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洪武年間小神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四章:陳松的新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零四章:陳松的新政

正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

沒有絕對的壞事,也沒有絕對的好事。

當朱元璋拿到郭桓後續的證詞之後,表現的反而沒有多麼憤怒了。

證詞之前的證詞能夠完善一些,關於陳松的那些事情基本上全部刪掉了。

郭桓雖然是這案件的主要人物,可還是有很多事情並不清楚。

畢竟,其他人要是相互之間媾和,郭桓也不一定知道。

就好像曾大哥和趙瑁認識這件事情一樣,郭桓並不知道。

現在的郭桓哪裡還在乎這件事情?此時的他,就像是行屍走肉一樣,身上的血肉,幾乎沒有多少好的地方,到處都是傷痕,到處都是傷疤。

被掛在牆壁上,因為太過痛苦導致脫力,只是嘴裡不停的嗚嗚咽咽。

幾個錦衣衛的校尉站在郭桓的面前,手中的鞭子還在朝著郭桓的身上招呼著。

這些錦衣衛校尉可體會不到郭桓身上的痛苦,只要郭桓不死,他們就沒有什麼過錯。

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審訊辦法就是嚴刑逼供。

隨著郭桓的招供,毛驤也開始按照郭桓的證詞拿人。

前腳還是高高在上的禮部尚書,後腳就變成了階下囚。

這樣的事情這幾天層出不窮,風暴遠遠沒有結束,甚至還在不斷的蔓延。

戶部、禮部、工部等衙門成了重災區,尚書及尚書以下,絕大部分官員都被抓進了大牢中。

隨著案件不斷地擴大,這些衙門也變得空虛起來。

可是,不管怎麼辦案,這些衙門都不能停擺啊。

突然之間將這麼多人緝拿,留下來的那些職位,總要填補上吧。

話是這樣說,可問題是,哪裡來的這麼多的人呢?

一下子清理了這麼多的人,就算鄉試和會試剛剛過去不久,可人數依舊不足啊。

再說了,這些人也才剛剛經歷科舉的洗禮,哪裡能直接就上任?

他們的學問很高是不假,可從來沒聽過,誰上來就能當尚書的。

加上老朱對傳統的讀書人本身就有一定的排斥,現在要是大規模的任用,難免會有些顧忌。

不過,這些事情和陳松沒有什麼大的關係。

新學學堂迎來了一次考試,這次考試的試題由陳松出題,且親自坐鎮。

最近陳松賦閒在家,也是算是找了一個事做。

這次的考試可以算是畢業考試,參加考試的學生是第二批考生,是當初招收的工匠子弟。

這些人在學習實學的時候,速度要比普通人快上很多。

沒有儒家理學的固執思想,再加上陳松的用心培養,學習的速度已經很不錯了。

這些學生,絕大部分已經將後世初中知識掌握,少部分學生將後世高中的某些課程掌握。

別看只是後世的初高中知識,要是運用的好,也要比尋常人厲害很多。

這些人當中的某些學習好的學生,甚至都已經開始學習更高深的知識了。

對於這部分學生,陳松培養方略是讓他們接著深造。

一方面可以充當學堂的老師,又一方面可以進行更高深的學習。

當然了,這部分學生的數量不多,陳松也寶貝的緊,所以就沒有參加這次考試。

參加這次考試的學生,是陳松打算放出來的。

陳松深知郭桓案的涉及範圍,到時候,涉及到這案件而被清理的官員數量肯定數不勝數,這正是趁虛而入的大好時機。

可能會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但也是一次嘗試,要是成了,那就更往前一步了,要是不成,也無所謂。

