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半仙文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八六章 宇宙資訊研討會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八六章 宇宙資訊研討會2

“之所以是一半,是因為我們現在只能將訊號傳送出去,暫時卻是找不到接收的方法。不過我相信,既然理論已經完善,那麼我們會在近期找到接受訊號的方法的。

另外,因為宇宙充滿了變數,就算是利用引力場、電磁場能夠短暫的定住時空裂縫,但是其存在的時間也只有十幾個光微秒的時間,因此最多只能傳輸1000個位元組的資訊,約合500漢字的信息量。當然,這是指沒有進行壓縮的資料。如果採用最新的壓縮技術,可以擴充套件10倍。

不過我們必須理性看待超遠距離通訊技術,這是一種遠遠超過當前科技理論和研發基礎的技術,至少未來百年時間,無法達到現在無線電話通訊一樣的能力,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就算是透過壓縮技術,讓信息量提高十倍,也很難滿足現在人類的資訊需求,但是我們堅信,就算是超遠距離通訊技術,也會類似於電子資訊科技的規律,在初期會翻倍的增長!帝國通訊技術研究院對未來充滿信心!

下面說下這種技術的理論基礎:暫時來說,理論說起來比較簡單,就是固定住時空中存在的量子裂縫,也就是時空裂縫,然後透過這些裂縫,進行資訊的空間穿越。

因為裂縫太小,甚至接近原子中電子的尺寸,而且存在的時間太過短暫,以至於只能進行簡單地訊號交流;而因為連一個原子都無法透過,因此物質的穿越還無法從理論上得到證明。但是資訊穿越,卻已經足夠了。

其實嚴格說起來,時空中所謂的裂縫,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裂縫,而是一種宇宙本身的波動。是量子範圍下,宇宙的運動體現,有點類似於波峰和波谷,不過宇宙本身的波動是濃密相間的。在稀疏的時間,就是我們所謂的時空裂縫,也叫量子泡沫等等。我們擁有量子泡沫武器,但是很遺憾的是,我們依然無法有效地理解、並束縛利用量子泡沫、時空裂縫。

不過科技在不斷地前進,而現在,我們更是已經初步掌握了固定時空裂縫,並向其中輸入資訊的方法。下一步,我們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將時空裂縫固定的時間更長、甚至撕裂時空裂縫,另一方面也會積極尋找接收訊號的方法。

對於單個時空裂縫允許穿過的信息量過少問題,我們暫時可以大範圍、長時間斷斷續續的進行訊號傳遞,來彌補其訊號允許透過量過少的問題。暫時將透過‘數量’的方式來彌補‘質量’的不足。”

“不錯不錯,雖然還有各種不足,但是已經足夠在理論上解決人類通訊問題。已經很不錯、很了不起了!”幾個來自地球的科學家興奮地鼓掌,為這精彩的理論而喝彩。

這看上去簡單地理論,但是在這裡卻包含了太多的別的知識。比如,如何協調引力場、電場、磁場之間的關係,如何研發生產那種可以暫時固定時空裂縫的相關技術和裝置等等,都是一個不小的難題。尤其是比如各種“場”的頻率、方向、強度等等,其實都很難控制。

不說別的,這些場,在空間中,是立體存在、並且立體擴散的。簡單地根據能量守恆就可以判斷,隨著影響範圍的擴大,其單位體積內的“場”的強度,必然會降低。畢竟,隨著擴散增加,增加的體積可是以幾何倍數增加的;而如何在如此複雜的“場”環境中,擷取某一個固定的強度點,進而引發時空裂縫,就是一個真正的頂尖技術。太弱小了,捕捉不到;太強大了,就會造成空間大範圍波動,進而失去空間裂縫的穩定性等等。總之,這東西是一個真正的順毛驢,只有百分百符合才行,稍有不如意就玩罷工。

“等等,我有一個問題”一個觀眾舉手發言,帝國的公民,現在也都是一個個的小專家,帝國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讓社會基礎教育得到了全範圍的普及,普通的公民也不好糊弄:“龍院長,我想問下,您這邊是否能夠大致給出一個時間。

我們的親人還在外面,我們希望能夠儘快完成這種技術。如果資金不夠,我們願意自掏腰包。但請給我們一個大致的時間可好?據說,戰爭號宇宙飛船也已經進入起飛倒計時,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我希望隨時知道自己的親人在幾百萬億公里以外的情況。不用太多,一年一次就足夠了。”

“這個……”龍開元一下子卡殼了,科研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也許明天就會出來結果,也許明年,更甚至因為某一個關鍵沒有考慮到,結果卡住幾十年上百年等等,都不少見;甚至很多幾十上百年前的猜想、理論等等,到現在都沒有得到有力的驗證,比如平行世界!

