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洪武年間小神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七章:陳松對開封府的規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七章:陳松對開封府的規劃

陳鬆手中的手電筒是一個強光手電筒,亮度調到最高,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

陳松一個人走在大堤邊上,拿著手電筒不停地看著大堤和黃河。

今夜的黃河稍微能平靜一些,可那奔騰的聲音依舊不斷的往外面傳。

雨季的黃河沒有真正的平靜,也只是相對平靜。

天上沒有一顆星星,到處都是黑暗。

手電筒照出來的亮斑,在黃河上徘徊。

一個白色的影子,忽然出現在黃河上。

陳松停下腳步,手電筒朝那個白色的影子打去。

原來是一頭被泡的發脹的山羊屍體,這是從上游衝下來的。

在陳松來到大堤上的這段時間當中,上游不斷的有各種各樣的東西衝下來。

有時候還能看見泡的發白的屍體,這些屍體基本上都是無名,為了防止出現瘟疫,所以陳松就讓人將其焚燒,埋在公墓。

古代就是這樣,不管什麼災害,都能奪取很多人的生命。

陳松只祈求大堤不要出現任何狀況,祈求不要發生潰堤的情況。

黃河在這片大地上綿延了成千上萬年,也正是因為黃河,所以才沖積出了華中平原。

這條暴躁的母親河,每年都要從黃土高原上帶下來肥沃的土壤。

可這肥沃的土壤是有代價的,定期的氾濫,讓無數人無家可歸。

可如果治理好了,也是一個福澤萬代的事。

陳松走在大堤上,腦海中想著這些事情。

回憶著歷史上潘季馴治理黃河的種種過程。

大堤上還有民夫和士兵忙碌,他們不斷的加高大堤主體,又構築著新的防水堤壩。

為了能夠保住大堤,陳松將這些人分成幾組。

不管什麼時候,總要確保有人在大堤上。

空氣中飄來一股香味兒,仔細一聞,是紅薯和土豆的香甜味道。

這是朝廷送來的糧食物資,朝廷送往河南的糧食,更多的就是紅薯和土豆。

這兩種東西儲量大,而且還便宜。

所以運送這兩種東西要比運送糧食划算的多。

夜越發的深沉,陳松回到了草棚。

眾人們還沒有討論出一個所以然來。

看著走進草棚的陳松,眾人停了下來。

“大人,說到底,咱們目前的當務之急也只是保住大堤。不管有什麼事情,等保住大堤之後再說吧。”賀於良看著走進來的陳松,說道。

陳松點點頭,沒有反駁賀於良說的這些話。

坐在自己之前所在的位置上,陳松看著賀於良,“之前讓你統計的遇難以及失蹤的百姓人名單,統計出來了嗎?”

“回大人,已經統計出來了!”賀於良臉色陰沉了下來,這是一個悲傷的話題。

“自從大雨開始,城中遇難百姓一百三十七人,失蹤百姓數量一百四十五人。

遇難的百姓大多是老弱,失蹤的也差不多。”賀於良的聲音很低沉。

“目前開封府城外的良田也被大水漫灌,這些良田很有可能會變成鹽鹼地。

水災過後,明年恐怕會引起饑荒。”

