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問劍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八話 絕地天通~之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八話 絕地天通~之二

江閔岫嚥氣,師古吳存二人卻已神飛天外,各自都在思索著。

大少爺話是講得清楚了,卻少了最關鍵的所在~

能送凡人登天的神獸,要往哪兒找去?

吳存很快搖搖頭,望著江閔岫的遺體,心裡明白~這一,怕大少爺也不曉得吧。

但他很快發現不尋常處。

雖常人死時是咽最後一口氣,作為大夫的吳存卻知道這是無稽之談~吸氣是需要肌肉作用讓胸肌擴張後,讓肺部伸展,空氣才會流入體內,放鬆後肌肉收縮松馳,則是吐氣。人既已死,肌肉自然不再作用,故死人的最後一口氣,必定是呼氣,不是嚥氣。

江閔岫自然也呼了這一口氣。

一口呼不盡的氣。

吳存靜靜看了一陣,暗計已過了一盞茶時間,不免驚奇~江閔岫肺量再大,這最後一口氣也悠長得太不可思議!

他忽然醒覺,大少爺回到人間時便已是待死之身,卻能在施以治療後又硬是挺過了這一年餘,原就是靠著那一股護住他心脈的真氣。只是吳存雖能探察出這股真氣的存在,卻無法維繫它,只能眼睜睜看著它日漸微弱消散。而江閔岫自身,也對這股真氣的來源緘口不言。

但它,即使已剩了最後一殘餘,竟尚能如此綿延不絕,令吳存暗暗心驚~在這股真氣最初釋出之時,該是如何光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它的來源呢?會是上界嗎?是大少爺留了一命回返人間的原因嗎?

他很快就知道這是錯誤的猜測。

他感受到了,江閔岫撥出的這最後一口氣,沒有立刻消散。

它,在流動著!

它絲毫沒有在這茅板屋中迴轉停留,而是逕直向屋外流去,吳存急急推了尚自陷入沉思的師古一把,便立即出屋,要查明這股真氣的流向。

師古是個卜者,觀氣也非外行,他回神之後,很快便查覺出空氣流動有異,自也隨著吳存趕至屋外。而後,發現這股自江閔岫口鼻中散逸出的真氣,已自緩緩聚集至那株已死白楊樹下的遺骨周圍。

他們自然知道,他們曾聽江閔岫提起。

那是他木色流開山祖師,木色翁坐化後的遺骨。

師古眉頭一抖,道:木色流傳人的真氣,竟會回返至祖師身邊嗎?

不,不對!吳存立即否定道:大少爺使劍能力不錯,那是不假,但他本身並不精於內功。他體內這股真氣之渾厚凝重,不可能是大少爺自身所有!

二人各出一言後,又都靜默。他們知道彼此都無法解釋這種情況,於是決定在觀察出結論之前,不再作多餘的設想。

這道真氣環繞在木色翁遺骨身邊,流轉不息,且又愈積愈厚,無形無色的氣竟爾濃厚到彷似薄霧一般。過了一陣,又將白楊樹幹也涵納了進去。

隨後,這股真氣盡被白楊樹吸收去了。

這一幕,君棄劍全都看在眼裡。

...

時序進入十一月。

距君棄劍離開襄州,已超過兩個月了。他音訊全無,自令留守諸人非常擔心,但屈戎玉、諸葛涵卻表現得絲毫不以為意,使其餘人等毫無置喙餘地。這日,輪到諸葛涵要陪同李九兒去採買米糧,李九兒來到諸葛涵房前,要等她一起出門,到了房門前,卻瞥見諸葛涵已自個兒走向前院去了。但李九兒又見諸葛涵仍只穿著輕綢薄衣,遂自行進到她房中,取出件外袍要讓她穿上。

李九兒趕到前院時,諸葛涵佇立在黑桐墓前,視碑而已。

李九兒緩步上前,先朝墓作揖行了一禮,方將取出的外袍披在諸葛涵身上。諸葛涵這時才發覺李九兒已在身後,遂回頭道:九姐,你和這位黑桐前輩,很熟稔吧?

這問題反倒令李九兒覺得奇怪,道:你不知道嗎?

不知道。諸葛涵搖頭,道:我只和他打過一次照面而已,完全沒有交談過。

李九兒一怔,仔細回想,似乎真是這麼回事。

她自身是自幼就同梅仁原、曾遂汴受過黑桐教授武藝,自廬山集英會後投靠林家堡以來,黑桐更是三番五次前來給予許多協助,故在她的認知中,林家堡諸人都應該和黑桐有一定程度的交情才是。

