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典藏華夏:我直播歷史,對話古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四章 學界論述,蕭賢之名初漏鋒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四章 學界論述,蕭賢之名初漏鋒芒

在《典藏華夏》掀起全民浪潮之際,京都歷史研究學院的沈長明也同時回到了學院當中。

董昌平和劉學習當天就開啟了一次座談討論會。

主要有幾點。

第一,透過秦朝歷史遺留問題,秦朝和其他六國的聯絡統一和規劃具體方陣,進行探討。

第二,始皇本人性格的分析,還有史書對他的多方評價,是否存在具體的真實性。

並且研究學者們要拿出相應的資料進行證實。

第三,始皇帝,對於後世兩千年,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這個問題的議論性是最大的,大部分歷史研究學者對於秦始皇的分析,出現了極大的兩極分化定義。

暴政,殘忍,殺氣重,心胸狹窄是對他最多的評價。

焚書坑儒就是秦始皇時代,他心胸狹窄的典型代表。

可是另外一部分人卻認為,始皇帝的功要大過於過的。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了度量,統一了貨幣,這件偉大事件的促成,為後世的大一統做出了難以想象的基礎貢獻。

沒有2000年前秦始皇的全方位統一,後世的華夏土地,還能叫做華夏嗎?

或許就是這個州那個州,這個國那個國了。

就像現在的歐洲一樣,一個地方就是一個國家,根本就沒有自己的傳承文化,更無法更新與認同自己的傳承血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但是秦始皇有大智慧,他將統一後的所有障礙全部清除。

可還有學者認為他的做法過於暴力,以殺戮創造短暫的和平,以強大的秦朝武力值強行統一所有人的思想。

這本身就是違背人性與道德的逆天之事,所以秦朝的成立時間非常的短暫,然後就滅了。

這樣的問題,一直在這個小型的學術研討會中爭論不休。

大概三個小時之後。

董昌平看向劉學習,兩位老人同時點點頭。

“長明啊,把蕭賢的錄音拿出來聽聽吧,既然大家都爭論不出來具體的結果,那就聽聽別人的想法。”董昌平說道。

“董副院長,蕭賢不是一個主播嘛,雖然他對於歷史有所涉獵,但想必瞭解的也不是真的很深,未必有我們專業!”人群中還是有些反對的聲音。

蕭賢的直播這些人沒怎麼看,認為那只是娛樂大眾的東西,和他們這種專業的人相比,不過是一些門外漢的販賣熱點而已。

劉學習此刻開口道:“知人恥而知人不恥,學人善而學人不善。

鄭南文,你是要知人不恥,還是要學人不善?”

鄭南文是歷史研究學院的老研究員,為人有些驕傲,對於自己不認可的事情具備強烈的牴觸心理。

水平很高,能力很強,但是做人軸的不行,心眼兒不大。

“劉監督員,我當然是要知人恥,學人善了!”鄭南文立刻笑著回應,沒有敢再多說什麼。

他也不傻,要是在繼續爭論下去,劉學習這位老專家他可不是對手。

劉學習看向沈長明,說道:“你繼續,不用管別人!”

沈長明點點頭,拿出手中那個沉甸甸的錄音,這裡面的話,怕是能將歷史研究學院這個小型座談會,燒著了!

開啟錄音開關,大廳之內此時安靜了下來,諸多人的臉上都是帶有著一抹好奇表情,還有一部分有些心不在焉。

一個直播歷史的人,來給他們這種專業的歷史研究員講解歷史,這分明就是外行指揮內行。

你一個小年輕能瞭解多少歷史?

但是這話誰都沒說出來,大家都知道董昌平和劉學習對於那個年輕人很看重。

錄音中,此時蕭賢的話,娓娓道來:

“始皇帝一生有幾大貢獻,統一六國,奠定天下唯一版圖,統一了文字度量等等,打通了文化。”

“成立了首個中央集權制政權,這些都能在史書上查到的,而我現在想說的,就是被後人所詬病的焚書坑儒!”

所有聽到這裡的人一愣,這個年輕人好大的膽子啊,這個論點都敢切入,搞不好很有可能會引起反作用的效果,會被死批訴的。

可他們還是低估了蕭賢接下來話語的力量,隨著錄音中蕭賢剛正醇厚的嗓音徐徐訴說,這群歷史研究員的臉色,那是一變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