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直播之環球探險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73章:來晚了,寶藏被挖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3章:來晚了,寶藏被挖了

霍克森屬於中薩福克區的一個古老的村莊,位諾福克郡迪斯鎮東偏南5英里,韋弗尼河以南1.5英里。

李銘一行人從薩福克郡的伊普斯維奇駕車抵達最終的目的地小村莊霍克森(霍克斯尼)用了足足50分鐘。

主要是沿途有些堵車,但三個BBC的攝像師一直在輪流跟拍。

霍克森沿路兩旁被鬱鬱蔥蔥的綠色田野和漂亮的野花草甸所環繞,那些18世紀留下來的古老紅磚建築依舊還在。

任何一個人來到這裡都會沉浸在這風景如畫的鄉村美景之中。

李銘戀戀不捨的收回目光,看了看遠處的平原,說道:“兄弟們,霍可森是美麗的薩福克歷史非常出名的老村莊,村子擁有獨特而真實的古老歷史,第一批霍克斯人定居,大約是距今32萬多年前,那時候這裡是還是一個湖泊!”

“這個村子就是我此行的目的地,我會在這裡呆下足夠一週的時間,如果在這裡一無所獲,就要儘快去下一個地方,繼續搜尋找其他可能擁有寶藏的地區。”

“我還想告訴大家很重要的一點,咱們在國外任何一個有地區打算搜尋寶藏,一定要徵得土地主人的同意,如果土地沒人主人,那又另說。”

“接下來我打算找這裡的村長聊聊,徵得在村子尋寶的同意,可能需要會付一些錢。”

【俺的小本本記上了!】

【那就是說沒人的地方刻意撿咯~】

【要挖寶藏先花錢買地皮?我懂了!】

BBC的衛星轉播車就停在村子外面,接下來,三個攝影師連同李銘無人機裝置一同進了村子。

霍克森本來就是一個風景不錯的旅遊之地,村子平日裡的遊客也不少,附近不光有鄉村酒店,還有刻意租住的度假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沿途的村民對於李銘和攝制組的出現除了多看一眼外並沒有多餘的表示。

如果李銘直接就打聽這裡那位退休的園丁住哪的話,就顯得太刻意,他加快腳步決定直接找這片管事說話,把整個村子的勘探權給包下來。

透過村民的介紹後,村長出現了,是一個白胡子的憨厚老頭,不過對方這麼熱的天氣還穿著一身長衣長袖的,李銘都替他感到熱得慌。

此時直播間的彈幕又開始佔領高地了。

【臥槽,白胡子的老頭又來發任務了?】

【恭喜銘哥喜提任務NPC】

【俗話說要砸場子先拜山頭,銘哥一看就是社會人,玩的兒就是講究】

【拜山頭笑到我了~】

當李銘表明來意之後,村長反倒一臉驚訝的說道:“年輕人,這裡曾經的確有寶藏,不過幾百年前就被挖了!”

......

BBC《寶藏獵人》節目組的演播大廳。

在攝制組的實時轉播下,李銘的一舉一動幾乎是完全透明。

先前其他尋寶隊都已經在緊鑼密鼓的在目標地域搜尋的時候,特別是傳奇尋寶隊已經在目的地開始架勢脈衝探測器。

有經驗的尋寶隊一般會配備脈衝探測器和探盤機(圓盤狀的金屬探測儀),把兩者混合起來用,

脈衝探測器這東西靈敏度高,相對深度好一點,缺點就是對有色無色的金屬識別能力有些欠缺,抗幹擾能力也不好。

金屬探測儀就方便多了,大多數是物理探測!對金屬識別能力很強,抗礦化抗各種幹擾能力很強,很穩定,機器便挾,一個人輕鬆操作。

六支尋寶隊,除了六個實況的轉播螢幕,還有一塊用於主持人和嘉賓解說的螢幕,《寶藏獵人》的觀眾們可以自己任意切換觀看自己心儀的那支隊伍。

此時不管是電視機前的觀眾,還是演播室的主持人對於畫面裡這個叫李銘的亞洲參賽者從愛丁堡到薩福克郡的小村子很是疑惑。

主持人就是替很多觀眾道出了心中的疑惑,“這個亞洲人千里迢迢的跑到霍克森幹什麼?全英國就屬薩福克郡的人最多,而且那地方也是尋寶人比較多的,想要在那裡找到寶藏的可能性很低了吧?”

