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私人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366 《對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66 《對話》

“出身平凡,卻創造奇蹟,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從網絡遊戲中走出的中國創業型公司,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引領了全球科技浪潮,每一個新產品的出現,都將彙集全球的目光,甚至開創一個行業!科技改變生活,科技改變未來!”

合成的錄影被放出,演播廳印象還不錯,起碼大家都能聽得到聲音,只是顯示屏並不大,沒有管明公司發佈會的那個大。

全場佈局很有趣,正方形能有個十釐米高的小臺子,上面倆凳子一桌子,下面觀眾分兩種,一種是在節目中能說上話的,坐在前面,椅子也是間距較大,後面座位間距較小,屬於拍手喊666的路人。

“透過剛才的短篇,我想大家都知道本期的嘉賓是誰了,我們很高興能邀請到未來科技的管明,參加我們的《對話》欄目,有請管明。”

主持人口齒清晰,而下面的人也很給面子的拍手,不過管明有點小彆扭,因為他就站在主持人身邊沒動彈,只不過剛才攝像頭一直沒拍他而已。

“大家好,我是管明。”雖然開了好幾次新品發佈會,然而這次這麼近距離,管明還是有點小緊張,但也只是有點而已。

三年的時間,他早就不需要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什麼形容詞,因為他的名字不需要多解釋。

“請坐,咱們坐下聊。”主持人伸手虛引一下,同管明一起落座。

“剛才的短片用到‘創新型公司’,我們都知道,創新型往往代表著高風險與高利潤,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主持人丟擲第一個問題。

整個節目流程管明都是知道的,包括主持人的提問等等,所以不存在突然襲擊的概念。

和上次的專訪不同,上次的滬市臺專訪更注重管明這個人,而這次《對話》的欄目,則把側重點放在未來的科技方向上。

“風險和利潤是相輔相成的,但具體到我的公司,創新可能只是創新,哪怕有風險,憑藉公司現在的體量,也能輕鬆抵擋。”管明是一個比較復雜的人,有時候會含蓄,有時候會囂張。

每一次對公眾的形象,都需要仔細考慮,因為這將讓外界逐步瞭解管明,以管明喜歡的方式來瞭解。

主持人顯然也沒想到管明這麼不謙虛,不過他腦子很活,立刻接話茬說:“的確,以未來科技現在的體量,的確可以消化掉很多風險,因為每一款產品都引導著科技潮流,甚至是開創一個新行業,大家都知道,你公司所有產品都是你一個人研發出來的,我特想問一下,為什麼不選擇組建團隊,而且你的科研成功,看起來好像前後關聯比較少,比如說全息投影、VR頭顯和汽車導航,關聯性都比較低。”

管明沉吟了一下,說:“團隊和個人對我來說各有利弊,不過我習慣一個人搞研究,或者說搞研究只是我個人的愛好,至於說第二個問題,其實內在的關聯還是挺大的,裡面有很多技術都是有關聯的,或許在外展示出來的,會是不同的樣子,但技術就是技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期的主題是:未來科技。

這四個字既代表管明的公司,也想探究管明眼中未來的科技究竟是怎樣,所以一些無關的東西,管明儘量不提。

主持人也是知趣,立刻把比較寬泛的話題引向具體的地方:“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一個關於管總的影片,影片中,你說要開發無人駕駛汽車,這是真的麼?”

“是的,的確有這方面的想法,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未來汽車行業的需求量一定會很大,但這就衍生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汽車安全,全國每年因為車禍而傷亡的人數有30萬左右,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而其中有很多情況都是可以完全避免的,因此,我打算在這方面嘗試一下。”

管明一本正經的扯淡,去年車禍傷亡人數還是管明剛讓雙星統計的呢,起碼在對外宣傳上,誰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光輝偉岸的人。

“的確是這樣的,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安全需要提高到一個程度,那麼管總,在你看來,未來人類的生活將會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或者說在你眼中,未來人們的生活中,將會出現怎樣的科技?”主持人有點小糾結,因為他每次都需要強行把話圓回來一點。

“從時間點上來講,五年之後,可能每個人都可以將離線生活變成線上生活,十年之後,可能每個人的家庭裡,都不需要去拉網線才能上網,至於十年之後,或許人們將生活在一個智慧的時代。”

去年,蘋果手機的推出,已經是將離線生活變為線上生活,人們可以拿著手機,站在大街上瀏覽網頁等等,但在管明看來,五年之內,他有信心將AR+VR眼鏡推出,作為管明預想中的移動端,在某種程度上,這應該比手機的前景更廣泛。

而十年之內,他有信心將網路衛星部署完畢,不說推廣問題,起碼管明能在全球各地,都享受自己的網路。

十年之後,管明覺得,雙星的存在應該不算是秘密,當然,那時候的雙星應該是由雙星助手一點點衍化過來的,起碼要給外界一個熟悉的過程。

本期的《對話》範圍有些大,別說60分鐘,如果讓管明仔細說一下未來世界以及未來科技的發展,他能說一天。

按照臺本,主持人挑選人和管明互動,中間也有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說今天來參加節目的有富士康副總裁,他笑稱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管明本人。

想要解釋一件事情,會有很多理由,管明謊稱自己不擅長商業上的事情,平時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科研上。

這一頂原諒帽,扣誰腦袋上都沒問題。

不過來自滬市社科院研究員的問題很有趣,他問管明說:“從資料的數字化到全球資訊網,網際網路行業的未來是值得期待的,同時,每年都會有大批的畢業生投入到這個行業,甚至每天都會有網際網路相關的公司出現,那麼,你對目前網際網路這一塊是怎麼看的。”

滬市的社科院是國內有名的智庫,瞭解當下,並且給當下一個準確的定位,是最重要的,作為崛起於網際網路的巨頭,管明的看法,在某種程度上堪比甚至要優於智庫,因為,他用歷史證明自己。

這個問題事前也有溝通過,國外不清楚,但國內肯定都是要溝通一下,否則出問題誰兜著,管明組織一下語言,說:“在我看來,網際網路還處於發展階段,在未來幾年可能會……”

巴拉巴拉,管明結合上輩子的記憶,然後再結合當下科技的發展水平,給出一個中肯的回答。

這次的節目和上次的節目相比,難度要小一些,因為上次的節目更多的是要挖掘管明個人生活,這次的節目,更多的是發揮管明的嘴炮,反正未來的生活究竟怎樣,那還要過幾年再說,起碼管明能保證在十年內,科技的發展會按照他所說的方向前行。

錄製只用了半天的時間,辭去吃飯的邀請,雖然會顯得有些大牌,但看到來接管明車子的車牌後,所有怨言都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