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半仙文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二零八章 “回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二零八章 “回頭”

張老闆很忙的,剛剛忙完了新皇帝即位的事情,就再次被黎玉章邀請參觀一項新的科技。當然,不是光子科技、也不是夸克能量技術——還在研究中呢;而是——一種新的能量採集和儲存、生產技術,而這種技術也比較古老,那就是——核能!只能說新老技術的結合,完美的結合——好吧,這是黎玉章大科學家自己的說法。

核能,一種古老的、但依然散發著朝陽光芒的能量形式!別看現在華夏帝國使用的是什麼能量塊之類的,但是最根本的來源,還是恆星,而恆星的能量來源,就是核聚變!

至於說帝國現在已經取得了不錯成績的反物質(能量),也只能當成一種另類的炸藥而已——實際上,反物質聽上去響亮,但還真的是沒有那麼多實在的應用。

首先來說,反物質本身就屬於一種二次能源,它是在消耗大量的能源之後,才生產出來的一種“物質”!物質的轉化本身,就有一個效率問題;所以,僅僅從這一點上看,反物質就不具有大量使用的基礎。其次,反物質不是乖寶寶、儲備困難等等,讓反物質這看上去強大的存在,卻只能存在實驗室當中;除非有一天能夠發現反物質世界,否則依靠人造反物質,根本就無力承擔科技發展的重任。

而反觀宇宙,核聚變依然是主要的生命力所在,因此,現在華夏的能源最終來源,依然是核聚變!不管這種技術是否古老,但只要能夠提供足夠的能源,這就足夠了!科技的發展中,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研究過程中,往往是精益求精,但是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卻又追求“量產”;而這就造成一種現象,在使用的時候不會過分追求先進,合適就好。

反物質技術不是不好,但是它卻無法邁過“量產”的門檻,這在科技社會中,無法量產、普及的技術,就不具有“實用”價值,而一個沒有實用價值的技術,在科技時代又是得不到推廣的——不是得不到研究經費啊。

總之一句話,華夏帝國現在的能源最終來源,依然是核能,就算是恆星項圈技術,也還是利用了恆星的核能。所以現在黎玉章這位華夏帝國中的能源之父,針對即將展開的星際大遷徙、針對核能,再次準備瘋狂一把!

“陛下,這是能量預算報告。”黎玉章見到張敬元之後,直接遞上一份報告,報告很簡單,就只有幾行字,但是看到這幾行字之後,張老闆卻只能嘆氣。

黎玉章看到張敬元身邊還有別人,也就開口簡單地解釋:“根據最近能源部門的計算,我們要想安全抵達仙女座星系,每一千克物體需要高達80到100個標準能量塊的能耗;考慮到應付一些突發事情等問題,我們認為每一千克物體需要10個能量塊的能量儲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每一個公民按照60千克計算,就是700個能量塊!

加上一路上的消耗等,也不是小數字。如果各種物質迴圈利用,就是水、氧氣等迴圈使用,僅僅計算其中消耗的能量,那麼一個人五千年也需要消耗一個標準能量塊維持生命。這是最低消耗,要是有一些精神力旺盛的,甚至能提高到10個能量塊。

除了這些,還有飛船本身的質量、戰鬥器械等等,都不是小數字。

而現在,我們的能量儲備,只夠十分之一!

也就是說,我們過去一千年的物資儲備,僅僅只夠十分之一的星際大遷徙能耗。

為了儘快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考慮許久,決定採取這樣的計劃,那就是人造恆星計劃。當然,這計劃名字有些誇張,但是思想比較簡單。

首先來說,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我們現在的恆星項圈技術建造的已經差不多了,再多了,就會額外的浪費能量。畢竟,建造一個恆星項圈,差不多要消耗帝國一天的能量儲備;帝國一年的能量儲備,也就只能大約建造不到400個恆星項圈。

雖然說建造的恆星項圈越多產生的能量就越多,但同樣的,建造恆星項圈本身,也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根據拋物線規則計算,現在我們的恆星項圈數量已經足夠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能量足夠!實際上,就算是以現在的恆星項圈的能量生產速度計算,我們最終的能量儲備,只能滿足最高標準計算的70%;滿足最低標準的110%。這看上去不錯,但太危險!而且,我們以後發展,必然還會消耗更多的能量;比如,我們還要建造足夠的飛船等等。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將現在的能量儲備,直接翻倍!

而如何在不建造更多的橫向項圈基礎上儲備能量呢?我們的想法就是:人造恆星技術,其實就是古老的核聚變技術。確切的說,是大量的人造核聚變反應堆!

