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私人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742 認領任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42 認領任務

回憶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之一,雖然有些回憶是黑歷史,但這也都是些很有趣的記憶,比如說童年時期的獎狀,小、中、高的畢業證等等。

視網膜中還殘存著管蒙夕那認真而又妖嬈的舞姿,管明下意識地笑笑搖頭。

穿越客?怎麼會啊!!

對比一下管蒙雨就知道了,無論是哪個世界的穿越客,無論是什麼性別,都會有自身完全無法適應的事物。

如果管蒙夕真是穿越客的話,那她要有多大的勇氣才能認真到這種程度,有多厚的麵皮來一絲不苟地完成這樣的舞姿?

“磕頭,一個頭十萬,先來一百萬的。”豪氣地坐在沙發上,管明看著眼前的四個小肉手,笑呵呵地說道。

“略略略,壞蛋~”來回吐著舌頭,管蒙夕說完後,還有些緊張地抱住自己的妹妹,生怕她為了錢而磕頭。

管蒙雨翻了個白眼,也不知道是針對誰的,大概是這父女倆都有吧。

“來媽媽這裡,爸爸是壞蛋,一點誠意都沒有,媽媽給雙份哦~”招招手,穆曉曉從茶几下面掏出倆大紅包,吸引兩個小家夥。

管蒙夕雖然年紀小,但也知道錢是什麼東西,哪怕她現在沒有花錢的地方,同時壓腰錢最後還是被穆曉曉存到一個固定的賬戶中,但這並不妨礙她要紅包的心情與動力。

大黃搖晃著小屁股,跟在兩個小主人身後跑來跑去,也在享受著過年的氣氛,雖然它的存在感並不高。

過年的氣氛籠罩著全球,畢竟中國人口佔據全球人口的幾分之一,而有華人的地方,年味都很足。

“火箭起飛、降落的平臺搭建,鋪設專門的運輸通道、半永固的生態圈外殼、氦3初加工廠、小型仿星器,建設這麼一個採礦點少說也要持續運輸10個火箭以上的載重!”

“以現在的情況來講,採礦已經不能只依靠機器人了,或者說目前的機器人已經不適合這種密閉性的作業了。”

“根據運輸要求,火箭需要重新設計來方便出入,甚至需要在月球上建立一個針對火箭檢修的廠區,最少要有停放問題火箭的地方,同時保證下一個火箭能安全降落。”

大年初四,原本的與會人數再次擴大,包括管明比較熟悉的朱曉光、周萬里等人。

隨著國家在全球閉門會議上出現的各種局勢,針對採礦點的安排也隨之改變,原本只是想建設一個‘露天採礦點’,然後刮地皮一樣開始採礦,但現在不得不更換成密閉式採礦模式了。

不過密閉的採礦模式也是有好處的,如果生態圈外殼全都安裝成太陽能收集板,在備用能源這一塊絕對要比之前強很多,因為從目前的設計圖上能看出來,這個生態圈的直徑將會達到一千米,表面積將會達到157萬平方米!

“這麼看的話,短期內想要把所有技術都實現了,還是有些困難的,這還不排除未來可能會因為其他情況而多出來的變故。”一個老爺子說完後,眼睛就不由自主地往管明那邊看,畢竟在場所有人都知道,單說技術的話,這個會議室裡年歲最小的這位,才是技術最強的一位!

“別看我,我手頭上的工作量可不輕。”感受到周圍的目光,管明連連擺手,他可不想被這專案給拖累,雖然說月球採礦點對他個人而言也非常重要。

“你的任務是最重要的,那些難度稍微低一點的,可以交給我們這些老家夥們,畢竟在場的一些人,現在也都有這方面的能力了,真要是把你給累倒了,那我們的罪過就大了去了!”看到管明這表現,朱曉光老太太笑著說道。

雖然會議室中很多人都有些疑惑地看著朱曉光,不知道她是哪來的勇氣這麼收,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非常認可地點頭。

懷疑是懷疑這些難點,在座人有沒有資格與能力在短期內完成。

認可是認可人腦晶片,在座人有相當一部分人已經安裝或已經知道人腦晶片的存在,按照目前已經安裝人腦晶片的人來平均分任務,或許在單位時間內的工作效率與科研上比不過管明,但在總耗時上絕對比管明一個人做要快很多。

或許在以前,‘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是一種激勵,是一種信念。

但當人腦晶片生產並投入使用後,這就已經是實踐、是事實了,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人腦晶片也是屬於量變的一種。

均定100的小說收入未必比均定500的少,前者日更十萬,甚至能吊打絕大多數撲街,這真是一個勵志的雞湯……

“小朱說得沒錯,咱們好歹也是國內甚至是全球的頂尖人物了,總不能把所有工作都讓小管一個人給做了吧,真要這樣的話咱們還開什麼會啊,回家帶孫子得了~”一個年歲很大的老爺子出言,算是定下基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位老爺子管明有印象,是隸屬於國家某科研所的所長,在太空領域上的大拿,年少時有去蘇聯進修過,雖然蘇聯最後跪了,但知識這東西是跟隨人一輩子的。

“那我帶個頭,我之前一直是研究火箭的,關於火箭改造的部分我負責,確保在火箭豎起來的時候也能正常進出物資。”朱曉光怕冷場,當下表態,表示火箭這方面她來處理。

“你這老家夥,年紀一大把還這麼急性子,我負責太陽能板,最近我那研究出來個好東西,就是造價有點高,看這生態圈的資料啊,想要全部生產出來還要一段時間啊。”隔著朱曉光6個位置上的一個老太太,彈了彈手上的資料,也認領了工作內容。

“機器人的話我這邊負責吧,說句讓人臉紅的話,這機器人吶,也多虧了小管之前的那個機器人了。”國內某個負責機器人研究所的人說道,畢竟之前一直被研究的機器人是當初巨頭硬生生從管明這邊要走的。

會議上,以各自所屬單位為個體,挨個認領著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