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洪武年間小神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九章:解縉的興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九章:解縉的興奮

陳松坐在書房中,寫著明天上課的教案。

在書桌的旁邊,靠著一張小黑板和一盒粉筆。

黑板和粉筆是陳松從醫院中取出來的。

今天上課的那節課,並不能算正式上課。

朱雄英是朱標的兒子,有些基礎還是必須要打牢的。

比如數學、社會經濟等等這些課程。

陳松不認為東宮屬官會給朱雄英教這些內容。

第二天早朝過後,陳松和昨天一樣,來到了東宮。

朱雄英和朱允炆已經等候多時了,看著走進來的陳松,他們急忙站起身來行禮。

陳松帶來的那面黑板是摺疊的,開啟後將其放在身後。

朱雄英沒見過黑板,看著陳松身後的黑板,一臉的好奇。

陳松把手中的東西放在面前的桌子上,從裡面取出用宣紙包起來的粉筆。

取出一根粉筆,陳松在黑板上寫了兩個字“算數”。

放下手中的粉筆,陳松說道:“今天上算數!”

朱雄英坐直身子,認認真真的聽著。

今天的課程比較簡單,主要就是十以內的加減乘除以及九九乘法表。

古代也有九九乘法表,有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管子》一書。

只不過,古代的九九乘法表和後世的略微有些不一樣,順序和後世的相反。

“九九八十一……”

“九九八十一……”

陳松按照這個時代的九九乘法表,教著朱雄英。

陳松每念一句,朱雄英就跟著朗讀一句。

將九九乘法表讀完之後,陳松開始給朱雄英講解裡面的原因。

陳松講的很細緻,朱雄英也聽的很認真,時間就這樣過去。

看著天邊的夕陽,陳松往回走去。

這樣的日子說不上刺激,但也很充實。

陳松埋頭趕路,李三娃手提陳松的包跟在陳松身後。

快要到家時,一個少年朝著陳松這邊跑來。

陳松定睛一看,原來是之前收下來的那個胡柱。

胡柱跑到陳松面前,一臉焦急,“先生,醫館來了兩個人,其中一個摔斷了腿,小的剛才去了府上,可府中人說大人還沒回來,大人趕緊過去看看。”

“摔斷了腿?”陳松一聽這話,急忙往醫館方向趕去。

來到醫館門口,陳松便看到了一個人躺在醫館中的擔架上。

此人二十歲出頭,右小腿呈現一個詭異的角度,雖然表皮沒有刺破,但骨折無疑。

因為疼痛,這人的腦門上滿是冷汗,時不時哀嚎幾聲。

在他旁邊,蹲著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

少年臉色焦急,不停的安慰著擔架上的青年。

兩人眉宇很像,估計應該是弟兄兩個。

李勝勳和周有才站在一旁,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做一些簡單的護理。

見大門外面的陳松,李勝勳和周有才急忙迎了過來。

“先生,您終於來了!”周有才指著躺在擔架上的青年,說道:“送過來差不多一刻鍾的時間,據說是摔進了排水溝裡,右小腿估計已經斷了。”

陳松點點頭,來到了青年身旁。

“您就是譽滿京城的陳神醫嗎?”少年看向陳松,焦急的神色舒緩不少。

陳松蹲在青年身旁,一邊檢查傷勢,一邊詢問:“怎麼搞的?傷的如此嚴重?”

“今天下午,我和我哥去秦淮河玩,我哥一不小心,摔進了路旁的排水溝中,摔斷了小腿。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聽說京城中就您的醫術最好,所以我就差人將我哥送到了這裡。先生,快救救我哥吧,我哥可不能有事啊。”少年一臉焦急的苦苦哀求。

“聽你們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陳松順口問道。

“不是,我們是江西吉安府的,此次來京,是遊學。”少年說道。

陳松問道:“就你們兩個嗎?沒有家人跟隨嗎?”

“大丈夫當走遍天下,哪裡還要家人陪同?再說了,我哥年齡也不小了,我年齡也不小了,要是讓家人陪著,豈不是貽笑大方?”少年一臉慷慨。

“這傷我能治,跟我過來登記一下吧。”陳松站起身來,帶著少年往櫃檯走去。

少年急忙跟在陳松身後,來到櫃檯前。

陳松將櫃檯上的一本冊子揭開,將旁邊的毛筆遞給少年。

少年的字很好,一看就是書香門第之家。

少年和青年穿著襴衫,這是這個時代讀書人的典型服侍,所以陳松一眼就看出了他們讀書人的身份。

“解縉?!”