為了事情能夠順利進行,只有透過考試的學生才能出仕。

做官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非常誘惑的事情,儘管陳松事前沒說,可是也有暗示。

以至於這些考生在考試前好幾天,甚至不眠不休的複習。

考場就是新學學堂的教室,為了絕對的公平公正,陳松甚至將家中的那些家丁帶了過來。

這些家丁和這些學生沒有什麼利益衝突,自然就能做到置身事外。

考試的科目很多,一共考了四天的時間。

考試結束之後,試卷由陳松一人批閱。

試卷的數量不少,可對陳松來說,這些事情至關重要,必須要親自盯著。

差不多三天時間的廢寢忘食,陳松終於將這些試卷批閱完畢。

……

天色大亮,吃過早飯之後,陳松走進了書房,將昨天晚上已經整理完畢的成績排名拿上,準備去學堂。

還沒等他走出大門,就看到了一輛馬車停在了大門前。

馬車的形制是宮中的,但看裝飾啥的,又不像是朱標或者朱雄英的。

正疑惑間,就見到慶童從馬車上走了下來。

估計又是朱元璋有事找,慶童過來,除此事之外,再沒有其他了。

快走兩步,還沒等慶童走進,陳松就已經走了出去。

看著走出來的陳松,慶童急忙說道:“陛下找侯爺有事,有急事!”

陳松略微有些吃驚,現在不是朱元璋正大肆搜捕那些官員的時候嗎?現在找自己能有什麼大事?還是急事?

疑惑歸疑惑,還是跟著慶童坐上了馬車,朝著皇宮而去。

馬車停在皇宮外,由慶童帶著來到了御書房。

至於那成績排名單,卻是被陳松揣進了懷中。

站在御書房中,還沒有行禮,朱元璋就迫不及待的開口:“常青啊,今日找你過來,是有一件事情!”

“敢問陛下,所為何事啊!”陳松拱手問道。

“是這樣的,郭桓此人有負君恩,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奸臣。

和郭桓有染的官員數量繁多,至於這些罪官,俺可不想留情!”

老朱殺氣騰騰的說著,讓陳松錯以為,這是在敲打自己。

若不是陳松什麼都沒有做,或許還真的會以為這是朱元璋的敲打。

老朱這話,陳松沒法接,所以就站在那裡,做傾聽狀。

“可是啊,朝中的這些職位,一個蘿卜一個坑,一次性將這麼多的人全部抓起來……

只怕是……”

朱元璋皺起了眉頭,臉上的那個憂愁,那叫一個明顯。

老朱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一個不露聲色的人,除非那種極端情況下,大部分表露出來,都有著別樣的含義。

陳松如何不知道朱元璋說的這話是為了什麼,陳松弄的這個考試,不就是為了解決這事嗎?

陳松道:“陛下,臣以為,鄉試和殿試過去不久,朝中的官員雖然被抓了不少,可是這些人的數量完全可以補充!”

陳松不想讓自己的學生當官嗎?當然想,可是,這些話不能由陳松說。

這是以退為進,陳松知道朱元璋的想法,可不能說出來。

老朱捋著下巴上的鬍子,臉色有些低沉,“這些人,不過讀了十幾年的書呆子,能辦個什麼事?

六部官員倒也好解決,可是那些基層官員,一時半會上哪去找?讓那些讀書人進士當這些官?他們能願意?

這些職位,在他們的眼中,不過吏員罷了!”

朱元璋搖搖頭,不置可否。

確實,古法的官和吏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讀書人進士這些人都是心高氣傲的人,又怎麼可能會擔任這些職位呢?

朱元璋知道新學教授的課程是什麼,有朱雄英在,所以對這些事情頗為瞭解。

“這樣吧,俺是這樣想的,不如讓你那新學學堂的學子來當這些官吧!”朱元璋看著陳松。

老朱知道自己說的這些話有些強人所難,這些新學學堂的學子幹啥不好?非要當吏?

當吏不就是給人當牛馬使嗎?

以為陳松會有猶豫,可沒想到,陳松直截了當的答應了。

“陛下聖明!如今新學學堂剛好有一批學生畢業,臣正愁著該如何安排他們……”陳松笑著說道。

畢竟不是正規科舉,這次的畢業對陳松來說非常重要。

要是畢業的這些學生前途迷茫,啥都沒有,那對以後的招生有些必不可少的影響。

“只是……”

朱元璋的臉上剛剛出現喜悅,就被陳松這個喜悅打斷。

忙問道:“只是什麼?”