因為最近時間李銘的討論熱度著實有點高,一些出於內心好奇的觀看了他尋寶的觀眾們更是懵逼,在他們眼裡電視機裡這個亞洲尋寶人的行為太反常了,一點都不專業,一路上吃吃喝喝,然後跑到了一個度假村村子要尋寶?

然後再看看其他尋寶隊的努力作業,感覺好像電視裡這個亞洲人一點都尊重這檔節目,搞得好像來旅遊度假一樣,還跑到一個度假村去了。

解說席上的馬爾科教授看到李銘來到霍克森,一臉的驚訝,脫口而出的說道:“這個亞洲小子有點意思,他來到的這這個村子的確有寶藏!”

“教授你是說這個叫霍克森的村子真的有寶藏嗎?”一旁邊主持人聽到,頓時驚呼道。

旁邊的另一位邀請嘉賓突然也回過神來了,脫口而出:“馬爾科教授,你說的是霍克森石斧?”

主持人有些蒙圈:“什麼是霍克森石斧!”

馬爾科教授神色鄭重的解釋:“所謂的霍克森石斧,指的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約翰·弗雷1796年在這裡磚石坑裡發現了深達12英尺的火石手工工具,他是第一個認識到古代工具是人為工具的人。他的發現的一隻石斧現在就存放在大英博物館中。”

“約翰·弗雷院士於1797年6月22日發現並於1800 年發表在該學會的《考古學》雜誌上的致古物協會的信認為,這些手斧的上古時代是“甚至超越了當今世界,這一時期現在被認為屬於下石器時代。”

“約翰·弗雷還認為,這些“武器”與附近滅絕的大象化石相吻合,這些大象化石位於歐洲大冰間期地質變暖時期形成的中更新世湖中。

“因此,根據1950年代在弗雷雷遺址發現的植物和樹木不受干擾的花粉層的證據,英國考古學界將整個時期稱為“霍克森時期”,從而肯定了這一時期的確定性。變暖和降溫,並定義了大冰期的階段!”

“在1971年至1978年之間的5年中,以芝加哥大學為首的團隊在約翰弗雷發現手斧的工地再次進行了廣泛的發掘。他們確認了手斧的發生日期大約是40萬年前!”

對於古人類學而言,它顯示了大約40萬年前英國人的存在,對於地質學而言,它是歐洲大冰期時期(在英國被稱為霍克斯尼人)的年代......

一旁的主持人直接打斷道:“您認為這個叫李銘的亞洲尋寶者有沒有可能在這裡會有重大的發現?”

馬爾科教授皺了皺眉頭,接沉吟了一會搖了搖頭說道:“那把石斧對於地質學和古人類學來說就是最大的寶藏。

而且我不認為這裡還會有什麼其他的寶藏,畢竟這個地區早已經歷過考古學界十幾次的搜尋和探索!”

“但從這個亞洲尋寶者選擇的位置來看,我是極為欣賞的,如果他能在這裡發現有關於古人類其他的工具,我想我會很興奮的。”

馬爾科教授說了一半天,言外之意表達的比較很明顯:“那意思是說李銘地方挑得不錯,可惜寶藏早就沒了,來晚了!”

而聽到馬爾科教授的解釋之後,那些個正在觀看《寶藏獵人》節目外國觀眾不由得大為感慨;

甚至有不少觀眾們覺得,一個亞洲人居然對英國的考古學和寶藏有如此深的瞭解,實在是難得。

不少《寶藏獵人》的觀眾對李銘的印象潛意識的開始有所變化。

而此時,李銘聽到白胡子村長說幾百年前就寶藏被挖了,心裡頓時一驚問道:“被挖了?”

“對啊,不就是霍克森石斧嘛!

幾百年前被咱們這約翰·弗雷院士發現的,現在那東西正放在大英博物館呢!”老村長摸了摸自己的鬍子一臉驕傲的說道!

逗魚平臺直播間的水友們一聽寶藏被挖了,頓時彈幕紛紛冒了出來調侃。

【銘哥這次來晚一步,寶藏已經被挖了,你難受不?】

【何止來晚一步,這是來晚了幾百年啊!】

【看樣子這回第一天尋寶已經拉閘了,主播直接換地方吧,這地方估計是木有了!】

【難受你就說出來,我也好開心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