而核聚變的材料,主要是氫元素,其次是氦元素!而這在太空中十分豐富,無論是恆星本身,還是大型的氣態行星,乃至於星雲等等,都是龐大的氫元素、氦元素集合體。

以我們現在的技術,只要是氫元素,我們都能夠利用來核聚變。甚至氦元素也行,技術繁瑣點,相對投入高了點,但也不錯。

而且核聚變之後,除了能量,甚至還能產生我們需要的一些元素等,比如碳、氮、氧三種元素,都是生命所必須的。”

“等等,”張敬元打斷了越說越興奮、越說越離譜的黎玉章,“師兄,你還是直接說你的計劃吧。技術什麼的,你們拿主意就好。我就是來瞭解下你們在做什麼,然後讓國會給你們支援。

還有,這人造恆星好像也沒有必要吧,太空中可不缺少恆星!”

“好吧好吧,我就長話短說,真是的,我還想好好的介紹下呢!”黎玉章也有研究人員的通病,就想要找人炫耀下自己的成績(很多科學研究等,就是這樣洩密的,間諜絕對是最好的傾訴物件,很有耐心的那種,包括愛因斯坦),現在被張敬元打斷,很是有些不滿意。但還是跳過了那些準備詳細介紹的內容,“這個所謂的人造恆星計劃,不是真的建造人造恆星,而是建造大量的、小型的核聚變反應堆集合群;就像是蜂巢那樣!

我們這樣計劃,那就是每一個超過三十公裡以上的飛船,都在內部建造大型的核聚變反應堆,以此來滿足日常狀態需求。我們現在不是直接利用核能,而是將核能燃燒後轉換成為能量塊儲存。而在星際大遷徙的過程張,我們來不及儲存足夠的能量塊,但是我們可以儲存足夠的核燃料;然後一路飛、一路製造能量塊。核燃料甚至還能生產一些我們需要的元素。

至於說反應堆的原料,當然就是氫元素和氦元素,這兩種物質雖然說在星系中非常普遍,大型的氣態行星有的是,非常容易採集。

按計劃,我們利用小空間技術,大量的儲存氫氣氦氣,而且就這兩種就足夠了。這些東西只要一百年時間,我們就能夠獲得足夠的能量。在星際大遷徙當中,這將會是我們最重要的能源補充。

今天邀請陛下前來,就是觀看我們的第一次氫氣和氦氣採集計劃。

還有半個小時,陛下將看到我們的新飛船,一種加入了核聚變反應堆的概念飛船。”

“哦?”這一刻,張敬元終於心動了。這一段時間在能源的需求上,帝國可謂是絞盡了腦汁,大量的恆星項圈建造專案,從百年前就開始大量的上馬,如今依然在瘋狂地建設之中!以至於有人說,明珠星域亮度竟然降低了一半!這當然是誇張,但是百年來,明珠星域中,至少有十分之一的星球已經被“圈禁”,這卻是不爭的事實!

為了能量,華夏帝國瘋了!科技時代,沒有什麼也不能沒有能量。

但就算是如此,依然不能滿足星際大遷徙的能量需求,新的能源研究一直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但是今天,竟然有人說:我們應該回頭看看!

是的,核能依然是宇宙中廣泛存在的能源、能量,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嘗試下呢?而且黎玉章的分析也十分到位!是的,就算是科技一直在向前看,但偶爾回頭看看也不錯!

很快就看到了所謂的概念飛船,這是一艘有點怪異的飛船,像個——葫蘆!是的,就是那種標準的葫蘆樣子,尖尖的柄、上面肚子比較小、下面肚子比較大;不過在太空中,這艘飛船卻是橫著的。

“陛下,這是我們和風辰集團共同開發研究的概念飛船,飛船分為兩部分,後半部分全都是核反應區域和核燃料儲存區域,這個區域已經可以實現無人操縱。前面部分的飛船技術和現在的飛船技術一樣,一旦後面核反應堆出現惡性變化等,飛船前半部分完全可以獨自脫離。

根據設計,飛船長度100公里,前半部分、也就是居住區域,正常的飛船部分,是一個直徑400公里的飛船;後半部分是一個直徑700公里的核反應堆。

這七百公里之內,有一半的空間是核反應堆區域,我們一共在其中建設了超過一萬兩千個核反應堆工廠群,每一個大型的核反應堆每小時可以產生一個能量塊的能量;剩餘的地方,一部分是儲存區,主要是小空間倉庫。還有一大部分是氫氣氦氣採集工廠。理論上,這樣的一艘飛船在銀河系內飛行,根本就不用停下來維護,它可以一直在太空中飛行,直到飛船材料老化、解體等。

今天,我們將會嘗試啟動這艘飛船,讓我們看看新老技術相結合後,爆發的強大力量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