“饑荒不用擔心,現在朝廷所儲藏的紅薯和土豆數量足夠,完全可以供應開封府百姓。

土豆可以種在鹽鹼地上,只要鹽鹼地的程度不是特別大,再施加點一些肥料差不多可以!”陳松耐心的解釋。

賀於良眼睛一亮,這是這段時間以來聽到的唯一一個好消息。

……

夜逐漸的深了,陳松躺在一張簡陋的床鋪上,輾轉反側無法入睡。

草棚頂端又有雨打的聲音響起,又開始下起了雨。

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稻草的屋頂開始漏水,草棚當中沒有多少乾燥的地方。

好在床鋪上面用油布遮著,倒也不用害怕雨水下進來。

天剛矇矇亮,陳松就起床了。

秋天已經來臨,溫度也開始下降。

民夫和士兵們泡在冰冷的黃河水中,構築著堤壩。

陳松穿著溼漉漉且滿是汙垢的衣服站在堤壩上,指揮著眾人。

中午的時候,久違的太陽終於出現在天空上。

雨終於停了,但不知道能持續多長時間。

午飯被做好送上了大堤,裝著飯菜的大木桶當中全都是一些紅薯粉條或者土豆粉條。

粉條富含澱粉,糖類物質充足,可以提供大量的能量。

大堤上的民夫和士兵們輪迴著吃飯,要保證每時每刻都有人守在黃河邊上。

吃過午飯,陳松帶著隨從以及賀於良來到了開封府城中。

開封府城中還有著積水,倒塌的房屋非常多。

空氣當中飄蕩著一股惡臭氣味,時不時還能看到積水上面漂浮著死狗死老鼠的屍體。

陳松看著這些東西,扭過頭對著跟在自己身後的賀於良說道:“這些東西要趕緊處理了,最好用火燒掉,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等水褪去之後,用石灰把城中所有的地方全部撒一遍。”

“下官遵命!”賀於良急忙將陳松說的這些記了下來。

大雨不再下了,天上的雨也徹底的停了。

太陽接管了天地,溫度回升了不少。

可陳松沒有懈怠,依舊讓民夫和手下的士兵加固著大堤。

黃河算是守住了,這下子所有的人都可以松一口氣。

可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卻很多,開封府的重建以及黃河的治理,這都是問題。

黃河水含沙量很大,退卻之後,開封府的街道上到處都是淤泥。

光是清理這些淤泥,就花費了很長時間。

這個冬天,恐怕有很多百姓沒有地方居住。

陳松上了奏摺,讓朱元璋多往開封府這邊調一些過冬的物資以及帳篷,順便讓自己的學生李知味過來。

李知味是陳松的大弟子,跟著陳松學到了很多知識。

在水利以及建築上,有很深的造詣。

所以,開封府的重建和黃河的治理,離不開李知味。

讓李知味過來,陳松可不僅僅只是為了這兩件事。

陳松的心中,還有一個更大的野心。

那就是,按照陳松的想法,對開封府城進行重建。

開封府沿著黃河,不缺水,不缺水利。

靠著水利,可以製造依靠著水利的器械,比如水利車床鑽床什麼的。

有這些東西在,製造火銃火炮等物品,也會快上很多。

同時,還能為以後的蒸汽機打好基礎。

這些東西被陳松都寫在了奏摺上,這些東西沒有隱瞞的必要,只不過在措辭上,沒有那麼直白。

……

御書房中,朱元璋看著陳松的奏摺,眉頭緊皺。

“前面說的那些還都比較靠譜,可後面這些,看上去怎麼越來越覺得離譜。

水利車床、鑽床,這些東西都是些什麼呀?”

朱元璋沒有見過這些東西,也從來沒聽說過,所以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這些東西的樣子。

“奏摺上說,有了這些東西,以後造火銃和火炮的速度就會快上很多。

真的有他說的那麼離譜嗎?現在造個火銃火炮,要費好大的勁,如果真的能夠達到常青說的這個速度以及效率。

那每年要為朝廷節省不少銀錢啊!”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摺,右手伸直,輕輕地敲打著桌面,思考著陳松所說的這些事情。

不得不說,陳松所提出來的那些對朱元璋的誘惑非常大。

想了半天,朱元璋終於決定了下來。

“既然如此的話,那就按照陳松所說的去做吧!

只不過這些東西都比較重要,該讓誰押送呢?這麼多的糧食,這麼多的過冬物資,以及產生所需要的工匠,如果這人的能力不夠,統籌不了這些事。”一個又一個人從朱元璋的頭腦中略過,朱元璋挑選著去開封的人選。

恰逢這時,藍玉求見。

朱元璋只好先將這事放下,讓藍玉先進來。

藍玉站在御書房中,朝著朱元璋行了一禮。

藍玉站在御書房中說著自己的事情,可此時的朱元璋根本就沒有將藍玉說的這些話聽進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著侃侃而談的藍玉,朱元璋心裡一動,“不如這些事情全部交給他去做吧,他的能力也有,而且他現在正好閒著沒事幹,也讓他去做這些事!”

