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唐朝工科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

這是黃冠子真人,乃陛下倚重高道,快去稟報。 23us.更新最快

去九成宮也不是隨便就去的,李淳風去職之後,再要想見皇帝一面,靠自己的臉面和關係,也不是不可以。但自己的人情用完一點是一點,自來明君多雄主,要的就是面子。

伏低做小的臣子,才是皇帝內心真正喜歡的。

於是,老張出了個餿主意,自己的人情省著點,別人的人情可以用啊。尤其是那些人老成精的。

退休多年的史大忠又做起了政治掮客的生意,老張讓李淳風帶了一盒小黃魚過去,都是一兩重的金條,共二十根。

史大忠也是命苦,一把年紀還要給人跑腿,跑來李唐祖庭,江湖傳言是龍脈所在。

見了皇帝,李世民玩味道:怎麼,如今閒賦在家,也做起這等買賣了

奴婢惶恐。史大忠一聽皇帝的語氣,就知道主人沒有責怪他的意思,於是他微微欠身,將一隻錦盒開啟,奴婢收了十根金條,成色極佳,特來進獻陛下。

朕要你的金條作甚

李世民食指摸了摸唇上鬍鬚,然後笑道,收起來吧。黃冠子呢讓他進來。

承襲老爹道號的李淳風見了李世民,施禮過後,才道:拜見陛下。

你十七歲那年,肇仁引薦你到我這裡,年少得志,秦王府裡做了記室參軍。我也知道你博聞強識,又擅算學,戊寅元歷修訂,本來也是打算交由你來做的。可惜啊,你太讓我失望了。

和李淳風,皇帝沒有自稱朕,更遑論稱孤道寡。就像是閒聊一樣,隨意地指了張凳子,都坐。

李淳風有些沮喪地坐下,史大忠則是先拜謝,再坐了半邊屁股,誠惶誠恐,一副如履薄冰的模樣。

武士的兩個女兒,如今名聲大噪,長安洛陽都稱才女,東都的兩個公主,名聲都被比了下去。這都是因為你李淳風啊。

慚愧。

再次提起這事,李淳風還是老臉一紅。

以你心氣,不會來求我偏幫,你李淳風也不是那樣的人。說吧,這次來是做什麼還拿了十根金條做人情。

屋內還擺著瓷質魚缸,青花色的,裡面養了九條金魚,甚是好看。李世民拿起一盆魚食,就這麼逗弄著,然後等著李淳風回話。

臣有奏疏一篇。

李淳風沒有多說什麼,拿出一本奏書,想了想,還是雙手遞了出去。一旁史大忠見了,連忙接過,然後上前站在李世民一旁,雙手捧上。

這時候,李淳風就不得不佩服張德的安排,這光景,用誰都不如用史大忠。別的小黃門,可不敢在皇帝沒有說話的情況下,就拿起奏書捧上。

然而史大忠就敢,並且不但不會被李世民責怪,反而會覺得這個家奴做事真親切。

不過佩服歸佩服,事關前程,李淳風此刻也是故作鎮定起來。

正如張德所說,他這次過來,拿的不是聖旨,而是天意。

原本,伐山破廟對李淳風而言,已經是非常可觀的翻本利器。但張德瞧不上,而且告訴他,只要他這麼幹,別的道士也能這麼幹,而且大家都是背靠朝廷,碾壓幾十個小部落小山頭,不費吹灰之力。

在上清門庭中的地位已經足夠,帝國高層中的人脈也不是沒有,效仿張陵正以去邪只是舉手之勞。

眼下的唐朝,比起張道陵那時的漢朝,有過之而無不及。硬要說差距的話,也就是西域還沒有完全控制。

李世民一手將奏疏拿過來,一手將魚食隨意地放在史大忠的手上。史老頭自始至終都是乖乖順順,以奴婢自居。

翻開裁切好的宣紙所制奏疏,李董掃了一眼,就有些訝異地瞥了一眼還端坐在凳子上的李淳風。見李淳風氣定神閒的模樣,他又內心暗贊。

繼續看下去,李世民神情微動,手指不住地拂須,疑惑地思索了一會兒,又滿意地點點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要我從太史局調撥一些人手給你

