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私人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761 自走炮的機械外骨骼(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61 自走炮的機械外骨骼(求訂閱)

“如你所見,目前機械外骨骼的確是用人腦晶片進行操控,可以做到單人就能穿戴,增加了一條機械尾巴,目的在於平衡。”

“機械外骨骼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個可以讓戰士變成自走炮的裝備,一些後座力很大的槍械甚至是小型火炮,都能變成手持式發射,在不影響身體健康為前提,移動與規避的手段也大大增強,機動性非常高。”

“因為是利用人腦晶片來控制的,所以機械外骨骼相當於是戰士們的第二個身體,不需要額外操作的那種,如果身體因流血而虛弱,也完全可以利用機械外骨骼進行快速逃生。”

“只可惜目前這個機械外骨骼的連續使用時間不能超過4個小時,這也限定了機械外骨骼的使用範圍。”

說到最後,路少將也忍不住惋惜,倒不是暗示管明什麼,畢竟這個機械外骨骼能有4個小時的使用時間,還多虧管明在電池方面的給力表現。

但4個小時使用時間,算上來回返程就是2個小時,中間還必須涵蓋戰鬥、奔跑等一系列內容,這東西最多也只能交戰區使用,無法成為敵後作戰的利器。

和機械外骨骼相比,相對應的檢修與充電裝置才叫大呢。

“很有趣的想法,居然不像電影中的那種武器平臺式的機械外骨骼。”管明臉上帶著微笑,說道。

眼前,一個戰士根本沒做什麼操作,原本蜷縮成一團的機械外骨骼舒展開來,胸、腹、腿、胳膊都開啟,隨後如同坐在椅子上一樣坐進這個機械外骨骼中,一個個固定用的或金屬、或軟繩便纏繞上來。

整個過程不超過10秒鐘,輕鬆又快速,可惜的是這些機械外骨骼外表是黑色的。

“其實有想過研究出武器平臺型別的機械外骨骼,但配套武器是個麻煩事,比如說彈藥量等問題,武器平臺型別的可以視作移動火藥庫,據說之前的電擊槍原本就是想做成高壓電一類的殺傷性武器,但最後卻沒能實現。”少將同志雖然是負責總裝的,但他不是研究員,對於一些科研研究,他瞭解的並不多。

“高壓電?這個真心溜啊,但要是高壓電的話,就算是石墨烯電池,估計也撐不了多少發……”抱著肩膀,手指在肱二頭肌上巧動著,管明思量一下,給出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

人體承受的安全電壓是36V,但有時候220V也電不死人,考慮到一擊必殺的特性,電壓肯定還要上調,但非物理型創傷,或許還真有人能倖存下來,管明曾經看過一個報道,說是被雷擊後存活的人,在被雷劈的地方會有特殊的花紋。

真正有效殺敵的,還是物理創傷靠譜,一槍貫穿腦門,又或者一槍洞穿心臟什麼的,這才能死得不能再死了。

“管總,對於這個機械外骨骼,你有什麼評價?”少將同志看著管明,問道。

“把具體引數調出來我看看。”

“好的”

話音剛落,上面的Q群聊天介面變成機械外骨骼的參數信息,包括極限速度,受力上限等等。

而引數下面,則是九個穿戴機械外骨骼的戰士,如同一個個靈猴一樣,在黑夜中奔跑跳躍。

機械外骨骼擁有金屬探測的功能,所以雷區對戰士們而言,如同觀掌中紋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這個雷區的埋雷數量有點多。

Biu~

Biu~

Biu~

在消音器的作用下,三個綠霧出現,都是在腦袋上飄起來的。

既然是爆頭,那一擊致命的特效自然是少不了,管明多少有些不自然,雖然這不是血紅色,但他也知道這不是遊戲啊!

MMP,中午老子不想吃肉,也不想吃綠葉菜!

“這款消音器是最近研發出來了,和傳統消音器想起,這個消音器不只是能把聲音控制在5米範圍以內,連槍口火焰都能遮擋,唯一比較遺憾的是消音器有點大。”說著,少將同志在全息投影上更換上了消音器的訊息,至於說機械外骨骼的意見和建議就算了吧,畢竟上面一致認為管明在武器研發上的興趣不大,何必吊死在一棵樹上呢。

“15釐米?呃……一個巴掌長,也是夠大的了。”張開手掌比劃一下,管明吐槽一句。

“沒辦法,這種東西只能透過物理結構來進行消音和遮擋。”可能是路少將對這個消音器也不不喜吧,他也沒說太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猜你們軍備研發的科研人員一定很悠閒,這種消音器做珍藏的意義要大於實戰意義。”管明想起二戰期間,德國那一系列不靠譜的研究專案,葬送的不只是科研人員的時間與精力,也耗費了太多人力物力,為德國的失敗添磚添瓦。

“既然研發出來了,那就亮出來看看,反正這次的行動也是有這層目的的。”少將同志並沒反駁什麼。

“哎?他們怎麼停下了?”發現影象中的人都停下來了,管明有些奇怪,如果不是這些戰士都有運動,他都要懷疑是不是卡頓了。

“關於敵佔區的內部地圖,我們得知的都十分有限,目前他們正在計算敵方首領位置和前進、撤退的路線,同時根據雷區和哨位的位置關係,他們需要計算出諸如巡邏時間等資訊。”少將同志解說著。

“人腦晶片的話,應該計算很快才對啊,難道是上頭特意減少戰士們的計算量?”管明沒辦法理解為什麼這些戰士的計算速度如此之慢。

“那倒不是,不過巡邏什麼的,最好還是互相驗證比較好,戰士們認為等到一個巡邏隊伍會比較好,這樣能確定巡邏的大體方向和時間間隔。”少將同志表示這不是人腦晶片的鍋。

“呃……那天亮了怎麼辦?難道說不怕機械外骨骼曝光?”管明看了看手錶,都特麼快到中午11點了,敘利亞那邊都快5點了。

“曝光?我們就怕不曝光!”少將同志帶著謎之微笑說道。

ps:晚了一步,這一更算是昨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