朱元璋打斷了藍玉的聲音,說道:“藍玉啊,你先別急著說話,有一件事情要交給你。”

“敢問陛下是什麼事情?”藍玉一臉疑惑,不知道會是什麼事情。

“是這樣的,如今開封府的洪水已經退去,大雨也停了下來,但眼看著就要過冬,那邊的百姓現在急缺糧食以及過冬的物資,這些東西數量眾多,在還有數量眾多的藥材……”

朱元璋將陳松所需要的那些東西全部說了出來,“這些東西就由你去押送到開封府,正好你閒著也是閒著!”

和陳松有關的事,藍玉本能是想拒絕。

可轉念一想,又領下了這件事。

“臣願往!”藍玉行了一禮,領下了這件事情。

……

五六天後,陳松所需要的東西全都安排好了,由藍玉押送著前往開封。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藍玉肯定會在路上,儘可能的拖延時間。

畢竟這樣一來,最著急的就是陳松了,可誰也沒有想到,藍玉竟然比誰都著急,這一路上,藍玉沒耽擱一丁點的時間,生怕不能在朱元璋規定的時間趕到開封府。

終於趕到了開封府,陳松沒有想到押送這些物資的竟然是藍玉。

站在開封府城門外,看著距離城門越來越近的隊伍,陳松面若冰爽。

藍玉騎著一匹高頭大馬,走在最前方,陳松甚至都能看見他臉上那囂張的笑容。

陳松一臉平靜,靜靜的等待著。

藍玉的戰馬停在陳松的面前,他從戰馬上跳下。

朝著陳松拱拱手,一臉笑容的道:“陳侯爺,在下沒有耽擱時間吧?”

“沒有耽擱時間,這一路而來,藍侯爺辛苦了,只是如今開封府城中當中沒有多餘的物資,所以就不能接風洗塵了,還望勿怪。”陳松面帶微笑,一臉輕鬆。

藍玉倒是沒有在意,說道:“不用如此,不過是尋常之事,都是給朝廷辦差,都是為了天下生民,不至於此。”

藍玉的臉上也是一臉輕鬆,絲毫沒有因為這件事而有任何的不滿。

“既然如此的話,我就先是失陪了,我還要將這些東西搬進城去。”陳松說完話,帶著人直接從藍玉的面前走過,朝著那些物資而去。

看著陳松的背影,藍玉心裡很不爽,眼睛裡滿是殺氣。

陳松的大弟子李知味走在陳松的身旁,說著最近學堂的種種,“老師,學校一切都好,一切都順利……”

陳松點點頭,道:“這一路而來,藍玉有沒有做出出格的事情?”

“這倒是沒有,一切都還好吧。”李知味回道。

這倒是讓陳松非常詫異,藍玉對自己不滿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這次的事情可以狠狠的刁難一下自己,藍玉為什麼要錯過呢?

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原因,索性不再去想。

藍玉押送的這些物資非常多,兩天時間才將這些物資搬進城中。

搬進去的第一時間,陳松就讓人將這些物資分配了下去。

這個事情陳松主要交給了賀於良,他是開封府的知府,做這些事情也得心應手。

至於陳松,卻是和李知味成天泡在書房中。

“那些工匠你安排好了嗎?”開封府知府衙門,書房當中,陳松看在坐在自己對面的李知味,問道。

李知味點點頭,“已經安排好了,這是老師特意叮囑過的。”

“這些工匠至關重要,可不能有任何差池。”

在兩人中間的書桌上擺放著一張巨大的圖紙,這張圖紙是陳松最近這幾天繪製出來的。

這是開封府以後的重建圖,按照傳送的規劃,開封府就按照圖上的規格進行重建。

陳松將開封府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位於北邊黃河邊上的工廠區,另一部分就是工廠南邊的居住區。

工廠區的動力來源,都是透過引出來的黃河水。

有了這些東西,以後的生產效率什麼的都可以高上很多。

兩人坐在書房中,就這件事情詳細的研究。

畢竟是整個開封府,所涉及到的事情方方面面,可不能有任何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