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洪武年間小神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四章:松江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四章:松江府

李善長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不停的控訴著陳松。

李善長是朱元璋起兵時文臣中功勞最大的,在朝中威望很高。

當他開始駁斥陳松的時候,朝中很多大臣也跟著一起駁斥陳松。

反對陳松的開海之策,將陳松貶低的一無是處。

“真是笑話,我朝雄兵都是軟蛋不成?如此容易被倭寇攻殺進來?”陳松譏言反諷。

“休得胡言……”

“行了,別嚷嚷了,此事再議!”朱元璋一拍桌子,大聲道。

“臣告退!”

陳松見朱元璋如此說,只好退了回去。

也不是什麼收穫都沒有,最起碼朱元璋沒有下達再次禁海的命令。

雖然距離徹底開海還有很遠的路,但開頭還是比較好的。

李善長也退了下去,他看著陳松,眼睛中滿是憤恨。

陳松輕瞥了一眼李善長,站在了原地。

後續的早朝,議論的事情不多,主要還是之前常常討論的事情。

無非就是邊疆禍亂,又或者哪裡有了災。

早朝就這樣過去,陳松走出大殿,往外面走去。

徐達和湯和跑了過來,橫在陳松的面前。

徐達一臉焦急,直接道:“想不明白,你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說出這樣的話?

朝廷禁海乃是很早之前定下來的國策,你怎麼如此突兀?”

“是啊,你都知道那三個市舶司是誰的地盤,怎麼還會犯這樣的錯誤?”

說到這裡,湯和壓低聲音,湊到陳松耳邊,“陛下對江浙一帶支援張士誠方國珍他們心中不滿,甚至還定下了禁止江浙士子進入戶部任職,以及提高江浙賦稅的事情,你怎麼能說重開市舶司的事情。”

“是啊,不然你以為陛下為什麼要取消江浙一帶的市舶司?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徐達也勸說起來。

“話是這樣講的,可大海實在是太重要了,不能不管。”陳松固執的說道。

“唉!”徐達長嘆一聲,“想不明白,你老家陝西關中,那裡又沒有大海,你怎麼對大海如此固執?”

“多謝兩位國公的好心,不管怎麼說,大海萬萬不可拋棄,海禁不可取!”

陳松朝著兩人拱拱手,獨自離去。

“你說他到底是怎麼想的?憑藉一身醫術,也不會受到冷落,為什麼非要摻合這檔子事?”湯和看向徐達。

徐達的目光從陳松的背影收回,搖搖頭,“我哪裡知道?誰知道他心裡想的什麼!”

……

退朝後,朱元璋帶著朱標來到了御書房。

朱元璋坐在書桌前,正準備批閱奏摺,忽然想起了陳松在早朝上的那些話。

“你如何看待陳松說的那些話?”朱元璋看向站在自己旁邊的朱標。

朱標回道:“昨日我詢問過他關於西南戰事的看法,頗有見地。

今日這些話,雖然有很多從來沒有聽過,但仔細想來,還有幾分道理。”

“俺也是這樣覺得的,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

說到這裡,朱元璋的臉色突然冷了下來,“不說這個俺還不覺得什麼,一說這個,俺就來氣。

張士誠方國珍他們不過是流寇匪賊,江浙之地的士紳不識真龍,竟然拼了命的支援他們。

江浙士紳皆尖酸刻薄之徒,俺一想到他們就來氣,真是一群刁民,刁民。”

朱元璋拍打著桌子,喝罵連連。

“可是,陳松說的沒錯啊,開海確實能賺錢啊!”朱標試探道。

朱元璋道:“俺也知道開海能賺錢,可惜,那三個市舶司都在以前張士誠待的地方。俺對那裡的士紳商賈不放心,誰知道藉著開海之利,會不會出現第二個張士誠。

如今,倭寇橫行,再加上張士誠那些逃到海外的潰兵不停的騷擾沿海,就算開海,也不見得能賺到錢。”

朱元璋禁海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可歸根結底,最主要的也不過那幾個。

不賺錢,是仇人的地方,害怕海外敵人威脅自己的統治。

其實,朱元璋禁海也不是特別有決心,若是特別有決心,一次性就到位了,哪裡還能一直折騰?