“陛下,臣是這樣認為的,這只是臣的一些粗淺之見!”陳松拱拱手,說了起來:

“陛下,從古到今,吏是吏,官是官,吏不如官,從宋之後,這種情況就愈發明顯。

可是,吏真的就不如官嗎?韓非子有言: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臣竊以為,此事千真萬確。讀書人讀了十幾年的書確實辛苦,可辛苦就能治國嗎?

戶部的官員,可知道金銀兌換作價幾何嗎?可知道寶鈔流通的必要條件嗎?

……”

陳松洋洋灑灑,“陛下,科舉傳承許多年,可在臣看來,還有很大的弊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既然官員能有科舉,為何吏員就不能有科舉呢?為何吏員的地位就必須要比官員低呢?!”

朱元璋的右手不停的敲打著桌面,講真,陳松說的這些話,老朱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

吏員還有考試?這不是子承父業嗎?這不是世世輩輩的嗎?

可是,之前陳松設立的那些衙門,其中的吏員也確實都是經過考試的。

不得不說,效率確實很高,做事確實厲害,唯獨就是要給他們發俸祿。

官是朝廷任命,吏是官府招攬。

官服務於朝廷,吏服務於官員。

京城中的這六部衙門,裡面的吏員大部分都是朝廷招攬,吃的朝廷的皇糧,可這些吏員相較於天下,實在是九牛一毛,所以也承擔的起。

陳松說的這是什麼?這是後世的公務員考試。

這可是個大殺器,這東西拿到這個時代,可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對基層的管理以及把控,如同釜底抽薪一樣。

往常,地方吏員效忠於官,因為吃的是官的飯碗。

要是官有個什麼不對勁,吏也要跟著不對勁。

陳松的這個辦法直接把這些不對勁全部搞沒!

公務員制度的成熟,那麼大明就能重新煥發生機。

在根本上,和其他的封建王朝有著本質性的區別。

就算此時花錢,可收益卻是錢財無法衡量的。

雖然花錢,可以後錢會少嗎?

海貿,海外殖民,這些錢不夠?

老朱也聽明白了陳松說的這話,他看著陳松,道:“你的意思是,將吏員的選拔也收歸朝廷?可這樣一來,事情就會繁雜很多。

天下官府如牛毛,吏更是數不勝數,哪裡來的那麼多的錢!恐怕會造成亢官?”

老朱家可不是一般的愛錢,老朱最先考慮的就是錢。

“你設立的那幾個衙門,其中的吏員也確實有幾分本事,可這畢竟是少數……”

老朱又開始猶豫,說著各種不確定的話。

“那新學學堂的學生若為吏員,可要考試?”

“陛下,這其中的道理一時半會解釋不清楚。臣長話短說,對於朝廷而言,短期之內會有付出很多,可從長遠來看,優點大於弊端。

首先,可以讓朝廷的權利深入地方,甚至可以在鎮上設立官府,由三五吏員掌控……

縣一級,因為吏員服務的是朝廷,俸祿由朝廷分發,所以大機率不會和官同流合汙。就算會勾結,可不至於鐵板一塊。

……”

說完話,陳松笑著看著朱元璋。

這是什麼?這是皇權下鄉,這是分權,這是皇權集中。

這可是老朱最喜歡看到的,最想要的啊。

老朱的眼睛瞬間就亮了,對於權利異常渴望的他來說,陳松所說的這些,有著不可避免的誘惑。

老朱站了起來,揹著雙手在御書房裡走來走去,面帶興奮。

“事情可能會多,也可能會耗費大量錢糧,只是,只是,這些權利!”

“有常青在,錢或許不是什麼問題,可是,這麼多的人,俸祿如何發放?”

停了下來,老朱看向陳松,發問:“錢財有你,或許不太過於擔心,可俸祿如何發放?這是個問題,要是將全天下的吏員都加上,恐怕光是發俸祿,就會有一大堆事,消耗一大堆時間!”

陳松淡淡一笑,早有對策,“陛下,大明錢莊遍佈天下,可由大明錢莊分發!

所有俸祿,不經上官,全部透過錢莊分發,此法,定然會大幅度消減貪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