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在古羅馬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34.心機叵測的國王(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4.心機叵測的國王(上)

防禦盾車、獸皮、攻城錘、木炭、蠟、瀝青……擊敗蘇萊納的主力部隊後,阿庇斯帶著數萬羅馬士兵,浩浩蕩蕩,一路向帕提亞首都泰西封前進。只是,出乎意料的是,帕提亞的城鎮大多不投降,繼續做著頑強的抵抗。為此,阿庇斯不得不沿途攻城拔寨,辛苦的推進著戰線。

而攻城戰鬥實際上比野戰還要來得艱難,異地作戰,軍道再暢通,物資糧草準備再充分,也無法長期持續,從小亞細亞到亞美尼亞,再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中間路途遙遠,糧草消耗巨大,將城市圍起來跟守城軍隊消耗,得不償失。雖然也可以獲勝,但是想想每天十幾萬塞斯特爾的軍費開銷,阿庇斯還是頭大,決定一路攻城。

而後,那些必要的攻城物資便被清點了出來,即便再強大的國力,前線作戰時,仍需精打細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每批攻城物資被清點出來時,阿庇斯的心無疑是在泣血的。他奶奶的,太貴了,一場攻城戰役,耗掉的物資和糧草,幾乎達到了一個軍團半個月的薪水。這還是攻城順利的情況下,如果遇到阻礙,一兩天攻不下來,那麼費用會更高。因為消耗掉的物資必須重新補給,而且要千里迢迢的運來。異地作戰,很多時候,物資和糧草都是就地補充的,也就是攻下城池,掠奪這座城鎮。但是如果沒攻下,攻城者的日子其實很難過。

好在沿途城鎮帕提亞的守城士兵都不多,而且城垣大多不高,不堅固,以砂土築成居多。在攻城弩砲一輪齊轟中,基本就坍塌出了一個個缺口。可以讓重步兵輕易的翻越,進城搏鬥。

一個半月的時間,羅馬軍團連攻三座城池,威震帕提亞全國。奧羅德斯不得不緊急召開高層會議,商討應對之策。

“我早就說過,羅馬人這次入侵,做了充足的準備,阿庇斯幾乎用了兩年時間,在修築和完善亞美尼亞的軍事用道,並且大量囤積穀物和備戰物資,野狼終究會出沒的。現在,我們面碰上了這頭野心勃勃的惡狼。”

“現在說這些沒用,西哈姆斯,今天陛下叫我們來,是來商討應對羅馬軍團的措施,而不是在這裡大肆宣揚他們有多強大。他們再強大,也是凡人,也是肉身,也會流血,我們的騎兵就曾經不止一次打敗過他們。”

王宮內,兩位大臣針鋒相對的爭吵了起來。實際上他們爭論的焦點無非就是兩個,第一,要不要向羅馬人妥協,提出和談,當然這樣的和談將略帶屈辱性,肯定會簽訂一些不平等的條約。第二,要不要按照阿庇斯所說的那樣,交出蘇萊納。將戰爭的罪責推給蘇萊納,國王將會平安無事,羅馬軍團甚至有可能會撤軍。但是交出蘇萊納也是有風險的,萬一阿庇斯出爾反爾,繼續進攻帕提亞。那麼,失去蘇萊納這個龐大的家族,帕提亞的軍隊戰鬥力將大打折扣。

“那麼你的意思我們要繼續和羅馬人硬戰嗎?”

“有什麼不可?”

加薩尼憤恨的說到。

“六十天三座城鎮,平均二十天羅馬軍團就攻下一座城鎮,算上他們行軍的時間,每一場攻城戰鬥幾乎就是當天解決的。蘇萊納已經戰敗,我們還有什麼資本可以對付羅馬軍團?”

西哈姆斯帶著質問的口氣反駁了起來。一時竟也令忠誠的大臣加薩尼啞口無言。

“我們可以再組建軍隊,但是這需要時間……”

最後,奧羅德斯自己站出來,說到。只是連他本人也知道,這不現實,阿庇斯不會給帕提亞人那麼長時間去集結軍隊。希爾加拉淪陷後,阿庇斯距離泰西封的距離也就半個月左右的路程。

“陛下,請您相信蘇萊納將軍的戰鬥力和統帥能力,他必將帶領城裡的士兵抵抗羅馬人的進攻。泰西封不是希爾加拉,它的城池高大,物資糧草儲備充足,阿庇斯想要圍城,沒有半年時間,他是無法攻克這座偉大的城市的。同時,圍城他自己的糧草消耗也是巨大的。還有,他還不得不面臨我們隨時有可能抵達的援軍。”

大臣加薩尼轉過身,恭敬的說到。

他的眼神中透露著火熱的希望,那是對戰爭的熱情,一位服侍了兩代君王的老臣,寧可城破戰死,也不願卑屈的服從於羅馬人的腳下。只是,奧羅德斯知道,加薩尼和蘇萊納私下是很好的故交……

“陛下,再強大的統帥也需要士兵,我們已經戰敗一次了,兵員不足是現在最大的難題。蘇萊納即便有通天的本領,也無法對付實力強大的羅馬軍團。據我所知的情報,阿庇斯一邊帶領著軍團挺進,一邊還在補充兵員,亞美尼亞的同盟軍也在路上。而我們,並沒有那麼多的士兵可以應戰。況且,阿庇斯在戰爭挑起之前便說了,他要的只是蘇萊納一個人……”

“你的意思,我們要毫無抵抗的,將蘇萊納交給阿庇斯嗎?!”

還沒等西哈姆斯說完,加薩尼便怒不可遏的制止了他的話。

“這是保住泰西封的唯一辦法。交出蘇萊納,阿庇斯便沒有繼續進軍的理由,陛下可以將罪責推給蘇萊納,由他一人承擔挑起戰爭的後果。”

西哈姆斯接著回答到。

“你太幼稚了,理由要編造可以造出無數個,阿庇斯進攻我們的領地,難道只是為了一個蘇萊納?交出蘇萊納他便不會再進軍了嗎?泰西封近在眼前,任何一個羅馬將軍看了都會眼紅,他的野心與**早就超越了復仇,他的目的早就不是蘇萊納一個人,蘇萊納只是阿庇斯的一個藉口,俘虜了他,阿庇斯便會繼續東進,到那個時候,你再去和阿庇斯和談吧,看他會開出怎樣的條件,和你達成所謂的和平協議。”

“好了,不要爭吵了,我已經決定了,將蘇萊納留在城裡,指揮守城軍隊,對抗阿庇斯,對抗羅馬軍團。”

兩位得力的大臣針鋒相對,爭得面紅耳赤,這換做在平時,是奧羅德斯國王願意看到的畫面,但是在這樣危急的戰爭時刻,兩派勢力還如此相爭,奧羅德斯不由得感到有些心力憔悴,權力的鞏固如此之難,不單單要堤防內部,還要對付強大的外敵。只是,將蘇萊納繼續留在城裡,奧羅德斯也有自己的打算,阿庇斯的目的不僅僅在於蘇萊納,這點奧羅德斯是知道的。另外,這位詭詐而心機頗深的國王實際上也對蘇萊納抱有最後一絲希望,指望他能帶領守城軍隊擊潰羅馬軍團的圍攻。更重要的,擺在奧羅德斯面前,其實是一道兩難的選擇題,交出蘇萊納,自己的位置可以得到鞏固,但是同時,民眾可能不願意。畢竟,蘇萊納帶領軍隊打敗過羅馬軍隊,即便一次慘敗,聲望依舊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