但其中,時常孤身一人在外進行修煉的藍嬌桃、以及總是讓君棄劍帶在身邊的諸葛涵是例外。這兩人,確實連見到黑桐的次數都寥寥無幾呀。

換言之,至少對諸葛涵而言,眼前這個墓碑,只不過是個陌生人的墓碑。

既然是陌生人……

那你為何停在這兒?李九兒問。

那一天……諸葛涵微微閤眼,回想了一會兒,道:他看著我的眼神,總讓我覺得……他有話想和我。

李九兒也細想一陣,才想起諸葛涵所謂的那一天何指。同時她也理解,那一天的情況,黑桐前輩的確難以主動向一個女童搭話;相對地,只是一個年幼少女的諸葛涵,也不可能同黑桐這等武林耆宿攀談。

而後,他們再沒有機會見到面。

所以,九姐,如果你和這位老前輩很熟的話……

……涵,我不知道他想向你什麼。李九兒輕嘆口氣,道:對我來,他就是一位值得敬重、恩如山高的大前輩,他在想什麼、要作什麼,我是不懂的。

話到此處,後廂已傳出王道打著哈欠的巨大響聲,諸葛涵與李九兒也只能先按下此事,趕緊出門採買去了。

...

早餐時間。

晨星家裡很特別,不只大廳有木椅和茶几,飯廳也有餐桌椅。他以前曾,在外頭,他畢竟是個丐幫弟子,席地而食是很正常的;但回到自家中,還是坐在椅子上舒服。所以在這個椅子尚不普及的時代,晨星家每個廳室都有椅子。

受了他的影響,林家堡重建時,君棄劍也要求工匠設定桌椅。

白浨重已經吃完了飯,疊好了碗筷站起身正要離開,這時屈戎玉才進飯廳,白浨重見了,頓了一頓,又復坐下。

屈戎玉自也看在眼裡,她慢條斯理地入了席,接過涵遞來的稀飯,緩緩喝了一口,才溫吞地道:正好,我也有事要同你們,不過,阿重,你先吧,有什麼事要問我?

聚雲四陣,還欠一個。白浨重簡潔地回答。

屈戎玉一聽,便懂了。

一個多月後,齊雲山雲崖洞的亮劍會,白浨重勢必是要參與的,對他而言、在他的認知中,最有威脅性、最危險的物件,仍然是孫仁義。

孫仁義本身或許難以突破白浨重的門神之劍,但這場亮劍會,沒有人言明只能是一對一單挑。白浨重在衡山上,便聽孫仁義提過鼎足之陣的名堂,與王道一印證之後,便得知聚雲堂有所謂聚雲四陣。除鼎足之陣以外,三竭之陣、輪轉之陣二者,王道已與宇文離見識過了。但全加起來,還欠一個。

若要再次與聚雲堂交手,白浨重認為,自己苦練是不夠的,他得作到知己知彼才行。

王道聽白浨重這麼問,也深知這般光練身體的方式,實已到了一個極限,難以再有所提升了。但他們沒有修煉內功的法門,能作的,的確就是去學對付敵人的方法。當下連連頭,附和道:對對!還少一個,屈姑娘,這你可得教教!

屈戎玉嗯了聲,微微閤眼,細細地呼了口氣,道:無需擔心,聚雲堂已擺不出那第四陣了。

李九兒道:是因為人手不足嗎?入蜀的聚雲堂下只剩七人,若是要擺個大陣,確實略少了兒。但你不已決定兩年後才要入蜀?兩年時間,難保趙仁通不能再練出一批可戰之兵來吧。

這也是最需要我擔心的問題。屈戎玉眼也沒抬,又喝了口粥,淡淡應道:憑趙師叔的本事,練兵只是彈指之間的事,也會是我們入蜀之時最大的阻礙。但若是關乎那第四陣,他是擺不出的。

李九兒聽得一頭霧水,疑道:你贊他兩句、又來貶他,我真是不太懂。該不會是於仁在使的那個……三轉陣吧?那陣勢變換之快,一般人真是學不來。

屈戎玉搖搖頭,道:三轉陣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只不過是幾個基本陣型的連環運用而已,當時若非我意外被師父的氣勁一時斷了聽覺,大可應付得來。

王道一聽,搖頭搖得兩頰肉不住晃動,連道:不不不不~你應付得來,對咱們可難!

我知道。屈戎玉微微一笑,道:但只教會你們幾人,要同時對付青城、唐門二派,也著實勉強,所以,我得另去找一批兵。

諸葛涵道:璧嫻姐姐,你要出門?

屈戎玉頷首,道:士卒可不會自己送上門來。完,她將剩下的半碗粥喝了乾淨,起身便要離開。

王道見狀,忙橫身將她擋住,道:結果你還是沒呀!那第四陣到底是什麼陣啊?

曾遂汴呵呵一笑,道:咱也很好奇。

屈戎玉蹙起眉頭,道:白師兄還在時,怎不去問他?

沒想到。白浨重道:當時還在養傷、自行修練,沒想到去關心對手。

屈戎玉拗不過,只得長嘆一息,道:那第四陣,不是人陣,是地陣。

果不其然,這答案一出,全場都愣了。而後,紛紛低頭。

一陣沈默之後,諸葛涵當先起身,挽著屈戎玉離開飯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