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三國之蜀漢儒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章 人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一章 人才?

“趙將軍,未知將軍對主公與曹賊之間的對峙,有何看法?”陳群沒有直接說自己的來意,反而是先問趙峰這個問題。文人嘛,總有些喜歡故弄玄虛。

雖然趙峰不大習慣,不過還是老實說道:“眼下主公與曹操隔著黃河對峙,無論是人口,還是兵力,相差並不甚遠。不過主公識人用人,眼光獨到,而曹操卻是有些多疑,這一點主公卻是勝過一籌。只要主公能夠多多善用天下英才,則曹操必敗無疑!”趙峰也不是特別肯定,陳群到底想要說什麼,也就按照自己的所猜想的說道。

“將軍所言不假!”陳群點頭道,隨即站起身道:“可是如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子在他手中,大義便在他手中。如此一來,主公招募人才,這一開始便輸了一招。為此,群殫精竭慮,這才思得一法,或可奏效,為主公招攬更多的英才!今日來此,就是想和將軍商議一下,看看是否還有什麼疏漏的。”說完,陳群從袖中掏出一卷紙,遞給趙峰。

“長文費心了!”趙峰一邊客套,一邊接過陳群遞過來的紙卷,心中卻已是雪亮。展開一看,果然一切不出他所料。

“我就知道,你小子整不出什麼名堂!”趙峰心裡嘀咕了一句,正如他所料的那樣,陳群也確實沒翻出什麼出人意料的花樣,還是將他那個九品中正制,給隆重推出來了。

歷史上在三國鼎立時期,曹丕為了獲得北方世家大族的支援,順利地篡漢自立,在自己登基之後就採取了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為士族子弟出入仕途大開方便之門。讓原本就獲得巨大利益的世家大族,更加進一步坐大。坐擁萬頃的良田,數以千計的家僕奴婢甚至私兵的家族門閥族長,又不需要納稅,簡直和奴隸主沒兩樣了。

而之後的西晉也沿用這套人才選拔制度,以至於到了後來,那些腐朽的世家大族掌握了幾乎整個國家所有的資源和利益。結果一個王八之亂,就讓整個西晉王朝,乃至整個漢族徹底元氣大傷,這才造成五胡亂華,華夏文明經歷了一段最為黑暗的時期。

有鑑於此,趙峰對這個九品中正制,實在是一點好感都沒有。不過趙峰也知道,現在世家大族的能量確實很大。劉備想要獲得全面勝利,既離不開這些人的支援,卻又不能太過縱容他們,否則必然會走上西晉與曹魏的老路子。

雖然之前趙峰透過開辦學院,改進造紙術等方法來限制世家大族,不讓他們太過坐大。原本想等一切安定下來,再給老劉提出更為科學的辦法。而為了限制世家大族的太過坐大,歷史上的王莽和劉秀等人都曾做出過嘗試,卻都以失敗而告終。尤其是前者,他那帶有強烈的理想主義思想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徹底地觸動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引起他們的反抗,最後自己身死不說,還落下一個漢賊的罵名。

趙峰身為穿越者,也不是萬能的。不過他有著數千年歷史的活教材,讓歷史的發展少走些彎路還是可以做到的。仔細看完陳群的九品中正制之後,趙峰也是輕籲一口氣道:“長文,你這個九品中正制也是極好的,不過在我看來,只靠此一法,未免有些不夠。”

“將軍此話怎講?”陳群聽完趙峰這不置褒貶的話,也是有些奇怪地問道。

“長文,其實無論任何方法,最重要的是唯才是舉,讓人盡其才,這樣才能行之有效,對吧?”趙峰不直接解釋,反而是問道。

“那是自然!”陳群理所當然地點頭道。以他的見識,明白這個道理自然是輕而易舉。

“這便對了,你這九品中正制,九品倒還罷了,不過中正二字可就有些狹隘了。你看,你是想讓那些身居要職的中正官來評選人才,評選之時卻又看重門閥出身。如此一來,寒門士子想要出人頭地,豈不是難上加難?”趙峰細細地解釋道。

“何至於此?”陳群聞言不禁莞爾,隨即笑道:“話雖如此,但是中正官乃是國之棟樑,自然不會因私廢公的。”

陳群一是自己身為制度的制定者,有些事情不好太過明說,二來他也確實難以想象,一旦政治昏暗之際,這個九品中正制會產生怎麼樣的惡果。趙峰聞言微微一笑,卻是開口道:“長文,若是桓靈之時,讓十常侍、何進之輩出任這中正官,那麼這九品中正制,還能為國選拔多少英才呢?”

