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半仙文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六五章 太空演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六五章 太空演習

太空實況演習,是太空時代勇士們必須要走的路。雖然在虛擬學習已經很拔尖了,但是不接觸現實的狀況,就是不行!虛擬的東西呢,為了讓系統運轉正常等等,有些東西不可避免的要做些最佳化的。

只不過現在終究是高速運動,而且是0.55倍光速下的運動,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誰也不知道。所以,在真正的訓練演習開始之前,還需要釋放探測器和試驗戰鬥機。

退出遊戲,直接將虛擬場景切換到影片觀看模式,可以看到宇宙飛船正在太空中“緩慢”的前進,看周圍的星光,感覺總是一成不變,而不是電影中那樣,在快速的後退、最後變成一束束的流光。

不過也僅僅是一點感慨吧了,現實中就是現實。只是,在現實中,在這個走進星際文明的時代裡,人們同樣不缺少幻想,同樣想要有機會感受到那種只存在於幻想中、趕超光速的速度。人類之所以能走到現在,不就是因為敢想敢幹麼!

呼……從戰鬥機倉庫中,發射出足足10個測試戰鬥機,還有一系列的大大小小的探測器,實時監控空間、飛船和戰鬥機的一切狀態。

戰鬥機全都切換到全自動化控制和遠端指揮的模式。在不發生戰鬥的情況下,自動化控制和遠端指揮足以保證戰鬥機的執行。只不過戰鬥的時候,卻不得不人工操控,很多東西是需要智慧和經驗來操作的,而不是簡單死板的程序控制。那種感覺與直覺、那種對時機的把握、預判斷和對戰場的分析,甚至更進一步的戰術問題等等,永遠是需要人類那偉大的智慧來支撐的。再強大的武器,它也終究無法擺脫一個“工具”的名頭。

不過還好,哪怕是在如此高速度下,依然遵守著基本的物理定律,比如慣性。釋放出去的十架戰鬥機,穩定後,全都保持與飛船同樣的方向和速度前進。只不過在這樣的高速下,戰鬥機的質量、時間等,和虛擬世界裡有很大的變化!

在虛擬世界裡為了簡單,並沒有考慮到高速(十分之一光速以上)下戰鬥機的狀態——也就是說,在虛擬的星際爭霸戰爭中,哪怕是你將戰鬥機開到0.99倍光速,戰鬥機的時間和質量等,都不會發生改變。

之所以有這樣的設定,並不是僅僅考慮易操作性的,還有就是戰鬥機本身攜帶的能量等問題,讓它很難達到0.1倍光速以上;所以也就沒有考慮這個。還有就是,其設定太麻煩、技術有瓶頸!

但是現在問題出來了,飛船本身就有0.55倍光速,同樣,寄居在飛船上的戰鬥機,也就理所當然的具有了0.55倍光速的初始速度!當然,作為一個帝國,連太空飛船都能夠建造,這小小的戰鬥機本身,當然沒有問題,各方面的問題都考慮到了;比如高速下時間和質量的變化。因此,現在的測試非常的完美。

但是對於那些一直在接受普通的虛擬訓練的戰鬥人員來說,這就有些要命了——這個速度太快了,一不小心,就容易把自己玩壞了!迷失在宇宙當中。但是這又是戰鬥中必須要接受的一部分!

就像是當初的航空母艦,現在的宇宙飛船同樣是一個“母船”,母船太笨重了,它很難改變既有的運動。那麼,防禦和戰爭,就必然要交給靈活的戰鬥機來完成。除非某一些攻堅戰,才會動用母船上的超級巨炮——這東西雖然沒有留在金星外太空的星空巨炮厲害,但最長的也有40公里,足以將小一些的彈丸加速到0.1倍光速。而要是加上飛船本身的速度,這個攻擊速度就足夠恐怖了。

當然,現在是戰鬥機訓練的時刻。

在自動化控制下,試驗是成功、完美的。那麼,接下來就是戰鬥人員的訓練了。這次前往鯨星座,其實是一場征服戰爭,必須要做好完備的戰爭。也許從返回來的資訊看,那個文明科技發展是水平大約只相當於人類150年前的技術水平,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從訊號返回到飛船出發、抵達,至少要5個地球年!5年啊,也許在這其中忽然爆發出某一種關鍵技術,就能扭敗為勝呢!這種情況,電影中太多太多——而事實上,在人類的歷史中,這樣的事情也不少!