不過這個時候,龍開元也知道,沒有時間讓自己糾結了,當務之急是,趕緊給這個觀眾一個答覆,這一個觀眾,代表的顆不僅僅是他自己,還有億萬個等待音訊的帝國公民;尤其是,戰爭號宇宙飛船已經進入起飛倒計時的這段時間中,五億人口的移民範圍,幾乎讓每一個家庭都有親人征戰太空;這讓整個社會都在期待只存在於科幻中的超遠距離通訊技術。這個壓力和需求,在這之前沒有爆發出來,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理論已經有了;而現在不行了,既然知道理論已經基本成熟,那麼人們就有了企望,就有了奢望,也就對帝國提出了新的要求。

“戰爭號飛船起飛前!”龍開元幾乎是咬牙將這個答案說出口。戰爭號飛船起飛的時間預計是帝國歷107年,也就是預計中收到文明號宇宙飛船的第三次通訊的時間。而現在,距離這個時間還有金星年15年,標準時間11多點的時間。這個時間說實話,很緊張了,畢竟,這是科學研究,而且是如今人類最前沿的技術研究領域。一個小小的通訊技術,幾乎囊括了傳統領域中的所有頂尖技術。

信息壓縮技術,涉及到了計算機和程式設計;否則真的一次就交流幾百字,一篇論文要交流幾十遍,雙方要是討論,在翻幾倍——那消耗的能量,絕對能讓帝國哭泣。

也因此引發了一個問題,隨著以後科技的發達,其能耗必然會快速提升,對新的能量技術也提出了要求。而在捕捉時空裂縫的過程中,對能源質量的要求十分高,要穩定、無波動、不產生額外的磁場、電容、電場等干擾,甚至不能有紅外輻射。這些問題,都是不容忽視的!實驗室的環境和真正的量產環境,還是有極大的差別的。有人這樣說:量產的裝置,落後於實驗室裝置0-50年技術水平!

另外時空裂縫捕捉、鎖定,涉及到了高能物理、尤其是新能量研究中的“場”。時空本身的性質,就十分接近“場”的狀態,而現在要想要捕捉到時空裂縫,那麼必然要涉及到複雜的高能物理技術。

還有,研究宇宙空間本身,就需要用到相對論、量子理論等等頂尖的科學理論。

最後,要想將訊號搜尋、並接收到,就是對空間本質認識的一次大考驗。這必須要在傳統的通訊技術的基礎上,狠狠地拔一個高才行。甚至要想在時空裂縫中尋找輸入的訊號,有可能需要利用到平行世界理論——而這個理論,至今依然是一個無法完全驗證的理論!

短短的十一年實在是太短,要在這個時間裡完成基本的技術研發,並開發出成熟的、可應用技術,而不是那種拿到手中一看全都是問題的試驗品,壓力可不小。

這樣的通訊技術,幾乎相當於建設一個新的科學體系!十一年時間想要建立一個科學體系,有些——放衛星了!不對,放宇宙飛船了……

話說當年的通訊技術從電磁波到現在的網際網路,走過了多少坎坷。而現在,在剛剛找到理論的時候就允諾十一年研發出可用的成熟技術,對科學家來說,已經不是壓力大的問題,而是有沒有那個可能。然而不得不說,在如今的帝國社會環境中,充滿了一種積極向上、捨己奉獻的精神;每一個人都明確的知道自己的責任,在需要自己努力的時候,人們會毫不猶豫投身其中。更別說,如今的帝國確實是非常需要這種技術;為此,帝國也已經連續幾十年不間斷的投入,也已經將研究院逼到了懸崖上——是時候、不得不儘快表現一下自己的存在了。

只是,顯然允諾十五個金星年的,觀眾依然不滿意;不過當有別的科學家側面解釋上面的原因後,也就漸漸的理解了。一時間竟然有道歉的聲音。

帝國的社會現狀,讓來自地球的科學家們竟然醉了,這樣的社會環境竟然讓一部分人想要留下來,在這裡定居,組建自己的實驗室。

不說別的,這裡的公民知識水平之高,素質之強,足以讓一般的高中老師汗顏;別忘了,現在的高中教育,足以媲美幾十年前的大學教育。實際上人類的教育幾乎二十年就要翻倍。

“好了,我們下面進入宇宙資訊理論的討論階段,也是本次大會最核心的階段。”龍開元朗聲打斷人們的喧囂,超遠距離通訊技術的理論,相比於下面的宇宙資訊理論,就有些小巫見大巫了——至少龍開元是這樣認為的。等到人們平靜下來後,龍開元才繼續發言,“在這之前我想問下,大家有沒有知道元素週期表的誕生和意義的?