“這?”陳群這次真的是啞口無言了,這幾位老哥的人品舉世皆知,要想指望他們選拔真材實料,當真是難於登天。

“未知趙將軍有何高見?”陳群眼見趙峰微笑不語,而且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知道他絕對有下文,連忙問道。

“其實峰也沒別的什麼要說的,只是想給長文的這個九品中正制,多個補充而已!”趙峰笑道,隨即將自己剽竊的科舉制的大體框架給提了出來。

雖然到了最後,科舉制度被新文化運動的先鋒罵得一文不值。但是事實上,那更多的是因為統治者為了愚弄百姓,故意將原本內容豐富,選拔各種人才的科舉制,變成了只講八股文的死板制度,這才使得國家失去生機和活力,迅速在內憂外患之下腐朽下去。

而隋文帝首創科舉制,卻是旨在選拔各種人才。就好比文章做得好的,就去做文官;力氣大的,就去當兵;算數好的,就去算賬。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樣的人才選拔制度,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很科學了。

“將軍此法甚妙啊!”陳群聞言也是眼睛一亮。陳群自己雖然是出身官宦之家,但是祖父和叔父多為縣令小官。其父陳紀雖然做過鴻臚卿,但是陳家的子弟之中,大多數還是這種縣級小官,和四世三公的袁家相比,還是要差一些的。用現在的話講,陳家基本上都是縣市級別的公務員,國家公務員卻是少有。也正因為如此,陳群基本上還算是靠自己的能力在仕途上走到這一步的,他對講究唯才是舉的科舉制,也並不排斥。

而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舉制無疑是更加先進的。而至於它制約世家大族的功效,除了趙峰這個穿越者,這世上能看出這一點的,只怕也沒幾個人。接下來的數天內,趙峰和陳群細細商議了科舉制的一些細節,最後擬出一套完備的計劃的同時,又將陳群的九品中正製做了一些改進,這才一起上交給劉備。

等劉備看完這兩套人才選拔計劃之後,也是感嘆良久。可以這麼說,這兩套制度,基本上儘可能做到了對各個階層的人才的有效選拔。劉備感嘆之餘,在召集眾人商議之後,也是決定得在自己的治下,同時實施這兩套計劃。每三年開一次科,以科舉為主,九品中正制為輔,徹底取代之前的舉薦之制,在自己治下諸州選拔人才。豪族子弟如張昭、糜竺之輩,寒門士子如徐庶、李嚴之輩,小地主如魯肅之輩,基本上都是支援的。只有龐統等少數人有些異議,不過顯然無關緊要了,劉備眼見大部分人都支援這一制度,當即拍板決定自明年起,實施科舉制度。

趙峰不知道的是,自己這一次貿然提出科舉制度,還能大獲成功順利實施,其實是很有些僥倖的。東漢的鼎盛時期,人口大約在五千萬。以秦嶺淮河分界線劃分,南北人口對比大概是1:9。即交州、揚州、荊南和益州加起來差不多五百萬,而北方和中原諸州加起來有超過四千萬,尤其是關中和河北之地,比如冀州和雍州以及司州這三個州,最為繁華之時,單獨一個州都要有超過六百萬人口。豫州和兗州,也都有超過五百人的人口。

而自從黃巾之亂開始,情況就有些變了。北方和中原諸州保守天災人禍,加上董卓等人的“努力”,人口銳減。反倒是原本不算特別繁華的徐州、江東和荊州以及益州,因為動亂相對較少的緣故,人口銳減至少沒那麼嚴重。加上劉表和孫氏乃至交州計程車燮都多少還算安撫民生,因此,劉備才能在佔據黃河以南的地盤之後,有了足夠和曹操掐架的本錢。

具體到世家大族,雖然在劉備治下,徐州也有什麼四大家族,江東和荊州乃至益州也有些名門望族。但是若論規模,能達到昔日蔡氏和蒯氏那種級別的,在南方已經是極點了。與北方的司馬家族,袁氏家族相比,這點分量還不夠看。至於兗州和豫州以及漢中,那裡稍微有點分量的世家大族,要麼隨曹操去了河北,要麼已經在動亂中灰飛煙滅。因此科舉制的九品中正制的一同實施,所受到的阻力很小,幾乎沒什麼有分量的人反對的。要是換了在北方,現在肯定早就是抵制聲一片了。

