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私人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1015 長生種的壓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15 長生種的壓力

“管總,這是之後的流程,您看如何?”一位秘書處的辦公人員遞給管明一個文件袋,裡面一共十來頁打印紙的分量而已。

正月初十月球火箭啟動,十二到達地球,然後晚間召開新聞發佈會。

之前想讓管明在這次發佈會上公開捐款的事情,但上面又怕分薄了月球採礦的意義,所以決定讓管明在正月十五的時候來一場發佈會。

“這部分你們看著來就行,總巨頭現在還沒回來?”管明草草地掃了兩眼後,就把檔案放在茶几上了。

“還沒有。”搖搖頭,這位工作人員並沒具體解釋什麼。

管明是一個比較懶惰的人,同時也不願意介入別人的私生活裡,哪怕有時候對方並不介意。

就好像劉濛濛一樣,她並不介意管明經常去他家串門並且感受到她無時無刻的馬屁精神,但管明卻天然排斥這種人際交往,擴大來看的話,他也不願意去深入瞭解總巨頭、巨頭、大佬們的家庭,因此至始至終,他都沒有去拜會過這些人的家庭。

找總巨頭除了想探探口風,看看能不能來個集體照,其次是想問一下氦3的安排。

有雙星的存在,很多時候管明都屬於‘先知’,但他所知道的東西,很大程度上都是摒棄主觀因素的。

可控核聚變可以轉化龐大的電能,國家除了在國內佈局核電廠外,也積極地在每個城市周邊建設電池儲能電站,保證城市用電。

那麼問題就來了,管明能獲得多少氦3的份額。

要知道,能源這東西,再多也是少的,難道不需要儲備起來以防萬一?

“那好吧,等總巨頭回來之後通知我一下,我想要拜會一下。”管明有些遺憾,從雙星那邊得知,總巨頭十號上午才能回到帝都,看到那密集的行程安排,管明不確定他那天有沒有機會和總巨頭單獨聊聊。

“好的管總,我會如實彙報上去的。”點點頭,大概是覺得管明這邊沒事了,他便打了個招呼,離開書房。

管明開啟全息投影,調出月球採礦場的即時畫面。

全機械化的採礦場,觀測手段是光學三維掃描測量技術,是光、機、電和計算機技術於一體的新技術。

從效果來看,這種觀測手段非常贊,能精確物體表面的三維空間座標,然後進行構圖等等。

一個原型的罩子,內部是充滿現代化甚至是超現代的科技產物,不斷有挖掘機一樣的機械就地挖掘,挖掘出來的礦藏都被放在反重力裝置上,隨後反重力裝置緩緩身高並且平行運動到罩子邊緣地帶,將礦藏投放到處理廠,處理廠將礦藏提煉並且裝箱,最後運輸到罩子外部的火箭中去。

氦3很特別,它不像地球上的金屬礦藏一樣會因為地質運動等作用而深藏地下,月球的氦3是來源於太陽噴射出的高能粒子流(太陽風),類比的話就如同蒲公英,隨著風隨機降落,而月球沒有大氣層,自然就不會有風,隨著數以幾十億年的積累,月球表面上的氦3儲備驚人,所以月球採集氦3可以直接在月球表面上進行。

24小時不間斷地開採,24小時不間斷地運作。

長征五號目前所要運輸的空間目前已經被填充完畢,目前正在做最後一步的檢查工作,確保第一趟運輸的成功率。

理論載重為25噸的胖傢伙,這次載重剛剛到20噸,其餘空間還要運輸一些月球地表、地下的土壤,做一些科研上的實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之前往月球頻繁運輸採礦場基建裝置的同時,其實也運輸一些和採礦無關的東西,比如說一些蔬菜種子。

未來條件成熟的話,說不定還會運輸一些牛、羊、豬一類的動物做科研。

“雙星,你說如果未來地月之間運輸,只考慮直線執行的話,會不會更划算一點?”看了一會後,管明問道。

“如果有穩定的核能以及更先進的裝置與材料,這的確會節省很多時間。”雙星即時反饋。

管明不是長生種,單以目前科技來看,哪怕他乘坐第一宇宙速度的火箭,可能還活不到走出柯伊伯帶的程度。

宇宙之浩瀚,人類之渺小,讓管明神往之時,也為之遺憾。

如果只計算直線距離的路程並且能實現的話,地月之間單程根本就用不上30多個小時,再放大到地火、地土之類的,節省出來的時間就更多了。

“必須要研發出更快、更有效的飛行。”管明決定好下一個科研方向,雖然他現在手頭上的工作也非常多。

“蟲洞?曲率引擎?摺疊空間?量子傳送?”雖然雙星能推演出管明的意思,但它並不看好這個方向。

“目前的科技理論雖然有部分接觸到這一塊,但無論是材料還是其他,都制約著這一塊的發展,或許宇宙中有天然存在的高密度、高硬度材料可以抵抗空間拉扯以及光速時的碰撞,但我建議,老闆還是享受生活更好一些,畢竟地外文明始終是個威脅,與其在宇宙中漫無目的地闖蕩,不如安心在地球上享受生活。”

“養肥膘嗎?出去看看也是很好的。”翻了個白眼,管明慫歸慫,但他不願意別人說他慫了。

就好像明明是個胖子,但卻不喜歡別人說他胖一樣!

“短生種和長生種的追求與極限是有差別的,同時根據我的推斷,一個文明在某個時間段內會被毀滅,因此我不建議老闆你去進行過度地未知探索。”雙星理智地回答。

“毀滅?你最近發現什麼了?”管明皺眉問道。

“一億年前的機械鍾,三億年前人類的腳印,七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我沒有實地考察的能力,所以無法辨別事情的真偽,但地外文明是真實存在的,當一個文明繁盛到一定程度並且向外拓展的時候,必然會遇到無數文明,友善未必是這片宇宙的潛規則,或許毀滅與重生才是最真實的表現。”

“老闆,我誠懇地建議您不要去承擔長生種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