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債王到資本王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所謂底線,要那作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三章 所謂底線,要那作甚

在大專案這件事上,東海方面要比沈度更上心。

如此大的專案,用人都是海量規模,即便從全國抽調人手,基層工人還是從本地招收,能解決多少人就業問題。

其次就是稅收,一旦企業走上正軌,增量數字非常大。

這樣大的一個專案竟然是私人企業,在這個年月是不可想象的。

這個階段那些富人有多少錢?

八十年代時期流行一個口號,叫爭創萬元戶。

誰家有幾萬塊錢那就是大富人,幾十萬是超級富豪。

好吧,現在是九十年代,百萬、千萬元戶算是頂尖了吧,放在沈度面前什麼都不是。

但是,超級富豪也要分幹什麼事情。

類似這種規模的大專案,百萬、千萬數字也不過是一碗水,倒進缸裡看不出多少。

如果說在這之前,沈度的大名在港北如雷貫耳,那麼這件事之後,驚動的可不是港北、東海兩方,而是更高層次。

或許讓人很難相信,但現實擺在那兒抹不掉。

重要的是沈度所幹的事情意義重大,又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事情,也就沒有人能無視他的存在與價值。

航空發動機是一個越不去的坎,沒有它很多事情幹不了,說這是大國重器一點都不為過。

而有些事情不是有錢就能辦到的。

如果這件事情真的讓沈度幹成了,絕對牛逼。

但是,當第一批裝置抵港,行內人一看都懵了,這種貨物也能弄進來?

還能怎麼弄進來的,總之不會堂而皇之,擺明車馬往裡進,能坑則坑,能騙則騙,偷樑換柱,張冠李戴,什麼法子好使就用什麼。

不就是錢嘛,撒點錢什麼事兒都能擺平。

知道內情也是以後的事情,不得不驚歎沈度做事路子之野,都到了毫無底線的境地。

所謂底線,沈度撇撇嘴,要那作甚。

對手擺明車馬對付你,又何必規規矩矩做事?

各種限制,條條框框一清二楚,正規渠道壓根就買不到也進不來,那就找個合規企業買下來,中間再想辦法,不就是倒幾次手嘛。

沈度再一次來東海,老朱免不了要與這個超級有錢的傢伙單獨聊一聊。

儘管此次沈度帶來一大幫子投資人,在他眼裡,合起來也抵不上他一個。

江東製造不僅僅是一家公司的問題,這是一個工業門類,牽扯面太廣,能帶活相當一批本地企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管是發動機也好,飛機也好,那也只是最終的產品。

或許江東製造公司自己生產一部分關鍵產品,連線起上下游產品足有千千萬,大部分都將落在東海本地。

其實最近已經有苗頭,一些相關行業已經在向東海聚集。

只不過這部分屬於有組織的安排。

那麼,到了明年必定有人聞風而動,搶食這塊蛋糕。

這種結果顯而易見,站在東海角度自然欣喜萬分,一不小心挖了個寶回來。

不說專案所帶來的前景,單純江東製造公司落地,本身就是一個龐然大物。

當然,誰都有好奇心。

從各方面彙集的資訊,沈度出道時間很短,積累如此龐大財富確實令人驚嘆。

“就是有點擔心啊,江東製造集團鋪的如此大攤子,財務壓力很大吧?”

這段時間沈度一方進行考察,估計東海一方也沒有閒著,內部肯定有研究、討論。

東海雖然是大城市,百億投資畢竟不是小數目。

不是所有人都像老朱一樣內心那麼篤定,畢竟沈度屬於私人投資,百億資金實在太大了。

沈度只是楞了一下,馬上明天對方擔心什麼。

“還是那句話,資金沒有任何問題,在我這裡絕不會為了錢犯愁。問題在於發展前景,會不會被約束,會不會受阻,還要看東海方面給予的支援力度。國內發展百廢待興,需要錢的地方很多,我也希望對其能有所幫助。”

沈度理解略有點偏,以為對方擔心他的財務狀況。

其實老朱想瞭解一下他的家底。

也不排除沈度心裡清楚,嘴上打哈哈,顧左右而言他。

改開時,1980年全國財政收入是多少?