好,我看到舉手的了,幾乎所有的人都舉手了。

那麼,容我誇張一句,就我個人認為,元素週期表的意義,不下於相對論,也是人類歷史上最閃亮的豐碑之一。

因為,元素週期表直接的向人們展示了微觀世界。

而現在,我們有了一個偉大的發現,這就是宇宙資訊理論。我們可以將宇宙比喻成一個巨大的計算機,而這個計算機需要的各種軟體就是我們所謂的理論、定理、公式、基數、係數等等。

因此

宇宙資訊理論的核心就是,這個宇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數字和公式來解釋。無論是看得見摸的著的物質,還是虛無縹緲的空間時間、乃至暗物質暗能量等,都可以在這個資訊球中找到對應的位置。

不過大家也看到了,與元素週期表不同的是,宇宙資訊理論具現出來的資訊球不是平面的,也不是固定的,它是立體的,是盤旋的。”

隨著龍開元的演講,先進的投影設備開始工作,巨大的虛擬投影懸浮在半空,近距離甚至無法感受到全部。足有千米直徑球體,裡面乍看上去是亂七八糟的色彩繽紛的線條,胡亂的穿梭;但是仔細一看竟然能發現,這些線條不是單純的彩色流光,而是一個個的公式、定理等等。

這個資訊球是如此的玄妙,漸漸地大家也看得出來,這不是簡單製作出來的一團亂麻。一些頂尖的科學家甚至看到不同的公式和定理等等,相互交流、交融、進而產生新的定理、公式;然後又有新的流光產生;某些流光,也就是公式、定理等等,會忽然合併成為另一種公式和定理;在這個資訊球中,所有的公式定理等等,竟然全都能夠拐彎抹角的聯絡起來!

只不過現在這個資訊球直徑足有千米,但是只有最核心的百米大小,有稀疏的信息流過,絕大多數地方都是空曠的。不過有幾個公式化作的流光,卻可以在千米直徑的資訊球中自由的流竄,這些公式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質能公式,最具有代表性的係數,就是圓周率和光速。

流光溢彩的資訊球,一時間竟然讓所有的人都看呆了!許久,許久,現場就只有呼吸的聲音……

“咳咳,”龍開元不得不打斷大家的感慨,“大家請看,這就是我們已經列舉出來的資訊球,在這個宇宙資訊理論具現出來的球體當中,我們將現有的理論定理都放了進去,最後經過合理的安排並演化化成了現在樣子。大家可以看到,現在的球體十分空曠,只有中間一點空間充滿了色彩,而在周圍更大範圍內僅僅只有幾道光線,這些光線主要是幾個稀有的公式和定理、宇宙係數等。

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我們同樣可以發現,現有的公式和定理等等,在這個資訊球中,全都可以相互轉換,他們可以透過公式和公式、公式和定理、或者加上相應的係數等等,就可以轉變成為別的公式、定理,甚至可以演化出新的係數。重要的是,這些我們從來不知道的係數,竟然是正確的!我們可以直接將這些係數應用在科研中。這也是這個宇宙資訊理論的資訊球一個額外的發現——透過相互轉換,我們竟然可以得到我們不知道的、沒有探索到的公式、定理、係數等等。不過也不用太驚訝,這些由既有的定理、公式等演化出來的結果,並沒有超過我們現有的技術範圍,只能說是我們現有的技術一些分支。

但,這僅僅是資訊球最基本的應用和神奇。根據現在的模型,我們可以看推測,如果所有的公式和定理完備,其化作的流光應該充滿整個空間的。那麼

顯然的,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來,我們對宇宙的探索還很少,整個光球中, 已經有的公式定理等,還無法填充百分之一的體積;就這中間還充滿了大量的空間。

另外,對此資訊球我們還有一個發現,那就是將那些謬論,一些表面看起來具有一定道理、甚至表面上應用也正確,但本質上偏離正確方向的公式和定理加入其中,會發生如下現象。

請注意!!!”

龍開元聲音忽然加大,演講暫停,然後指揮後面的工作人員調整輸入,瞬間只見上空的資訊球開始發生一些變化。那些表面上看起來正確,但是實際上有謬誤的公式和定理加入後,資訊球忽然出現一些朦朧的霧氣,在這些霧氣中,有黑色,灰色等等的深顏色的色彩出現,這些色彩明顯不同與正確的公式和定理等化作的光芒絢麗多姿。

但是,隨著這些光線的加入後,奇妙的變化產生了!只見胡亂流竄的光線忽然開始與那些深色的流光纏繞、拉長、分裂並不斷地複製,就像是DNA——很多人忽然冒出了這個想法!