而相比較來說,飛船卻是在幾十年前就開始建造,而宇宙飛行的過程中,又幾乎無法發展科技,看上去,地球人也不是特別的佔有便宜。(考慮了很久,還是覺得“地球人”順口,以後星際時代,地球人代指太陽系文明)。

“咚咚……”馮雲飛堅定地走在通道上,走向自己的戰鬥機。編號1010,就是自己在虛擬世界裡的編號。這裡是宇宙飛船的機艙,這裡足有100架戰鬥機,旁邊有完整的充電口、彈藥補給裝置、氧氣等等設施。其實,這裡和虛擬場景中,幾乎一模一樣。只不過現實中,那長長的艙室已經被一個個單獨的艙室取代,每一個艙室中,一百戰鬥機;之所以被這樣隔離,就是防止戰鬥中某一個艙室一旦被擊穿,就可以選擇密封關閉——類似於輪船的密封艙。

另外,如今經過不斷地改進,戰鬥機的造型更加的科幻、當然也更加的合理。有立方體形狀的,比如正方形、長方形等等,這樣的戰鬥機好處是方便佈置內部的零部件、也容易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還有球形、橢球形的,內部體積大,可以攜帶的東西多。而除此之外,還有仿生的,比如魚、蛇等等,甚至馮雲飛更是將自己的戰鬥機設計成了蝙蝠的形狀——帶有薄薄的可折疊翅膀!

如今在製造戰鬥機甲、戰鬥機等等的時候,這些“小”物品往往會採用超高強度材料,而現在這些材料不是像以前一樣,比如造出成型的鋼板,然後衝壓、切割、剪裁、焊接等等。而是直接採用奈米壘砌技術。

這是華夏帝國最頂尖的技術,每一個奈米粒子就是一個完整的已經加工成型的超硬材料單體,需要某種材料的時候,透過超高電壓和高溫,將這些奈米粒子直接像是建築一樣壘砌出來,中間如果需要加入別的材料,也可以在這種微觀建設下實現完美的融合。也因此,導致了個性化的發展,比如眼下,雖然說戰鬥機有幾個固定的系列,但實際情況卻是:愣是沒有一個完全重樣的!在這裡,這個飛船上所有的艙室裡,在這個冰冷的鋼鐵世界裡,你甚至可以看到幾百種幾何造型、幾千種動物形態!

永遠不要小看普通民眾的智慧水平,科學家也不是萬能的——其實科學家也僅僅只是普通民眾當中,專業的那一類罷了。除了那些千百年難遇的天才,大部分人的智慧水平相差都不大。

這樣獨立設計自己的戰鬥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完全掌握!如今的戰士也不好做,一個戰鬥機幾千萬個零部件,全都需要自己安裝——當然,如同發動機、小型核反應堆等等,就不需要拆解了,這東西一旦壞了,只能換新的。但是基本的零部件組合卻必須要掌握。

與虛擬世界中,一模一樣的場景,卻讓馮雲飛有種莫名的緊張。虛擬世界終究是虛擬世界,現實世界也終究是現實世界!至少,眼下的技術,還無法讓人類將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等同起來。你連外面的世界都沒有探索完畢,如何模仿!這就像是你看一個人就看一半,然後將這個人完整的畫下來——可能麼!也許你沒有看到的另一半手中拿著槍呢!

雖然緊張,但是為了自己未來的小命著想,該有的訓練絕對不能夠偷懶。而要想熟練的掌握這個戰爭機器,就必須親自駕駛、駕駛足夠長的時間!否則,就算是你自己組裝的,也不一定會用。畢竟,組裝的過程中,可是採用了不少的標準件。比如成型的晶片、成套的軟體、比如成品的發動機等等。

晶片的計算速度、發動機的響應速度、導軌炮的充電時間、每一種彈丸的攻擊極限、激光炮的幾百種應用等等,甚至包括人工磁場發生裝置的強度與對光線扭曲的作用等,都是需要掌控的。

尤其是如今,隨著高速運動而產生的一些無法避免的高速物理現象,時間被扭曲,與現實相剝離;質量憑空增加,如何協調質量等等。還有,戰鬥機推力強大,加速度和減速度都需要計算、同時也要考慮身體的承受極限!還有能耗、氧氣等等消耗都需要計算。

如果說氧氣提前用完了、能量還充足,那麼可以消耗能量迴圈氧氣!但如果是能量用完了,抱歉,你只能等……等什麼?要麼被救下,要麼就是等死。高速移動的戰鬥機將會永遠沒有停止的衝向宇宙!