整個禁海過程,從洪武三年一直持續到洪武三十年。期間,好幾次搖擺不定。

“陳松今天這樣一說,倒是提醒了俺。

如今天下還沒有平定,四周皆有戰事,每年花費的銀錢數不勝數。

朝廷雖然家大業大,也不能這樣折騰,得好好謀劃才是。”朱元璋敲打著桌子,緩緩說道。

“那爹的意思是開海?”朱標有些錯愕,這樣一來不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開海不開海的先別急,陳松說的雖然好,可咱們從來沒有實行過,萬一行不通,丟的是朝廷的臉面。”

朱元璋接著說道:“陳松不是說,先在直隸挑選一個地方試試。

既然這事是陳松說的,那就交給他去辦,若是有效,就推行開來。若是不行,再實施禁海之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到這裡,朱元璋看向朱標,語重心長的說道:“標兒啊,不管什麼,作為皇帝都不能輕易的下定決心,更不能親自下場。

要保持皇帝的威嚴,皇帝不能犯錯,也不準犯錯。要錯,錯的也只能是臣子……”

朱元璋開始給朱標傳授為君之道,朱標恭敬起來,洗耳恭聽。

……

陳松坐在班房中,看著班房中的醫書。

一個人走了進來,陳松抬起頭,竟是慶童。

“陛下宣你去一趟御書房!”慶童笑呵呵的說道。

陳松道:“好,我這就去!”

陳松跟在慶童的身後,朝著御書房走去。

沒多久,陳松站在了御書房中。

朱元璋放下手中正在批閱奏摺的毛筆,看向陳松,“常青啊,能否再說說今天的事情。”

不用解釋,陳松便知道朱元璋說的是什麼。

“陛下,此事臣是這樣看的……”

陳松耐心的講解起來,總而言之一句話,大海很重要,必須要重視,不能因噎廢食。

朱元璋連連點頭,“你說的不錯,說的很不錯。只是,這件事情朝廷從來沒有先例,你如何認為就一定能成功?”

“陛下,若是陛下不相信的話,可以先試試。”陳松保證道。

“既然如此的話,那就先試試吧。

這樣吧,這件事俺就交給你了。在直隸找個地方,先慢慢開展。

如果能辦好此事,就推行下去,若是不行,就此作罷,日後莫要再談。

這幾天,給俺拿出一個章程來。”朱元璋說道。

“臣領旨!”陳松擲地有聲的說道。

走出御書房的時候,陳松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後世有很多人說,朱元璋是鐵了心的要實行海禁,親身經歷之後,才知道這個說法完完全全就是扯淡。

平白無故的,朱元璋幹嘛要實行海禁?

朱元璋要是真有那個決心,幹嘛一直在禁海和開海之間搖擺?

回到太醫院,陳松急忙取出一張宣紙,開始書寫規劃。

只是,寫了好幾次,陳松都不滿意。

這關係到日後大明朝的國策,關係到這片土地的前途,不得不謹慎。

陳松在班房中來來回回的走著,思考著新的市舶司應該建在什麼地方。

說實話,如今這個時代,最好的地方還是那幾個。

這三個市舶司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周圍的人或物都是配套的,上手很快。

如果重新挑選地方,將會浪費大量的時間。

“既然這幾個地方都不行,那就定在松江府吧。

後世的這裡被稱為魔都,地理位置優越,雖然這個時代尚未開發,但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陳松敲定了地方,選定好地方之後,陳松又趴在了桌子上,書寫規劃。

可是,規劃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寫出來的,沒有進行實地考察,就沒有真實的資料。

“看來,還要去松江府實地考察一趟。”陳松喃喃說道。

想到這裡,陳松立刻重新換上一張新的宣紙,書寫奏摺。

奏摺的內容就是奏請去松江府實地考察,同時簡略的描述一下大體的規劃。

寫完奏摺之後,陳松將奏摺送到了通政司。

通政司是專門接收奏摺的地方,陳松的奏摺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到了朱元璋的桌頭。

朱元璋看完後,同意了陳松的要求。

松江府屬於直隸管轄,距離應天府不遠,陳松準備了兩天,就出發了。

在出發這天,趙峰和李三娃套好馬車,帶上行李,停在家門口等候著陳松。

前廳,陳松將一件外衣披上,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朱靜安,笑道:“我出去一段時間,差不多十來天吧,十來天之後我就會回來。”

“夫君不用擔心我,還是以公事為主。”朱靜安貼心的說道。

“好!”陳松拉起朱靜安的雙手,一臉溫柔。

兩人溫存片刻後,陳松走出了家門。

朱靜安站在大門口,衝著即將遠去的陳松輕輕揮手。

陳松揮揮手,坐上了馬車。

馬鞭聲響起,馬車遠去。

朱靜安駐足觀望,一直等到馬車消失不見。

坐在馬車中的陳松閉目養神,正在思考去了松江府該如何展開工作。

馬車忽然停了下來,宋濂出現在馬車的前方。

除過宋濂之外,還有宋濂的家人。

“有人攔路!”

趙峰停下馬車,衝著馬車喊道。

陳松鑽出馬車,一眼就認出了站在最前面的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