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人在南宋,開局救了柔福帝姬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三章 戰馬的誘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三章 戰馬的誘惑

陰冷而又蕭瑟的下午,秋風瑟瑟的登州港,全然沒有往日秋老虎的張狂。

一望無際的海面映照在金色的餘暉下,波光粼粼,風平浪靜,除了遠處低鳴的海鷗,根本看不到任何人的身影。

封閉多年的登州港,今日卻迎來了直北方而返回的兩艘沙船。

碼頭上,一身綠色官袍的刁翬,深邃的目光正看著面前的十匹戰馬,四周圍觀的登州水師軍將,一面好奇的打量著這些登州罕見的北地戰馬,一面嘴裡不停的嘖嘖稱奇。

“知州,這十匹戰馬是朱大帥讓俺帶回登州,說是要贈予咱們登州,答謝知州這些時日的照顧。”

剛從遼南回到登州的王亮指著戰馬,面色恭維的叉手作揖道。

刁翬沒有回話,眼前的戰馬皮毛油光發亮,四肢健碩,一看就不是登州市井那些拉車馱貨的駑馬可比。

當刁翬上前走近幾步,它猛地打了個響鼻,刁翬雖沒有被嚇到,但也停下腳步。

“這十匹戰馬可是朱雲從番人手中得來的?”

刁翬雙手揹負於身後,有些意外的看著這些難得的好馬,嘴裡突然蹦出這麼句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現在最感興趣就是朱雲在遼南的戰況如何?

“回稟知州,上月二十八日,朱雲率兵奇襲在獅子口牧馬的一夥番人,據說繳獲的戰馬約莫有三四百匹。”

見刁翬對朱雲自封的“大帥”並不感冒,王亮很識時務的直呼朱大帥的本名,將自己所知道的戰況如實稟報。

“朱雲已經在七月初二奪下了獅子口北面的鎮東關。”

“鎮東關?那是何地?”對於遼南的地名,刁翬倒是一頭霧水。

一旁的劉美忽然開口道,“知州有所不知,俺當年隨呼延慶出使金國,就曾聽遼東漢兒提起過。這鎮東關又喚作蘇州關,合廝罕關,乃是當年遼國修築的一處關隘,卡在從獅子口進入遼南的必經之路上。”

“莫非那朱雲已佔據遼南的獅子口?”刁翬輕撫顎下的鬍鬚,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又輕聲喚道,“還有呢?”

“俺離開獅子口前,朱雲告訴俺,他準備奔襲蘇州”王亮眼珠骨碌一轉,又從懷裡取出一封火漆密封的書信,遞給刁翬,“臨行前,朱雲讓俺給將這封信轉交知州。”

刁翬接過信箋,心中泛起一陣疑惑,不明白朱雲是何用意,便讓身旁的一個虞侯剔了火漆,取出信箋展開細看,信箋上字數寥寥,卻教刁翬皺起了眉頭。

朱雲傳達的意思無外乎三樣。

一是感謝自己暫居登州時期,刁翬為他提供的各種幫助;二是表示日後若是自己能繳獲更多的戰馬,願意以平價出售給登州州衙;三是希望能允許自己同登州本地商賈交易,出售北地的毛皮、角筋、珠玉,甚至牲口。

刁翬在官場混跡了將近十年,也有幾分察言觀色的本事。

自然能從朱雲轉交給他的這封信中的內容,揣摩出朱雲的真實用意。

說白了,就是想把自己日後在北地繳獲的戰利品,拿到登州來銷贓,順便在採購些他軍中急需的物資。

而朱雲也丟擲了一個誘人的條件——戰馬!

登州這個大宋邊陲的沿海重鎮,很早以前就有女真人渡海來賣馬。

早在早在趙匡胤篡位登基的第二年,就有“女真國遣使嗢突剌來貢名馬”,之後女真部落就頻繁泛海至登州賣馬,甚至交易規模最多時達到上萬匹。

趙匡胤為鼓勵登州沙門島的居民組織船隊運輸女真人進貢的馬匹,特意免除他們的賦役,並且對他們返回時運送的木料也免除抽稅。

只是隨著遼國加強對女真部落控制,在遼南地區設定三柵防禦體系,女真人最終斷絕與宋朝的關係,不再朝貢。

除開西軍,如今的南宋諸軍到處都缺馬,連未遭戰火蹂躪的京東一帶,近來馬市行情飛漲,眼前的北地戰馬在很多地方更是有價無市,價錢少說也要三四十貫。

對於能馱著騎兵衝鋒,甚至披掛馬甲在戰場上衝殺的戰馬,建炎小朝廷已經到了飢不擇食的地步,不久前更是下詔在全國各地括買官民餵養的馬匹。

“若能從北地購入戰馬,定然有益國朝”

刁翬面露思索,眼中精光隱現,不得不承認朱雲丟擲的這個條件非常具有誘惑力,那可是連太祖都曾高度評價過的女真戰馬,還是按照往日馬市行情的價錢出售。

官家得知,定然深感欣慰,日後若是購進的戰馬足夠多,未嘗不可組建對抗金國的騎兵。

“把這些軍馬帶去馬廄,好生餵養吧”

沉思良久,刁翬只是對著身邊的兵丁吩咐了一聲,便轉身離開了登州港。

天曉得那幫海外歸人能在還對岸闖出什麼名堂,難保他們有一日會不會被女真人推下海。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輝灑在蘇州城牆上,將原本低矮的夯土城牆染得金碧輝煌。

城牆上,朱雲負手踱來踱去,偶爾停下腳步朝城內望去,大街小巷,坊間屋舍,盡收眼底。

呈現在朱雲面前的是遼代的蘇州,也就是明清金州,後世大連的金州區。

遼國時代的州縣是分等級的,從高到低依次是:節度州、觀察州、防禦州、刺史州。

而節度使州基本上都是參考唐朝的節度使司,並非虛置的,而是實實在在有兵權的。

但凡是大州節度使,通常都會另有軍名,兼管軍事和民政,稱為某州某軍節度使司。

位於金州地峽的蘇州,在遼國時代另有安復軍的軍號,節度使又稱蘇州安復軍節度使。

“蘇州城,不好守”

輕輕的跺著腳,看著自己被自己踩著的夯土城牆,朱雲搖搖頭,難掩臉上的失望。

遼代的蘇州雖然規模面積比明清的金州幾乎大一倍,但是城防比起明清時的金州可差遠了。

明清時的金州,那青磚城牆足足有八米高,城上還建有兩米多高的女牆,城門外各建有甕城,城上設有角臺和炮臺,城外還有護城河環繞。

而眼前的蘇州,唯一的城防,僅是一圈一丈高的土圍子。