臣此來,只為請一道聖旨。有陛下的聖旨在,妖魔盡退,百邪不侵。

貞觀五年的李皇帝,還琢磨著修氏族志,而貞觀九年,想起氏族志,他自己都覺得可笑。

那是無奈之下的妥協,人才被門閥世家捏在手裡,別說鄉野黔首了,就是寒門,又有幾個可用人才

這幾年唯一拿得出手的寒門出身,只有馬周。而馬周,特麼的是東宮的

對自己手上有多少家底,李世民還是很清楚的。論對周邊的威懾力,可能還比不上漢朝。畢竟,西突厥未滅,羈縻州時而復叛,更不要說因為當年李靖推進到西海,無意中發現吐蕃之流竟也是強兵一支。

舊的敵人沒有完全清除,潛在的敵人又開始發展,這對李皇帝來說,有些不痛快。

但是整體而言,二十萬戰兵之下,任你兵強馬壯,都不值一哂。再說,就選此時二十萬戰兵突然得瘟疫死光,以他自己的家底,憑京畿近衛,就能再起二十萬。

只是李淳風的奏疏中,有兩句話引起了他的注意,讓他對如何控制西域,有了新的想法。

第一句話:自古刀兵殺身,筆墨誅心,世之理也。

第二句話:欲絕其國祚,先絕其國史。

李淳風的奏疏,內容很簡單,刀兵就是批判的武器,筆墨就是武器的批判,這是世間不能改變的道理。而想要滅亡一個綿延流傳的國家,就先滅亡他的歷史。

這不是什麼新觀點,因為很多很多年前,華夏族的先賢,就說過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漢朝是物質的,是純粹的,所以全程靠武器的批判。但那個時候,高原就是無人區,邪馬臺女王還沒出身,吳越甚至有老虎。

敵人很簡單,所以靠著武器的批判,就能把匈奴批判在地上。

直到你家出四世三公,我家也出四世三公;直到陳群正式提出九品中正制,把唯才是舉扔到糞坑裡;直到司馬家一窩接著一窩的腦殘內訌互毆,批判的武器就不靈了。

因為別人的武器比你還厲害。

而現在,唐朝半隻腳踩在了盛世的門檻上,手中的武器已經到了想要批判誰就能批判誰的地步。

可是,作為皇帝,李世民意識到,這樣還不夠。

物質的,只能透過物質來對抗。可一旦變質,又該如何挽回,如何續命呢

五十年一百年,帝國不會一直這樣維持下去,勳貴和文官,勳貴內部的新老爭鬥,文官內的高門寒門,總會有一個出問題。幾百年這些都不出問題,東胡滅亡是匈奴,匈奴滅亡是鮮卑草原上雜七雜八的族群根本不介意自己的爹不是親爹,他們框一下就算自己人,動物性的求存延續,遠大於社會性的發展進步。

可誰沒欽定落後的就一定不能戰勝先進的啊。

看完了李淳風的奏疏,李世民一時間有些沉默,盯著李淳風,總覺得這個道士背後有一個奇怪的猥瑣的影子在閃爍。

李淳風。

皇帝想了想,有了決定。

臣在。

我封你一個化胡大使,再列幾個條陳給我,內府民部太史局,都會抽調一些財帛給你。再給你五張封賞聖旨,空白的,填誰的名字,在外可以一言而決之。

想了想,皇帝突然隨口問道,在太史局去職之後,莫非你就是琢磨這個

為陛下分憂,乃臣分內之事。

時值菊月,難道沒去登高玩耍嗎朕聽說荊襄秋景宜人,最是愜意

李淳風嘴角抽了一下,鎮定道:臣一定會去看看的。

沒過幾天,皇帝召開了重臣擴大會議,在會議上,皇帝說了,前線一個勝利接著一個勝利,朕很高興啊。朕決定,讓人效仿祖先化胡,準備弄個化胡文化年,你們覺得如何啊

四大天王有三個帶頭鼓掌叫道: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