馮雲飛走入戰鬥機,戰鬥機的艙罩緩緩合上。駕駛艙很大,在中央有一個被鋼鐵固定下來的小小的獨立艙室。戰鬥機怎麼說也有二三十米大小,劃出一個三米見方的生活艙還是很輕鬆的,宇宙中的戰鬥可能是連續幾天幾個周的戰鬥,吃喝拉撒總要有地方。而中間的獨立艙室,就是真正的駕駛艙。首先換上帶有電極觸電的貼身衣服,隨後靜靜地躺在其中,周圍的矽膠充氣後,將人牢牢地固定住,大腦開始於中央電腦駁接,開始靜靜地適應現實世界裡的戰鬥機。首先當然是攻擊力,最大的攻擊可以將50克超高強度彈丸用0.1倍光速拋射出去。隨著星空巨炮建設完成,帝國的導軌技術取得了爆發性的發展。這樣的攻擊,甚至足以擊穿宇宙飛船的外殼。速度太快了,甚至會打斷原子之間的作用力,導致鋼鐵的防禦形同虛設。

最強的鐳射,可以在一秒鐘燒穿十米厚的特殊鋼,但是能耗太大,只能用物理電池提供能量,十個單位的物理儲能,竟然只能用一百個小時——而實際上,在預想中,戰鬥機在太空的戰鬥時間,有可能需要長達一個月的時間的!畢竟,太空的尺度太大了,一追一套,怎麼也要很長的時間吧。還有就是,在高速戰鬥的太空中,一般不會有機會連續鎖定對方一秒鐘;很多機會都是稍縱即逝!

而後就是飛船的加速能力。速度,是現代科技的關鍵、更是現代戰爭的核心。無論是什麼樣的戰爭技術,首先必然是速度上的要求。沒有速度,核彈頭也就只能在自己的國土上玩爆破了。在空曠的宇宙空間中,反重力發動機形同虛設,只能依靠電漿發動機。考慮到太空的環境等等,戰鬥機採用的發動機是標準的虎膽二號發動機,000噸額定推力。當然,既然是軍工技術,肯定是有最佳化的啦。首先必然是能耗、然後是響應速度和時間。相比較傳統的技術,能耗有了很大的進步,而發動機更是可以在三秒鐘內點火成功、一秒鐘內達到峰值的70%,十秒鐘內達到100%功率。穩定工作後,可以短時間超頻高達0%!這就是軍工技術的另一個指標:爆發!

除了推力,還有自身的防禦。除了特殊的複合甲板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人工磁場發生裝置,太空中,需要防禦的不僅僅是敵人的進攻,還有宇宙的輻射!太多太多的輻射,根本就偵查不到——等你看到了,也已經被擊中了!因此,在這個空曠的宇宙中,磁場發生裝置必須時刻開啟。

最後,同樣最重要的就是能量。小型的核反應堆,最大功率有1萬度每小時,但這樣只能工作幾個月——理想的狀態是000度,可以工作0年!核電勝在長久。除此之外,還有一組物理電池,攜帶十個單位的電力。一個單位一億度!這才是能耗的大頭。物理電池技術,依然是如今人類最巔峰的技術之一。小小的一塊億立方米大小的空間,卻可以儲存1.5億度——理論值為億度。其攜帶的能量,超過核能太多;但持續性上,依然是核電佔優勢。只能說各有優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倒計時……”

隨著漸漸地適應自己的身體,馮雲飛聽到了倒計時的聲音。負責指揮戰鬥的,是趙青雲親自上陣的,直接負責指揮眾人的,卻是穆天河——穆星海的兒子!不甘平淡的人,同樣有很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