將手中的的策論暫且放下,劉備微笑著開口道:“伯濤,長文。後天我就要登壇受封,進位王爵了。你們不如也在許昌,一同參加封禪大典吧!”二人連忙應諾不提。

不過趙峰還沒等到老劉的封禪大典,這天他正在許昌的館驛之中歇息,卻聽得館丞來報,說是魯浩有事前來拜訪。

“將軍,成了!”一進門之後的魯浩,卻是異常興奮手舞足蹈地道。還沒等趙峰反應過來,魯浩已經小心翼翼地從袖中掏出一個牛皮封套,顫抖著輕輕遞給趙峰。

“真的成了?”饒是趙峰現在性子已經沉穩了不少,但這時候還是激動地以至於聲音發顫。開啟封套,其實裡面也沒什麼特別珍貴的東西,只是幾張後世再普通不過的草紙。但是趙峰捧著這幾張紙,卻感覺它似乎有千鈞之重。

這個時代沒有人比趙峰更清楚紙張的重要性。和笨重的竹簡以及昂貴的絲帛相比,紙張造價更為低廉,攜帶更為輕便,無疑是知識的最佳傳播載體。為此,趙峰早在數年前就讓魯浩致力於造紙術的改進,加上自己還記得的《天工開物》裡面的造紙術,給了他一些理論指導。不過具體的製造工藝,還需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逐漸摸索。歷經數年之弓,魯浩終於發現,在利用蘆葦、竹子為原料,經歷浸泡、搗碎、蒸煮等一系列工序之後,所造出來的白紙不止造價低廉,而且光潔白皙便於書寫。這次魯浩特意帶了幾張手感良好的,前來送給趙峰定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魯浩,這次你可立下大功了!”趙峰拍了拍魯浩的肩膀,笑嘻嘻地道,後者連稱不敢。別說是他,就算是諸葛亮這種當世眼光絕頂敏銳的智者,也不會明白紙張對於歷史文明發展的意義。

次日,趙峰揣著這幾張白紙去見劉備,後者一看之後也是眼前一亮。不過他這眼前一亮還算是沉得住氣的,陳群等人摩挲著這光滑的紙張,幾乎是要垂涎三尺了。

“好東西啊好東西,趙將軍,能不能給我一張,讓我寫上一幅字看看?”半晌還是孫乾第一個反應過來,嚥下一口唾沫之後,有些熱切地問道。那表情讓趙峰不由得聯想起蠟筆小新,不由得一陣惡寒。

“公佑請便!”趙峰嘻嘻笑道,隨即向劉備道:“主公,這紙張造價低廉,乃是竹木所制。一卷竹簡,卻能造出至少十卷紙張。若能開設官營紙張,府庫豈不是平添了一大筆來源?”

“沒錯沒錯!”劉備連連點頭道,隨即將這件事交給陳群負責。當然,具體的建立作坊,挑選工匠,也是需要魯浩前來指導。這製造之法,也要暫時保密。而這種輕便的紙張一經上市,就引發了士子們的瘋狂熱捧。原本陳舊並且笨重的竹簡,只剩下當柴燒的命運了。

“好東西,好東西啊!”深夜的許昌太守府中,劉備摩挲著數張白紙,也是感嘆不已地道。興之所至,拈起一支毛筆揮毫潑墨來了幾個字。可惜他的書法實在是有礙觀瞻,寫完之後也是自嘲地笑了笑。

“夫君,什麼事這麼高興啊?”剛剛哄兒子睡下的糜夫人看到劉備一直合不攏嘴,也是有些奇怪地問道。劉備心情頗佳,也是將這竹紙交給她看看。糜夫人也是大家閨秀,頗曉詩書,論文採只怕還比劉備要強些。看完這竹紙,也是讚歎不已。

“夫君,卻不知這紙張是哪裡來的?”糜夫人興之所至,也是湊趣寫了幾個字,寫完之後更是感覺運筆極為順暢,比之竹簡和絲綢強了不知凡幾。

“是伯濤和魯浩搞出來的。”劉備笑道。

“能夠有這等奇思妙想,趙將軍能夠真乃當世奇人也!”糜夫人也是讚道。劉備聞言微微一愣,隨即感嘆道:“是啊,他確實是個人才,確實是啊!”語氣卻似乎有些怪異。(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