看著少年筆下的名字,陳松有些吃驚。

解縉是明初的一位大才子啊,位於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更是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如果不是被紀綱暗害,肯定會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解綸?!這是他的兄長,史書記載,洪武二十一年,解縉中戊辰科進士三甲第十名,廷試與兄長解綸、妹夫黃金華同登進士第。

躺在擔架上的就是他的兄長了,怪不得長的如此相像。”陳松看了看解綸,又看了看解縉,收回心神。

“放心吧,來了我這裡,你兄長不會有什麼大事。

你先在外面等著,我要開始診治你兄長了。”陳松對著解縉說道。

說完話,陳松指揮著人將解綸抬到了後院的一個房間中。

讓所有人出去,做好警戒之後,陳松帶著解綸來到了醫院。

解綸的傷勢說嚴重也嚴重,說不嚴重也不是很嚴重。

小腿骨折,骨折的幅度不是很大,沒有創口,不用擔心感染的問題。

況且,在醫院中,這種傷勢也算不得什麼。

手術做完後已經過去了兩個時辰,解綸的右小腿打上了厚厚的石膏。

手術很成功,可暫時不能離開,還要觀察一段時間。

醫館是一棟小樓,陳松將解綸安排在了二樓的一個房間中。

在解綸的房間中,陳松站在旁邊,看著坐在床邊的解縉,說道:“你兄長的傷勢不是很嚴重,但要在這裡待一個月。你不用太過擔心!”

“多謝先生,多謝先生。”解縉站起,連連告謝,“不知道要多少錢呢?”

說到這裡,解縉臉色有些難看,想必他們身上的錢也不多了。

陳松說道:“等你兄長好了之後再結算,最近這幾天,就待在這裡吧。我每天會過來給你兄長換藥。”

解縉長出一口氣,臉色舒緩很多。

“行了,我就先走了!”

說著,陳松準備往外面走去。

剛剛走到房門口,解縉的聲音響起,“先生,等等!”

陳松轉過身子,問道:“還有什麼事情嗎?”

解縉有些猶豫,遲疑了片刻,說道:“先生,我想問問,您是不是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松江府市舶司提舉、太醫院院判兼大本堂左詹事的那個陳大人?”

“我就是!”陳松點點頭,大大方方的承認了。

“還真的是,我還以為只是同名同姓的人。”解縉一臉驚訝。

“怎麼了?有什麼不對嗎?”陳松問道。

解縉搖搖頭,“沒什麼不對的,我和我兄長來到京城之後,聽到最多的就是您了。

對了先生,我想問一問,您之前和海桑先生的那件事是不是真的?”

海桑先生就是陳謨,如今的應天府中,陳松和陳謨那件事已經到了眾人皆知的地步,解縉知道也不足為奇。

“是真的!”陳松點點頭。

“這樣說來,秤砣和木塊真的能同時落地?這怎麼可能?要是這樣說的話,秤砣和鵝毛也能一起落地?可這不可能啊!”解縉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

陳松倒是沒有想到解縉的觀察點在這裡。

“怎麼不可能?這些事情不是一拍腦門,光靠想就弄清楚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些事情,不能人云亦云,要自己去做。

行了,我還有事,就不說了,先走了。”陳松轉過身子,下了樓。

解縉看著陳松離開的背影,一臉的興奮。

“沒想到竟然真的是他,我還以為只是同名同姓之人。

他的本事怎麼這麼大,會這麼多的東西。還能將海桑先生氣成那個樣子!”

解縉是讀書人沒錯,可現在的他不過十二三歲,正是好奇心旺盛的年齡,從小到大讀的書都是四書五經,現在見到不同於四書五經東西,難免多了幾分好奇,多了一些興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話聽起來還真的有幾分道理。”解縉琢磨著陳松的這句話。

陳松下樓後,來到櫃檯前,對著站在櫃檯裡面的周有才說道:“這幾天要時刻注意著,要是有什麼事情,立刻來找我。”

“好!”周有才答應了下來。

陳松走後沒過多久,解綸悠悠的醒來。

“哥,你終於醒了!”解縉一臉興奮,臉上的擔憂消失大半。

解綸道:“是啊,醒來了。”

“哥,陳先生說咱們要在這裡待上一個月,等傷好了才能走。”解縉說道。

“這倒沒事,什麼時候走都行。只怕帶出來的銀錢不夠,這一頓折騰,估計沒剩多少錢了。”解綸面露難色。

解縉道:“這事不用擔心,陳先生說,等傷勢徹底好了之後再做結算,這陣子就好好的修養修養吧,不用想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