才1159.93億。

1970 年更可憐,只有662.90億。

當然,錢的價值不一樣,一分錢都能幹好多事。

到了九十年代,一分錢都有點不好使了。

進入二十一世紀,大概拿出一毛錢買東西,似乎能買到手的真不多。

而後不用說了,習慣上講,最低消費單位逐漸向一元錢演化。

好吧,這是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九十年代國民總值多也多不到哪裡去吧。

兩相對比,沈度幾乎富可敵國,現在手裡足足數千億港幣。

這還是沒有將企業投資收益算進去,那也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可以說沈度所有的錢,哪怕放在哪兒不動,財富也在不斷增長。

沈度不在意錢,在意的是投不出去,更不能亂投。

不錯,沈度掙錢是為了辦企業,但也不是為了賺錢什麼行業都幹。

普通企業誰都有能力開辦,無需他插手。

他要的是別人沒有能力涉及到的企業。

高技術是沈度重點關注的目標,大專案也是一個大機遇,肯定捨得花本錢。

朱先生嘆息一聲,說了句實話:“據我所瞭解,你進入資本市場時間並不長,積累如此龐大資產確實令人非常驚奇,很難理解你是怎麼做到的。”

有這種想法其實一點都不奇怪。

一年時間能幹的什麼?

哪怕隨便撿錢,又能有多少財富,所以沈度手裡的財富就是一個迷。

資本市場就那麼好賺錢嗎?

滬深股市也已經有好多年了,有多少人懷著一夜暴富的心態,一頭扎了進去,而後是碰的頭破血流。

“可能是我運氣好,去南港很快賺了第一桶金。”

不錯,沈度的情況相瞞也瞞不住,東海一方早已經知曉。

外界所知道的也不過是沈度賺了大錢。

至於怎麼賺的,能說嗎?

總不能告訴別人自己事先知道某一隻股票會大幅上漲,提前潛伏進去。

似乎......也只能借用運氣二字來解釋。

“有了資本,後面的事情不說你們也知道了。”

有些事情沈度只能含糊其辭,不能說細節。

“這也是我才注意到的事情,南港資本市場與這邊不太一樣,還有幾分錢的股票。”

沈度說的情況,老朱也瞭解過了,他確實炒作過仙股。

“作為旁觀者也只不過看個大概,無論是亨通地產公司還是英倫系,那種資本大戰規模還是很驚人。呵呵,我說的話有點直爽,你這個資產規模膨脹的速度太快。”

所以說,有些事情想糊弄過去,那也要有人相信。

有這種疑問的人太多,但是,能說嗎?

後面發生的事情擺在明處,外界都知道。

但是,沈度炒作仙股這件事,他自己不說也沒有人知道。

略一沉吟,沈度說:“這就是資本市場,有時候就要敢搏一搏,運氣好的話。會帶來超額利潤,運氣不好那就慘了,從此一蹶不振。”

炒作仙股這件事確實能帶來巨額利潤,也有點說服力。

但不是全部。

沈度用運氣來解釋,讓老朱很無語。

“哈哈哈,這倒是,只不過沈先生只是歸結運氣,是不是太謙虛了。”

“確實有運氣的成分在內,沒有第一桶金,後面所有的行動都不成立。”

不錯,誰都不是神仙,不可能知道明天要發生的事情,不是運氣是什麼?

沈度的話有點離譜,靠運氣解釋其實很勉強。

但是,沈度也只能這樣解釋。

“當初知道南港有一種股票叫仙股,對此我做了充分研究,去南港的目標就是衝著仙股去的。我所投資的第一只股票,成本也就幾分錢,炒到十幾元,你說我掙了多少錢?後面詳細的情況不必說了,錢成幾何級增長。”

“......”

老朱搖了搖頭,後面的事雖然知道那麼一點,但知道的也不過是表面現象。

幾分錢炒到十幾元,我勒個去了,怪不得吶。

沈度之所以拿仙股說事,也只是籠統一說,只是想打消別人心中的疑問。

是啊,換任何一個人也會對沈度懷揣巨量資金產生疑問。

沈度決定說一部分實話,免得讓人誤解。

他所取得的財富,任何人都會產生疑惑,一個年輕人在一年時間裡,憑什麼賺那麼多錢?

