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私人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627 最後一次實驗(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27 最後一次實驗(上)

看不到,有時候是因為‘浮雲遮望眼’,有時候是因為沒到‘會當凌絕頂’的程度。

每個人在每個年紀、職務,甚至是每一天,都會對同一個事物、人有著不同的見解。

就好像有些人,小時候喜歡吃餃子,而長大後,喜歡吃嫂子做的餃子,再大一點喜歡……

北方的十月算不太冷,當然肯定不能和南方比,尤其是戈壁灘一類的地形,風很大,而且沙塵也很大。

雖然帝都這邊一直說治理治理,然而在現在這年月,管明還怎沒看出什麼效果來,反倒是聽說土地沙漠化更嚴重了點。

“你終於來了,快進來,外面風大。”站在辦公樓門口,周萬里紅光滿面地拉著管明的手。

“周老客氣了。”管明寒暄一句,雖然他不搞基,但也沒拒絕這種親近的態度。

主要是風的確有點大,而且管明穿得也有點單薄。

記憶中的辦公室沒什麼太大的變化,不過管明知道,再等個幾年按照級別來限制辦公室面積的政策出臺後,這辦公室妥妥要換。

“這麼長時間沒見了,精神不少啊。”坐在管明身側,周萬里美滋滋地看著管明。

在前天的時候,上頭就特意給周萬里打電話說管明今天過來,然後又明示又暗示的,而後管明才通知周萬里,說他今天到。

談錢太俗傷感情,周萬里覺得他能在這火箭基地再幹個幾年,隨後很有可能會升職,大概在13年前後吧。

至於說為什麼是13年,那只能說周萬里也有自己的派系。

不過派系內的支援,不代表派系外就沒有反對,而管明的存在,則恰到好處地抵消了大部分上層的不喜。

“胖了胖了,和以前比起來差遠了。”拍了拍自己的肚皮,管明閒聊道。

身高180,體重接近180,管明白嫩的肚皮非常軟綿……

隨後兩人又聊了聊可控核聚變的場地問題,周萬里簡單說了兩句,就帶著管明下樓,去實地考察了。

當初管明‘租’的場地不小,因為當初建設的時候,地下空間並沒有預留出太多,這次改建的時候也是把地下部分擴建再擴建。

管明曾收到過改建的圖紙,從縮圖的單位上能計算出來,管明所‘租’的場地下,全部都把地下室給建設出來了,而且地下建築很高,差不多能有個七八米左右。

一個個紅燈亮起,隨後鋼鐵大門自動開啟,摩擦聲一點點鑽進耳朵裡,雖然聲音不大,但也能感覺到那厚厚的鐵門非常堅固。

“這些零件送過來的時間比較早,只不過具體情況我還真不太瞭解,今天也算是開開眼界了。”周萬里跟在管明身邊,說道。

“其實也沒什麼,周老想要看的話直接跟我說就好,你有這個資格的。”笑了笑,管明說道。

機器人這部分暴露的會比可控核聚變早,同時周萬里又是知道可控核聚變的人,所以管明覺得,作為火箭基地的行政主管,周萬里有資格知道這些東西。

然而實際上,周萬里也見過機器人,同時他也將會觀看這次可控核聚變實驗,這是上頭安排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還是算了吧,對於這些東西,我就是一外行,我只負責後勤工作。”擺擺手,周萬里可不想犯錯誤,要知道,他看重的那個位置,也被很多人看重,目前他只是領先一步罷了,如果他不小心犯錯,那就真是鐵打的盤子流水的兵,這一部分可以參考錢君浩,以現在來看,他絕對是個悲催的傢伙,而以未來看,他都快悲催到姥姥家了。

“沒那麼多說道,門開了,咱們進去吧。”看著前面的紅燈亮起,管明腳踩油門,最高時速20的電瓶車,緩緩開動,進入到地下最核心的地方。

巨大的仿星器,如同一個鋼鐵玩具一樣,矗立在房間中央。

地上、天花板上、牆壁上,全都是挖出一道道溝壑,安放著各種走線,上面覆蓋著透明的隔熱材料,確保安全,易於檢修與觀查。

明明看似凌亂的地板,但踩上去卻很平整,多少讓人有點不習慣。

繞著仿星器走了幾圈,管明對照腦海中的仿星器,看看外觀上有沒有差異,不過這些都是形式化的過程,畢竟是雙星親自處理,如果有變動,他肯定會告訴管明的。

裝模作樣地看了看,隨後他找到周萬里說:“周老,這次沒有問題了,咱們可以按照預定時間開始實驗了,會議室安排好了麼?”

“早就安排好了,現在是下午3點13分,4點的話,我這裡一點問題也沒有。”聽到管明的問話,周萬里下意識地挺直腰板,隨後看了看手錶說道。

“那行,那咱們先上去吧,這裡清場還需要點時間。”點點頭,管明帶上電子眼鏡,隨後給掌管科技的巨頭發個訊息。

大概過了十幾秒鐘,巨頭那邊反饋一個肯定的答覆。

十月上旬末的這一天,所有巨頭齊聚,坐在會議室中,等待著管明與管明的可控核聚變實驗!

三點半左右,管明的身影,出現在巨頭們的電子眼鏡中,同時,管明的聲音,也透過揚聲器,迴盪在整個會議室中。

“再有半個小時,就要開始可控核聚變的最後一次實驗了,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吧。”說著,管明身邊出現一個仿星器的全息投影。

“這次是可控核聚變最後一次實驗,同時這次的實驗目的是驗證實驗室級別的大當量氦3進行反應,其中包括持續時間、輸出能量、輸入能量與持續投放氦3的能力,這次的仿星器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小範圍的結構最佳化,在理論上,這四點都能達到理想效果。”

“首先本次實驗除了最開始的氦3反應量外,還會新增兩次氦3,三次量分別是1100g、2900g與800g,反應時間分為三段,分別是500秒、1450秒與450秒,為了保證氦3充分反應與預留出投放時間,所以時間可能會略有出入,但不會差太多。”

“本次實驗輸出能量與輸入能量的比值,在理論上接近1.7,也就是說投入1焦耳的能量,能產出1.7焦耳的能量,除了最開始反應需要外界給予能量外,剩下的反應輸入能量都能做到自給自足,確保內迴圈的實現。”

“本次實驗從開始到結束,預計時間為2400秒,即為40分鐘……”

雖然巨頭們都聽不太懂,但他們也都專心地聽著,認真地看著。

隨著管明的話語,仿星器的投影不斷旋轉,同時一組組資料不斷出現、消失。

而隨著管明的話,時間也一點點流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