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私人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578 學習能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78 學習能力

植物人的記憶很怪異,是一段一段的,可能上一秒是文字,下一秒就變成了圖片或者是影片,而上下的時間又不是絕對連貫的,或許兩段資訊間隔時間不到一秒鐘,或許兩斷資訊間隔時間要幾個小時,這些都是說不準的。

把記憶的資料上傳到網路衛星上,隨後顯示屏上開始即時反饋訊息。

一共兩塊顯示屏,一塊是模擬宮老爺子的記憶資料,一塊是即時反饋宮老爺子現在的想法,而給出的問題都是同一個問題,“你是怎麼看待鳩山由紀夫這個人的”。

如瀑布般地資訊快速更替著,雙星在一旁輔助,把模擬記憶的資料與宮老爺子本人的資料區別開,然後顯示出來。

這是對人工智慧與網路衛星的考驗,看看人能不能‘永生’!

提取記憶對管明而言並非難題,尤其是在有人腦晶片為前提下,但這份記憶是否能如同這個人在生前的判斷,那就值得考量了,同時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每個人除了在生理上存在差別外,思想上的差別也很大,全球幾十億人,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哪怕只圈定在思想這一塊。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愛好、風格、愛恨情仇等等,如果這些東西都能完全模擬出來,那就意味著,人在一定程度上能‘永生’,以資料的形態,讓思想永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千古一帝始皇帝即便有永生的念頭,但也逃不過歲月的牢籠,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都知道身體想要實現永生很難,同時也存在倫理、地球壓力等問題,所以管明想要走思想‘永生’的道路。

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三年災害的艱難困苦,但如果已故的爺爺、太爺爺面對你如今的鋪張浪費而進行嚴厲苛責,或許這會比反覆看著單調的文字更有效,也更直接。

如果李白的思想還存在,或許在學習‘仙人撫我頂’的時候,學生們更能體會出他當年的放蕩不羈愛青樓。

如果有董存瑞、黃繼光能現身說法的話,或許當下人們在思想道德的建設上會更輕鬆,同時效果更好。

以古喻今不如以古論今,其中更重要的是個體的思想能夠保留下來,其中延伸出來的意義更多。

半個小時的時間,從鳩山由紀夫延伸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然後又變成徐福東渡,然後是下任首相等等訊息,宮老爺子的看法超多,同時聯想能力也很強,但大家都沒說什麼,只是靜靜地看著資料更替。

單塊螢幕滾過的字數超過50萬字,透過雙星檢測,不同的內容只有3處。

這裡的不同不是嚴苛到字數和語言邏輯,而是思想上的不同。

這三點的不同主要還是由於資訊的檢索問題,被複製出來的記憶依靠網路衛星能攝取到更多訊息,而宮老爺子在這方面稍弱一點,可能是年邁緣故才導致攝取訊息慢而窄,因此在點評上也少了點,但這個少也是相對的,起碼人腦晶片在一定程度上不比計算機強很多。

“在訊息處理上來看,人腦還是差了點。”王教授透過訊息翻滾速度來判斷人腦與網路衛星之間的差距,並且衡量人腦晶片在資料反饋上的程度。

“不過宮老爺子的見識也不少啊,沒想到當年他還真殺過不少日本鬼子呢。”看到某處訊息後,吳政委感慨一句,因為他出生在建國後。

“但這也掩蓋不住老爺子思想的片面性。”管明不好意思說人家是老憤青,但能從字裡行間能感受到老爺子對日本的鄙夷,是發自肺腑的,是從內到外的。

“小管、小王、小吳,好了沒,我要出去遛彎了。”玻璃牆對面,宮老爺子語氣豪邁,大力地拍著玻璃牆,身邊的小年輕後勤人員一臉著急地看著老爺子,生怕他把手給拍疼了。

“好了好了,您老不歇會?今天外面下小雨啊。”管明連忙推開那原本緊固的玻璃門,問道。

如同普通的玻璃門一樣,被管明一推就開,但實際上這玻璃門是由雙星控制,如果不是管明,哪怕把玻璃門砸了,也不會被推開。

“哈哈,下雨好啊,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小雨潤如酥嘛。”宮老爺子笑呵呵地說著,順手擼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地中海的髮型英俊瀟灑。

“那行,那您得打傘啊。”管明也不多勸,因為他知道這沒用,用老爺子的話來說,他也沒幾年能再看外面的風景了,就算下刀子,他也必須要出去。

“去給老爺子拿把傘,都跟上,別讓老爺子摔了。”管明指揮著邊上的後勤人員。

那人也知道輕重,連忙跑開去準備了。

這些後勤人員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都屬於最基層的存在,但專業素養卻非常高,哪怕他們都是被指揮的存在。

“行了,你們忙吧,有小鄭跟著我就行了,別耽誤你們工作。”抬起胳膊,一米六幾的小老頭拍著一米八多的管明肩膀,看上去有點搞笑,但卻真實存在。

“行,那就不耽誤您老遛彎了。”微微彎腰,讓這老爺子更舒服點。

揹著雙手,宮老爺子昂首挺胸往外溜達。

管明繼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帶上電子眼鏡,開始撰寫這次的實驗記錄,同時對比之前的實驗記錄。

這是宮老爺子第八次的對比實驗,每次的實驗效果都很贊,最重要的是,只有第一次是完全相同,而後幾次就出現數量不等的區別,因為此後上傳的資料只是更新了宮老爺子最近的見聞,其餘的都沒更新,也就意味著,這些差異化多是集中在對外資料攝取的寬度與廣度,再換句話說,實際上,上傳的資料具有一定程度的‘學習’能力!

以固有的記憶為骨骼,不斷攝取新的事物,然後根據記憶來區分各種訊息,或肯定,或否認。

……

PS:最近寫小說到一個瓶頸?不確定,劇情的推動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科技推動,一部分是人物推動,或許我應該仔細考慮一下人物推動劇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