝霞看日出似的煙霧繚繞,那家夥雲蒸霞蔚頗為壯觀。

小薇:“哇,好漂亮啊!仙氣飄飄!”

張揚:“臥槽,水庫面積不小啊!”

老吳非常得意的用手指著遠處介紹道:“東西走向,大概四百多米長度,南北方向最窄的區域,大概八十幾米!

總面積的話,大概五六十畝的水面。今年春天沒下雨,水位有所下降,往年的話,水位要到岸邊石頭那條白痕位置!”

老吳對這處水庫的情況非常瞭解,包括水位,水深,面積啥的。

不過在簡單的聽完,又站在高處觀察了一會兒之後,張揚微微皺眉扭頭問道:“你在群裡不是說這邊屬於開放型山體水庫嗎?

這都快六點了,怎麼沒見到當地其他釣魚人來啊?哥們你不是忽悠我們吧!”

聽到這話,小易他們也跟著思考起來,確實,這種地形地貌,外加水庫環境下,如果正常放釣的話,早就該擠滿人了才對。

可是現在,一路走來,一個釣友都沒碰到。

“嘿嘿嘿!這不是怕你知道了實際情況就不來了嘛!

實際情況跟我微信跟你說的確實有點出入,不過差距不大!

今天沒人來釣魚,是因為這裡只有週六週末開放,外部人員不接待,只有我們自己的犟釣釣魚俱樂部會員才能來玩!”

老吳一副奸計得逞賤不嘍嗖的表情,搞得張揚想生氣都發不出火來。

“合著,這大水庫,屬於內部自留地釣場?”

“對頭!

這邊整片山都讓我二叔包了,這個水庫也是其中一部分。

好多年前我往裡投放的魚苗,一直天生地養,從來沒人為的管理過!後來我跟一起釣魚的哥們弄了個俱樂部,這邊就成了我們俱樂部的自留地釣場!

我們犟釣釣魚俱樂部,正打算擴充人員規模呢,回頭老大幫忙給打打廣告啥的唄!”

犟釣釣魚俱樂部,嘖嘖,這名字就透著一股霸氣側漏的感覺,還真別說,這名字風格跟老吳這幫不差錢的公子哥還真挺匹配的。

“行吧,來都來了!也不矯情了!下去釣一天看看啥情況吧!”

張揚都拍板發話了,團隊眾人自然是沒意見的,沿著之字形的山道往下走,很快就來到了老吳給張揚他們安排的釣位區域。

位於庫區南岸偏中腰附近的區域,貼著庫區岸邊搭了一片木質的連廊。

木質連廊很寬,最寬的區域超過二十米,還放著木頭桌椅啥的,夏天在這搞個燒烤吹著風釣個魚,絕對舒服。張揚大概掃了一眼,這片連廊長度超過三十米,坐個十來口子人一起下杆都絲毫不覺得擁擠。

坐著釣箱釣魚,連釣臺都不需要搭,等太陽昇起來了,背對著太陽,也不耀眼,單從舒適的角度來說,這地方基礎建設絕對屬於用心了的。

“之前你們就是在這片區域釣的?水深多少?魚種以啥為主?”張揚放下小推車詢問起來。

“這邊底下相對比較平坦,六米三的手竿,深度大概在四米多的樣子,底下是石頭底兒,沙地!之前搭建露臺的時候讓人簡單修整過。

如果用到八米一的杆子,就是純自然生態了,估計會有坑坑窪窪的地方!

魚種的話,就比較雜了,常見的澹水魚這裡面基本都有,彭澤鯽、翹嘴、斑鱖、鯉魚、鯿魚、青魚、草魚、鰱鱅,甚至那邊石頭縫那裡,我朋友還弄到過一斤多的大黃鱔!”

“魚種還挺多的,什麼魚的密度最大呢?之前看你微信上說這邊大青魚有很大的!密度也可以,這是真的吧?”

“當然,青魚跟花白鰱是這裡面密度最大的魚種。

這個養馬山水庫聽我叔說至少幾十年沒幹過了,但是原塘的魚並不算太多,山體水庫的水質太硬,再加上水太瘦,魚長得很慢。

後來承包下來之後,我們一幫人經過一合計,就給它進行了適當的改造,投放了大量的螺螄跟肥水用的水生藻類菌種,足足養了兩三年螺螄種群適應這邊並且開始大量繁殖了,後來又投放的青魚啥的魚種!

當時投放了五千尾的半斤重青魚魚苗!”

“一直沒投喂??”張揚繼續問。

“平常是不投喂的,只有在秋天掰了包米之後,會將山上自己收的包米,都在過冬之前投喂進水庫裡餵魚,平均算下來,一年也有個幾萬斤的投喂量!”

“行,知道了!既然吃包米,咱們就用帶來的老壇玉米打窩做釣應該就ok的!平常你們週末來釣魚,魚情咋樣啊?有沒有什麼特殊提醒的地方?”

“特殊提醒的沒有,值得一提的就是用粗一點的魚線,然後用大一點的魚鉤,這裡的魚力氣非常大!十斤重的魚力氣頂的上外面黑坑大物塘裡二十斤三十斤的大魚!”

“妥了!”

張揚點點頭,算是瞭解了這片水庫的大概情況。簡單溝通過後,張揚他們就把裝備都擺開了架勢做起了準備工作。

像這種第一次來的陌生水庫,張揚做釣還是頗有章法的。

老吳介紹的情況僅供參考,在正式開始打窩做釣之前,必須要做的工作就是先把釣位周邊的情況探查清楚。

想到這裡,張揚取出一支八米一的魚竿,掛上釣組浮漂之後就忙活起來。

找底,測水深,分析水下的地形結構等,一通忙活下來,張揚確定了三個釣位的位置。

老吳說的情況基本屬實,水下的地面基本是一個角度很小的緩坡,也沒有掛底情況,整體比較理想。

八米一的杆子拋滿杆的時候,水下就有點坑坑窪窪不太平整了。

浮漂要不然老高,要不然直接沒漂,不太適合做釣,往回抽回一米左右的距離之後,這種情況大大降低。

大概五分鐘時間,張揚決定,就用八米一的杆子,拋個七八分杆,釣七米二正常的釣點位置。

確定了這一點,幾個釣手就忙活起來。

小推車上裝的一整箱老壇玉米直接拆封,每個人先拆幾包,先簡簡單單的打個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