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人在南宋,開局救了柔福帝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 登陸前的準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八章 登陸前的準備

朱雲穿越前在某呼上,看過不少乳宋的段子,今天正好有空,就把這些段子拿出來,與“兵”同樂。

那一日,整個刀魚寨的校場被一陣陣哄笑聲所淹沒,眾多聽笑話的士卒捧腹大笑,眼淚都笑出來了,就差沒在地上打滾了。

連平日裡不苟言笑的朱霖,臉上也微不可見地露出些許笑意。

不得不承認,蘇聯笑話是永不過時,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不折不扣的精神遺產,古今中外的歷史都可以往裡面套,不會有一丁點的違和感。

連周圍的登州水師的丘八們聽了這些笑話,也忍不住捂嘴偷笑。

沒辦法,太尼瑪貼切了。

唯一不開心的人,大概就是全程臉黑,氣得渾身發抖,眼中怒火滔天,頗有怒髮衝冠氣勢的刁翬。

朱雲不但大庭廣眾之下,把那北狩的二聖和他二人的臣子拿來開涮,連先皇,太后和甚至連歷代公卿被他各種奚落,冷嘲熱諷。

甚至連靖康國恥都能拿來肆意嘲弄取樂,談笑間全然不把皇室和朝廷放眼裡。

朱雲說的每一個笑話,都足以稱得上“大逆不道”“目無君父”,發配沙門島和嶺南都是綽綽有餘。

奈何如今官家沒空理登州這種偏遠之地,朱雲手上的刀槍和鳥銃也不是吃素的,刁翬雖然怒氣值無限接近MAX,卻也無可奈何。

在朱雲無視了刁翬的勸阻,依然我行我素後,險些氣炸的刁翬罵了句“粗鄙武夫,海外逆民”便拂袖而去。

幾天後,朱雲講的笑話就在登州市井傳開,不少自命清高的士子文人痛心疾首,拍案叫罵,怒斥朱雲目無君上,大逆不道,久在海外不服王化,與蠻夷無異云云。

更多的市井小民,則是將這些笑話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為自己平淡的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高麗館的一處廳堂到處戒備森嚴,足足一個小隊的甲士站在堂外,警惕的注視著周圍。

廳堂中,朱雲高坐大堂上,環顧四周,在座的人皆是軍中大隊長以上的軍將,又清清嗓子,面色肅然道,“再過十日便是入秋,韃子也將大舉南下,預計入秋後便會入寇兩河。”

頓了頓,朱雲見在場的諸將皆面露凝重之色,又沉聲道,“本帥決定,數日後全軍北上登陸遼東。”

此言一出,在場諸將皆雙目發亮,面露興奮之色,個個幾乎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天會四年的伐宋之役,金國調集燕山、雲中、中京、上京、東京、遼東、平州、遼西、長春八路民兵,大舉入侵。

而此時金國的版圖,除開佔據的兩河地區部分州縣,佔據的遼國領土主要就是分為東京道,上京道,中京道,西京道和南京道這五道。

換句話說,此次金軍南下是發動了大半國力,國內的兵力被勾抽了大半,遼東,遼西和上京等地此刻定然極為空虛。

恰好,這個時代的金國對於海防的重視,遠不如明末的建州女真,所以才給了朱雲可乘之機。

登陸遼南,已經成為了朱雲集團內部的共識。

登州終究是暫居之地,朱雲也不打算強佔登州,故而北伐遼東,佔據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才是上上策。

碰巧金國即將大舉南下,若是趁金國後方空虛之際去偷家,成功機率自然是大大滴。

“你們看”

朱雲手執一根細長的木棍,落在一張平鋪在桌上的地圖上。

地圖所勾勒出的輪廓,正是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的遼東半島。這張簡易的遼東半島地圖,正是朱雲靠著在這個時代收集的情報,結合自己腦海中的記憶所繪製的。

“此地名為獅子口,此地人煙稀少”

朱雲淡淡的說著,木棍落在遼東半島的南端,也就是後世的旅順。

“日後我軍登陸遼東,獅子口便是我軍前進基地的不二之選。”

木棍從獅子口,順著遼東半島西側的海岸向北一直移到遼東半島的脖頸處,朱雲向諸位軍將傳達作戰方案,“登陸獅子口後,我軍一路北上,要在十月前將遼南的悉數州縣攻下!”

三個月,這是朱雲反覆思考,和朱霖經過一番討論後,給自己訂下的作戰時間。

金國,這個如今的東亞地區第一軍事強國,在立國之初,空有皇帝之名,而無帝國之實。

不提如今金國內部山頭林立,女真貴族內部矛盾重重,統治手法極為的粗糙,甚至還奉行著兄終弟繼這種落後的制度,當軍事重心已經南移到漢地,金國皇帝卻還待在比清代寧古塔更靠北的“御寨”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雲大舉入侵的訊息要傳到白山黑水中的上京會寧府,就算是快馬加鞭也要一二十天,算上會寧府進行朝議,討論應對方案,做出決定到傳達指令,集結兵馬所耗費的時日。

保守估計,朱雲能有三個月時間,在遼東輸出一波。

放下木棍,朱雲又給一旁的朱霖使了個眼色,朱霖會意的上前,接話道,“金國在遼南設有曷蘇館路,我軍登陸遼南,首當其衝要面對的大敵,便是曷蘇館軍帥司。”

曷蘇館軍帥司,乃是如今金國在遼南曷蘇館路設定的軍政合一組織機構,類似明代在遼南地區設定的一堆衛所。

“金國實行猛安謀克制,壯丁平時務農,戰時徵發為兵”朱霖頓了頓,又道,“如今金國即將南下,遼南的兵丁想必也抽調了不少,如今留下的守軍定然不會太多。況且遼南多山,地形狹長,不適合虜騎施展,可發揮我軍步兵和火器的優勢。”

聽聞此言,在座的諸位軍官也是面色舒緩了下來。

提到火器,朱雲眉頭緊鎖,又問道,“紙殼定裝藥尚有多少庫存?”

“除去這些天來的訓練所耗,尚有三萬枚。”朱霖如實回道。

“三萬枚?應該暫時夠用了。”

朱雲挑了挑眉,這一個半月的時間裡,趙強和施勇,孫平麾下的士兵都在高麗館內加班加點,趕製紙殼定裝藥。

三萬枚的庫存用於遼南之戰的消耗是綽綽有餘的,可若是放眼未來,未免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火藥還是不夠呀”

朱雲閉上眼,輕嘆一聲後,默默的搖了搖頭。

紙殼定裝藥的產量,歸根結底,還是受限於火藥的庫存。

他手上的火藥,除去每個鳥銃兵自備的六斤細火藥外,就是兩艘戰船上的八百斤粗火藥和兩百斤細火藥。

為了籌措火藥,朱雲在登州市面上採購物資的同時,自然也沒少採購木炭,硫磺和硝石,運到高麗館內秘密製造火藥。

為了保證火藥配方不外洩,朱雲寧願讓自己士兵冒著危險在高麗館內製造,也不願對外僱傭人手。

甚至連製作紙殼定裝藥這種沒多少技術含量的工作,也是交給自己的士卒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