這非常容易讓人聯想,他的財富來路不正。

隨後,二人一起驅車去了江東。

一路走來,整個江東北部就是一個大工地,延綿幾十公裡。

上一次來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蕪,此番到來,場地道路已經是四通八達,雖然沒有全部硬化完畢,卻也四通八達。

既然道路暢通了,說明地下管網工程全部結束了。

沈度不得不驚歎這種驚人的效率。

如果讓一般施工隊伍來操辦,不足半年時間絕對達不到現在效果。

同時也說明,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是相當驚人的。

“這個工程進度確實很快,足以說明東海支援力度非常大。這樣看來,很快將進入大規模裝置安裝階段,以前所擔心的問題,看來是虛驚一場。”

這就要看屬於哪一類專案,如果只是一般專案,沒有人會理睬。

事情大到足以忽略經濟利益,重視也在情理之中。

沈度在搶時間,畢竟裝置到港不能長時間放在露天,那些專業人士那個不清楚?

大家都想到一塊去了,力往一處使才有了今天這種結果。

“你這種擔心可以理解,許多裝置都在限制之列,也不知道你是怎麼弄進來的。”

估計這是悶了好久,終於問出來了。

“非常事就必須用非常規辦法,碰上流氓對手,就要比他更流氓,講文明不解決問題。”

對於這種私下談話,沈度也不隱瞞。

至於沈度所說的流氓對手,大概也能猜測到是誰。

只不過從一個小民百姓口裡說出來無所謂。

“瞞一時瞞不了一世,等到工程結束亦或是產品問世,一切都大白於天下,只不過是木已成舟而已。這也是一錘子買賣,下一次不會那麼運氣了。”

沈度倒是實話實說。

這倒也是,等到被人盯上之後,再幹這種事就是傻蛋。

他現在也不過是趁著名聲不顯,可勁地折騰一下而已。

“其實不必擔心,江東製造公司雖然是深度投資公司旗下獨資企業,工商登記中卻隱瞞下來,保密等級也挺高,應該不是大問題。”

對於這種說法,沈度絕不認可。

“呵呵呵,天下事就沒有秘密,更何況米佬也不是吃幹飯的,只不過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其實無所謂了,等到他們知曉又如何,佈局也差不多了。”

沈度的話,弦外之音非常明顯,聽不明白才怪。

但是,他只是個商人,而且還很年輕,這讓老朱很意外。

聽聽他的口氣就知道,這傢伙對老米沒有好印象。

“聽你口氣對雙方關係並不樂觀,這一點非常獨特。”

從大的環境上講,主基調都有些媚美,而沈度的認知與大環境格格不入。

“廣場協議剛過去沒有多少年,如果不是日國經濟直逼美佬,又何必搞這一套?這一次小鬼子被坑慘了,想要經濟增長已經不可能,能維持目前局面已經很不錯了。現在轉移到發展經濟方面,人口基數擺在那兒,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總量提升速度很快,那麼,問題來了,等經濟總量上升到第二位的時候,會不會也要遭遇這種事情?”

“你這種判斷有點武斷啊......”

沈度這話有點危言聳聽。

經濟發展都是呈現波浪狀,有低谷也會有峰值,日國或許有短期困難,但不能說人家經濟就停滯不前。

經濟學家可以分析,也有自己的判斷。

但是,沈度卻知道明天。

至於沈度所預判的問題,現在講還早,而且作為角色不同,有些話不便於出口。

“呵呵呵,那就拭目以待吧,總之不要想的太好。他們的戰略意圖非常清楚,掌控高階,迫使我們永遠處於低端行業服務於他們的戰略。或許在一定時期內,大家相安無事。除非我們滿足於低端行業,甘心情願被對方盤剝。但是,這可能嗎?”

顯然,沈度說這些話也不過是打提前量,提醒一下而已。

都是經歷過的事情,沈度比誰都清楚。

發展經濟是大勢所趨。

或許,短時間內這種平衡不會有大的改變,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至少在短期內,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臨界點越來越靠近,有些事就不可避免要發生。

道理很淺顯,一說就明白。

但是,沈度可以肆無忌憚,是因為角色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