而後,那些分裂出來的片段,相互之間不斷地糾纏、盤旋,並隨著更多的片段加入,漸漸的長成為一個個拳頭大小的光團,在靜靜的閃爍。這些光團有各種各樣的色彩,但主要以暗紅色為主。

一瞬間,資訊球彷彿化身成了一片星空投影。只不過這個星空僅僅只有幾顆星星,而且半死不活的。而且,這些不穩定的“星星”很快就破滅,重新化作流光亂竄,然後一些流光碰在一起後,又形成了星辰,週而復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

所有的人都驚呆了,這貌似已經超過了一般人的想象;太多的科學家已經激動的站了起來,無法自已。

甚至這一刻,就算是張文峰都站了起來;兩眼中的震驚,怎麼也無法掩蓋。

“呵呵……”龍開元看到所有人的表情,得意的笑了!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之前公開的宇宙資訊理論的訊息,僅僅是簡單的文字介紹,雖然大概介紹完畢了,雖然也造成了一定的震驚,但是如何比得上直接的影音展示來的震撼。尤其是,後期的演變,就算是研究院內部的人,每一次觀看和演示都震驚莫名——那一刻,龍開元是這樣想的,我們找到了宇宙的基因!宇宙的DNA序列!!!

連研究人員都如此,更別說現場第一次觀看的觀眾了。

好你個龍開天,這麼好的實驗竟然藏著掖著到現在,連帝國內部都不知道。”張文峰激動地話語都有些顫抖,雖然龍開元還沒有結束,雖然看的還不是很明白,但是這一刻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宇宙資訊理論,逆天了!

因此,張文峰語氣雖然看上去是責怪,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驚喜更大,大的都讓一個帝王忍不住激動了。

宇宙資訊理論,這是要闡釋解密整個宇宙啊。這一刻,科學家們終於知道為什麼叫宇宙資訊理論了。太多的人這一刻也終於服了——不服不行啊!你還在拼死拼活的研究某一個理論的時候,人家都已經著手研究宇宙的DNA序列了!這差距,根本就無法形容。

“哈哈,陛下,請容我解釋。”龍天雲表情完全是興奮,“這個發現也是最近幾天才發現的,並且反覆驗證,直到昨天晚上才最終確定。一開始我們也是意外的,將某一條看似正確的公式輸入進去,這個公式就是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眾所周知,萬有引力公式本質是錯誤的,但是它描述的現象卻十分正確。

我們也沒有想到這樣的一條公式竟然會引起如此大的變化。甚至超過了我們的想象,因此我們連夜試驗,直到昨天晚上才徹底完成了。所以只能作為一個驚喜,奉獻給祖國了。”

“驚喜?哈,果然是驚喜!”張文峰滿意的一笑。有此人才,帝國何愁發展!有的人才確實是別人一輩子都無法望及的——可以說,宇宙資訊理論一出,誰與爭鋒!以後整個人類科技的發展,都在宇宙資訊理論的範圍之內!可以說,龍開元,真的是“開元”了,徹底開啟了人類通往科技巔峰最後的一扇大門!

不過,龍開元的演講並沒有結束,“資訊球的範圍,並不是隨便劃定的,而是以已經驗證的質能公式和光速的運動範圍劃分出來的。也許,以後我們發現更優秀的理論,這個範圍還會擴大。

最後,其實我還有一個猜想,大家也看到了,我們經過研究認為,如果所有的宇宙正確理論完備,就可以化作一個光球,這可以看成是宇宙爆炸的起點,而加入那些經得住考研的、但本質卻錯誤的理論等等,卻發生了眼下的變化,甚至演變出了星空。

那麼,從這個看,可以表明兩點,第一就是錯誤的理論不一定就是無用的,正所謂錯有錯著,也許這些錯誤從另一個方面也可以看作正確的;華夏古代就有陰陽的言論,可以看的出來就算是在宇宙中同樣適用。

第二點就是,也許眼下的資訊球可以作為一個新的計算機理論,大家請看,這裡面的數據流和計算機是不是如此的相似呢,對吧。實際上根據我們現有的驗證,我們可以用這樣的理論研究成無限制進位制,無限制維度的計算機核心,在這樣的計算機上,理論上可以相容所有的計算機,無論是已經過時的二進制還是我們不知道的、別的文明的任何種類的計算機。

而且理論上,隨著公式定理等的補充,這個資訊球將最終有可能自己演變成一個真正的宇宙!也許以後,在科技的發達的最巔峰,我們將掌握創世的力量!!!”

譁啦啦……掌聲經久不絕。這一刻,龍開元就是人類文明新的轉折點的功臣!是人類科技文明永遠的巔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